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一生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长河中,曾涌
现出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当中,有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等等。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就是继张衡、祖冲之以来,我国最著名的科学家。
沈括博学多才、成就卓著,他在天文、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工程技术、文学、音乐、美术等许多方面都有精湛的研究和开创性的发现,其中有许多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此博学,成就又如此恢弘,这在中国科学史上是少见的。因此,英国当代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技史》中,称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西七十里风景秀丽的南新乡。他的青少年时代是随为官的父亲在各地度过的。二十四岁时,他当上了沭阳(今江苏沭阳县)主簿(县长助手),开始踏上仕途,以后历任东海(今江苏东海)、宁国(今安徽宁国)、宛丘(今河南淮阳)等县县令。其间,他恪尽职责,关心劳动人民疾苦,领导各地民众兴修水利工程,开始了他最初的科学实践。三十三岁时,他考中进士,来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昭文馆编校书籍,研究天文历法,后被提拔为提举司天监(政府天文观测长官),他主持重修了历法。不久,沈括被派往今浙江、河北等地视察农田水利,他对这些地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水利、地质等方面的研究。
王安石主持变法运动后,沈括积极参加并成为骨干。他的才能被宋神宗所赏识,先后担任过几种重要职务,如“权三司使”(主管国家经济财政)、“兼判军器监”(兼管军器制造)并被派出使契丹(辽国,今吉林、辽宁等地)、率兵抗击西夏(今我国西北地区)军队的进犯。在这段时期内,沈括在处理政务的同时,考察了各地的地理形势、山川道路和风俗人情等自然、人文情况,收集了许多宝贵的科学资料。
1082年,北宋边塞重镇永乐(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失陷敌手,沈括受牵连被贬官,接着就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六年以后,他迁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市)的梦溪园。在那儿,沈括把自己一生的见闻与科研成果加以整理总结,完成了流芳千古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1095年,这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去世。
初涉政坛头角铮荣
沈括有个幸福的家庭,父亲严厉母亲慈爱,哥哥沈波与他一起成长。沈括的父亲沈周出身于进士,先后在简州(今四川简阳)、润州(今江苏镇江市)、泉州(今福建泉州市)、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等地当地方官,但沈括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跟父亲迁任各地中度过的,当中在繁华的泉州居住了8年。沈括的父亲是个为官清正、同情下层的好官,这为沈括思想的形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沈括的母亲挺有文学修养,是个知识妇女,在她的教育培养下,两个儿子都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广泛的社会接触,让小沈括对许多方面的知识都有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有强烈求知欲的少年无论到哪儿,都很留意所见所闻,注意观察各种事物。他之所以成人后成为一位博学的科学家,与年少时打下的基础有紧密的关系。
沈括12岁时开始正式拜师读书。他和哥哥看到当时国家边疆常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许多灾难,就立志长大后立功报国,于是常在一起练武。
他们的舅父许洞能文善武,著有兵书《虎钤(qián)经》,虽然那时已经去世,但他们的母亲在自己理解的情况下,把书中的军事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两个儿子。所以,沈括和他的哥哥均是文武全才,这与现在的军事知识教育有很大关系。
沈括从小就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15岁时,他因练习写小字不分昼夜,结果得了眼病。一位有良好医术与医德的医生王琪给他进行了精心的治疗,于是他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他认真研究医术、到处搜寻药方,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这样,沈括在如饥似渴地吸收各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时光冉冉,他21岁了。就在这时,噩耗传来,他的父亲去世了,怀着沉痛的心情,沈括在故乡钱塘为父亲守丧三年。服丧期满后,宋朝政府按当时官员死后荫其子的制度,任命沈括为沭阳县主簿。至和元年正月,这位24岁的青年人离开家乡前往沭阳县就职,从此开始了他近四十年的为官生涯。
在宋代,主簿这个职务低微而劳苦。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沈括谈到:
