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忍学
46107000000007

第7章 为学之忍

包括内容如下:

第一节为学之道

第二节读书之忍

第一节 为学之道

1.磨砺之忍

学习是个艰苦的过程,你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具有坚毅的意志,才能获得成果。

有些人对学习持有“虎头蛇尾”的心态,开始时满有新鲜感,劲头很大,但没过多久就懒散下来,不愿意再付出努力;又有些人在学习上意志薄弱,遇上外界的引诱,便半途而废。这些态度都是学习的主要障碍。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让我们看看一些大学者及大政治家是怎样磨练意志,痛下苦功来求取真知识的。

孔子的学习经验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分好学,当他知道晋国乐师襄子的琴艺高超,便不惜千里迢迢到晋国向襄子求教。

襄子教孔子弹奏一首乐曲,十多天后,襄子认为孔子已掌握了乐曲的节奏和技法,可以学其它新曲了。然而,孔子却要求继续练习原曲,直至能明白乐曲的主题和深刻意义。

又练了一段时间,襄子认为可以了,但孔子认为自己还没理解乐曲所刻划的主人翁,所以要求继续练习这乐曲。

孔子不断地练习,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像,渐渐在乐韵中显现出来……“这不正是施行德政的周文王吗?”两人兴奋地叫了起来。原来这首曲正是歌颂周文王的《文王操》!

苏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谋略家。在他成名之前,也有过一段感人的奋斗故事。

苏秦早年读了不少书,认为自己很有本事,便向各国君主推介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没有君主愿意采纳他的建议。失意潦倒的苏秦回家后,亲人认为他没出息,对他很冷淡。苏秦大受刺激,发誓从此要好好读书,充实自己。

他精心挑选了一本兵书,日夜钻研,可是读到深夜时,就会不由自主的睡着了。苏秦为了驱去睡意,就在书桌上放一把锥子,困意来时就抓起锥子,刺向自己大腿,剧烈的疼痛立即驱走睡意,使他又精神百倍的读书。

苦读一年后,他终于学有所成,得到六国君主重用,同时还担任六国的宰相呢!

北宋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就很聪慧机警,他年幼时破缸救友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他的聪慧与喜爱读书的个性是分不开的。即使他当了官,仍保持勤于阅读的好习惯。

司马光白天忙于公事,只好在晚上念书,直至深夜才到卧室睡一会,五更时又起来读书或写文章。为免自己睡得太久,他用一段圆木头来代替枕头。圆木枕很坚硬,与脑袋接触面小,睡久了便会觉得不舒服,想翻个身,但当头一离开圆木枕,圆木枕就滚开,头便会碰撞到床板上。这时司马光就会清醒过来,回到书房继续读书。日子一久,他跟圆木枕产生了感情,还亲切地称它为“警枕”呢!

2.致用之忍

很多人认为在学校时间才是真正学习的时间,以一个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为例,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算一算也有16年的时间待在学校,那么一个人在学校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

一个刚刚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不到1年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同事说:“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企业管理,但是工作已经1年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直接用于工作的部分几乎没有多少。参加工作之后,我才开始真正地学习用以谋生的知识!”

著名台湾企业家台机电的老板张仲谋在某场演讲过程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当我回顾这几十年的工作生涯,我发现只有在工作前5年,用得到过去在大学、研究院所学的20~30%,之后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部分几乎等于零。”他说学校生活是“一场可带走的盛宴”,但他强调这指的绝非是谋生知识的学习。

“一场可带走的盛宴”这句话出自作家海明威之口,原文译成中文就是:“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住过巴黎,它会一生跟着你,有如一场可带走的盛宴。”张先生想用这句话来生动形容自己前后21年的求学生涯。既然“盛宴”绝非指谋生知识的学习,那么为什么他会这样认为呢?

我们都知道,在学校期间是培养求知心态最好的时候,也就是说,每一位在校生要把握机会多方面培养兴趣,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都行,这也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心态。除此以外,我们每个人还培养了自己学习的习惯,这包括终生学习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在校期间既没有培养求知心态,又没有培养学习的习惯,那么他一定是在浪费时间。就算他考试考得再好,教科书背得再熟,对于以后的求职、发展也不会有太大帮助,这甚至还会成为甩不掉的思想包袱。张先生认为,学习只是一种input,如果没有经过内化(internalize)的过程,去发展出自己的思想,那不叫思考。求知心及学习习惯是两项基本能力,若没能在求学阶段及时培养,完全是虚掷光阴。至于思考能力则是更进一步的能力,如果想做些与普通人不同的事,非具备此能力不可。

事实上,普通人常挂在嘴边的“活到老,学到老”,并非我们这里所认同的终生学习,因为每个人所坚持的终生学习绝非是泛泛的“活到老,学到老”,而是必需具备“有目标”、“有纪律”、“有计划”三项要素。

定目标终生学习必须设立长期目标,也可称做终生目标,同时也要有长则几年、短则几天的短期目标。举例来说,我认为每个人都需定下“一定要能跟得上所属行业”的终生目标,不论是医生、科学家、工程师,都要跟得上该行业的最新潮流。比如,某人自从出校门后,就一直待在人力资源领域,因此他所立的终生学习目标,就是要跟上人力资源领域的发展。当一个人处在技术的领域,就应该要求自己要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果以后又要转往业务领域,那么他的目标就要换成要跟上本行业各项业务的发展。

假如你在银行界工作,能否想象20年前毕业的银行家,即使是最好学校的毕业生,日常所处理的业务也只不过是存、放款,发行政府公债、赚赚其中的差价罢了,十分简单。再想想10年前,我们所了解的银行职员是最容易不过的行业,每天下午4点钟就可以下班回家抱孩子。然而物换星移,现在银行业的情况与过去相较有天壤之别,因为目前货币可以跨地区、跨时区流通,所以银行业开始受到全球金融的影响,再过几年,我相信网际网络对银行业的转变将造成更大的影响。倘若你不能随时跟上最新发展,我看不用10年、15年,不思学习的现有人才就会面临失业的危险,而身处科技、工程领域的人,职业寿命更短。

80年代中期我踏出校门时,根本不知道IT这两个大写字母的含义,这不是因为我无知,事实上当时很少人了解互联网。但是过不了几年,情况突变,很多人全都知道互联网的存在,可见知识是以很快的速度前进,如果无法与时俱进,就只有等着失业的份。因此,人人都该明白一个真理:“无论身处何种行业,都要跟上潮流”。

至于短期目标,范围则大得多,因为它可以是兴趣,也可以与工作职务的调动相结合。当一个工程、技术、或研发的人才,被提拔成为管理者时,他开始需要涉猎财务、行销等其它相关知识,如果原本没有这些知识基础,就要尽快设立短期目标,在未来半年内尽量地学习。这是必要的学习阶段,倘若不这样做,新职务可能无法得到完全发挥,这是每个人在工作上可以经常设定的短期目标。

有纪律终生学习的第二个要素是纪律,也就是你对学习要下决心,决定要花多少时间来从事终生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相当严肃的事情。以聆听为例,其实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学习。聆听的要诀首先要专心,一般人的观念是大家要尽力培养口才,却忽略了听的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比讲的能力更重要。专家说,如果听者能完全了解讲者所说的内容,那他听的效率是100%,可是大部分人的效率却连50%都达不到。

