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的24个悖论
46248100000028

第28章 全能悖论——追求完美,让你的职场不完美

李文在初进银行,尽职尽责,面对所有的顾客,及时自己在忙都会微笑面对,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对待自己的账目,也是非常的细心,反复核对,有时候为了一角钱,会弄的加班到灯火通明,与她搭配的同事,苦不堪言。渐渐地,周围的百姓都喜欢上李文这来存钱取钱,既是再多的破损币,她也细心、耐心的清点!周边的小摊小贩来兑换零钱,李文也是微笑的尽量满足。就连附近的小朋友来存零钱,李文也是耐心十足的一个一个的反复清点。一年下来,周边的百姓从大学生到小商贩,甚至是考修鞋为生的人,都对李文赞叹不已,每当李文走在街上,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会报以微笑,李文体会到努力工作的益处。

可是同事们渐渐的疏远了她,有的同事悄悄的将假币藏入成把的百元钞票中,让李文付出去;还有的同事故意做错帐,让李文去加班;甚至平时聊天说话,同事们也是故意挖苦讽刺“李文,你看领导来了,肯定是要提拔你的”“李文,你该不会是想获得先进称号吧?那么卖力!”最后,连一直支持她的领导也开始对她十分冷淡,甚至开始有了穿小鞋之嫌,李文十分困惑,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就像努力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局面?

李文不是上帝,不应该追求将工作做的完美。因为即使是上帝都不可能完美,更何况人?根据基督教经典神论的看法,上帝是最高的存在,其至高至大、尽善尽美是无与伦比的。这样一位最高的存在者无疑拥有力量。因而,据说上帝的力量又是无所不及、无穷无尽的。早期西方中世纪的思想主流是经院哲学,其主旨就是论证神学理论为信仰服务。当时他们提出了许多今天看来很奇怪的命题,并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繁琐的证明,比如他们就曾今提出其中一个最著名的命题就是,“上帝能不能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大石头?”诸如以下对话:

甲说:“上帝是全能的。”

乙说:“全能就是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能办到,请问:上帝能创造出一个对手来击败他自己吗?如果说能,立即可以推出,上帝并非全能。如果说不能,当然也能推出此种结论。

这个悖论就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全能悖论”,思想家们为此讨论了数百年,直到1987年,加拿大学园传道会的巡回演讲员韩那(Huner),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讲师李天命,就这个命题进行过一场很热闹的辩论。李天命后来在《明报月刊》上写过多篇文章进行“反全能论证”,并出版了《李天命的思考艺术》一书。

全能悖论认为,如果假设为其真,可以推出它为假。但假设它为假,则不可能推出它为真。这个悖论的特征易上帝能否定—切,但上帝本身也包含在这个一切之中,结果必然是自己否定自己。

但是拥护上帝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们为上帝的全能性辩护,他们认为这个所谓的“全能悖论”并不能否定上帝的全能性,它只是个自相矛盾无意义的命题。因为“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就好比要求上帝“做出装满水的空杯”、“造出圆的方形”等一样荒谬,因而“上帝能不能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的命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可以作废。

还有的神学家整整有词地说,上帝也可以先造出一块石头,然后自己限制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举不起来;或者上帝创造了一切包括所有的石头,而且上帝也创造了万有引力。上帝既然能创造万有引力,当然他也能使万有引力消失。这样上帝能够搬动任何石头。这样的说法看似合理。

但是李天命的反全能悖论认为:不管“上帝”这个名词指称的是什么,如果上帝能够自己造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上帝就不是全能的,因为这样的石头上帝没有能力把它举起来;如果上帝不能造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那么上帝也不是全能的,因为上帝没有能力造出这样的一块石头。所以,无论上帝能不能造出那样的石头,上帝都不是全能的。这显然与人们认为上帝是全能的相背离;或者换句话讲,无论上帝能不能举起那样的石头,上帝都不是全能的。以上论证已经穷尽了一切有关的可能性,因此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上帝都不是全能的。如果有人非要主张“上帝是全能的”,那就违反了逻辑,因此“全能”自身含有无法摆脱的逻辑矛盾。

