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唐宋元明清各朝官私都有仿制,但三代青铜器做工之精良,式样之独特,尺寸之合度,纹饰之秀丽,可谓佳妙之极,其所用材料之精,工艺之妙,加之不计成本,不吝功夫,这都是一般仿制品所不及的,所以后世仿制者虽不少,但成功者却不多,唯宋徽宗与明宣德时所仿之器颇佳。而我馆就有这样一件铸工精美的宋仿“鸟兽纹鼎”。
在重利诱惑下,自会促使一些人制伪。元、明、清三代,一直到解放前都有人伪制青铜礼器,而且各时代都有一些高手,其作品简直令人真假莫辨,直可鱼目混珠了。
1.器形和纹饰商周青铜礼器的造型和纹饰,因不同时期的铸造工艺和时代精神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其萌芽期(公元前16—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殷)。此一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都比较简朴,有的甚至无纹,留传下来的实物也少,多为考古发掘出土,仿品极少。
鼎盛期(约公元前13—9世纪),相当于商武丁至西周中期。这个时期的青铜礼器凝重厚实,纹饰繁缛却凹凸有致,显得高古,鼎多深腹短足,大腹便便。主体纹多为饕餮、夔龙、夔凤、象纹、雷纹等。
颓败期(约从周恭王到春秋中期)。这一时期的器物呈现出简陋轻率的倾向,造型略显单薄,花纹多粗枝大叶的几何纹,构图草率,前期的饕餮纹、雷纹已失去权威。穷曲纹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纹样,另外还有鳞纹等。
新式期(约春秋中期到战国末期)。这一时期青铜器呈现精巧的风格,“金银错”和“失蜡法”工艺被大量运用,“花纹多全身施饰,主要是精细的几何图案,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一见即觉其灵巧。”
现代作伪者有很多不了解当时的造型特征和纹饰差别,任意臆造,全不合古青铜礼器之精神,前不久我就见过这样一件铜簋,以簋腹为腹,以豆盖为盖,以方形倒置盒为底座,以尖利之器刻纹,其器形之古怪,全无古意,工艺之简陋,一望便知是赝品。
2.作锈虽然铜器的造假各代皆有,且不乏高手,因关于古铜器的记载、著述不少,历代古铜器出土、传世的也不少,加以仿制是完全可以的,但也有一点是难以模仿的,那就是古铜器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由大自然赐予的锈色。现在有些毫无文物知识的人,出于“好心”,将出土铜器身上的斑斑锈迹想尽办法除尽,殊不知这是干了傻事。斑驳锈迹其实是一种无价之宝,它更能证明器物本身的价值,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研究依据。因此,懂行的伪制高手也在锈色上大做文章。
据古籍记载,古铜器的锈色一般有绿、红、蓝、黑、紫五色,或者由这五色混合变化而成的锈色。因为古铜器是由合金材料铸造而成,其中有金、银、铁、锡、铅等成分。铁经氧化产生的锈呈红色;铜锈呈绿色,若再为酸性侵蚀又呈蓝色;锡与银受空气侵蚀后呈黑色;黄金经盐侵蚀后再经日晒会产生一种紫锈。根据这些现象,作伪者即可大施手段了。
作锈主要有如下一些方法:用水银加入锡末,做成磨镜药,将此药敷在新铜器上抹匀,然后用毛笔蘸酽醋,调进细硵砂末再敷,等新铜器呈蜡茶色后,赶快浸入新汲的井水中,就变成暗茶色了;若要其呈纯翠色,则不浸入水中,而用新布擦拭使之光亮就成了。
用井水调泥矾将新铜器浸一个伏时,再取出烘干,这样三次以后,就可在器物上打底色了;待其干后,用硵砂胆、矾寒水、石硼砂、金丝矾等混合研成末,在青盐水中溶化,在器物上刷上两三遍,等一两天后冲洗,三五次以后,颜色差不多就停匀了;再在地上掘个坑,用炭火将坑烧红,再遍坑浇上酽醋,才把器物放在里面,并淹以醋糟,用土埋上,三天后取出,器物上就生出了各色斑点。用蜡涂饰一遍,器物即光莹如玉;若想器物颜色深,就焚竹叶薰即成。若再点缀颜色,则用明乳香入口细嚼,待涩味去除后与白蜡相和,再配石青、石绿、朱砂各色,这时随手点在器物上就有了自己所需的色斑了。新铜器制成后埋入盐卤地中二三年后取出,也能变得古色古貌。
另外,伪绿锈,是将铜绿混入漆内涂在器物上;伪铜绿疙瘩锈,是将小块孔雀石混在漆内涂抹;伪蓝锈,是用蓝颜料调漆;伪红锈则用红土调于漆内,或将锈铁屑调入漆内;仿黑锈则用古墨调,或薰烤之后再涂漆;仿流金色则先将所需锈色造成,然后打磨,再在器物表面数处抹上杏干糊,数月后洗去,器物上便有金色了;伪镀金色则先在器物上镀金一层,然后用铁压机将金压出光亮,再用硝强水在器物上数处涂抹,又用盐敷在涂有硝强水之处,然后把器物包在掺和有硝强水与盐的黄土内,埋入地中,经过了三伏天后再挖出,这样造出的锈色与镀金无异。
三、青铜礼器的鉴别以前的老古董商鉴别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舐来加以判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伪,这完全凭的是长期积累的实际经验。而现在的专家则拥有越来越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可用激光测定,比如用激光分析其合金成分,或用X光照射检测器物铸造工艺,甚至如今有人尝试将电脑分析引入青铜器鉴别中来。
可是作为一般的古铜器爱好者,要识别一件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古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头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
1.锈色铜器经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入土千年色纯青,如铺翠,翠润欲滴;铜器坠水千年,则纯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绿锈、红锈、蓝锈、黑锈、紫锈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是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刷洗,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舐,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2.手头和声响用手掂量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3.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朴,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纹饰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较少且不及商周精细。另外,还可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后又有形似蝌蚪的“科斗文”和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多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些,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是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内容来与古籍记载作对照来判定。
4.铜质与器式铜质的鉴别较简单,翻开铜器的足底,若露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造了古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另外铜器的器式、名称均须牢记,除记住这些内容外,还应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酒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做工,锈色制作,则为伪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各代铜鼎的腹、足、耳的大小、长短、分布位置均有所差别。如商鼎腹大而足短,春秋战国鼎则腹浅而足长,周鼎则介于两者之间。但若一有盖,短足的鼎则是春秋战国后的器形,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本段文字部分引用周倜先生《古玩市场今昔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2月版。郭沫若:《青铜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