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就是人场,是利益场。在职场上,不管是领导、同事,还是下属,说的话永远是点到为止,真正蕴藏其中的内容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要领略真正的内容,你得会听、会看、会说。
拒绝场面话,就是拒绝晋升
身在职场,不会说场面话,学历再高,技术再好,业务能力再强,可能都不会被重用。
辛辛苦苦充电三年,不如人家场面上几句应景语,这也是常有的事儿。
职场上,我们每个人都不免要与同事、上司打交道,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说话。那么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些都能够反映一个人对说话艺术的掌握程度。很多时候,有些人的工作进展的不顺利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说话,不知什么样的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从而使自己的事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王丹在一家公司做文员,由于性格内向,而且禀性耿直,所以没有几个要好的同事。她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很少与其他人打交道。有次,有个女同事穿了件新裙子,别人都称赞漂亮、合适,可当她问及王丹时,王丹却直截了当地说:“你身材有点胖,不适合”。她完全没有注意到同事脸上的表情变化,甚至还加了一句:“这颜色你穿有点艳。”这话一出口,这位女同事脸立马变得通红,而且从那之后,再也没理过王丹。
后来虽然王丹感觉到可能是自己把话说的太直了,可很多时候,她照样会说些让同事们无法接受的话。久而久之,同事们有什么事情就很少就某件事儿去征求她的意见了。如果有些事确实需要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还是会管不住自己,又把别人最不爱听的话给说出来。现在王丹在公司的人缘极差,女同事都疏远她,男同事更不愿搭理她。王丹甚是苦恼,她虽知道大家不喜欢她的原因,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才好。
这就是不会说场面话所带来的后果。也许有人会认为王丹说的都是实话,原则上没什么错。但正是她这句实话却严重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要知道说实话可以,但要分清场合,分清楚对象。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而王丹却说话直截了当,凡事求真,相信大多数人都受不了她这种态度。所以像王丹这样不善于说场面话的人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总会有问题出现。
而会说话的人往往是人际交往的胜利者。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是保持信息畅通,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同时也是一个人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一般,会说场面话的人交际能力都很强。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王,一天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他梦到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第二天起来,国王心里很不安。于是,他就找到一位解梦的人问道:“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了呢?”这个解梦的人就说:“陛下,这个梦的意思是,在您所有的亲属都去世以后,您才能死。”国王一听,不禁龙颜大怒,命身边的人把解梦人拖出去杖打了一百大棍。
第二天,国王又召见了一个解梦人,然而与前面那位解梦人不同的是,这位解梦人听国王说完后,对国王说道:“吾皇万岁,这个梦的意思就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国王听了不由得心花怒放,便赏了这位解梦人一百枚金币。
从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内容,一个挨了打,而另一个人却受到了嘉奖。显然,这是因为挨打的人不太会说话,而受奖励的人就是懂得说话的艺术,会说话而已。
场面话小课堂:
身在职场,如何给自己不会说场面话破冰,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下面这些小招数或许对你有帮助。
第一招:学会关心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第二招: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感受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经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是一种情感交流。
第三招:学会一些交际技能。多掌握几种文艺活动技能,如唱歌、跳舞等,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下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招: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
说场面话的能力是“职场第一能力”,
排斥场面话就是拒绝晋升
为什么勤奋努力,却得不到上司的赏识?
为什么明明有能力,却得不到重用?
为什么每一次“受伤”的总是我?
为什么至诚待人,关键时刻却没有人为自己站出来?
为什么辛勤苦干了十几年,却迟迟不能晋升?
为什么才华横溢,却不能拥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
……
这么多的为什么,我们该向谁去诉说呢?实话告诉你,向谁诉说都没用,这是你不懂得场面话的后果!
在职场上,什么最重要?学历?资历?技术?业绩?这些是很重要,但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说场面话的能力,说场面话的能力是第一能力。不会说场面话,顶多只能混口饭吃,想发展,谈何容易?
