太阳能设备名称原理、结构简介性能、用途太阳灶聚光器:抛物面反射镜吸收器:锅底跟踪系统:手动跟踪焦斑温度为40℃~800℃,功率为0.5~1千瓦。
太阳能锅炉(及热发电)在地面上布置一个周心圆的多反射镜列阵,按照不同倾角将太阳光汇聚到塔顶蒸汽锅炉(吸热器)产生蒸汽可驱动热机,或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热发电)太阳炉在远离抛物面镜的山坡上,设有台阶,每台阶上装有大量平面反射镜,将阳光反射到抛物镜面上,
经聚焦后集中在焦斑处焦斑温度达3000℃以上,可熔炼高纯难熔金属热发电:通常所说的太阳能电站,指的是太阳能热电站,这是因为这种发电站先将太阳光转变成热能,然后再通过机械装置将之转变为电能。一般来说,太阳能电站多采用塔式,即在地面上设置许多聚光镜,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把太阳光聚集起来,集中反射到一个高塔顶部的专用锅炉上,使锅炉里的水受热变成高压蒸汽,用来推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除了塔式太阳能电站外,还有太阳池发电、太阳能气流电站等,均为利用太阳热能进行发电的装置。
光发电:通过特殊的光电器件(主要是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称为太阳能光发电。太阳电池是当前太阳能光电利用的最基本方式,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用于制造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已发现十几种,但迄今技术上成熟,可付诸应用的要算硅太阳电池。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结晶太阳电池和非结晶太阳电池两种。光电转化效率是衡量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指标,其理论极限值为28%左右。目前一般的太阳能电池可把入射到表面的太阳光的10%转换成电能,最大的可达到20%左右。由于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很精细,要求很严格,原材料价格较昂贵,因而成本较高。目前普及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是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时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这正是各国科学家不断进行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主攻方向。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的硅太阳能电池是1954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诞生的。随后,1958年就被用作“先锋1号”人造卫星的电源上了天。太阳能电池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能源动力。我国从1958年开始太阳电池的研制工作,1971年,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卫星上装有20多块单晶硅太阳电池组合板,这套太阳电池装置不断向卫星舱内的银锌蓄电池充电,在空间运行了8年,性能良好。世界上90%的卫星使用太阳电池。太阳电池除应用于空间技术外,在地面上可作为小功率特殊电源使用,如无人管理灯塔和海上浮标灯,无线电中继站,山地气象观测站,以及在无电或少电的山区、农村中作为照明电源。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作为一种现实可行的辅助能源,已被人们普遍关注,对太阳能利用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目前,光热转换和热利用技术已有重大进展。新型的集热器、采光材料不断出现,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太阳能热利用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逐渐发挥作用。特别是热能发电,自试验成功后,发展很快。如美国,到1994年,仅在加利福尼亚就建造了商用太阳能发电站11座,总装机容量已达35万千瓦。此外,日本、法国、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国家都建有试验性或实用性的太阳能发电站。20世纪90年代,全球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已有几十座,并且,多个国家正在投巨资建造或拟建太阳能发电站,如英国、法国等。
太阳能电池除应用于人造卫星外,其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大。世界上第一架完全利用太阳能电池作动力的飞机“太阳挑战者号”已经试飞成功,在它的尾翼和水平翼表面上,装置了16000个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推动螺旋浆,使飞机飞行。日本、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家均试制成功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小汽车。美国甚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立一个巨大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其方案是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安置两个5.92×4.93平方千米的太阳能电池列阵,它永远对着太阳,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再通过巨大的列阵天线送发到地球,地面站再将收到的微波转换成直流电,有效输出可达500万千瓦。此外,太阳能电池还应用于微波通讯、交通信号灯、电视差转、钟表、计算器等许多领域。
