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打开《山海经》说外星人
46269300000012

第12章 北山经(2)

又北百八十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咤,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yè),食之已嗌(yì)痛,可以已痸(chì)。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单张山,山上没有草木。山中有一种动物,体形像豹子,长尾、人头、牛耳、一只眼,它的名称叫诸犍。这种动物经常长啸,行走时习惯用嘴叼着自己尾巴,趴下时常将尾巴盘起来。山中有一种鸟,外形像野鸡,脑袋有斑纹,白色的翅膀,黄色的脚,名叫白鵺,食用可治咽喉疼痛,还可以治疗痴呆病。栎水发源于这座山,向南流入杠水。

外星人在制造地球人时,不知经过多少次反复实验,才有了今天的人类。可想而知,造人初期,必然出现生理上的一些残疾,如一只眼,一条腿,三条胳膊,以及后文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等等,这些人类的残次品在《山海经》中大量记载,后面我们会一一讲述。外星人造出的人,不仅有身体残疾,还有智力残疾。先天不足,外星人想后天弥补,白鵺鸟就有这方面的药用功能,但作用到底多大,文中没有记录。

“诸犍”人头、牛耳、豹身,这不就是我们思维中的妖怪吗?其实,最初的妖是被当作神来膜拜的。鬼也是古人的膜拜对象。从明朝许仲琳的《封神榜》,吴承恩的《西游记》,还有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后,妖和鬼才被邪恶化。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金文的年代仅次之。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周以前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便称金文。目前发现最早的金文是商代金文(公元前1300年左右~公元前1046年左右)。可是,目前,我们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还找不到“妖”字。《说文解字》的“妖”写作,左侧是个“女”字,右上是草头(也是倒过来的“竹”,《说文解字》中“竹”写作),右下是“夭”,“夭者,头之曲。”妖的本意出来了——一个女人拿着竹条迫使人低头。什么女人如此之猛?会不会是执法如山的西王母?前面我们讲过,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执法者,她执法严酷,不徇私情,就连自己的女儿七仙女也要依律而行。所以,我们的祖先对西王母既崇拜又敬畏,以致后来把她与“魔”联系在一起,变成了“妖魔”;与“怪”联系在一起,变成了“妖怪”。

“魔”从古到今都是邪恶的。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统称为“魔”。“魔”上面是“麻”,“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麻”的本意是在家里剥麻。

“鬼”,即,上文说过,鬼是伏在飞行器下维修设备的外星人,他们多是因战败被俘,被迫去维修飞行器。可是,“鬼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多次逃走,没有吃的,就扑杀外星人实验出的动物,甚至是地球人,于是,“鬼们”就变成了吃人的“魔鬼”,当外星人把他们抓回来时,便用麻绳绑了起来。

“怪”是人不熟悉、不了解,又让人惊恐的现象。“怪”是中性词,可把“怪”拆开就更怪了。“怪”左边是“心”,金文写作;右边是“圣”,金文写作。左上是“耳”,左下是“王”,右边是“口”,意为既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又发出正确命令的英明领导,引申为人格高尚、智慧高超的领袖。“圣”是最高层次的褒义,“神圣”、“圣洁”、“圣明”、“圣人”莫不如此。于是,“怪”的本意出来了——贴心的圣者。“妖”与“怪”连在一起应该是执法严厉而又贴心的人。地球人刚刚被外星人造出来之后,我们的祖先还在茹毛饮血,谁能担当这么高贵的词呢?只有外星人。那么,为什么“妖怪”却成了害人精?大概是因为“妖怪”执法过严吧!

总的来说,妖魔鬼怪都是外星人,他们的本性都不坏。可是,天下间总得有形容坏人的词吧,那就只能委屈妖魔鬼怪了。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a(chūzhè),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b(jiào),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sǒng)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磁石c。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是灌题山,山上是茂密的臭椿树和柘树,山下遍布流沙和磨刀石。山中有一种动物,外形如牛却长着白色的尾巴,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呼喊,其名叫那父。山中有一种鸟,外形如同雌野鸡,却长着人的面孔,一看见人就跳跃,这种鸟名叫竦斯,它叫的声音仿佛是唤自己的名字。匠韩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泑泽,水中有丰富的磁石。

黄桑浑身是宝,这里虽然没有明说,似乎在暗示:外星人在教化华夏土地上的地球人采果、养蚕,以及利用磁铁在广阔的森林中辨别方向。关于外星人如何教化地球人,后面我们还要一一解读。那父就是牛,现在也有白尾巴的牛,这是地球的土着。竦斯是人与鸡的基因组合,当人喂养它时,它总是高兴得蹦蹦跳跳。这种动物既没有药用价值,味道也不太好,喂养它只能是浪费粮食,于是竦斯便灭绝了。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zhēnhù),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再往北二百里是潘侯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山下遍布榛树和楛树,山南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北蕴藏着丰富的铁矿。山中有一种动物,形状像牛,四肢关节上长着毛,这种动物名叫旄牛。边水河发源于此,向南流入栎泽。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是小咸山,这座山没有草木,无论冬夏都有积雪。

