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平凡的陆地和神秘的海洋(科学新知丛书)
46320300000010

第10章 世界海洋的概貌

海洋既神秘又古老,它历来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凡是见过大海的人,甚至从未到过海边的人,只要一提起海洋,都会兴致勃勃、眉飞色舞,或者浮想联翩。这是为什么呢?细想起来,可概括为这样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要么直接地、要么间接地感受到了大海独有的美丽、富饶和广阔无垠。事实上,正是由于海洋的美丽富饶和广阔无垠,曾引发了多少有识之士的遐想;正是由于海洋的绚丽多彩、变幻万千,曾赋予作家和诗人多少思绪和灵感;也正是由于海洋的瑰宝无穷、资源丰富,又使多少探险家和科学家为之呕心沥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昔日人们关于海洋的美丽幻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正在或即将变为现实。一个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使海洋为人类造福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诸多事实雄辩地证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是当今世界上所有沿海国家的强国之本。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靠着海,但并不是所有靠海的国家和地区都富强,原因何在呢?其关键是利用不利用海洋,重视不重视海洋。当今世界,在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困难面前,人们越来越把生存和发展的眼光投向海洋,寄希望于海洋。

被称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的海洋,不但为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而且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海洋是21世纪确立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支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经济增长点。海洋问题的核心是经济,海洋经济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目前世界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显示出可以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极大地鼓舞着人类。尽管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且一波三折,但世界海洋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保持每十年翻一番的高速发展。海洋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领域,海洋经济逐渐形成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新兴的海洋事业虽然起步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但目前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十年以上。幸好经过多方努力,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1980年—1995年,中国海洋经济产值年均增长28%。1996年—2000年,中国海洋经济产值增长速度超过15%,远高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2000年以后,中国海洋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占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0%,使海洋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海洋、洋、海彼此有何不同

海洋是连续统一的咸水水体

海洋是地球上由广大的连续咸水体组成的海和洋的总称,即地球表面凹下去的部分被海水淹没而成为海洋。地球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大陆,因为地球上的陆地全部为海洋所分割与包围,而地球上却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海洋,因为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各大洋可相互沟通。世界大洋的这种连续性,无论是对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水的运动等的影响,也无论是对世界经济、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全球海洋的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的71%;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5亿平方千米,仅占地球总面积的29%,也就是说,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45倍。由此可见,地球表面形态以海洋为主,陆地为次。全球海洋的体积约为13.7亿立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800米,最大深度为11034米。

另外,从地球表面上海洋和陆地的不均匀分布,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形态以海洋为主,陆地为次。地球上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陆地仅占北半球总面积的39%,而海洋却占北半球总面积的61%;在南半球陆地的面积更少了,它仅占南半球面积的19%,而海洋的面积则占到81%。人们为了比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相对集中的情况,人为地将整个地球划分为水、陆两个半球;“陆半球”的中心定在北纬42度与0度经线的交点;“水半球”的中心是南纬42度与180度经线的交点上。在“水半球”,海洋的面积约占90.5%,陆地的面积所占比例不足10%;在“陆半球”上,陆地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海洋仍占陆半球面积的47%。可见,地球表面大部分由海水所覆盖,难怪有人开玩笑地说,想当初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该叫做“地球”,而应该称为“水球”。

说起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在外貌的构成上还有这样一些趣事,即除南极洲外,所有的大陆大体上都是成双成对分布的。譬如,北美洲与南美洲成对,欧洲与非洲成对,亚洲与大洋洲成对。每对大陆之间都被地壳断裂带所割断。另外,大陆相对集中的北半球,其北极地区则是广大的海洋;而海洋相对集中的南半球,其南极地区却是大陆。

人们平时所说的海洋,是把海和洋混在一起的,即所谓“混为一谈”了,其实,海和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洋是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

“洋”亦称大洋,它是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也就是海洋中远离大陆、深邃浩瀚的核心部分。洋的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一般超过3000米,其盐度、水温、水色、透明度等水文要素不受大陆影响,年变化小,比较稳定。此外,大洋还有独立而强大的风、潮汐和洋流系统。

世界上洋的总面积为3.2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89%,占地球总面积的63%。大洋海水的盐度平均为35‰。全球大洋通常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还有人把全球大洋分为三大洋、五大洋和七大洋(详见下文)。