想通过聆听得到学习效果,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专心听以提高听的效率,第二个重点则在于你是否能将听到的内容,经过消化的过程。我随身携带一本小记事簿,这是我的学习工具之一,每当我听到一些好观念及信息,一定随手纪录下来。本子的大小需要讲究,太大太小都不恰当。这样做的好处很多,譬如为了知己知彼,我十分注意客户的财务报表,资料来源很多,因为所有美国上市公司都会对外提供财务报表,另外也可以从报纸上得到相关讯息,但是这些资料,如果你没有真正记下来,没有经过消化,还是没有用。我在家看财务报表时,一看到重点就赶快记在笔记本,之后每个月或二周温习一次,就像温习教科书一样,这就是消化的过程。当然你不可能百分之百记得全部的内容,可是你一定不会漏掉重点例如客户是不是要垮台了?还是成长得很快?这你绝对会记得。有时当我与客户谈话时,他们往往很惊奇为何我知道这么多事,我就跟他们说,这些都是公开信息,只是别人没有注意到罢了。

终生学习必须有纪律、花时间、严肃看待。好的终生学习,绝对会影响生活习惯,台机电的张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每天会尽可能看书2小时,阅读的内容可以是与工作相关的资料,也有纯属兴趣的阅读,像阅读清朝、法国的历史,听听音乐,这样一来自然不热衷应酬,因为有更具乐趣的事情可做。至于运动,他觉得打高尔夫球的运动效率不高,不如每天在跑步机上跑步半小时,运动量相可抵高尔夫球的好几倍,可见终生学习的纪律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有计划终身学习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要有计划,学习如果没有计划就会事倍功半。所谓的计划是先设定你的长、短期目标,你要看什么书、读什么杂志、报纸,或是要跟谁说话都要有计划。由其是跟谁讲话一定要想清楚,因为生活习惯也跟平常接触的人具有密切关系,会决定你的交友圈,因此对要认识哪些人也要订出一个方向。如果你对对经济、趋势的议题一直有浓厚兴趣,交往的朋友就会是学术界、经济界人士。不过跟这些专业人士交往前,自己要先打好基础,不然彼此的谈话很难长久,也就毫无乐趣可言。至于认识这些人的方法,是先打听好这些人出现的场合,找机会跟他们认识。

此外,回学校充电也是必要的,即使很忙,每年也应抽出一、二个星期到学校听课,即使不是正式的上课,也可多参加研讨会,一年五到十次,听的时候要严肃地做笔记,才能学到东西。总之,学校是培养求知心、学习习惯及思考能力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个人并不需要进大学,更不需要进研究所才能培养出这些能力。我们常看到一些从学校半途出家的人依然能做出一番大事,而且他的思想、学问比接受正常教育的人来得好,这是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张先生说自己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鉴定一所学校的好坏?一般的答案是师资好、设备好,在我看来,这倒是其次。他认为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有好同学才能培养你的求知心、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能力。如果有人踏出校门许久,还在谈论自己的学校,除非你那时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那才值得怀念。倘若只将学校当作一个吸收知识的地方,他是不觉得有何怀念的价值。过去常看到一些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人,喜欢说自己出身某某名校,每次听到这种言论,他总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给我一种“这些学校很难进”的感觉,换言之,他们将那几年当成生命的巅峰,以后就都在走下坡路。你会发现,那些会把名校挂在嘴边的人,他生命的颠峰岁月往往真的就只在考上一所好学校。如果谁有此习惯,劝你最好早点戒掉。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硅谷和美国大学发展史的材料,深为斯坦福大学创办者利兰·斯坦福的“学以致用”观所触动。阅历广泛的斯坦福认为,很多大学生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但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不先加以培训,则根本无法适应。因此,在他自己创办大学时,立下了“赋予学生以直接有助于社会实际应用和个人事业成功的教育”的办学宗旨。这一宗旨,使他们创立了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老师除了教学外还到周围实业界和政府部门担任顾问甚至直接出来创业;从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寻找课题甚至合作研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并对其中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加以鼓励和扶持等等。而这一系列创新教学的浓墨重彩当数斯坦福工业园区的创办。二战后,一方面为了使学校迅速发展赶上东部名校,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学校办学资金拮据的困难,斯坦福大学管理层决定在校园里划出一块地皮作为工业园区租给(斯坦福规定学校土地不能卖)周围的高科技企业(所以也叫高科技园区),此举得到实业界踊跃响应,后来,园区向附近的圣地·克拉拉谷(1971年起被称为硅谷)拓展,最后直至整个旧金山湾区(广义的硅谷)。结果,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斯坦福大学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文科可与哈佛、理工科可与麻省相媲美的美国西部名校,而斯坦福工业园区也成了硅谷的滥觞地,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其发展模式更为各国所模仿。由此可见,硅谷的成功,最终受惠于斯坦福的办学宗旨,而后者的灵魂即是学以致用。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是很讲究“学以致用”的,几千年的文明史,发展了很多实用性学问,如中医、农学、天文、地理等,还因此被外国人说成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而在文科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文人是很讲究“经世济用”的,所谓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是,综观历史,这种教育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大,何以如此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虽然我们也讲学以致用,但传统的骨子里是偏向文科的,理工科性质的学问一般被认为是奇技淫巧而处于被利用的附属地位,即所谓的“劳力者治于人”;而文科性质的学问由于是为统治者培养治国人才、培养“治人”的“劳心者”,而处于尊崇的地位,学习的目的是做官(即“学而优则仕”),而不是做工经商发展经济,反映贵贱差别的标准就是按“仕农工商”的顺序排列的。

3.博览与勤思

大学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教三件事: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延展一下,像我的学科——社会学,还教怎么做社会调查,自然科学则要教大家怎么做实验,这样加起来就是五件事了。后两件事我不准备在这儿谈,有些我也不懂;有些说起来时间不够,比如怎么写论文。所以在这儿就谈两件事:一是怎么读书,二是怎么思考。其实这倒应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就是在为这两句话做注脚,谈谈具体来说怎么读书,怎么思考。

怎么读书呢?我想从不喜欢读书开始谈起,我觉得我所见到的情况,无论小范围还是大范围,都不怎么令我满意。

整个来说,和其他民族比较起来,我们这个民族现在不太爱读书。对此我和很多人交流过,和在外面做教授、做学生的人都交流过,大家有个共同的判断:中国人不太爱读书。虽然我们受教育的平均程度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所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比其他大国少不了很多。但是从图书的销售上看,我们和人家相差很多,我们的畅销书都不能称其为畅销书,畅销书都要达到几十万、上百万,我们这样的畅销书几乎没有。

一些好书,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著作,在国外动辄可以卖几十万册,在我们这里只能卖一两万。有一本书非常好,叫《钢铁、细菌与大炮》,在美国卖几十万册,我向同学推荐,没有一个人看完不说好。但这本书在我们这儿只能卖一两万。再举个例子,看人家日本的地铁里,等车的所有人都拿着书看,车来了以后,上车的上车,下车的下车,很拥挤,相互把位置调整调整,从兜里拿出书报继续看,一个车厢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站台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对比而言,我不得不得出这么一个看法,我们不大爱读书。