太阳能利用从理论上来讲非常经济,可以满足任何形式的工业加工用热需要。但是从目前的工艺水平来看,效率还很低,而且在太阳能利用的设备中,一些材料还不够理想,成本太高,无法和常规能源竞争。因此,在太阳能利用研究方面,还需作出很大的努力。但我们可以相信,通过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太阳能必将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海洋能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4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达3.61亿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在浩瀚的海洋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海洋的能源除矿物能源外还有以位能、热能、动能、化学能等形式出现的“海洋能”,据专家估计,海洋能源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70%以上。
海洋能是蕴藏于海水中的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以及海上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资源。海洋能开发技术就是指将海洋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海水受到海面上风的吹动和日照的辐射以及冷却条件的不平衡,造成了不同海域温度不同,含盐量各异。这些差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些能量作为海洋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而加以利用。比如,海洋热能的利用一般是用热力循环方式把海水温差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机械能发电;海水潮汐、海流、波浪等能源属于机械能,将其转变为发电机的动力能直接发电;盐差能则属于化学能,通过化学方式转变为电能。
海洋能的储量,按粗略的估计,全世界的潮汐能约为27亿千瓦,波浪能约为25亿千瓦,海流能约为50亿千瓦,温差能约为20亿千瓦,盐差能约为26亿千瓦。此外,海面上的太阳能蕴藏量约为80亿千瓦,风能约为10~100亿千瓦。这样巨额的海洋能源含量如能充分开发利用,将是何等巨大的能源库。
目前,世界各国有关海洋能源的研究和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因而海洋能属于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行列。其中,对于潮汐能的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已进入技术经济评价和工程规划阶段;波浪能的利用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海洋热能的利用正在进行工程性研究;海流和盐度差能的利用,仅处于原理研究阶段。
我国海洋能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全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还有6000多个岛屿,其海岸线长约14000多公里;整个海域达490万平方公里。其地处低纬度的南海,海域达360万平方公里。入海的河流淡水量约为2.3万亿立方米/年。如果将我国的海洋能资源转换为有用的动力值,至少可达1.5亿千瓦,相当于我国目前电力总装机容量的两倍多。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方面,当前我国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沿海地区先后研制成了各种试验性的发电装置,并建成了试验性的潮汐电站等,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打下了初步基础。
全世界海洋能的总储量,约为全球每年耗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这种海洋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在不远的将来,海洋能在造福人类方面,将发挥巨大而重要的作用。
潮汐现象是海水在一定时间内作有规律的涨落运动,是由于月亮、太阳对地球上海水的吸引力和地球的自转而引起海水周期性、有节奏的垂直涨落现象。海水白天涨落叫“潮”,晚上涨落叫“汐”,合称为“潮汐”。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大量的海水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又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大量的热能又转化为动能。海水在涨落潮运动中所包含的大量动能和势能,称为潮汐能。
海水潮汐能的大小随潮差而变,潮差越大,潮汐能也越大。潮汐涨落形成的水位差,即相邻高潮潮位与低潮潮位的高度差,称为潮差。通常,海洋中的潮差比较小,一般仅几十厘米,多者只有1米左右。而喇叭状海岸或河口的地区,潮差就比较大。例如:加拿大芬地湾、法国的塞纳河口、中国的钱塘江口、英国的泰晤士河口、巴西的亚马逊河口、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口等,都是世界上潮差较大的地区。其中,芬地湾的潮差最高达18米。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方。如果在1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潮差为5米时,其潮汐能发电的最大功率为5500千瓦;而潮差为10米时,最大发电功率可达32000千瓦。据初步统计,全世界海洋蕴藏的潮汐能约有27亿千瓦,每年的发电量可达33480万亿度。所以,人们将潮汐能称为“蓝色的油田”。
