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4625200000007

第7章 能操控计算机的脑细胞

第一章第六节能操控计算机的脑细胞

硅计算机的极限

由于半导体的设计规则逐年细微化,每个LSI在可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不断增加的同时,工作

频率也不断提高。 晶体管已经接近到原子水平,单纯小型化已经变得很困难,因为加工尺

寸已经接近几个原子的厚度。今后能处理尺寸的原子数目肯定要减少到2个、1个的程度。

当然,与现行的硅技术不同的半导体研究及原子水平的“纳米技术”,以及在计算机方面被

称为“生物计算机”等技术的开发也正在进行之中。

生物计算技术

能操控计算机的脑细胞或能植入人体内的芯片是科幻作家写作的好素材,然而,如今的科学

家们正在努力将细胞与芯片相连的幻想变成现实。一旦连接成功,计算机会和人的大脑一样

进行思考。

实验室里的老鼠,看见穿白色工作服的研究人员会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如果将

鼠脑装入了计算机中,这台植入了灰色的智能小生命细胞的计算机应当比我们今天所认识的

硅式计算机强许多倍。尽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生命思维相比,硅式计算机在许多方面还

是落后的。例如,计算机不能驾驶小汽车,至少是今天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人能够根据

所处环境行事,能够进行联想。而计算机没有这个能力,这一点计算机开发者很清楚。简言

之,计算机还不能像人那样进行思考。

不过,科学家的幻想令人兴奋。他们想把目前只有科幻作家才敢想的事变成现实。物理学家

打算把计算机和动物的大脑连接起来。例如从老鼠脑中提取灰色脑细胞,以完成某项特定的

任务,思维的结果则通过计算机反映出来。这项计划的诱人之处在于:人们不必对脑细胞的

工作原理有准确的了解,就可以拥有大脑的功能。如同一个黑匣子,通过输入端和输出端的

元件一起进行工作。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是,细胞和芯片必须能相互交换电信号

,电子系统和生物系统必须能够顺畅地进行交流。

另一项大胆的研究计划是将芯片直接植入人脑来操控人工假眼、假牙、假腿等。科学家要

通过植入视网膜,帮助盲人重新获得光明。其操作方法是,通过芯片接收光信号,再通过视

神经传给大脑。不过,要使病人不仅能感受到光,而且还能真实地看到周围的景色,就需要

做大量的基础研究。更为大胆而冒险的行为是,通过大脑神经控制人工假肢,同复杂的三维

系统进行接触,当然即使有可能的话,也要在遥远的将来才能实现了。

“这还仅仅是个幻想”,彼德·弗朗姆荷茨教授礼貌地回答。这位慕尼黑附近马克斯·普朗

克研究所(MPI)膜和神经物理系主任是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结合领域的先锋。他从事蚂蟥、

蜗牛和老鼠的神经细胞和电子元件的连接工作已有17年。他最早在乌尔姆大学从事研究,19

94年起在马普研究所继续这一课题。

细胞在芯片上成长

彼德·弗朗姆荷茨很清楚这里的研究工作有多么单调,他也十分清楚即使只取得很小的一点

进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他已习惯于克制自己过于乐观的期望:“试验应当踏踏实实

地做,而不能一蹴而就。”

