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如何加工调味品
46306600000032

第32章 如何加工制作酱油膏?

(1)浸豆。夏季2~3小时,春、秋季4~5小时,使豆粒体积增加1倍左右,清水洗净,沥干。

(2)蒸熟。加压蒸煮在98千帕压力条件下,维持30分钟,停气后再闷30分钟,出锅。豆粒应成褐色,手指挤压能成薄片。

(3)制曲。大豆经摊凉至30℃以下,接入种曲0.2%,拌匀装簸(每簸约9千克),置木架上。经约48小时,白色菌丝密布,品温升至28℃以上。翻曲,控制品温38℃左右,24小时后再翻一次,连续控制品温35℃左右。再经24小时,曲渐老熟。制曲周期约7天,成曲习惯称为豉(原料中不使用淀粉质原料)。水浸至未透过中心时,捞起沥干。

(4)二次发霉。豉沥干后,在原筐中堆积。天冷时加盖麻袋,待菌丝渐长,品温升至55℃时,即可腌制,此时豉应有特有香味。

(5)腌制。每l00千克原料配盐28千克,其中留20%用作盖面,豉和盐拌匀后,入大桶腌3个月,醅成热,即可放油。

(6)滤油。先放“底油”,每l00千克大豆约出底油30千克,供晒炼酱油膏用。

(7)晒炼。底油澄清后,加入次等酱油膏中,晒1~2个月,抽出酱油加入稍高一级的油膏中,再晒l~2个月,再抽油转更高一级油膏。如此反复提高,约晒1年(不能以底油直接晒炼)。

(8)成品。每l00千克大豆约产酱油膏20千克(副产普通酱油200千克),成品浓度达32波美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