人们早在15世纪到18世纪就逐步认识了潮汐能。并安装了一些装置进行动力利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重视起来,逐步开发了潮汐发电的利用技术。
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和一般的水力发电原理是相近的。它采取把靠海的河口或海湾用一条大坝与大海分开,形成天然水库,发电机组安装在拦海大坝里,利用潮汐涨落的位差能来推动水力涡轮发电机组发电。它的特点是涨潮和落潮过程中水流方向相反,双向推动水力涡轮转动,且水流速度也有变化。这一点虽给潮汐发电带来技术上的一些特殊困难,但可通过调节控制水库流量和用电气线路转变的方法得到解决。而它的优点也在于不受洪水,枯水的水文因素影响,功率反而比较稳定。
目前,潮汐发电站依其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单库单向电站:一般在连接海湾的河口修建水坝使河口内形成水库。在涨潮时使海水进入水库;落潮时则让海水通过大坝里的涡轮电机向海湾泄水,从而发电。这种电站修建容易,但不能连续发电。
单库双向电站:这种电站也只用一个水库,但使用的水轮机既可顺转,也可以倒转,并配有可正反转的发电机。所以,它在正反向运行时都能发电。
涨潮时,反向发电;落潮时,正向发电。在海潮的一次涨落过程中可以发电两次。这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潮汐发电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潮汐能的利用率。
双库单向电站:它有两个水库:一个高水库,一个低水库,水轮发电机安装在两水库之间,作单向运行。高水库在涨潮时进水,低水库在落潮时放水。两个水库始终保持不同水位,使水流不断由高水库流向低水库,水轮机组可以不停地运转,做到全日发电。
世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已初见成效。全球潮汐能发电储量约有2000亿度,而目前实际用来发电的只有6亿度左右。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全世界的潮汐发电站年发电量可达300~600亿度。目前,有多个国家已经或即将修建潮汐发电站。1966年,法国的朗斯河口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潮汐电站,它的总装机容量达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美国在库克海和阿拉斯加州,以及缅因州和加拿大苏格兰海岸之间的丰迪海岸,与加拿大联合修建大型潮汐电站。英国已在塞汶河口投资2000万英镑修建了潮汐电站,设计发电量为720万千瓦。英国能源部认为,利用英国的潮汐动力,足可满足英国电力消耗的1/5。前苏联于1968年就在巴伦支海的基斯洛伊建成一座装机容量为800千瓦的潮汐电站,后来又于1989年决定加速装机容量为4万千瓦的克尔斯卡雅潮汐电站的建设,同时还决定在白海和白令海峡着手修建潮汐电站,还开展了800万千瓦和1500万千瓦电能的论证工作。1974年,韩国在大同江下游的台城川建成一座装机容量为250千瓦的小型潮汐电站。印度于1991年完成了第一座潮汐能工厂的选址工作,计划在古吉拉特海岸修建一座90万千瓦的潮汐电站。
我国潮汐能的蕴藏量是非常丰富的,至少约有1.9亿多千瓦,占世界总蕴藏量的15%左右,可供开发的年发电量达800多亿度。其中,渤海3000万千瓦,黄海5500万千瓦,东海7400万千瓦,南海4000万千瓦。钱塘江的潮汐能约在700万千瓦以上,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潮差高达9米,如用来发电,发电能力几乎等于三门峡水电站的50%。从1958年至今,我国已建成数十座中、小型潮汐发电站,遍布滨海的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市。1980年设计建造的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其装机总容量为3000千瓦,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电站,平均每天可发电15/小时。1975年,我国在浙江省乐清湾的第埏岛上,修建了世界上当时惟一的一座海岛潮汐电站,解决了海岛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波浪能是以动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之一。汹涌澎湃的海浪蕴藏着极大的能量。据计算,在每一平方公里的海面上,运动着的海浪大约蕴藏着30万千瓦的能量,如此推算,全球波浪能功率超过700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为20~30亿千瓦。波浪中蕴藏的巨大能源,使得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这种能源作为发电的动力。早在1955年,就发明了第一台波浪力发电机,以后各国先后提出几百种不同方案的科学设想,并设计了多种波浪力发电实验装置。1964年,日本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浪发电装置——航标灯,开创了人类利用海浪发电的新纪元。
利用海浪发电,既不消耗任何燃料和资源,又不产生任何污染,投资少,见效快,因此引起各国的关注,一致认为合理开发利用波浪能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这种不占用任何土地,只要有海浪就能发电的方法,特别适合于那些无法架设电线的沿海小岛以及航标灯,浮标等的电源使用。
目前,利用海浪发电的方法大致有三种。①利用海浪的上下运动所产生空气流或水流,使气(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②利用海浪装置的前后摆动或转动产生空气流或水流,使气(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③将低压大波浪变为小体积的高压水,然后把水引入高位水池积蓄起来,使它形成一个水头,再来冲动水轮发电机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