官职中最低微而辛苦的,就是主簿了。沭阳县方圆几百里,即使在没有人而只有鸟兽的地方,主簿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整天忙忙碌碌,就连天气冷暖、刮风下雨都顾不了。即使工作这样繁忙,沈括依然尽心尽职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时,流经沭阳县的沭水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以至泛滥成灾,许多田地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而沭阳县令不但不兴修水利,对百姓进行救济,反而侵吞上级的救济款,并以修复水利为名,横征暴敛、搜刮百姓。
自然灾害和贪官一起,使得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百姓反抗官府的事件。事件发生后,上司唯恐事态进一步扩大,就把县令调走,让沈括处理这件事。
沈括明白这一事件是因为治河不力,加上官府征敛过重而引起的,所以他便平息民愤,撤销了那些令百姓难以生存的赋税。这样处理后,风波平息了下去。
治理好沭水是事情的关键,于是沈括便组织民众整治沭水,数万民夫参加了这次修理沭水的工程。在沈括的指导下,迅速疏通了阻塞的河道,拓宽了河床;同时做为辅助工程,修了100余条灌溉水渠、九条堤堰。通过这次大的整修,沭水附近地区做到了涝时能排洪,旱时能灌溉,使得七千顷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上等良田。以后多年粮食丰收,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观。
沭水修理工程,使沈括的才能得到了上司的赏识。1055年,他被调任到东海做代理县令。在任职期间,当地曾出土了一件古代的弩机。沈括对此进行了研究,他针对弩机的设计,提出了三点一线的射击理论,即弩机的望山(瞄准器)、箭端、目标三点连成一条直线,认为这样瞄准,可以提高射击的精度。通过沈括对弩机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沈括早在青年时代,就对兵器制造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产生了兴趣。
嘉祐六年(1061年),沈括的哥哥沈波在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任县令,沈括此时正好客居此地。当时,江南转运使张颙(yóng)准备修复废弃已久的秦家圩(今安徽芜湖地区),任命沈波主持修复。因沈括整治沭水成功,也派沈括参与此事。他们广泛考察了周围的地势,调查了过去筑圩的情况,把当地的地形地貌绘制成图,提出了施工方案。
秦家圩原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圩田。这种圩田,是此地人民依据农业经验而从大自然手中夺取的耕田。由于当地地势低洼而水位较高,劳动人民就在低洼地区的四周环筑堤岸,把耕田保护在堤岸之中,这就是圩田。圩堤上设置闸门,圩区内修筑沟渠直通闸门,做到了涝能排、旱能灌。北宋初年,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了秦家圩的全部圩堤,圩田一片汪洋。洪水退后,虽多次有人提议修复,但都因遭到反对而作罢。反对的理由是,在水边筑堤护田会使江河水道不够通畅,天长日久就将再度成灾。
沈波、沈括提出修复秦家圩的消息一传开,人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反对者提出圩田面积广大,会严重影响洪水排泄,每至汛期,必然引起水灾;还有,圩的东南堤岸连接大湖,长年被风浪冲击,难以坚固等理由。
沈括以科学的理论和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对反对说法进行了驳斥,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在堤上种树、堤下植芦苇,即可巩固堤岸。由于他的主张有理有序,反对者无言可对。沈括、沈波的建议最终得以付诸实施。
秦家圩修复工程浩大,调动了附近8个县14000民夫,用了80多年才正式竣工。新修复的秦家圩规模壮观:圩堤宽20米,高4米,长40公里,圩田面积近8000公顷;在圩堤上,栽植了数万棵桑树。修复后的秦家圩被宋仁宗赐名为“万春圩”。由于有高大围堤的保护,能防洪又可蓄水灌溉,使得8000公顷的荒废土地变成上等良田,每年收粮达24万斛。万春圩的修复成功,证明了沈括兄弟科学倡议的正确性,使沈括的科学才能再一次展现出来。
万春圩工程完成后,沈括被调到陈州宛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县令。这段时间内,沈括练习了气功,把自己肺脏、脾脏多年的慢性病治愈了。到这时,沈括入仕快十年了,官职始终不过县令一级,而且在宋朝凭父荫循常例递升官阶,也不是正经出身。到嘉祐七年(1062年)秋,32岁的沈括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从这以后,他的政治生活进入了重要时期。
第二年,沈括被朝廷派至扬州做司理参军,由于他才学出众,颇得上司张刍的赏识。经张刍的举荐,在治平三年(1066年),他来到京城,入昭文馆编校书籍。由于他平时公务不多,昭文馆又有大量藏书,所以沈括利用时间和职务之便,阅读了大量馆藏书籍,尤其深入钻研了天文学。年轻的英宗皇帝也曾向他询问过一些天文方面的问题,他做了很好的回答,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这时,昭文馆的一位官长对他的才学还有些怀疑,便又提出一些问题要他回答。
他问沈括:“天上有二十八宿星座,但间距不等,多的相距三十余度,少的只有一度,这是什么道理?”
沈括回答道:“天空中星辰分布本无所谓‘度’,只不过是研究天文历法的人为了计算方便,以太阳的运行轨道黄道为规,把天空分为度。
二十八宿星在天空中的分布原本不均匀,自然就谈不上相距间度的均匀了。”
官长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又问“日和月的形状是像弹丸(球体)呢,还是像圆扇(平面圆形)?”