不久前,他和30多位同事一道取得了一些引起轰动的突破性成果。他们把神经信号通过硅芯

片用电信号进行了从细胞到细胞的传送, 并把细胞和芯片相连。这些成绩都是实实在在的

。而在以前他对这些成绩简直不敢想像。成功带给他勇气和动力。“我不是个没有幻想的怀

疑论者。相反,我对智能计算机和假肢新技术很感兴趣。”1991年,弗朗姆荷茨首次将蚂蟥

的神经细胞移植到一颗芯片上,细胞中发出的信号被晶体管接收到。1995年,该基础试验在

反方向也取得了成功。通过芯片刺激含电脉冲的细胞,通过信号测定并断定其行为潜能。

由于蚂蟥和行为有关的大脑神经细胞很容易被事先识别出,因此蚂蟥成了首选的试验动物。

由于电子元件方面的结构相对粗糙,物理学家很容易制成硅式底座。这里既不需要复杂的程

序,也不需要纳米技术。

后来,蜗牛也成了马普研究所生物物理学家的“宠物”。因为蜗牛的神经细胞能比蚂蟥表现

更好的信号特征。弗朗姆荷茨指出,提取蜗牛的神经细胞需要更多的技巧,单从蚂蟥转为蜗

牛就使科学家们花了两年的研究时间。实验室旁边的几个水箱都养了实验动物。为了得到神

经细胞,研究人员从壳中取出动物的大脑,将其麻醉,从中取出脑细胞。在营养液中脑细胞

继续生长,这时就可进行实验。

当马普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发现用芯片和细胞能做些什么时,情况就出现了转变。在进行神经

元—硅片的成功连接后,又成功地使硅芯片与生长的细胞相连。

神经细胞连接微处理器

使两个神经细胞在一个芯片上共同成长是氢化物系统进行信号传送的一个基本的试验。其中

一个细胞通过电极刺激,发出动作潜能,传给第二个细胞,再被芯片截获。神经元网络通过

细胞和芯片相连。这时,电子工程师忽然站到了生物技术员的位置。弗朗姆荷茨明白其中的

缘由。“如果计算的基本单位能小到10纳米,那么十年后计算机的发展就会穷途末路。”而

生物计算机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发展神经元系统的下一步是智能神经键(神经元的神经线连接)。如果两个相连的细胞通过两

条连接线进行交流,其功能就会增强,这和神经网的学习过程具有同样的意义。马普研究所

的生物物理学家继续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要优化细胞和芯片的连接,另一方面开发

综合体系。

虽然在神经细胞和半导体中的信息都是通过电信号进行传送的,但其他方面并没有更多的共

同点。在硅片中通过电子进行信息传递,而在细胞中则通过离子导体传递。原则上,两个系

统相互并不兼容。直接接触时电子会损伤细胞,而离子会使芯片腐蚀。所以要用一层薄膜防

止细胞直接接触芯片上的氧化硅。信息不通过载流子的直接交换进行传递,而是通过两种介

质间的电场进行。

另外,电子元件通常会使智能芯片的寿命过早结束。神经细胞可以存活很长的时间。不过,

细胞的成长又常常会干扰芯片,就像树根遇到渗入地下的沥青。谁能准确地判别它的极限范

围,谁就能改进接口。因此,改进测量芯片和细胞间距离的方法,尽量准确地确定电阻,是

技术的关键。“如果我们对副作用越了解,那么对细胞和晶体管之间的信号就传送得越好。

”马普研究所的物理学家莱蒙·格来斯纳认为。

现在,研究人员不再在晶体上放置单个细胞,而是将大量的试样和含多重晶体栅的微处理机

相连。一旦什么地方连上了,能马上测出信号。弗朗姆荷茨介绍了最初的成果:“一开始的

情况出人意料的好。我们要早些这么做就好了。”膜和神经物理系拥有自己的净化室,这里

能生产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芯片。这位神经物理学家和西门子已有数年的合作,Infineon现在

能生产出带15 000个接点的芯片,以此来刺激脑细胞,截获答复信号。通过测微计进行

大型

网状的信号交换工作也正在进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所出现的大量的数据如何进行处

理。目前的计算机好像忙不过来。

首个“控制生物体”

当有人正在耐着性子以蜗牛的速度进行昂贵的基础研究时,有人则已急不可待,希望人机

最终完美的结合能够早日到来。英国里丁大学的凯文·瓦维克教授是怪癖英国人的典型例子

。由于他坚持要成为“控制生物体”的第一人,已经两次让人在其体内植入芯片。“控

制生物体”是一种部分是机器、部分是人的“人造生命体”。在

牛津一家医院进行的两个多小时的手术中,瓦维克将一块芯片植入自己的手关节。芯片有10

0个触点,用细线穿过下臂,从肘部下端穿出皮肤,和一发射器相连。通过发射器

可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第一次试验时,只从下臂向计算机发出了神经信号。这次,神经系统

和计算机之间应当能进行交互式交流。也就是说,他的手中也能够接收到来自计算机而不是

来自瓦维克的大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