人跟人不一样,不是人人都爱读书。有些喜欢做实际的事情,比如采购员、商人,他们不一定爱读书,也未必需要,是吧。但就连我们大学当中,就连我们名牌大学当中,我所看到的读书的情况也是很不令人满意的。我在学校呆的时间不多,北大2年,人大5年,7年当中教过5门课;在我教每门课的时候,我把我读过的自认为很好的书,令我激动的书介绍给同学的时候,我很少能看到同学们读书的势头令我感觉到后生可畏,马上可以超过我。我自己连高中都没读过,我插队插了八年半,进了大学以后读了一年半,开始考研究生,我读研究生时我们读书的干劲是我们的老师们远远赶不上的。我们那时候学力是很低的,但我们热爱读书,有干劲。教书的七年来我只见到一个学生,在我教“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启示”的时候,感觉这个学生读这路书有点痴迷了,很快我读的书他差不多都读了,我们能对上话。这以后他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英美学术刊物上关于社会学与生物学交叉的新成果发过来,我很受益。我就碰到这么一个学生。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失落,这样的学生怎么就碰到一个呢?所以还是那句话,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

什么原因呢?中等教育是祸根之一:我们的中等教育不但没有激发,相反挫伤了大家的读书兴趣。我们学的东西太狭窄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动地去重复,去记忆。而且,在这个过于狭窄的领域中又逼迫同学们用力过猛。狭窄、单调而且用力过猛,最后造成学生们厌学。这是我首先想到的理由,这个理由我想是成立的,但是充分吗?我怀疑。日本的中学教育也非常的残酷,听说日本的厕所里面都写了很多考题,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湖是……?准备高考已经到了如此残酷的程度,同学进了大学以后,第一年也是要松一松、歇一歇。可是日本民族,包括他们高校的同学仍然热爱读书,从地铁上看到的现象不会欺骗我们,足以证明这个民族热爱读书。所以我感觉刚才那个理由是成立的,但绝对不充分。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的大学教育专业化太早,而后还是大家学的东西狭窄、单调,同学没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是我猜想的又一个原因。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主体自身的乐趣,不重视开发主体阅读的兴趣,这种氛围之下人们动辄要发问:这有什么用?能帮我找工作?能帮我升官?能帮我赚钱?对不住,往往都不能。很多人类的文化精品不能帮你这个忙。当前社会氛围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三个原因结合起来使我们无法建立起读书的兴趣。我想说,即使不做学术工作,如果你最终没有养成对读书的热爱也是很遗憾的,我觉得你人生当中少了很多乐趣。而你如果以后想做学术,我以为是绝对做不好的。我说你最好改行。活着的乐趣不都是读书,而多个乐趣是很好的事情,虽然无此乐趣也不影响你活着,但如果还想做学问,绝不可能做好。我相信在座的有些同学今后还想做学问,而其他的人能喜欢读书也是不错的事情。如果还有这样的念头的话,亡羊补牢,赶紧去培养读书的乐趣。

又到了快要考博的时候了,各地的学生发Email跟我联络,他们在选择要不要考我的研究生,我也在选择要不要带他。不是看着特别合适的人我一般泼冷水,我说你别报我了。我希望我所培养的学生博览群书。所以在我这儿就是要劝告你们博览群书。因为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你才能够发现你自己,知道自己读书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在什么地方。此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起读书乐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狭窄,是因为让我们看的书都是服务于“科举”的。那么要开发大家的乐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一上来就太狭窄、单调,可能只有小概率的人能和这样的书目对上路子,大多数人可能就会厌学。

在这一个阶段应该博览群书的第二个道理是早期不开发,日后你喜欢的读书范围一定是狭小的。到了40岁,接触到了此前你没有接触过的图书、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你就可能读不下去,觉得索然无味。读书兴趣的培养跟生理上的一些其他的喜好的养成很相似。你的食谱有多宽?你喜欢吃多少样东西?是不是偏食?大家知道牛奶的养分非常高,也并不太贵,因此西方人牛奶的摄取量非常大,一天喝一公斤甚至更多,不分时段,早晚都可以喝。可我们中国人不成,我们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消化牛奶,很多人喝多了腹泻。为什么呢?不完全是先天的,很多是后天的原因。我们胃里缺少一种酶,小的时候多喝牛奶,就能够开发这种酶。如果小时候不怎么喝牛奶,到年岁很大时再喝,胃里就没有能够消化牛奶的酶。读书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道理,小时候如果不开发广阔的兴趣范围,大了就费劲了。童子功是非常之要紧的。有一次我去哈尔滨,参加农场总局成立20周年庆典。有人接站,上了一辆小面包车。在车上司机说:我是车队队长。多年不开车了,负责调度。今天我正喝酒呢,喝了二十多瓶啤酒了,忽然来了电话说找不着司机了,叫我安排。怎么办?我出车吧。我一听就觉得今天可是倒霉了,一个喝了二十多瓶啤酒的人给我们开车。他接着开始吹牛,说他从16岁开始开车。车上坐着的“侃爷”周孝正老师,马上跟我们打了眼色说没事,绝对安全,人家童子功。果然人家车开得极其利索,一点事都没有。这就是童子功。所以你要现在开发读书乐趣,实在是够晚的了,你现在还不开发就完了,就废了,开发不出来了。

博览群书的第三个道理是,如果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太窄了,写的书没人愿意看。中国的经济学家——水平差的不谈——水平好的经济学家和外国经济学家写的书比起来索然无味。差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专业上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国外的优秀经济学家们非常之博学。国内很多经济学家是我的朋友,和我有交往,我这样一个幼年断学的人在杂学上还要胜过他们几筹。知识面太窄了,书写得没有味道,人家怎么能爱看呢。跟国外的经济学家比起来,差太多了。

下面谈一点点怎么读书。读书是要记笔记的,因为你是专业读书的,你不是爱好者,至少今天你不是。笔记怎么做?笔记是给自己做的,自己能看懂就行。笔记可以记得极其简短。家里人看不懂,老师也看不懂,不要紧,是给自己不是给别人记的。笔记实际上是一个索引,看到两个字,哦,他说的是这个观点,就行了。或者再加个页码,在这本书某页,日后要引用,要深入思考,把那本书拿来翻到那一页,就行了。绝对要记笔记,这句话你要切记。再说一点,读书读完以后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这是非常好的,这样能帮助你记住书里面的东西。你给人讲的时候你可不是拿书给人家念,会不知不觉地加进你的思考,至少加进你所强调的东西。这样有助于将书中的内容跟你的思想融合。你当时能从脑子里拎出什么东西来,肯定无意识中进行了筛选,那是你最喜欢的东西,你喜欢的东西你才能牢牢地记住。读书能正确理解更好。其实正确理解谈何容易,大师的门徒们一向都是有分歧的,谁的意见最正确啊,很难说。理解得正确也好,有一点误读也不要紧。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开发你的心智、开发你的思想,读了以后跟作者的认识完全一样,第一没有可能,第二也没有意义。要都是这样,人类的思想就不会发展和拓宽了,一个好的思想激发了杰出的少年,他们受到激发以后将这思想稍微变异了一下,思想就是如此发展的。

所以重要的是受书的启发产生一些新的念头,是不是正确理解不是最重要的。读研究生的时候一年应该读多少书呢?我想得七八十本,当然不算过手的。过手的书要达到一百多本,通读的要七八十本。七八十本可以包括小说的,包括你个人的一些特殊的爱好,比如你喜欢的诗词,都可以的,但我想一年读的书总得要七八十本。不读七八十本书你算干什么的?你不是职业读书吗?