“像弹丸。”沈括脱口而答。
“何以证明?”
“这可以用月亮的盈亏来加以验证。”沈括边回答,边从书桌上举起一个弹丸来作比,“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而是靠日光的照射才反射出光来的。每当月亮初升,日光照到它的侧面,所以新月如钩;月中时,日光照到它的正面,故而满月如轮。就好比我手中的这颗弹丸半边涂上白粉后,您从侧面看它,有粉的地方像钩形;而从正面看去,就是圆形了。这与月相盈亏的道理是相同的。”
这个形象的比喻使得官长不住点头。随后,他又问:“日月运行,每月都有朔和望,为什么却不都能发生日月食?”
沈括对朔和望当然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阴历每月初一,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月亮和太阳同时出没,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就叫朔。初一这天也称朔日。阴历十六日左右,地球运行到月亮与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边下落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这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是圆的,这就叫望。这天就称望日。官长的意思很明白:既然在朔望期间日月总是几乎和地球成一条直线,那为什么并未都发生日月食呢?沈括对这个问题早就研究过,因此马上做了回答:
“当太阳射到地球上的光线被月亮挡住时日食便发生了,所以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日。当地球挡住了日光,月亮这时走入了地球的影子中,便发生了月食,所以月食就一定发生在望日。但是太阳轨道黄道与月亮轨道白道并不重合,它们之间有一个夹角。所以,只有在黄道、白道交点的附近,日月和地球真正处在同一直线上,才有可能发生日月食。”
官长听得愈发明白。接着,沈括又详尽描述了日月食出现的方位,并指出黄道与白道的交点每月向西后退一度多,经过18年零6个月,交点退行一周。
沈括对于这几个天文学问题的解释,和现代天文学理论与实际大体相符。黄白交点退行时间的计算,更是与现代数值极为近似。在900多年前,在没有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的情况下,得到这样的答案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正因为沈括具有相当精深的天文学知识,到了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任命他为提举司天监,就是国家天文台的台长。司天监掌管天文历法,其主要任务是观测天象、推算历法。显然,这是一个业务性很强的部门,没有学有专长的内行是不行的。然而沈括到任后,发现监内官员大多不学无术,没有真正懂得天文的人才,观测仪器也很匮乏。他们得到的一些数据,多半是凭主观臆断或脱离实测的纸上推算得来的,缺乏科学性又脱离实际,对农业生产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沈括从两方面同时进行全面整顿。首先,他打破官阶资历和门阀等级,排除阻挠,推荐平民历算学家卫朴入司天监。卫朴本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算卜者,但他擅长心算与筹算,记忆力非凡,对天文历法也有很深的研究。沈括让他担任业务骨干,主持历法的修改。同时,他还罢免了6个不称职的官员,调入一批懂业务的新人进行培训,学成后分配在监内工作。
另一方面,沈括破除了北宋传统的以推算为主要手段的修历方法,坚持深入实际,通过实测进行参验的方法来制定新历。要进行实测,必须有准确的观测仪器,而司天监的旧仪器都已无法使用,因此沈括对旧仪器进行了改造。首先,他改造了浑仪。浑仪,是天文学家观测天体方位的重要仪器,它是一个模拟天空星辰实际运行情况的模型。我国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有了浑仪,它的上面还有两个圆环,一个是固定的赤道环,另一个是赤经环。随着科技的进步,到了东汉海仪上增装了黄道环,张衡又加上地平环和子午环,到唐朝初年,李淳风把浑仪由两重(仪体、环)改为三重,加入了由黄道、白道和赤道等三环相交的三辰仪。这就是宋以前浑仪的简要发展史,可以看出,仪器的发展方向是环数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物极必反,由于环数太多而相互交错,势必会遮掩部分天区,减少观测范围而不利于观测。
实践经验丰富的沈括,发现了浑仪发展的不良趋势。为扭转这种现象,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白道环没有大的价值,又常常遮蔽仪器中的瞭望孔,于是就取消了白道环;同时,他还改变了一些环固有的位置,使它们不挡住视线。沈括此举,使浑仪发展方向发生了可喜的转折。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就是沿着他的方向,取消了黄道环,既大大开阔了观测者的视野,又能保证观测效果。
此外,沈括对计时器浮漏与观日影的仪器影表都做了改进,使它们更加准确。为了说明他改制仪器的原理,沈括写成了著名的《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等三议。实际上这三篇文章的内容,不仅是对仪器改制的说明,同时阐述了沈括的几个重要的天文理论。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