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群山起伏,峡谷纵横,荒漠广布,草甸成片。从遥远的古代起,人类就进入了藏南谷地和藏东峡谷地带,开始了对高原的开发和利用。千百年来,定居在山地河谷一带以经营农业为主的藏族人民,与当地山高谷深、地形复杂、风多雨少、干燥寒冷、日照长、地震多、气候多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创造了独具高原特色的碉房民居。
碉房住居有着悠久的历史。7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藏东澜沧江畔的昌都卡若遗址发现了三座四千多年前的石墙半地穴式住居址。其地穴平面为方形和长方形,口大底小,四壁略向外倾斜,深一米左右。
穴壁内侧用砾石垒砌成石壁,穴底及石墙外侧发现大量柱洞,其中12号住居址的穴底中部有砾石围成的烧灶。经复原,其中一座为半地穴式平顶房,另两座为楼房建筑,其结构是:半地穴部分为石墙;楼层以编织树枝条外面涂抹草拌泥构成围护结构,用密排木椽并覆以石子、草泥等方法构成平顶屋盖;使用擎檐柱以承托悬挑的屋檐;用室外独木梯上下楼层。
这一发现表明,碉房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到了唐代,已是“屋皆平头,高者数十尺”(见《唐书·吐蕃传》),与后世碉房相差无几了。
藏族的碉房,是木构架承重、土石构成围护结构的一种楼房建筑,因其外形浑厚稳重似碉堡,故称之为“碉房”。碉房以三层者最为常见。底层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只开一门;墙上不开窗,仅在靠近楼层处开气洞;一般前半部分隔成牛马圈,后半部隔开作草料房;楼梯设在大门内侧墙角处或中间近门处,因而不经畜圈是不能登梯上楼的。二层是人们主要的居住生活空间,包括举家日常生活所需的主室、卧室、储藏室、客室、杂物间以及经堂等;其空间的分隔大致与底层相同,即前面大房间作为主室,楼梯间位于主室一侧,主室后面的小房间用作储藏室;有的在中部开一梯井,梯井周围布置各种用房。顶层为敞间和晒坝,一般前部为晒坝,后部为房屋,房屋一般用作经堂或敞间;如果经堂设在二层,顶层房屋专用作生产用的敞间。房顶为平顶,但有的在顶层的敞间上盖以两面坡式屋盖。整个碉房外观方方正正,内部分隔灵活实用。
碉房住宅中,主室是最为重要的房间,人们平时起居、睡觉、炊煮、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等都在此室,有的经堂也设在其中,可谓一室多用。正因为如此,主室一般位于碉房前部,面积大,朝向好,东南面开窗多,室内设炉灶或火塘、壁橱、壁架及床铺等。炉灶与火塘极为重要,不仅用于炊煮,而且用于取暖,终日生火,以草木及牛粪为燃料。不用可移动的衣箱、碗柜等家具,而是用壁架、壁橱来放置衣、食、物品等,构成藏旅居住生活的一大特点。地板上铺以皮垫子,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即使有的地方室内有床,床高也不足三十厘米,白天坐用,夜间睡卧。其他诸如桌椅之类,则几乎不见。总之,藏族的居住生活是相当简朴的。
但是,藏族笃信喇嘛教,宗教活动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宗教设施不仅为每宅必备,而且装饰精美。尤其是经堂、佛龛,更是描粉贴金,华丽之极。有的在经堂外的墙头上设置焚烟孔,作为每天早晨祈祷时焚烧柏树枝的地方。此外,住宅前面或碉房的墙角竖立木竿,木竿上悬挂布制经蟠;或在墙顶上砌一小堆,在堆上插立许多小经旗,称为“玛呢堆”。无宗教设施不成其为住宅,是藏族碉房住宅的特征之一。
碉房的房顶用树枝、泥土做成平顶,既防寒保暖,又可就地取材。房顶的北部或东、北、西三面建置经堂、敞间等,借以屏蔽北风和西北风;前部做成晒坝,平时在此打粮晒物、做家务劳动、休息,冬天在此纳阳取暖,必要时站在其上,居高临下隙望看守,有防御之便。
门窗出檐和楼层出挑,是碉房建造中常用的两种手法。碉房底层的门窄小低矮,但门上都做成出檐,有的是长长的雨搭。二层以上正面及避风的侧面的窗子多为竖长方形或上小下大的梯形,窗口上部仿、椽上下相扣,逐层挑出,构成窗檐。门窗出檐既可遮挡雨水,保护门窗,又增加了建筑装饰,丰富了碉房的外部造型。碉房的出挑形式多样,或整个楼层挑出,或挑出走廊,或挑出晒台、晒架等。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厕所悬挑在楼层室外,或与挑廊相连,或设在出挑晒架的一端;上下层厕所的蹲位错开,互不影响,粪使直落地面;粪坑在室外,与室内隔绝,而且“气候干燥寒冽,故无刺鼻之恶臭”,也没有粪便停滞及冻结在厕所内的现象。出挑不仅争取到空间,而且轻巧的木质出挑与大面积厚实沉重的石墙形成对比,使碉楼稳重的外形中富于变化。
碉房的结构常见梁柱承重的密肋平顶结构体系,即先用土石筑成方形或矩形外墙作为整座碉房的围护和稳定结构,室内用木梁、椽子承托楼面和屋顶,木梁之下用木柱支承;每层本柱分位,布置成纵横间距相等的方格,呈棋盘状;上下层柱位相对,形成以梁柱承重的方格柱网;室内分隔墙或用木板,或作井干式墙。墙体建造因地制宜:凡是有石块、石片可用的地方,墙体用片石及碎石垒砌,筑成石碉房;石材缺乏的地区,用黄土夯筑墙身,建成土碉房。碉房外墙向上逐渐收分.因而形成了碉房下大上小的形体。夯土筑墙,略同中原;乱石砌墙,所用石材皆自山坡、崖下收集而来,大小方圆不等,砌墙时石块上下相压,内外搭交,中垫泥浆,外显层次,颇为巧妙。更有能工巧匠者利用石块的不同颜色嵌出种种花纹,更是美观。值得称道的是,藏族砌乱石墙无论多高,都不用外脚手架,“不引绳墨,能使圆如规,方如矩,直如矢”,垂直地表,不稍倾斜(墙内垂直,墙外收分),可谓一绝。
住宅的选址及村落布置,也同样具有高原特点。
高原地区雨水稀少,因而河谷平原及近水的山腰台地,便成为建造村镇的地方。高原山地,风多天寒,避风向阳或风小、日照多的山麓、山凹地带,便成为住宅群集的理想之地,并且使得住宅的布置多坐北朝南或向东南,甚至不少住宅采取西北高、东南低的外形,以达到避风、向阳、取暖的目的。农民离不开耕种,因而哪里有耕地,哪里便有住宅群。同时,高原峡谷地带,山多耕地少,因而住宅大多建在耕地的边缘不宜耕种的贫瘠之地,或者是山腰台地的边缘或山麓坡地上,而不少住宅依坡而建,顺着等高线分级筑室。住宅依山就势,自由布置,彼此错落,不相联系,因此一般不能形成街巷,只是少者三五座碉房一组,多者十几座碉房成群,形成了高原峡谷地带独特的村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