读书就说到这儿,下面转向另一个主题:思考。社会科学是什么?社会科学是一个个解释系统,解释我们的社会,解释我们的世界。马克思说: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我们的任务是改变世界。我们这等侏儒没有这种雄心壮志,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我觉得我所要做的事情能够做好已经很不错了,那就是解释社会。我们即使能改变这个社会,影响这个社会,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于我们不该抱那样的奢望。我不想极大地改变世界,我不相信极大地改变世界以后能够带来一个全新的、美好的世界。我只能抱着慢慢来的这样一种态度,这就是我跟马克思的不同,这就是我为什么只能做一个所谓哲学家、所谓侏儒,去解释世界。再者,这也是我的角色决定的,有的人的角色可能更直接地影响社会,比如政治家、官僚,乃至大商人,而我只是一个学者。你们当中的很多人日后可能也只是一个学者。我们的角色就是要解释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解释并非不是一种参与,解释并非不能影响这个社会,但是你也不要对解释抱以过大的期望,以为它会很快影响这个社会。不可能的。我们的使命就是解释这个世界,那么我们怎么发育出解释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学会思考。

我说要从解释你身边的生活开始,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思考,要学会解释你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疑团。你要对你周边的日常生活有好奇心,要问为什么。可能你跟你的很多同龄人不一样,你除了活着以外还会经常好奇和提问:哎,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周围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刺激我们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我们去思考、去解释。比如家里的状况,你来到世界上的最先目睹最先感受的小环境;比如你亲属的谋生之道,他们靠什么活着;他们怎么有的人下岗了;他们之间是有差别的,在职业上,在社会地位上。

在你记忆中你的家庭消费在这二十年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怎么样发生的,和大社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故事会更多。因为一个村落中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分化,在农村会目睹形形色色的生存方式。在城市互相关起门来,互相了解很少,在农村因为有很大的透明度,你从小就会接触到很多的纠纷,你会看到分家,看到村庄政治,看到要选举了,村里人在争夺权力,这是城市里的少年绝对看不到的,你不想看都会不知不觉地听到看到。

现在你来到学校了,周围的日常生活仍然有望成为你的思考对象。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为什么要有手机呢?座机解决不了你的信息沟通?说手机方便,真的有那么多要紧的事没有它就不成,没有的事。可能发短信真的很方便很便宜,但方便、便宜诱使你发了很多很多短信,加在一起钱也不少。我相信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非常耐人寻味,非常有琢磨头,不是像每个人张嘴就说出的那样。社会上自欺欺人的事比比皆是,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我说要从日常生活去学会思考、学会思想、学会解释。因为日后你要去解释社会,去解释世界,首先要从解释周边开始培养这个能力。如果你解释周边的能力远远逊色于你的同龄人,日后你要去解释社会、解释世界,见鬼吧,你不可能解释好。

我讲的这个小题目是思考、思想。要这样培育自己的思考能力、思想能力。现在有很多学者的研究工作是和生活是脱离的、割裂的,不相干的,这很遗憾。那些大思想家们的思考、研究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是是融于一体的。他们的研究、他们的思想是他们生存的核心,也就是说,那不是一个谋生的差事,那是另一种境界的东西。对他来说,那是跟他的生存完全一体的,甚至于是他生存的核心。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像天职一样的东西,他会利用一切机会,当然包括他日常生活,去发现信息,去提出问题,将生活和学术融为一体。他的很多基础感受依赖于生活给他的刺激。

再给大家说一个培养思想能力的小手段:记笔记。读书记笔记似乎平常,但观察周围的事情有什么想法记笔记,多数同学恐怕就想象不到了。要记笔记,要深入去想一些事,一些小事,然后记笔记。那些东西是很珍贵的,是你思想成长的轨迹,你记下你怎么想的,你再想的时候就像登台阶一样走得更高了,而不是像拉磨一样在转圈。实际上由于高度分工,现代人的生活接触面是不大的,甚至非常狭小,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是非常珍贵的;而我们所特别强调的是,要从这个方面开始思想、开始思考。

这也就是说我们要记两本笔记,一本是读书笔记,一本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所做的笔记。这两个东西是相互对照、相互促进的。你对书本理论学得越多、理解得越深,你就能在观察周围的生活时有更深的理解,跟没有读过那么多理论的同龄人比起来,对生活的解释就不一样。反过来说,你对日常生活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积累了很多心得,回过头来再读那些理论著作,你的理解同没有对生活做细致思考的人的理解就有很大的不同,它也会帮助你读懂很多书,帮助你和一些书产生共鸣。因为你有感受,你对社会的诸如公平问题、正义问题有很深的体会,你的体会和著者的理论是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的。这两者构成了你的学术档案。这个学术档案越装越多,你读了几百本书了,你对日常生活有好多好多思考,二者融合在一起,一个人的思想学术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婆媳关系处理得好,婆婆和媳妇各自“爱屋及乌”——婆婆因爱儿子而爱媳妇,媳妇因爱丈夫而爱婆婆,关系就会融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婆媳之间会出现冲突,甚至成为仅次于婚外恋的破坏夫妻感情的杀手。那么,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唐登华谈了一些他的观点。

《北京参考》:请您从一位专家的角度讲一讲,婆媳之间应当建立一种什么关系?唐登华:婆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家庭关系。它既不像夫妻那样有亲密的姻缘关系,又不像母子那样有稳定的血缘纽带。它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儿子、丈夫这个特定的双重角色,而发生的间接“血缘——亲缘”关系。婆媳关系同其它直接的家庭关系比较,天然的“内聚力”——“爱”明显地降低,在客观上导致了婆媳关系的特殊性。

《北京参考》:为什么婆媳关系比较难处?唐登华:有一个比喻,把婆媳关系比作“天敌”。婆婆的情绪里面,多少认为儿子把爱分给了别人,“媳妇在和自己争夺儿子的爱”;媳妇认为丈夫应该爱她,应该从母亲的爱里独立出来。再有,两者的期望值不一样。婆婆希望媳妇爱丈夫像自己爱儿子一样,但是妻子希望得到丈夫的呵护;同时,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血缘关系”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媳妇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北京参考》:有男人告诫妻子,“看谁谁谁,对婆婆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从理论上讲,婆媳关系真能像母女一样吗?唐登华:部分媳妇从理性方面做到了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婆婆,但是,可以理解,血浓于水,在情感上,在媳妇内心深处,不可能把婆婆和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北京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婆媳关系是否相对简单一些?唐登华:婆媳关系也是由家庭结构所决定的。在中国的大家庭中,比较强调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母亲常常不能把自己从儿子的小家庭中分割出来,过分参与到儿子的小家庭生活中,甚至把媳妇看作是外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结构中夫妻轴的地位占主要位置,强调核心家庭。同时,作为社会人的个体,其与家长的关系也比较松散,所以,婆媳关系也相对简单一些。一个人的一生中,结婚以后应该以夫妻关系为主要轴心,当然,传统的“娘家”不能忘。但是,它已经不再是主要轴心。目前,社会结构中夫妻轴的地位也正在上升。

《北京参考》:婆媳应该怎么办?为了避免矛盾,婆婆应该注意什么?唐登华:首先,婆婆要做好“母子断奶”。从心理的角度看,不健康的母子关系是导致“婆媳关系”问题的关键。如果依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健康的母子关系要经历“二次断奶”——生理断奶和心理断奶。在儿子青少年时期,母亲就应该做好心理断奶工作。