你的完美剥夺了别人的展示机会

人们常常认为,能力是决定升职和加薪的关键。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往往只顾抢着去做出些漂亮业绩,想方设法将工作做的完美。大家也常遇到这类人:一旦有些能出风头的工作便抢着干,把自己的工作除了汇报给上司外,还要用邮件发给公司的领导层;或者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的能力和业绩,似乎他们比上司还要能干和出色。尤其是—个能力比较强的员工,遇到—个并不是很出色的上司,便开始不把上司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一种取而代之的势头。然而这种人往往越有能力,越有业绩,工作的越完美,升职的机会就越少。这就是一种全能悖论。

他们的职场:

人力资源管理专员曹俊逸工作3年了,能干又努力,工作认真,做事漂亮,人缘也非常不错,但奇怪的是,尽管表现不错,可三年来仍旧原地踏步,难上一个台阶。倒是那些不如他的同事却接二连三地升了职。

没错,曹俊逸是能干,但上司就是不喜欢他。为什么?因为他在小节上从不考虑上司的感受:每次开会老板都指定曹俊逸做会议记录。曹俊逸整理出来后从来不会让顶头主管李刚过目就直接上交老板;他帮助其他部门做事,从不事先请示李刚是否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分配给他做,也不管帮助别的部门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所以,他虽然得到了好口碑,但李刚却对此很有成见。

有—次,部门要买个投影仪,李刚让他询价做性价比,然后准备购买—台,曹俊逸拿到供应商资料后多方比较,自作主张就订了货,还对李刚说出一大串理由,好像他做事是多么的圆满。但在看到又一个同事加薪和升职后,曹俊逸却说:唉,领导真是瞎了眼了。

其实领导心里明白得很,他不会把你的能力摆在第—位,而是关注你的完美是否会对他产生威胁。如果你事情做过于完美,或者你的工作根本不用他的安排和指导,那他就指挥不到你,而且也倍感你的威胁。这种情况下你做事还自作主张,根本不去请示他;那他会觉得你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觊觎他的位置,想将他取而代之,自然他对你很反感,不但处处对你设防,还会想尽办法压制你,怎么可能重用你呢?

你的职场:

在职场中,那些表现出色,从不出差错,也不需要上级来指点的人,并不一定能得到重用和认可,甚至领导并不喜欢。因为面对你的完美,领导无法显示他的才干,而你也就不会进步或改正什么的词挂钩。这时候,完美就是你的缺点。倒是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又经常请示领导,给领导“添麻烦”的人却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因为他给老板预留了发挥的空间,让领导很有成就感,即便日后升了职也会被骄傲地冠名为“我培养出来的”、有时候,满足一下领导的虚荣心也算剑走偏锋的一招。

首先,你做的再出色也不能越级报告、请示,越级报告则意味着越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向更高层主管证明你的看法或争取权益。有句老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尝试越级报告的职员,往往将直接上级的关系搞僵而得不偿失。

因为越级报告的最大危害在于:你一旦采取了行动,就意味着你同时失去了上司的信任。一般而言,迫使职员采取越级报告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觉得自己做的很完美,早该升级或加薪了,但上司却不这样做,甚至连提都不提。

(2)工作部门运作不佳,自己曾经提过很好的建议,但上司不但掩饰问题,对自己的建议不采纳。

(3)上司对不尽责的亲信姑息,却给自己一大堆工作,而且从来不在乎自己究竟做过些什么。

(4)上司知道我比他能干,他既怕又恨,因此压抑我,总是给我穿小鞋,尽让我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但不幸的是,越级报告这一举动对解决上述问题不但毫无作用,而且你所越级的高管也会对你产生看法。因为打越级报告的行为并非难以觉察。在你的酝酿预计报告的过程中,多半就早已被你的顶头上司识破,他会尽快将制造各种麻烦事好制你。

其次,将一些能够出成果,但又不太费力的事情让领导去做,帮助领导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即使一些事情比较难做,自己通过努力做出来,也最好在做的过程中让领导参与,成果当然最好是用来粉饰领导,这样领导在充分得到满足之余,也会向他的上级表明,这件困难的事情,是因为你的协助才得以完成。领导也会适时的给你展示的机会。

最后,做任何事情,不要太完美。报告中要巧妙的留下一些缺点,让领导帮助改正;遇到突发事件,一定要请示领导之后再进行处理;购买任何的办公设备,做到为上级提供各种信息,让领导拍板;即使很多事情自己有把握能够处理的很好,也最好实现向你的上级多请示。

