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6200300000026

第26章 黄浦江畔石库门里弄民居

中国各种类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中也不乏新生的类型。黄浦江畔的石库门里弄民居,就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它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经历了100多个春秋。

地处黄浦江畔的上海,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早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出现了海滨渔村,元代设县,明代构筑县城,到清代成为全国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此后,帝国主义纷纷在上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租界接踵而起并迅速扩展。19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居民纷纷迁居租界,外省城乡逃亡富户涌入租界,人口急剧膨胀.城市住房严重短缺。为了应付急需并牟取厚利,不少房地产商人便在其占有的土地上有规划地大片建造接连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住宅进行出租,上海里弄民居就这样诞生了。这种接连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住宅,因其正门是独具江南特色的石库门形式,便被称为“石库门里弄民居”,或简称“石库门民居”。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住宅形式,但主要住宅形式仍然是石库门民居建筑。自50年代起石库门里弄民居虽不再兴建了,但原有的里弄民居仍在使用。因此,石库门里弄民居便成为近代上海居民住宅的代表。石库门里弄民居在发展过程中,大致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界,经历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前期石库门民居”和“后期石库门民居”两种类型。

前期石库门民居,一般为二层楼三开间一个单元,个别的为两开间;或一个单元独立,或五六个单元并排接连。单元的建筑平面大多呈矩形,左右较窄,前后稍长,由前天井、正屋、后天井、附屋及前后门组成。正面居中入口处是一堵高数米的围墙,正门镶嵌在围墙中间。入门为前天井,呈横长方形。正屋由客堂、厢房及楼梯间组成:客堂面向天井,正对着大门,正面设置通排落地长窗;楼梯间紧接其后,横长狭窄,内设直通二楼的单跑楼梯,并有与后天井相通的门。厢房位于客堂左右两侧,其长度是前天井、客堂和楼梯间的总和,分别向前、后天井开窗,向客堂及楼梯间开门,通常用作书房、卧室或起居室。正屋二楼的布局结构与一楼相似。正屋之后为进深一米多的后天井,天井内凿挖水井。后天井之后是附屋,为单面坡斜屋顶平房,屋顶向后天井倾斜,宽度与正屋平齐,进深较浅,面向后天井开设门窗,通常用作厨房、杂物间或储藏室。附屋顶上面架设木晒台,由正屋二层楼梯间后部搁置的木扶梯上下。附屋后墙上辟一门,通向后面的弄堂。这种住宅建筑外形比较朴素、单调,但面积大,房间多,内部装修讲究,比较适合当时的中上层家庭居住使用。

后期石库门民居,基本的建筑结构和平面布置与前期石库门民居一致,但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以单开间的单元为主,并有少量双开间单元;单元平面宽度小,大都呈长条形,进深也略浅;占地面积大大减少,而且个别里弄出现了三层楼房;一般8~10个单元并列建成一排,每排两端为双开间单元,其余为单开间单元。石库门的门框采用砖砌并外粉水刷石面层,装饰简化并更多地采用西洋花纹。水泥制品的使用增多,屋顶主要使用机制或土窑平瓦。附屋上部增建一层或两层用作居室,俗称“亭子间”,其屋顶用钢筋混凝土做出晒台;附屋进深变浅,室内净高压缩至2.4米以下,使附屋总高度依然低于正屋。附屋与正屋的连接过渡,或仍采用与前期相同的后天井;或两者相连,缩小附屋的横宽用作后天井,开后门通向弄堂;或两者相连,中间设置楼梯间。这种石库门民居的背面有一个明显的外部特征,即相邻两单元厨房的烟囱自两米高处向外凸出并连在一起,顶部高出晒台,形成一条凸出墙面的柱体。总的说来,后期石库门民居不论单元规模、建筑用地,还是房屋面积,均大大缩小,布局紧凑而造价降低,但质量良好,适应了当时人口大量涌入、小家庭迅速增多的社会生活需要。

作为这种住宅特点之一的石库门,为石门框、木门扇。前期的石库门,下为石门槛,门槛两端立石门框,门框上架设石横梁,横梁两端下方置雀替形短石料;外框砖砌柱墩,上面作额杭字牌,高大而坚实;门为双扇,用厚木板实拼而成,漆成黑色,钉虎头铜环。后期保留了石库门的形式,但门框采用砖砌,外粉水刷石面层;横梁改用钢筋混凝土浇铸;额枋字牌一律取消;门头装饰简化,用西洋花纹及几何状划块取代了传统的花鸟虫兽图案。

从石库门里弄民居的结构布局及发展演变可以看出,它是直接从当地传统的民居建筑中蜕变而成,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吸收外来因素,逐渐地挣脱传统的束缚,向着建造经济、方便生活的方向发展变化。就早期石库门建筑来看,它那三开间两厢房一天井的平面布局,是当地传统的三合式布局形式,各种主要房屋都绕天井而设,是为了节省建筑用地而把传统上按平面布置的一落多进房屋重叠起来,并根据楼房建造的特点作了某些相应的变动;单元中轴线明显、左右对称的布局,是中国传统住宅布局原则的继续;四周用高墙封闭、对外少开窗户、正屋高大而附屋窄小以示主次分明等,符合了中国传统住宅的特点;两面坡式悬山顶和硬山顶,马头墙、观音兜、和尚头等封火墙也都是当地传统的做法。正门的做法和形制,在江南水乡的明清民间住宅中时常可见,只是后期石库门民居变得更易于建造、经济实用了。

石库门里弄民居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上海地区特有的产物,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前期的三间两厢式传统布局到后期紧凑实用的单开间、双开间布局,从前期的穿斗式木构架砖砌墙体到后来的混合结构,从前期的木阳台、木楼梯、木晒台到后期改用钢筋水泥制和铁制,从前期木门窗上的木过梁到后来的砖砌圆拱、弧拱、平拱及连拱,从前期的粘土蚨蝶瓦到后来的粘土平瓦及水泥平瓦等,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它正是近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撞击的表现。

石库门里弄民居作为近代上海出现的一种居住类型,在传统民居近代化、都市化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它不仅在节约用地、运用简易结构、采用近代建筑材料、改善居住环境、争取使用空间、合理规划布局等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在建筑艺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嵌在围墙上的石库门用材、规格、式样一致,加强了接连式民居的韵律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正屋起伏的屋面、高高的山墙,配以附屋顶上的晒台或平顶的亭子间,使上部轮廓线统一之中又富于变化。灰黑色的瓦顶,伸出墙外的檐口,露出其底色的清油木椽和粉白的望板砖,使得数个单元连成长排后在里弄内显得高大而有秩序,黑白对照的传统色调,给人以稳重安全之感。这些对于当今城市中的住宅建设有直接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