但是,传统的许多观念,譬如说儿子要光宗耀祖,母亲总是认为儿子很辛苦,一直把儿子当作孩子看待并照顾。母亲要接纳儿子长大了,不要过多地参与。其次,对媳妇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毕竟自己和媳妇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可能要求媳妇在情感上像女儿对妈妈一样对待自己,她能在理性上尊敬并适当孝敬自己就不错了。

《北京参考》:儿媳应该注意什么?唐登华:首先,媳妇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把丈夫据为己有。其次,要理解丈夫。因为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要明白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无论老公多么爱你,你也无法替代他母亲的分量。而且,你只可以成为他的太太,不可以替代他的母亲。同时,当和婆婆有矛盾时,千万别犯和婆婆“争夺老公“的“低级错误”。同时,还要理解婆婆的失落感。婆婆在退出儿子的主要生活圈以后,常常会产生“空巢综合征”。要经常陪丈夫和孩子去看看婆婆,不要干预丈夫去看婆婆,因为即使你阻止,儿子也会偷偷地去看母亲的。在经济方面也一样。最后,还要把婆婆视作自己的母亲那样照顾,尽可能地去体谅老人的性格或其它不足。越是替丈夫去爱其母亲,越会得到丈夫的爱。

《北京参考》为“笨男人”支招:作为婆媳心目中的主要人物,男人应该怎么做?唐登华:男人是周旋于婆媳之间的“外交官”,是婆媳关系的润滑剂。在婆媳关系中,男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则可以加强婆媳之间的情感联系;反之,则容易加剧矛盾,成为夹气板。首先,男人要了解母亲、妻子的不同期望值。其次,不要人为制造矛盾(不管是否是无意)。在很多时候,有许多“婆媳关系”是“笨儿子”造成的。譬如和一方(如母亲)在一起时,话题不要集中于另一方身上,让一方觉得你的情感在那一边;多说对方好的一面;不要在母亲面前述说你被欺负、受委屈的事。因为相对于媳妇来说,母亲对儿子有绝对的偏袒。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另一方那里是快乐的、幸福的。最后,男人要从母亲的“怀抱”里脱离出来,心理上要成熟,要真正独立成人。

《北京参考》三世同堂时该怎么办:老人帮着带孩子,三世同堂时,应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唐登华:婆媳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性,而文化上、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处处成了婆媳之战的导火线。特别是在教育第三代的方法上,婆媳之间常存在很大的分歧。媳妇要管,婆婆要护。其实,天下父母之心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讲,婆婆容易溺爱第三代,在这一点上,婆婆最好不要溺爱孩子。母子关系也是影响婆媳关系的重要因素。婆媳关系紧张通常是不成熟母子关系的表现。丈夫要多给妻子独立的空间,不要什么事都带着母亲。婆媳在一起生活,需要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男人应该让母亲理解妻子的难处,让妻子理解母亲的不容易。多制造机会让她们有情感上的接触,有将心比心的欲望、表现。

《北京参考》空间与边界的抉择:分开住就有利于婆媳关系的相处吗?唐登华:有人认为,分开住能减少生活中的矛盾,利于婆媳关系相处。但是现实生活中,基于种种原因,婆媳往往要住在一起。其实,婆媳关系的协调不在乎时间和空间,而是在于情感上。如果丈夫一开口就说到母亲,即使空间上是分开的,情感上仍然是紧绑在一起的。所以说,不管在不在一起住,主要是掌握“边界”。就是说,住在一起的几代人中,丈夫和其妻子的关系应该是最紧密的。如果你现在是媳妇,就应该明白,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他的关系不是和你最紧密。同样道理,和老人关系最紧密的应该是老伴,其次是孩子。

《北京参考》多方换位思考:社会上从“尊老”角度讲,总提倡媳妇换位思考,站在婆婆角度和立场来想想。如何让媳妇心服口服地接受这些观点呢?唐登华:“社会上越崇尚什么,越说明缺少什么”,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引起婆媳关系紧张的主要责任还在于婆婆一方。当然,由两个岁数和经历不同的女人构成的婆媳关系确实非常复杂,从她们心理的相容度来说也是比较低的。更由于她们需要分享一个男人的爱(内涵不同,但都是爱),所以客观上构成了她们的矛盾。儿子孝顺母亲是应该的。但是,尊老与孝顺的概念、孝敬与尊敬的概念不完全相同。对于年轻的儿媳妇来说,还需要针对家庭的具体情况和老人的个性特点,运用一些生活智慧来协调婆媳关系。毕竟,年龄越大,社会适应能力越差,要老人改掉几十年形成的习性很难,作媳妇的懂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局外人”也应该换位思考,不要只讲尊老。毕竟,婆婆是过来人,她也曾经是媳妇,知道自己是媳妇时,最需要和最关注的是什么。

《北京参考》婆婆媳妇落河先救谁:有个故事讲的是妻子问丈夫,“如果我和婆婆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生活中,应该怎么讲述真实的故事?唐登华:对于女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大聪明的提问。妻子是希望丈夫回答先救她而不是婆婆。但是,如果“笨丈夫”回答说,母亲只有一个,老婆可以再娶,他要先救母亲而后救妻子时,妻子的心里会怎么想?所以,现实生活中,媳妇不应该问丈夫这样的“傻问题”。“婆媳关系”并非对立关系。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没有对错,也无须追究对与错。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是人的心理起的作用,也都可以靠智慧来化解。

第二节 读书之忍

1.读书与阅世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然而,人并非天生就是会思想的动物,如果缺少了后天的培养与学习,再聪明的人也不会有思想。而学习,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读书与阅世。

读书是重要而必须的。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可以说为人人享受最基本的教育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培养和发现人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之所以必须接受学校教育,是因为人类已经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我们不可能都从实践中获得,只有通过接受教育这一有效途径来掌握,这是毫无疑义的。进一步说,一个人即便是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之后,其学习的过程也并没有结束,而将是伴随其生命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一旦停止了读书学习,也就意味着缺少了生存竞争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安身立命。

读书让一个人面向了知识世界,也让人充分感受到了个人的渺小与浅薄。于是理解思考、谦虚谨慎以及精益求精,才可望被学习者当作一种品质和境界来追求。因此可以说,一个人的骄傲与自满,或者说狂妄与自大,都是因为他背离了知识世界,面向了愚昧和无知,以致最终成为“无知者无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衣食无忧却从不读书而“面目可憎”者,其实并不鲜见。

人是社会中人,应知社会中事。因此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当然面临着一个“阅世”的问题。读书人常犯的毛病不是嗜书如命,而是回避现实社会。表现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显然,这样的读书态度是消极的,是有害无益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一个知识分子也好,一个读书人也罢,其根本的出路就在于积极地融入、认真地体察和大胆地呐喊,以此来充分体现作为一个知识者的社会良知。

也就是说,一个读书人不能只为读书而读书,而是要尽可能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适时的人性关照与人文关怀。只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努力透视大众生活,了解百姓生存状态,才能阅读好“社会这本大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道理就在于此。

书本知识虽然来源于社会实践,但并不表明我们阅读了书本知识,就能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恰恰相反,我们只有读好了“社会这本大书”,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如果一切都是唯书为上,其后果只会是走向本本主义的死胡同。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划依样画葫芦一般。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很显然,哲学大师所要澄明的是,读书与阅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验证,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对此,清末大学者严复也有自己的深刻见解:“读书是阅古人之世,阅世是读今人之书。”

读书与阅世,或者说阅世与读书,它们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证明了一枚硬币的存在与币值。简言之,读书有如阅世,阅世也如读书。故而我们有必要学会“在读书中阅世,在阅世中读书”。

2.读书方法

科学家培根的“酿蜜法”: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单只收集,也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光会在肚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蜜。

巴尔扎克的“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

巴甫洛夫的“循序渐进法”: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

狄慈根的“重复法”:“重复是学习之母。”

叔本华的“读名著法”:用宝贵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爱因斯坦的“思考法”: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的“单一反三”法:单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鲁迅的“摹仿法”:会摹仿绝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飞这“会摹仿”的。“会慕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的吗?