“旄牛”是“牦牛”的不同写法,这种牛是地球上的土着,经过数千万年进化而来。外星人只是勘探了潘侯山和小咸山,发现了潘侯山上的矿藏,但没有开发。小咸山终年积雪,外星人没有仔细勘探就离开了。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tuò)。

往北二百八十里是大咸山,这里没有草木,山下盛产玉石。这座山呈四方形,人不可以上去。山中有一种蛇叫长蛇,身上的毛与猪鬃相似,发出的声音像古代人夜里敲打更梆子。

长蛇的确很长,相传有几十丈,能把鹿、象等动物生吞入腹。我们取个中间数,按50丈计算,以周朝的长度计算,一丈约8尺,一尺约20厘米,50丈约合80米。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最大的动物是恐龙,恐龙家族中的大块头是震龙,它身长52米,体重50多吨。震龙以吃草为主,这样的庞然大物简直就是巨型打草机!方圆几十里的山,几天就被它“扫荡”一遍。这是一条震龙,如果是几条呢?十几条呢?那岂不是一天要吃掉几个山头?没有吃的,震龙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震龙在地球只生存了3400万年,大约13600万年前就灭绝了。然而,4000年前的长蛇却比震龙相当,长的比震龙还长,如果它吃肉,那不就是个特大型的屠宰场嘛!它要想吃饱,一天不知有动物变成它的粪便。震龙饿死了,长蛇会独存吗?

当今世界上有一种“巨鸟”,长84米,翅膀展开88.74米,它往下一落,就把整个足球场覆盖了。这种巨鸟就是俄罗斯的“安-225”飞机,这种飞机额定载重量250吨,可同时容纳2000人,或运载8节火车厢。长蛇肯定不是飞机,可它会不会是蛇形宇宙飞船呢?目前,我们发现的UFO主要有两种,一种呈碟形,即飞碟;一种是棍形,即飞棍。我们常常把一列火车比为巨龙,可十几公里之外看火车,那不就是一根棍吗?如果这根棍飞起来,那不就是飞棍吗?

中华民族一直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古代的蛇与龙总是混为一谈,今天,我们仍称蛇为小龙。传统文化中,龙的外形是狮首、蛇身、鹰爪、鱼尾。如果把“狮首”看作是驾驶室,把“蛇身”看作是机舱,把“鹰爪”看作是起落架,把“鱼尾”看作是的尾翼,那龙不就是一条巨型的宇宙飞船吗?以地球人当时的语言,让他们描述“龙”,那就是盲人摸象。原始人虽然借助几种动物来形容龙的外形,但仍与真实的“龙”相差十万八千里。

近百米长的“龙”停在山上,我们的祖先不能靠近,只能远远地仰视,看不到“龙”的起落架,那“龙”不就是“长蛇”吗?

“无草木”,这么大的飞行器,喷射的火焰无异于炼钢炉,草木根本不可能长生;“其下多玉”,玉的硬度非常高,只有玉一样坚硬的道路才能适合它的起落;“四方”,大咸山被外星人削成四方形,以便于飞船的起落;“不可以上”就更好理解了,如此重要的地方地球人当然不能靠近;“其毛如彘豪”,长征系列火箭升空时,助推器喷出的火苗不就是一把“毛”吗?“其音如鼓柝”,就是“其音如鼓如柝”。“如鼓”,鼓声穿透力很强,能传得很远。“如柝”是说声音沉闷。这不就是火箭发射时的声音吗?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hōng)之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其中多赤鲑(guī)。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鸤鸠。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是敦薨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紫草遍布。敦薨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泑泽。敦薨水的源头实际在昆仑山的东北角,那里才是黄河之源。水中有大量的赤鲑。山中的动物常见母犀牛和牦牛,鸟类大多是布谷鸟。

《山海经》中,提到最多的动物是蛇,达100余次;提到最多的山是昆仑山,共21次,可见蛇与昆仑山的重要。

“赤鲑”就是河豚。大多数河豚体内都有毒素,同一种类的不同器官其毒性也有差异。冬春之间是河豚的产卵期,此时其肉味最美,但体中的毒素最多。

鳲鸠俗称布谷鸟。布谷鸟有润肠、通便、止咳、消除淋巴结核的功能。外星人在实验人体机能时必然要检验人的抗毒性,赤鲑鱼就是其中的一个选项。在对地球人进行实验时,难免会发生便秘、结核之类的疾病,布谷鸟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不过,《山海经》认为,布谷鸟是炎帝小女儿精卫死后的化身,后面的《北次三经》第21座山发鸠山就是“精卫传”。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yàyǔ),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péi)之鱼,食之杀人。