职场留白,给人以更多的空间

中国国家有很多的留白,这些留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职场中的人也应该多为自己留白,这样不但能够让自己适当的时候及时刹车,而且也给别人留下更多的空间。不可否认职场中的人都渴望成功,所以在奋斗过程中,许多人往往一个劲地猛冲,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可能已经倒下。

他们的职场:

林溪在北京漂泊了很多年,一直因为自己的学历不高,受到不公正待遇而耿耿于怀,终于她下决心,无论在辛苦也要在兼顾工作的同时,考上一所名校的研究生。为此每天5点钟就起床,复习功课。就连两个小时的车程,她也不放过。单位里,很多工作都是按照业绩给奖金的,为了不让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每天的工作,林溪也是超额完成。回到家中疲惫不堪的林溪还得抽出两个小时,教育自己的儿子。当儿子入睡之后,她要么在复习考试,要么为了多得一些奖金而加班。

有时候,单位任务繁重,需要员工加班,她总是积极冲在前面,常常为了工作在单位一待就是两三天,回家后,总觉得功课落下许多,孩子又少教育了一些,只好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这样不到半年,林溪就总是头昏眼花,可是个性坚强的她认为,意志力决定自己的前途。咬咬牙,林溪仍然坚持着,头晕的时候大不了靠着墙边站一会,脑子里还是在不停的想着工作上的事情。年终林溪终于拿到了令自己开心的奖金,孩子也越发的懂事,识字量大为增加。但是春季当查询到自己的考研的成绩时,林溪崩溃了!她无法接受自己努力大半年的结果,更无法接受,总是低于同事的基本工资。终于林溪倒了下来,因为生病她不得不辞掉了工作,卧床休息。

林溪只顾加速,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慢慢的,没有丝毫喘气的机会,更不懂得在必要时停止。在职场中,加班加点,业绩显眼的员工,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但是自己的生活一定是不幸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你在职场投入过多的精力,必然会在生活中减少自己的投入。这样要么你会疏忽你的爱人,要么你就会疏忽生活的乐趣。缺少这些的人,即便在职场获得多大的成功,他的生活都是不幸的。没有哪个人愿意守着一个匆忙无暇说话的人过日子。

同时,在职场太过投入的人往往在公司里待不长久,因为你的出色和成功威胁到很多人的利益,也让他们感觉脸上无光,.最后你成了众人的靶了。在职场经常看见一些出色的人最后被迫地辞帜,而一些工作能力—般、老于世故的人却一路平稳。很多人或许想不明白为什么公司愿意留平庸的人,而容不下能力出包的人。其实问题在于,那位能力出色做事完美的人只顾着表现和追逐成功,都忽视了周围人的利益与感受。

你的职场:

现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职场中人往往喜欢一味地争取时间,一味地追求利益,这样才显得自己的生活蒸蒸日上,才能快速奔向成功。他们在加速的时候,没有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停止。职场中不懂得停止的人,可能会全面失败。

如果一个员工只顾着工作和表现,不给自己和他人留一点余地,也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缓和周围的气氛,那他就好比一把磨得很锋利的刀一样,用起来固然顺手,但也容易伤人。一个锋芒太露而不懂得收敛的员工,在职场上是很吃亏的,一旦威胁到别人的利益,或者让一些人对你产生了反感,你就会非常被动了。

工作的时候自己尽七分力,给他人留有三分的余地,这样两个人共享成功的喜悦,会比一个人独乐更好;领导交给的任务,完成七八分,给领导留两三分指导和改进的余地,这样既能体现领导的才能,又能让自己不至于做的太过完美而给领导压力;与同事相处,真诚七分,留一点余地,让自己不至于今后因为同事的不真诚而倍受打击;工作上投入七分精力,留三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惬意。

懂得在职场中留白,不但能够藏起自己的锋芒,而且给他人留有展示的机会和空间;懂得在工作中留白,不但让自己不会因为投入太多的精力,而消耗太多,还会留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和所爱的人生上;懂得在人际交往方面留白,将会避免太近给人以窒息,太远让人觉得你有些清高;懂得在办公室着装上留白,将会避免穿的过于精致,引起非议;避免太过疏忽不尊重他人之嫌;总之,留白给自己余地的同时,给他人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