梁启超的“分类法”:每日所读之书,最好两类:一类是最熟的,一类是涉览的。

胡适的“四到法”: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郑板桥的“好问法”: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进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大学问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读者、著书、讲学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而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之要》,其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作为一位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对读书犹为重视。他曾说:“为学之道,莫先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这句话阐述了做学问首先要弄清道理,而弄清道理的关键在于读书。朱熹不仅重视读书,而且,犹为重视读书方法,即在有效的时间里如何才能提高读书效率。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读书之要》。

循序渐进“循序”指必须遵循所读之书内容的客观顺序和读者的主观能力、条件,按此而规定读书进程;“渐进”指像流水盈科而后进、音乐成章而后达一样,量力而逐步成熟。换言之,要求读书必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而不能好高骛远。

熟读精思朱熹继承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认为思考是读书治学之根本,读与思是读书学习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朱熹曾强调:“学与思须相连,才学这事,须使思量这事合如何。”(《朱熹语类》卷二十四)因此,读书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即使能记住,仍不是自己的东西,更不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只思不读,纯系空想,成天想入非非,一事无成。

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应虚怀若谷,善于领会作者所创设的主旨,志于作者的意愿,不可先入为主,更不能穿凿附会。他要求读书时必须保持公正的态度,独立思考,坚持新的见解,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切已体察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真正领会作者之意;同时,又要以所读之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或在生活中检验其是否属实。值得注意的是,朱熹主张的实践,都是以指自我的心性道德修养而言的道德行为的实践。

著紧用力指读书要振作精神,抓住不放,既要刻苦、肯用气力,又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朱熹以“撑水上船”和“抱鸡卵”作比喻:撑着小船逆浪而行,是“一刻不可缓”的,稍有松紧,就会一退千丈;孵卵如果抱抱停停,时冷时热,肯定孵不出小鸡来。同理而论,读书治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读书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效果不佳。

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指读书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朱熹要求读书治学作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之中,以“心到”为最重要。“持志”则指读书必须坚定志向,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

朱熹逝世后,他的学生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即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朱子读书法”。

3.读书有艺术

巨人是山。有的山崇高威严,令人心生畏惧;有的山秀丽和美,使人不惮亲近。林语堂应该是后者。他的学问做得博大精深,却又不失常人的质朴平易。作为在一段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里事实上无可企及的大师,他从来没有严肃出一张盛气凌人的扑克面孔,端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大师架势,让没学问的别人难堪,觉得高不可攀,有压迫感。

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读书的艺术无疑属于华彩部分,这也是我最觉喜欢的部分。为此不揣浅陋地作了一番归纳:

读书的本旨。“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称为清高……所以读书向称雅事乐事。”倘若“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记问之学不足为师。“书上怎么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事实上与学问无补……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有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虐),这是书上所无的。”“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

社会是个大学堂。“整个世界就是大学堂,在学校里能学到的东西不如从校外所见所闻能得到的知识;只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部字典在手,凭自修,什么学问都能学到。”林语堂在教会学校读书读到大学,三十岁在北大教英文时忽然觉悟自己对中国文、史、哲各科的知识还不如他对西方同类学科了解,由而发愤自修,乃成大师。

他对女儿的教育亦取此道。他什么地方都带女儿去:去中国馆子叫条子(卖艺兼卖身的女人);去瑞士滑雪;去意大利探火山口;去法国下“地狱”娱乐场;去美国百老汇……他“觉得我们什么都应该看看,”“出门、走路、看戏,也乱看乱学,文学乎,不文学也。”

“社会是个大学堂,根本不必读大学。”女儿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富有的父亲果然不要她上大学,要她踏入社会做事,念“文学所取材的人生”。这选择的结果是女儿后来成为美国耶鲁大学的中文教授、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著名作家、翻译家。

喜欢是学问的泉源。“读书人每为‘苦学’二字所误。”“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读书本来是至乐的事。”“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女儿们在美入学学不到中文,林语堂便和她们一起读书:

“笑话得很,一点没有定规。今天英文,明天中文,今天唐诗,明天聊斋——今古奇观、《宇宙风》、《冰莹自传》、《沈从文自传》,当天报纸。忽讲历史,忽讲美国总统大选,忽讲书法,都没一定。”

地理书只看清地图,余者考前再念,及格则已。“而且看电影上各地风景就是地理。”

元曲、《琵琶行》、李白的诗,“喜欢就选读,不喜欢就拉倒——但是如果喜欢,就是心中真正的喜欢,这个喜欢,这个‘好学’之‘好’,就是将来一切学问的泉源。”

“最要紧,还在指出书中的趣味,尝尝读书的快乐。”

“把做人与读书合为一谈。”“因得其‘致’便知其味,不至开卷昏昏。”

“庄子与西厢同等看待。韩(愈)文与《宇宙风》同等看待,而且在我看来,宁可少读韩文,不可少读现代通行文章。”“学问之事,是与看《红楼梦》、《水浒》相同,完全是个人享乐的一件事……若不能用看《红楼梦》、《水浒》的方法去看哲学史、经济学,就是不懂得读书之乐。”

“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读书时,须放开心胸,仰视浮云,无酒且过,有烟更佳……或在暮春之夕,与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由兴趣相近者人手。“就兴味与程度相近的书选读,未有不可五师自通,或者偶有疑难,未能遽然了解,涉猎既久,自可融会贯通。”“一人找到一种有趣的书,必定由一问题引起其他问题,由一本书而不能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磨既久,门径自熟;或是发现问题,发明新义,更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如此一步一步地深入,自可成名。”

因为无知,我向有对读书和读书人的膜拜。由这膜拜,又有了对读书和读书人的恐惧。

领教林语堂先生关于读书的金玉良言,所得有二:一是有解放感,明白读书终不会是一种精神苦役,因而得到一点信心;二是多少受到一点刺激,从此要发愤努力,学做一个读书人。

读书学习,增长知识不仅对人的文化和智能水平以及心理性格的成长成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统计资料表明,随着现代人文化教育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人口预期平均寿命也随之增长。例如埃塞俄比亚人口中有文化者只占7%,其预期平均寿命男子为36岁,女子为39岁;巴西有文化的人口占64%,其预期平均寿命男子为58岁,女子为64岁;日本有文化的人口占95%以上,其预期平均寿命男子为75岁,女子为80岁左右。我国解放后教育事业发展快,有文化的人口大幅度增加,男、女人口预期平均寿命也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以上。