海是附属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附属于各大洋。它们濒临大陆,有些以狭窄、孤立的海峡与大洋相连,有些以岛弧与大洋相隔,分别称为海或海湾。海的面积比洋的面积小得多,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海的深度较浅,一般在2~3千米以内,有的只有数十米深。海的水温、盐度等水文要素受大陆和季节的影响很大,变化也较大,水色浑浊,透明度小。海的潮汐和海流受大洋的支配,没有自己的独立系统。按照海的所处位置不同,可将海分为边缘海和内陆海两大类。

1.边缘海:又称陆缘海、边海、缘海,是位于大陆边缘,一侧以大陆为边界,另一侧以岛屿、群岛或半岛与大洋分隔,而仅以海峡或水道与大洋相连的海域。其主要潮汐和海流系统直接来自外海,与大洋的水交换比较自由。靠大陆一侧受大陆影响大,水文状况季节变化显著;靠大洋一侧受大洋影响大,水文状况比较稳定。我国的黄海、东海等都属于边缘海。

边缘海还可按其主轴方向分为纵边缘海和横边缘海两种类型:纵边缘海的主轴方向平行于附近陆地的主要断层线,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等;横边缘海的主轴方向与陆地的断层线大致上呈直交,如北海等。

2.内陆海:内陆海是位于大陆之间、深度较大、有狭窄的海峡与邻近海区或大洋相通的海域,又称地中海。世界大洋的内陆海面积为3184.9万平方千米,占海洋总面积的8.8%。其海洋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影响显著,与邻近海域的水交换,受海峡地形的限制。

内陆海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1)陆间海:指位于几个大陆之间的海,又称陆间地中海。例如,欧洲地中海(即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美洲地中海(即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亚洲地中海(或称澳亚地中海,即南海、苏拉威西海、阿拉弗拉海、珊瑚海等)、北极地中海(指巴芬湾、哈得孙湾和加拿大以北海区)等。这些陆间地中海的总面积为2951.8万平方千米,占海洋总面积的8.2%。

(2)陆内海:指深入一个大陆的海,又称陆内地中海,如红海、波罗的海、波斯湾等。陆内海的总面积为233.1万平方千米,占海洋总面积的0.6%。

大洋边缘的海湾和海峡

称谓多解的海湾

这里所说的“海湾”系指地处各大洋边缘区域,与“海”的含义相近或相同、面积较大的海域,不是指一般的小海湾。

海湾是伸入大陆、深度和宽度向陆地逐渐减小的海或洋的一部分水域。海湾通常三面环陆,一面为海。海湾与外海、大洋的分界线一般是以湾口附近两个相对的海角连线来划分的。海湾的大小不一,有的海湾比一般的海还大,有的海湾实质上就是海。由于目前对海湾尚缺乏严格的科学定义,加上历史上的“约定俗成”或“先入为主”等原因,从而使某些海湾的名称迄今仍存在着名不符实的现象。例如,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和加拿大的哈得孙湾,其名曰湾,实则为海;更为甚者,南美洲的马拉开波湖(盛产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委内瑞拉湾的一部分,但历史上一直这样称呼,从而也就延续至今。

海湾中的海水性质一般与相邻海洋的海水性质相似,但由于特定的地形条件,其水文状况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质,这是由较大的潮差造成的。例如,北美洲的芬迪湾潮差竟达21米,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方。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海湾甚多,它们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沿岸,较大的海湾有240余个,其中较为重要的约有50个。

海湾地处大陆边缘,是人类从事海洋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现代海洋开发(如建港、油气、旅游、养殖、滩涂开发)的前沿基地。

连接两个海或洋的海峡

海峡是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狭窄水道。海峡有三种类型:沟通两个海的海峡,如台湾海峡连接东海与南海;沟通两个大洋的海峡,如白令海峡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沟通海和洋的海峡,如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海峡一般水深流急,多涡流,海水盐度、温度、水色、透明度等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变化较大。海峡的宽度不等,有宽达数百千米的,也有不足一千米的,海峡的水深也有很大差异,从数千米到数米的都有。

世界海洋中有上千个宽窄不同、长短不一的海峡,较著名的约有40个。位于非洲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它全长达1670千米,平均宽度为450千米。海峡在海运和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