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文物之美与工艺学
46224500000002

第2章 废墟里的辉煌(2)

半坡村落遗址目前发掘的面积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从发掘的情况分析,半坡村落遗址的中心区是一座大型的近方形的房屋,推测应为整个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其余的房子—般均面向这栋大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不等,形状少数为方形、长方形,大多数为圆形。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其下半部成穴状低于地面,上部高出地面;以后逐渐发展为全地面建筑,但一般为单间;最后发展为分间式的地面建筑。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一方面说明建筑技术在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半坡地面建筑的四壁,一般是先以树木栽在地上构成骨架,再在上面编篱,然后涂上细泥,形成所谓木骨夹泥墙。为了防潮,有的还用火烧烤地面和四壁,从而形成红色坚硬的红烧土墙。房屋有门无窗,门开在西南方向。

房屋内的空间布局,从出土器物的分布规律来分析,东北角为进餐的地方,东南角堆放物品,西南角为卧寝所在。

半坡村落遗址在发掘整理以后,1958年于原址建造了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以便于人们感性地认识原始社会。

半坡氏族的人们建立了如此大规模的村落,没有一定的农业基础是不可能的,仅靠狩猎、采集等原始手段不能维持这一大批人的长期生活需要。我们在前面已介绍过,6000年前的半坡地区比现在温暖,有森林、平原、湖沼、河流分布,既有利于渔猎、采集,也有利于农业耕作,在这种环境之下,结合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半坡人发展形成了旱地种植的粟作农业,其手段是原始的刀耕火种。

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生产工具达5700余件,其中农业工具730余件,包括石斧、石铲、石锄、石刀、陶刀、骨铲、蚌刀等各种用途的工具。发现的作物主要有粟(也就是我们今年所说的小米),蔬菜类的白菜或芥菜之类的种籽。

推测当时的农作情形大致是这样的:由男子担负砍伐树木、烧除草木和开垦耕地等需较大体力的工作,妇女用木棍或骨铲点播种子,儿童负责拔草,播种之后的田间管理大约也主要由妇女承担,这时男子们便主要从事渔猎及手工业等其他生产活动。

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所产的粮食不足以维持生活,狩猎、捕鱼、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在半坡遗址发现了骨箭头、石矛、骨矛、石球、网坠、鱼钩、鱼叉等等,说明当时的渔猎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采集经济的实物反映,便是在房屋和窖穴中,随处可见栗子、松籽、榛子等果实。

随着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半坡人的家畜饲养业也发展起来。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狗两种,其中又以猪为主。遗址里发现的猪骨经鉴定大多是幼猪骨骼,这可能是因为食物不足而不得不在其幼小时即杀而充饥。

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的生活,必定有必需的生活用具,从半坡遗址的出土遗物来看,他们的生活用具是陶器。在半坡遗址目前共发现6座陶窑,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窑址。从出土陶器看,半坡人的制陶技术还处在手制阶段,它是先将泥土搓成条状,再一圈一圈盘上去,然而捏塑出器物的形状,最后将器物的内外壁抹平,晾干后送到陶窑中烧制。这种制陶方法称之为泥条盘筑法,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陶器比以后发明的轮制陶器要粗糙得多。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有1000余件,器类有碗、钵、盘、罐等40~50余种。有的制作特别精致,并绘有彩色花纹。

一旦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人类爱美的天性便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于是艺术也就诞生了。半坡人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绘画和雕塑两个方面。

半坡人的绘画是在陶器上勾画彩色纹饰,纹饰分为图案性及象生性两种。图案花纹一般由各种三角纹和圆点勾叶纹组成;象生性花纹主要包括人面纹、鱼纹和鹿纹等,以及像征谷物的植物花纹,形态都十分生动。半坡陶器的彩绘图案,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情感的流露,有人认为这些动物图案,很可能与原始图腾崇拜有一定关系。

半坡的雕塑艺术不如绘画艺术发达,主要包括人头和鸟兽塑形两种,但是造型古朴真实,简练而传神。反映出原始雕塑艺术已具有一定的水平。

从半坡遗址我们可以看到,早在6000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人类自身的进步!