现代医学统计资料分析显示,人的知识水平或者说文化程度不同,对各种疾病的罹患率和死亡率也不同。据湖北武汉1994年对辖区内近几年死亡的47岁至56岁年龄段的9万多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年龄段的死亡者中,大学文化水平者为12.92%;高中文化水平者为16.5%;初中文化水平者为21.32%;小学文化者占23.98%;文盲者占25.26%。在对这9万多例死亡者进行死因分析时同样发现:因罹患结核病致死者中,大学文化程度者致死的相对危险系数为21,高中文化者达到80;初中文化者高达119.在因癌症而致死的病例中,大学文化程度者的相对危险系数是83;高中文化程度者是94,初中文化者是112.在因流感与肺炎所致死亡者中,大学文化水平者的相对危险系数是63;高中文化水平者是76;初中文化水平者是106.在因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所致的死亡者中,也显示出同样的规律: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的发病和致死危险性要比大学文化水平者高出二至三倍。

文化知识水平因素与人的健康和寿命关系密切的原因在于:文化水平高、知识丰富者具有科学的心理和思维,易于接受医学知识,自我养生保健能力强,相信生命健康在于运动,能坚持健身锻炼和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习惯。如以损害健康的吸烟行为习惯为例:文化知识水平低的吸烟率为60%,而文化较高者仅有18%。有调查资料证明:在滥用化妆品、减肥药而单纯追求容颜美、身材苗条的女士中,文化水平低的占大多数。同时读书少不学习、知识贫乏的人即使进行健身锻炼也往往带有盲目性,不是偶尔锻炼“一曝十寒”,就是难以遵循“因人而异,强度适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科学健身锻炼原则。而且文化水平低,知识贫乏者平时往往不注意自我养生保健,一旦患病也不大相信医学科学,有的甚至去求神拜佛,以至延误治疗康复时机而酿成悲剧,这在文化教育滞后、人群知识水平低的偏僻乡村并非鲜见。

所以,一种新兴的保护身心健康、有益于养生延年的活动:读书学习尤其是读书学习传统方式,即阅读朗诵活动近年来在各地悄然兴起。如日本有很多广播公司开办了阅读中心,不少城市也建立起老年阅读组织,通过阅读延缓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增强健康长寿的自信心。因为阅读尤其是朗诵阅读能增强肺和上呼吸道功能,又能活跃大脑的思维。故此,阅读朗诵被人誉为有益人体健康的“精神体操”。而阅读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可谓源远流长,如汉代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唐代也有人说:“文章之于人也,譬如药,善服有济。”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阅读朗诵诗词治病的典故,如唐代诗人韩愈,有一天感到烦躁不安、头晕脑胀,正准备静坐闭目养神时忽有一少年来访,韩愈示意家人告知身体不适不能相见。然而少年执意要递上一本诗稿让韩愈过目。韩愈只好接过诗稿勉强翻阅,但当读到《雁门太守行》第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时情不自禁叹道:“好大气魄!”再往下读到“甲光向日金鳞开”时又一声惊叹:“好壮观的景象!”韩愈立即被诗文意境感染、陶醉,原来烦躁不安,头晕脑胀的感觉也一扫而光了。

读书学习提高人群文化知识水平所产生的防病保健、养生益寿的作用已如上述,而读书学习对每个人的保健养生作用首先是增进读书者的心理健康。《卫生宝鉴》中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生健康长寿之根本。而读书学习增进读者心理健康的原理之一是读书犹如与一种高尚、睿智的心灵对话,能得到如同良师益友般的教诲、启迪与帮助,二是书中的情景和人物若与读者有相似之处,读者会情不自禁将自己想象为书中人、跟书中的角色潇洒走一回,从而历经一次心灵的沐浴洗礼;三是书中的“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警句或情节,使读者有机会自我省悟,并可能由此获得意外的解脱;四是读资料性书籍尤其是养生健康知识杂志可使读者掌握防病健身技能,缓解因缺乏医学知识而对疾病产生猜疑和恐惧,同时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和健康生活;五是书中的情景与读者产生共鸣可以获得心理支持与信心,这就有可能成为改变病态的转折点,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就可能淡化消失;六是书中的趣味性情节和气氛可使读者专注入迷、转移读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从而忘却疾病的痛楚与烦恼;七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后形成良性循环和规律,使大脑神经能长期保持恬静健康的正常状态。

4.读书明理成功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因为人们通过学习可以树立良好的品德,增加自己的智慧。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随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曾言:“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不加以驯服,永远都不会成为最骁勇的千里驹。”人也是如此,禀赋最优良、精力最旺盛、最有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若不能接受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只能成为无用的人。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通达事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益,种种品行能从读书中得以进步。梁元帝当年在会稽时,只有十二岁,便好学。当时他又患皮肤病,手足都不能自如伸屈,在书斋里张起一葛帏防蝇,独自坐在帐内,银瓯内藏着绍兴酒,不时喝一点,来解除痛楚。随心地读史书,一天二十卷,没有老师传授,有时遇不识的字、不懂的话,只是自己反复地读,不知道厌倦。他有皇子的尊贵地位,又在好逸乐的童年时候,还能这样努力学习,何况其他希望通过读书找到自己位置的普通人呢!

有大的志向没有大的才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而大的才干只能从学习和实践中得来。学习不是仅停留在记诵上面,而是要探究事物的所以然,融会贯通,如亲身实践。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一出山就做军师,淮阴侯韩信一出道就被任命为大将,这固然是因为他们有盖世雄才,但他们的才干都是平时善于学习和实践的结果,有远大抱负的人读书就应当如此。现在有人刚成年没学就说老了,其实学习是一生的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说的“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帝曹操年纪老了更努力学习;曾子七十岁才学,后来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到齐国游学,也成了硕儒;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竟做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论语》和《易》,而他后来也成了大儒。这些人都是大器晚成之人。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这段话的理解,大而言之,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如此说来,要读书而且要读好书就非常必要了。只有在读书过程中对万事万物认识,研究获得知识,才能无形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德行和才能之后就会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获得的一切了,英雄何患无用武之地?只怕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加之,文化与历史的承传不可割断,我们常以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自豪,所以更应该博学、审问、慎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的空想家。所以既要读书又要思考。“朝闻道,夕死可矣。”要有一种探索真理的态度和精神。明代人陈鎏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成也。如果只为读书而读书,不求甚解,不如不读。读其文,明其理。此则求知的精神,亦是做人的学问。

那么,德智兼具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成才之理想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首先,对成才要有全面具体的认识。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人才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所以成才并无规范化的定义。其次,天生我才必有用。天才是“自才明”贤人是“自明才”。贤人通过后天教育,明之道,理提高自身修养,同样可以达到天才的境界。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最后,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成才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若不具备就需要“居上不骄,为下不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使怀才不遇也大可不必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为谁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书掌握了知识后又要去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便道出了你的“读书观”。

不论在什么时代,不论是什么人,读书,总会有一个目的性。

“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广为流传的“座右铭”是中国古时知识分子的读书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头悬梁”、“锥刺骨”、寒窗苦读的动力来自于谋取一官半职。孔夫子说的很实在:“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就是说,通过学习可以求禄求官。

“为读书而读书”的清高儒生也大有人在,他们凭的是兴趣,既超脱,也有“闲”。宋代诗人尤袤非常喜欢读书,也非常喜欢藏书,据说他的目的就是:“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而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个目的,出自于诗人之口,确实让人感到有点“浪漫”。

