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魏时期,曾出现过一位伟大农业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贾思勰,朝廷封他县官,他并不好好干,成天跑到乡下去研究农业生产,还写出一部大书:《齐民要术》。这部书对中国历代农业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可惜,今天有许多人并不认识这位古代农学家。
年轻好学
贾思勰祖籍山东益都,今天的寿光市,自幼生长在一个农民世家,家里虽然不怎么富裕,但是,这个家庭却与众不同,全家人舍不得吃好,舍不得穿好,却舍得花钱买书,买各种各样的书。贾思勰的爷爷藏书千卷,到了贾思勰父亲这一代,家里的藏书可以用“汗牛冲栋”来形容,满厅满房装的都是书!
贾思勰从小就是个爱看书的孩子,整天捧着书看,可以说,贾思勰肚子里的那些学问,学校老师教的,没有他在家看书学到的多。甚至,那些教书老先生不懂的,他也懂。
一天, 老教书先生饭后口渴,让一个学生到地里去摘个瓜来吃。
贾思勰说:“今天是五月半,瓜尚未成熟。”
老教书先生问他:“你怎么知道瓜没熟?”
贾思勰说:“五月桃杏六月瓜,请先生等几天再吃瓜。”
老师不信,让那个学生到地里摘了一个瓜来,结果,真是个又苦又嫩的生家伙。
贾思勰才十七八岁,就成了当地最有学识的人。朝廷得知这个消息,就封他到山东高阳县去当官。那些差人吹吹打打,用大轿将贾思勰抬进官府,给他换上官服官帽。可贾思勰觉得这身穿戴并不自在,让他整天坐在官府的太师椅上,心里逼得慌,一有空,爱到乡下田边去走走瞧瞧,看看百姓如何耕作,怎样锄禾。他觉得,天下农民最伟大,没有他们四季辛苦劳作,天下人怎么活?
有时看得心里痒痒,就脱掉鞋子,亲自下地插秧,亲自割麦打场,农民流多少汗,他也流多少汗。他觉得流了汗比坐官府舒服,并且能学到了许多自己不懂的知识,他觉得很新鲜,很有趣,就把学到的一点一点记下来,变成自己的学问。
一天天,一年年,这样的文字记多了,就成了重要的学问——干脆,县官不当了,告老还乡,做自己的学问去。
著书立说
贾思勰把自己平时记录下来的片片段段,归成类,做成一本书,给书起了个名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七万字,注释四万多字,共十一万多字。此外,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种,记载的农谚有三十多条。全书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齐民要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全书结构严谨,从开荒到耕种;从生产前的准备到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酿造与利用;从种植业、林业到畜禽饲养业、水产养殖业,论述全面,脉络清楚。在学科类目划分上,基本依据每个项目在农业生产、民众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来安排顺序。
把土壤耕作与种子优选列于首位,要求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
在栽培植物方面,对农田主要禾谷类作物作重点叙述。豆类、瓜类、蔬菜、果树、药用染料作物、竹木以及檀桑等也给予应有的位置。
在饲养动物方面,先讲马、牛,接着叙述羊、猪、禽类,多是各按相法、饲养、繁衍、疾病医治等项进行阐说,对水产养殖也安排一定的篇幅作专门载说。
叙述的农业技术内容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并对当时北魏疆域以外地区的植物,也做了搜集。
难怪人们将《齐民要术》称这为世界农业的百科全书!
为了弘扬贾思勰这种民族精神,表彰他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山东省淄博市齐城建起一座“贾思勰纪念馆”。 贾思勰石雕像屹立门台前,他白发飘然,手捻胡须,右手捧书凝思。这位伟大的农耕哲人,一千六百多年后,又活人一般,出现在他的子孙们面前。
馆内通过大量的文字版面介绍、绘图说明、实物展示、照片、沙盘等手段,系统展示了贾思勰的思想体系和科学成就。迎门是《齐民要术》的巨大模型,书面上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照得通馆金壁辉煌!照耀着古老的中华农业的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