小吴是某医药公司的销售人员,他最崇拜的人不是马云、潘石屹,也不是比尔·盖茨、乔布斯,而是他们单位的M君。
小吴和M君同时进单位,同样是最基层的销售代表,但两年过去了,现在小吴还是普通的销售代表,而M君已经是公司的中层领导了。
谈及M君高升的秘籍,小吴敬佩不已:“他是个场面话高手。”
刚进公司的时候,M就表现出了高于别人的“职场智商”。“他业务能力并不强,甚至很多我们会的东西他都不会。但他为人开朗随和,跟谁都能说上那么几句,虽然大家知道M说的是客套话、好话,并不真实,但大家还是很喜欢听。”
有一次,老板让M针对某种药品进行市场调研,一个月内出一份调研报告。接到这个任务后,M有点慌,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做产品调研,几乎什么都不懂。但是,办公室有一位前辈,市场调研做得很熟练。第二天早晨,M很早就到了公司,给这位前辈买好了早餐。“然后就听到M在跟前辈说‘这份调研没有您的指点怎么行’之类的,大家都知道,M说的是客套话,但是他说得很诚恳,前辈听得也很开心。”第一次接手的业务难题就这样被M轻松搞定了。
“M还有个特点,无论身在哪里,只要老板一个电话,他马上出现在公司。老板交代的任务,他永远是千年不变的那句‘好,我马上处理’。”其实就是句场面话,老板当然也明白。但是,老板就是很受用。
如今,M当了领导,办公环境也换成了单间。“他的工作风格还是没有变。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蛮喜欢去找他的。一来,我们之前是一个部门的同事。二来,M的确很随和,哪怕是再棘手的问题,他也会安静地听你说完,安慰你,然后告诉你‘先不要急,给我点时间,认真考虑下然后努力给一个好的答复’。其实,下属很多时候在意的除了问题本身,还有领导的态度,M就算说的是‘场面话’,也让人感觉很温暖。我们感觉被尊重和重视,工作起来更自觉、努力。”
和M君不同的是,大多数年轻人涉世不深,对场面话重视不够,常常因为听不懂别人的场面话,也不会说场面话,因而事业生活上多有困扰。
通过层层选拔考试,小李终于如愿以偿从郊县基层调到公司总部上班了。部门领导很重视小李的工作,小李也是抱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态度,总是力求把工作上的事情做好。虽然参加工作了,小李依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处世风格,无论什么事都会坚持原则,不太懂得人情世故。然而,曾经让他感到的自豪的正直品格反而让小李得罪了不少同事,他感觉大家都很排斥他。渐渐地,小李不愿意和同事们交朋友了,他不想和那些见风使舵的同事为伍。尽管小李很有能力,可是和群体脱离的日子让他还是有些难受,感觉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施展不开,小李真想单干。
你可能才华横溢,工作一帆风顺,但绝不能因一时的成功或沉溺于自己的个性而忘了照顾到周围人的情绪,如果你无视别人的感受,不会听不会说场面话,你的晋升可能遥遥无期。听懂上司的场面话你才能讨得他的欢心;对同事会说场面话,才能受他们欢迎;对下属会讲场面话,才能笼络人心;对陌生人会说场面话,才能为公司吸引来客户招来生意。这些才是晋升的基础条件,不会说场面话,就意味着不具备升职的基本条件。
场面话小课堂:
人情世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身处职场中人如果不考虑这个规则,很难融入群体中。别说混得好了,你能待得住就不错了。无论对上、对中,还是对下,都离不开场面话的润滑。不会听不会说,人际关系就玩不转,人际关系玩不转,就待得不舒服,别人就不会配合你的工作,反而还可能找你碴儿,甚至和你对着干。事实证明,即使是脸皮再厚的人,都不可能在一个工作不开心的地方待得长久,又谈何晋升呢?