众多文人墨客受到古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不谓不朽”观点的影响,形成了“为立言而读书”的“读书观”。他们博览群书、四处寻访、通宵达旦阅读,为了实现以“立言”求“不朽”的宿愿,著书立说,流芳千古。不论人们读书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人们无可否认的,读书都是为了求知。确切地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知识,为了开阔视野,为了增长才干,这才是目的所在。

犹太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智慧来自于读书,来自于全民族共同读书的自觉性与延续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量为世界之最。

读书积淀了智慧,读书成为了一种精神依托,读书应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应该成为大学生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特莱曾经说:“各界的人,如商业界或产业界中的人,都曾告诉我:他们最需要、最欢迎的大学生,就是那些有选择书本的能力、及善用书本的人。”而这种善择书本与善用书本的能力正是在习惯中养成的。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虽然每天只有10分钟,20年之后,你的知识程度必前后判若两人。只要你所读的都是好的东西。

你可以利用每天10分钟时间读一些书,在读书上下一分功夫,这足以助你在将来的事业上获得一分上进。一个人愈能储蓄则愈易致富,你愈能求知,则你愈有知识,你能多储一分知识,就足以多丰富你的一分生命。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可以使你于日后大有收益,可以使你更加充实,更加丰满,可以使你更能应付人生。知识这种东西,无论你学了多少,它都将在你的脑中积累,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不会消失,别人也偷不走,它永远是你的财富!

汤雪梅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女强人,但是她已经开始了创业,并初获小成。作为一名市场人,她认为是读书,带给了她蜕变的极大勇气。

汤雪梅身旁的书架上,全是商业杂志,叠得整整齐齐。“我们时刻需要市场第一线的情报,挖掘最新的思想。”她解释,停顿下来,想了一下,“书店里最热销的营销书籍,通常是给一、二线的市场人员看的。”这位数字100市场调研公司的老板,当年一脚跨出中欧国际商学院的大门,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创业。她把自身蜕变归结为不断的“学习”。“如果不去中欧学习,我永远都不相信我能去创业。”她笑着说。

平台效应

时间回到2003年,当时汤雪梅正担任零点调查的总裁。在她心目中,合格的老板就应该象她的上司袁岳那样:反应迅捷、口若悬河、气势逼人,举手投足极具人格魅力,而汤学梅则性格平和,较为沉稳。

进入零点的7年里,汤从技术做起,先后又尝试了市场、客户销售等不同的部门,最后这位资深员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零点的总裁。

当时的汤雪梅已经做得挺不错了。2001年,她接手零点总裁,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整个公司,从市场的战略定位到内部的结构调整、工作流程以及人员效绩评估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等,而且颇见成效。

用调查行业习惯的数据形式来表示汤雪梅改革的成果,那就是:公司两年后的销售额增长了20%,成本降低10%,利润增长30%;根据盖洛普Q12法则进行的调查指标,员工满意度从51%上升到90%。

然而,当一切步入正轨、公司进入良性循环时,当总裁的汤雪梅反倒觉得“太轻松”了:“那个时候我的能力都发挥得差不多了,我的很多想法都付诸实施了,做熟的东西再做下去缺乏动力,就感到缺少了一种激情和一种创新的乐趣。”

不过,她说,每一个市场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种来自职业的焦虑。市场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职业经理人往往工作几年,有了一定职位和阅历后,却发现自己年纪不小了,身心疲惫不堪,想前进,但已不知道了方向。

在2002年,汤雪梅选择了“中欧”北京的EMBA班,有圈子才有一切。

这是一个精英荟萃的群体,能上学费昂贵的中欧EMBA班,大部分都“有头有脸”。不过,对她触动最大的是,“老板们”并非此前她在媒体上读到的那样,只会打高尔夫,去海外度假。她同学中就有伊利牛奶的总裁潘刚这样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潘刚经常开会忙到凌晨四五点,然后眼带血丝地赶到学校来上课,做作业。

广源传媒的CEO王超是汤的另一个模版。“我原先认为媒体的成功者,可能会比较浮一些。后来一打交道,原来媒体也需要这么低调、忠厚的人来当老板。”汤说。

最后汤雪梅修订了她心目中的“老板特质理论”:“我会细心观察班上的这些‘老板同学’,最后得出两个结论,一、不是只有袁岳才能当老板,老板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二、老板都是辛苦出来的,有投入才有回报。”

直到现在,汤还是认为是EMBA给了她足够的勇气,让她摆脱正面临的职业瓶颈烦恼。

一天,几位同学聊天,“汤,你能力挺强的,为啥不自己干。”

于是,数字100就这么诞生了。

突破短板

从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到自己创业,这种角色的转换“其实是人生提升的一个境界”。作为经理人,尽管是公司总裁,但毕竟只是老板或董事会意图的执行者,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很有限。

在还是个市场人的时候,汤雪梅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细节很客观的人,认为战略对公司来讲无关重要,直到当上了总经理,她才有了新的感悟:“屁股一定会决定脑袋。当你不在总经理这个位置时,你是无法体会到企业战略对你的重要性,其实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战略,什么样的公司就有什么样的战略,无论你是多么的宏观多么的细节,还是会需要战略来领导大家。”

对于汤雪梅来说,上EMBA之前,十年的市场营销经理职业生涯,把该掌握的业务都学得差不多了。但是,要靠这些知识让自身当上老板还是远远不够。创业者的眼界必须更宽,要想到整个公司的未来、环境的变化、未来的战略、未来的资源组合、客户的策略等更宏观的问题、更高度的问题……

在中欧,汤觉得很幸运。一位来自荷兰的教授,讲的是细节营销,让她大开眼界,至今还保留着那些讲义,闲暇时细细品味。另一位就是教授经济学的周其仁教授,“赋予了我全新的思维。”

“我也在北京的一所著名高校上过短期课程。还是一位身价颇高的系主任,一上课我就感到很失望。他居然用的还是六年前我就熟悉的雀巢案例,身为教授,还在课堂上大讲怎么给和尚推销梳子。这都不是我所要的东西。”汤说。从此她再也难以信任国内一些商学院针对市场营销总监的培训课。

此外,边在零点担任总裁,边上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地学以致用。

很多现有的,不合理的公司制度,单靠自己琢磨很难解决,上完课后,就可以迅速利用书本知识进行实践。“反正错了就可以第一时间去问同学,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所以,问题可以马上得到解决,效果也特别明显。”汤说。

市场人员通常很缺乏财务知识,但是有了这块短板,可能就永远无法自己去当老板,MBA课程就可以赋予一种全局的思路。

汤雪梅总结自己的感受:“市场人最缺的是什么,缺的不是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而是对于财务、人事制度、企业内部运作,还有西方市场本质的认识。我们很多本土企业,面对跨国公司,打本土战打得很好,但因为有明显的知识缺陷,这就制约了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中欧学习的两年中,汤觉得读MBA的另一重大收获就是“查缺补漏”,“让你面对不喜欢的和不熟悉的东西,强迫你去学习。”

事实上,这正在改变一个资深市场人的思维结构。

“比如说像我本人,做市场营销将近十年了。但从读了以后,对于财务对于战略有了很深刻的理解。现在我再去和市场人沟通,往往觉得他们的视野很窄。很多问题看不到高度,着眼点也不够全局性。”她说。

至少,对于汤雪梅来说,她在学习上的投资都已正在得到完美的回报。这家两年前才创立的小公司,在它的关键客户名录上,已经出现了三星电子、海信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国美电器等一系列人们所熟知的企业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