再往北二百里是少咸山,山上没有草木,青石、碧玉很多。山中有一种动物,外形像牛,红色的身子、人的面孔、马的蹄子,这就是窫窳。它发出的声音如婴儿啼哭,吃人。敦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雁门水,水中有很多江豚,食用它就会中毒身亡。

传说窫窳本是天神,黄帝时代,蛇身人面的天神“贰负”在天神“危”的挑唆下杀死了窫窳。黄帝诛杀了危,重罚了贰负,又命天神把窫窳抬上昆仑山,几位巫师用不死之药救活了窫窳。窫窳起死回生,却神智错乱,掉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河,结果变成了牛体、红毛、人脸、马足的猛兽,叫声如同婴儿啼哭。后羿时期,天上十日并出,窫窳跳上岸危害百姓,后羿将其射杀。

少咸山的红窫窳十分凶猛,其基因组合是牛、人、马。外星人有意让原始人与窫窳搏斗,以观察地球人的智慧和体力,场面如古罗马角斗场一样惊心动魄。无数地球人成了窫窳的美餐,以至窫窳威胁到外星人的安全,于是被射杀。

人体的抗毒实验又出现了,这就是鱼,鱼就是江豚,江豚与河豚是同一类鱼。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huái)泽之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zǎo)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hún),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再往北二百里是狱法山。瀤泽水发源于此,向东北流入泰泽。水中生长很多鱼,外形与鲤鱼相似,却长着鸡爪子,人吃了就可治疗瘊子。山中一种动物,外形如狗却长着人的面孔,它擅长投掷,一看见人就笑,名叫山,山走路特别快,它一出现天下就发生风灾。

类似“食之已疣”的鱼类《山海经》中有3种,第一种是《北山经》求如山的“滑鱼”,“其状如(shàn),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第二种是本节狱法山的“(zǎo)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第三种是《东次四经》的旄山“鱃(xiū)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疣就是瘊子,这种东西既不疼,也算不上是病,何况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原始社会。所以“疣”应该是“忧”的笔误,“食”解释为“储备”。这几种鱼都是炮弹之类的武器。由于外星人之间发生了残酷战争,各方外星人进行军备竞赛,大量储备武器弹药。这类武器是像鱼雷一样水中发射。有了这种武器,外星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对地球人的风灾实验也是不可少的。山像狗一样忠诚,像人一样机敏,而且行走如飞,遇到一些动物也可以投掷石块自卫,于是外星人将其驯化为风灾情报工作者。山从一座山跑到另一座山,不辞辛劳,几次过后,地球人中的精明者发觉,只要山出现,风灾实验就开始。

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嚻水,其中多鮨(yì)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再往北二百里是北岳山,山中遍布枳棘树和沙枣树,以及檀、柘一类木质坚硬的树木。山中有一种动物,外形如牛,头上四只角,人眼、猪耳,名叫诸怀,叫声如同大雁,吃人。诸怀水发源于这座山,向西流入嚻水,水中有很多鮨鱼,其形态是鱼的身子、狗的脑袋,叫声像婴儿啼哭,食用可治疗癫狂病。

由人、牛、猪基因组合而成的诸怀是食人的,它吃什么人呢?外星人不会让它吃身体强壮、对外星人有用的地球人,它吃的是应该是疯子、傻子等智障者。外星人进行各种实验,如此摧残地球人,地球人难免精神失常,变疯、变傻。开始他们还试图用鮨鱼医治,可是疯子、傻子越来越多,外星人就无暇顾及了,干脆喂诸怀算了。

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嚻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浑夕山,山上没有草木,铜和玉石储量丰富。嚻水发源于此,向西北流入大海。山中有一种蛇,一个脑袋,两个身子,其名叫肥遗,它出现在哪里,哪个国家就发生大旱灾。

《山海经》共500余座山,其中98座没有草木,奇怪吗?更奇怪的是这98座山58座有水或多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水草,有水之地纵然没有树,也必然有草。再说,没有草木,就没有食草动物;没有食草动物,就没有食肉动物。没有草木,必然没有昆虫;没有昆虫,连鸟都不会有。而现实中的蛇是食肉动物,在这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如果有蛇,蛇除了喝西北风就只喝东南风了。

其实,这种叫肥遗的蛇根本不是生活中的蛇,而是一种小型核武器,也许外星人担心擦枪走火,平时把这种武器拆开分装,一部分是弹头,一部分是弹身,一部分是弹尾。需要时把这种武器组装在一起。这种小型核武器腾空而起,拖着长长的火焰,这不是蛇吗?核武器落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焦土,而我们的祖先却以为发生了大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