机会稍纵即逝,别败在不会表达需要上
中国人说,礼多人不怪,礼节和客气是很受中国人推崇的习惯与品质,很多时候为了体现礼貌和客气,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会比较含蓄,有时候这种含蓄未必都是好事。尤其是在职场上,刹那间的含蓄会让你白白错过几十年不遇的好时机。
一天,某公司老板听到职员小A私底下有点抱怨,觉得自己薪金不够高,对职位也不是十分满意。小A是一位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员工,老板的直觉告诉他,假以时日,这位员工会有很不错的发展,所以当他听到这位员工的抱怨,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决定和他聊聊。
看到老板对自己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和认可,小A显得特别高兴;当被委婉地问及他对工作条件和环境还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连连摇头:“没有,没有,我觉得这里很好,工作很喜欢,各方面都很满意。”虽然老板相信他说的未必是真实的想法,但仍然尊重了他的表达,所以没有对职位做任何调整,也没有对薪金做调整,因为就目前阶段而言,他的职位和薪金都是很合适的,而且老板很希望在一些事情上,员工对自己的正当诉求有正面的明确的表达。
当然,小A对老板说的是客气话,他早就想被加薪升职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没见什么动静,他开始懈怠了,迟到早退,工作无精打采。这样的职场氛围早被嗅觉灵敏的同事B嗅到了,B虽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小女孩,但她很看好这个职位,那天,趁老板高兴,她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毛遂自荐,她是这么说的:X总,经过半年来的锻炼,我工作的劲头越来越足了,精力特别旺盛,相对于我的精力,现在的工作相对有点太轻松了。我非常渴望有一个更有挑战性的岗位。我觉得小A人不错,如果和他一个部门,和他那样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会变得和他一样优秀。
当时老板正为管理的事情伤脑筋呢,被这丫头一席话说得像踩在电门上通了电一样,来了精神,他就开始琢磨了,联想到最近小A的表现,于是就把B调到小A的部门,做了他的助理。这下子,别人升自己不升,小A更火了,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这正中了B的下怀,而领导那边当然也无所谓啦。
每个人心里都会对某些事情存有抱怨和不满,因为环境总是不会令人百分百满意,人也不会对生活和所得百分百满足。不知足未必一定是坏事,至少它能促使人不断向前,追求想要的东西,人类社会正是在不知足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家庭和个人也是在不知足中努力获得越来越好的生活。
中国人向来比较喜欢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有人将这种习惯称为客气,有人觉得是礼貌,也有人把这种含蓄看成一种富有智慧的表达方式。中国人的含蓄体现了东方人的性格与处世方式,本无所谓好或不好,大家都如此,大家都适应,也就没什么别扭的地方了。不过在有些场合,有些事情上,习惯的做法未必有利于解决问题。
习惯上的不同无所谓好坏对错,只不过有时候太过含蓄的表达会失去一些机会,因为某些关键时刻总会时不我待,别人没有更多时间去揣摩你的真实意图,等到真的明白的时候可能某些决定已经做出,某些事情已成定局。
场面话小课堂:
恋爱中也好,事业中也罢,总会有那么一些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而当这些机会真真切切还在眼前的时候,应该做的是赶紧伸手抓住而不是用含蓄的表达去营造浪漫或者欲说还羞,含蓄和拘谨固然重要,时不再来的机会又何尝不是弥足珍贵呢?
某些时候,我们应该尝试着直白一点,与固有的含蓄相辅相成,也许更好。
听不懂场面话,会被同事讥笑“是个二货”
小黄是某动漫设计公司新进的员工。一天下午,她去楼下拿快递,很大一个箱子,两只手搬都有点吃力,腾不出手来按电梯。这时,她遇到了同事小刘。从刚进单位的那天起,小黄就在厕所里听两个小姑娘议论说小刘这姑娘人好是好,只是好得有点令人头晕滴汗,甚至是“有点二”。那时候小黄还不信,接下来的场景让小黄领教了小刘的令人无语之处。
小刘只是路过,并不是乘电梯,但她连忙过来帮忙按了电梯,等小黄走进电梯,她又进来帮忙按了楼层。小黄当时就觉得这个女孩很善良、很细心。很感激她,于是冲她点头微笑,说:“改天我请你吃饭,拜拜。”就这一句“改天我请你吃饭”让小刘当了真。第二天,小黄在电梯里又碰到了小刘。小刘对小黄说:“明晚我有空。”小黄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后来才知道,她是指“吃饭”的事。
后面的故事就很简单了。小黄也跟着其他同事一起说小刘确实“有点二”。不过,她还是和小刘成了好朋友,因为小黄是个包容的人,她觉得像小刘这种听不懂“场面话”的人有点笨,职场情商不高。但她心里没有花花肠子,不会害人,所以做朋友是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和工作中,像小刘这样的“二货”还真不少。甚至一些大的外企中也大有人在。
有一个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每年环球巡游一次,听各国CEO述职。当然,也顺便见一下各国雇员。只是全球数万张面孔,哪儿记得过来?于是,他每年都问同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学的是什么专业?何时来到我们公司的?除了CEO之外,公司其余的人每年要回答一次。大多数员工对待这三个问题就像对待元首阅兵一样,把答案像口令一样喊出来而已,从不奢望自己能被大老板记住,除了一个IT工程师。他每次回答完“我的专业是建筑设计”之后,都会解释一下为何原来的建筑设计师会转行到IT领域。这是个漫长的故事。但大老板老是记不住,于是他连续讲了三年。第四年,当他又开始讲第四次的时候,大老板制止了他:“好像有个挺长的故事是吗?无论如何,我代表公司感谢你的努力工作。”可怜的人只好把他那感人的奋斗史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