殷墟

殷墟,这个殷商后期长达273年的一代帝都,经牧野一战之后,便迅速地衰败下去,以至唐末以后,人们竟已不知其究竟曾在何方,更不用说她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千百年以来,只有婉蜒流淌的洹水在默默地陪伴着她。直到本世纪初,甲骨文被大量发现,位于安阳西北郊的这个地方才唤起了人们的热情,而前中央研究院的15次发掘,解放后中科院考古所30余年间的20几次发掘,使得她昔日的面貌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我们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在河南安阳西北郊,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5~6公里,南北4~5公里的范围内,都有商代遗迹、遗物被发现,其面积达24平方公里。并且依据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已能描绘出殷墟布局的轮廓。以小屯为中心的地区,发现了大批经夯砸筑成的土台子,这些夯土台上都有建筑留下的柱洞,面积大的可达1230余平方米,这样规模巨大的建筑物,必定要有相当身份的人才能建造与使用。而今天传世的十万余片带字甲骨,绝大部分是出在这一带,大家知道甲骨是商王用来占卜用的,因此今天的小屯一带应是当时的宫殿区。在小屯的西边200米,发现了一条宽7~21米,深5~10米的宽大壕沟,从西南向东北延伸至洹水南岸,显然应当是作为宫殿区的防御设施。以宫殿区为中心,周围各类遗迹现象作有序分布:在宫殿区的西北,有一批带墓道的大型墓葬被发现,显然这一带应是王陵区。宫殿区的东南面,有大型铸铜遗址被发现,说明这一带是当时铸铜作坊所在地。在宫殿区的西边北辛庄一带,有大量骨器、骨料出土,证明当时有专门的骨器作坊座落于此。由此也告诉我们当时的手工业分工已相当严格。在宫殿区及王陵区以外,分布着不少的居民点。由此构成了一个布局完整的古代都邑。唯一令人遗憾的是,殷墟至今没有发现城墙,那么她究竟有没有城墙,则是一个难解之谜。

在这个面积广大时区域里,数十年发掘工作已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

首先,安阳殷墟的发掘造就了一代中国考古学家,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梁思水、李济、郭宝钧、董作宾、吴金鼎、尹达、夏鼐、胡厚宜等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都曾参加或组织过殷墟的考古发掘。而其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1931年梁思永在后岗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在地层上的相互叠压关系,解决了这个长期以来颇有争议的问题。这个“后岗三叠层”的发现,被誉为是我国现代考古学成熟的标志。因此,安阳殷墟的发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使我们了解了商代后期的这个重要都城,了解了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殷墟的发掘,使一代中国考古学家成长起来,使田野考古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一个飞跃,从而使中国现代考古学日趋成熟。

十万余片带字甲骨的出土,使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到了商代的后期。殷人普通书写是用毛笔,实物曾有发现。而龟甲、兽骨作为一种商王向上天问卜的工具,它上面的文字记录则是用刀刻下来的,以便能长久地保存。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能发现并研究它。通过对这些甲骨文的研究、整理,人们已经能够排出商代诸王的世系,能够了解商代天文、气象、祭祀、农业、战争等一些大致情况。

大型宫殿基址的发现,使我们确定了作为殷墟中心的宫殿区的位置及其范围;大型建筑的建造方式。而宫殿区西面大型壕沟的发现,又为我们设下了一个谜团,因为殷墟迄今没有找到城墙,而城墙的出现,目前至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即使商代前期的都城之一郑州商城也有大规模的城墙存在。所以,殷墟的情况,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城墙,还是根本就没有城墙,仅仅是利用壕沟及洹水来构成防御体系呢?

如果说说秦始皇兵马俑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模拟战阵的话,那么般墟宫殿区一处宗庙遗址前的祭祀坑群,则可能是最早的兵马人殉坑。在编号为乙七、乙八的宗庙遗址前,考古学家发现了多达上百个的祭祀坑,经研究有人认为是一个战车与步卒方阵联合组成的模拟战阵,其前阵由近百个排列整齐的祭祀坑组成,每坑葬人1~13不等。后阵由5辆战车及随后的步兵组成,战车有3人2马、3人4马两种,出土兵器有戈、刀、弓、矢等等,以御者居中,持弓者居左,操戈的居右。由此构成了一个大体完整的战阵。

在王陵区、宫殿区的宗庙建筑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人祭场所,成百上千的尸体或无头颅,或遭腰斩,或有捆绑痕迹被埋在草草挖就的土坑里。比如1950年发掘的武官村大墓的东南面,便发现了20余排,每排多达47个祭祀坑,每坑葬尸8~10具,绝大部分是青壮年,而且被砍去了头颅;少数女性虽得以全躯,但却是被捆绑后强行埋入的,出土时看得出明显的挣扎痕迹,观其扭曲挣扎的情形,仿佛还能听见她们沙哑的呼号,心中捅起的是一股无助的悲凉。

殷墟王陵区发现的大墓虽然已有10余座,大的面积可达1800平方米,可惜的是无一不被盗掘一空。这为我们了解当时贵族的礼俗制度制造了困难。所幸1976年在后岗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如初的贵族墓,尽管该墓面积只有22.4平方米,在殷墟发现的墓葬中只能算作中型墓,但据墓中所出铜器铭文“妇好”并对照甲骨文的材料,可以肯定墓主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是武丁时期一个显赫的重要人物。作为女性,她曾主持了多次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并且经常率领军队,为武丁东征西讨,目前所知商代最大的一批用兵13000人的军事行动的指挥者便是她。因此她的墓葬体现的葬埋制度;应能大致反映当时上层贵族的葬制。而且妇好墓未被盗掘过,因此出土文物多而且精,其中仅铜器总重便达1.6吨,超过了殷墟数十年发掘所获青铜器的总和。其他器物的精好,也是前所未有的。妇好墓的出土,是商代考古上的一个空前发现,为研究晚商的社会经济、礼制用器及工艺美术等方面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妇好墓出土文物约达8000余件,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宝石器47件,骨器564件,贝6880枚,其他器物近百件。

妇好墓出土的铜器都是青铜器。青铜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相配的合金的总称,有锡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等多种。在红铜中加锡或铅均能降低铜的熔点,但是等量的锡较之铅更能降低熔点,并可使铜器取得较高的硬度与光泽度,所以我国的青铜主要是锡青铜和铅锡青铜。妇好墓出土的这批青铜器之类较全,型式多样,有的还是前所未见或少见的珍品,对于我们了解商代的青铜铸造工艺,合金比例都有重要价值。器物一般采用多范合铸、分铸,造型设计相当严密。纹饰精细繁缛,一般都是三层花纹:以雷纹衬底,雷纹上铸主纹,主纹上再刻划阴线,主纹以动物为主,有非写实的龙、凤;写实的虎、蛇,鸟、鱼、蚕、蝉等。此外还有几何纹、乳钉纹等。

比如有一件青铜器叫偶方彝,器身长方形,下接长方形圈足,有盖,铸造得就相当精美,器身纹饰繁复异常,其器身纹饰分成口沿下、腹部、圈足三个环带,口沿下纹饰带由14鸟、2兽头、2象头组成主纹;腹部纹饰带主纹包括4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8夔龙纹、4鸟纹。圈足纹饰带有12条夔龙。器盖是乎顶四面成斜坡伏的覆斗形,似仿四阿式屋顶,也有由夔龙、鸟、鸱鸦组成的复杂纹饰带。整个器物庄重典雅,盖以殿堂屋顶,口部13个方形或尖形槽类似屋檐,因此此器可能是模仿当时的大型宫殿建筑而铸造的。

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有755件,经鉴定均属软玉,其产地基本在新疆,颜色上可分为墨绿、黄绿、茶绿、淡绿、黄、灰、白、黑等色。这批玉器数量多,种类亦相当齐全,属礼器类的有璧、琮、圭、璋等10种,属仪仗类的有刀,戚、戈、矛、钺5种;属工具类的有斧、锛、刀、铲、锯等9种;属生活用具的有臼、杵、勺、匕等,而装饰类的佩玉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工艺精美。

这批玉饰在造型上既有写实性,亦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浮雕,圆雕玉人,人体比例适当,表情生动,细节逼真,衣纹柔和协调,仅以简练伪线条便勾画出了肌肉、衣纹的特点。写实的动物如玉虎、象、牛、猴、螳螂等,多数形象逼真。非写实的作品,亦能抓住鸟、兽的主要特征加以变化,感觉十分自然。

妇好墓出土玉器的工艺表明,当时的琢玉工艺已从浮雕发展为圆雕,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玉器的钻孔与抛光技术已相当成熟,这批玉器在地下埋藏了3000多年以后,出土时依然晶莹鲜润,显然当时的琢玉与抛光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另外一些玉器已会巧妙地利用玉石本身颜色的不同来安排作品的位置,说明玉器中的俏色工艺品到商代后期已趋向成熟。总之妇好墓出土这批玉器体现出来的工艺水平,即使在今天,也仍受到了玉匠们的赞叹。

可以说,妇好墓的发现,填补了殷墟考古的一处空白,为商代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曾侯乙墓

历史迈过商、西周这个奴隶制的高峰以后,进入了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发明,生产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使得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一个重要侧面的物质文化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时至今日,考古出土这一时期的各类墓葬、遗物已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当我们将目光洒向这遍布中华大地的奇珍异宝之时,不由会为荆楚大地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所吸引,这就是以一套编钟古乐而倾倒世界的曾侯乙墓。

我国湖北随州,在春秋战国之时属于周王朝分封的一个小国曾的领地。2000多年以前,这个世袭的侯爷,靠着属国百姓的辛勤劳作,靠着那些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们的斑斑血泪,一代一代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这一点从曾侯乙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物品便不难看到)。而在他们死后,还要选择一处山水胜地,建造规模庞大的墓穴,带着他们生前享之不尽的财富、物品,甚至惨无人道地带走生前侍奉他们的姬妾、奴婢,让这些人在死后继续陪伴着他,到那个虚幻的天国去继续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