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诞生
人类探索宇宙的整个进程中,最伟大、最令人不可思议的突破,莫过于对宇宙诞生的描述。如此庞大的宇宙,怎么可能是“诞生”的呢?如果是诞生的,它是从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诞生的呢?
从1922年天文学家A.弗里德曼提出“膨胀宇宙论”,到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宇宙中存在的“星云群”,初步证实了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的过程中。1931年,哈勃等进一步论证指出:膨胀的宇宙不仅在空间方面是有限的,而且在时间方面也必定是有限的。他们通过测算,指出宇宙的年龄不会小于20多亿年之前,宇宙必定经历过诞生的那一瞬间。
物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定律: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按照这个定律,世界上的物质和能量,既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它们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成为另一种形式。宇宙在时间上是有限的结论,是直接与这个物理学的定律相违背的。因此,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宇宙可以“诞生”这种观念。
可是,科学理念所以能够成立,其唯一依据应该是事实。事实有时是相当冷酷无情的。
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A.彭茨阿斯和R.W.威尔逊发现并且证实了宇宙背景(本底)辐射的存在,测定出这一辐射的温度为3K。这一重大的天文发现,最后奠定了“宇宙大爆炸”学说的不可移易的理论地位。A.彭茨阿斯和R.W.威尔逊也因该项成就,荣获197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这一年开始,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所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以宇宙大爆炸的观点,对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作出解释和说明。一切都异乎寻常的顺利,只是沿着这一理论的脉络反推宇宙的发展过程时,在解释宇宙诞生最初的几秒钟发生的事件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障碍。
其后的大约30年间,理论物理学家为了解释和说明这宇宙初生的一瞬间,绞尽了脑汁。在诸多的设想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如下的说法:
时间,大约在距今150亿年以前。在混混沌沌的虚空中(请原谅这种说法,因为在那时既没有宇宙,也没有空间),存在一个“点”。它就是原始的、未爆炸的宇宙“胚胎”。按照现代物理学的观点,在这一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的点上,物质的“温度和密度”(如果存在着所谓的温度和密度的话)大到了人们所能够想象得到的任何数值之上。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点上,宇宙开始了它的“历史”。
在最初的不到百亿分之一秒,甚至是不到千亿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宇宙的胚胎有了体积,也就是像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原子核那么大吧。
经过约10亿分之一秒,宇宙以极快的速度膨胀到了像一个足球那么大。
年龄为100万分之一秒时的宇宙,半径已经有约160亿千米之大了。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之下,只有基本粒子存在,不存在任何形态的原子和分子。科学家推测,当时的基本粒子主要有质子、中子、电子,以及许多质量极其微小的中微子(1999年以前,对于中微子存在与否,还有争议。目前,已经证实了其存在。但是,对于其数量的估计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将在“神奇的中微子”中加以介绍)。
按现有的全部物理学理论框架,科学家根本无法解释最初约2秒多钟的情况:巨大的质量存在在什么地方?难道物质的密度没有极限吗?或者说物质和能量并不守恒?赞成宇宙大爆炸学说的科学家坚持认为,尽管我们对上述问题一无所知,但可以说,现存的宇宙都是从一个点“产生”的,在零秒时,按我们的观念,只有一个位置,姑且称为“奇点”,当奇点上产生了爆发时,物质和能量从那里迅急地“涌现”出来。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设想,宇宙诞生之后的2秒多钟之后,宇宙的体积或许已经“容纳得下”现今所知的宇宙的质量。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宇宙的发展和变化,才开始按照“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规律发展和变化。在这段时间之前,物质和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按照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我们是一无所知。
即使在两秒多钟以后,我们仍然不清楚维持宇宙初始爆炸的能量是怎么一回事,更不要说这些能量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以及是如何产生的了。
直到1分钟以后,也许更长一点的时间,宇宙的半径达到了1000光年左右。这时,宇宙中形成了大量的氢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其外围根本没有稳定的电子存在。宇宙初始爆炸所产生的高温,使这些刚刚诞生的氢原子核,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热核反应的原料。极其激烈的热核反应,维持着宇宙数十亿度的高温状态。同时,这种高温,使得宇宙的爆炸或者膨胀能够继续下去。在这种膨胀的过程中,没有热核反应的区域的温度渐渐地降了下来。宇宙物质开始了自身的分化过程。
以上就是科学家为我们描述的宇宙诞生的最初一两分钟的大致情形。
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宇宙,就这样诞生了。以后的宇宙发展和变化,几乎为现代人所熟知。一般认为,经过初期的几十万年以后,宇宙的平均温度下降到了4000K~6000K,也就是说和现在的太阳表面温度差不多。
这时,才开始了各种类型的星系诞生的过程。
在几十亿年的时间里,宇宙大爆炸的“残骸”,在不断的膨胀过程中,逐步摆脱了高温排斥力的绝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互相吸引和积聚,生成一片一片的原始星云。在每一片星云中,物质进一步的积聚,形成了一个个的恒星和数以亿计的恒星系统。
100多亿年的时间过去了,宇宙的膨胀还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正好像宇宙的诞生是一个难解的谜一样,宇宙的未来也是一个巨大的谜。
天文学家为了解开这些谜,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哲学家则用最聪明的语言不了了之地解释了这一切:宇宙的层次是无穷尽的,在两个层次交界处发生的一切,对我们来讲是难以理解和不可想象的,但它正好反映了宇宙结构的一般规律。要认识这些规律,有永远走不完的路。无论你走了多远,前面剩下的还是无穷远。
神奇的中微子
它们与宇宙同时诞生,无所不在。它们是至今我们所知道的最稳定、不与任何其他物质发生“关系”的粒子,它们几乎是不受任何阻挡的“独往独来”于浩瀚的苍穹之中。然而,也许正是它们决定着我们宇宙未来的命运,它们的名字就叫做中微子。
物理学家、化学家都在苦苦地追索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在这个追索的进程中,中微子是理论物理学家所设想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所能够发现的最小的基本粒子之一。从设想存在中微子,到开始捕捉中微子的“踪迹”,诞生了中微子天文学,大约经过半个世纪的岁月。
100多年以前,1895年,正好50岁的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德拉·伦琴发现了“X射线”,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划时代的发现,又将这种射线称之为“伦琴射线”。1901年,伦琴因为这项发现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从那时开始的一系列的对物质和放射性的研究,使得物理学家在认识了α、β和γ等射线的同时,还确信,存在着一系列更小的基本粒子,其中一种应该是不带任何电荷的、中性的微小粒子——中微子。
物理学家深知,就算是真的存在着这些基本粒子,它们的质量之小,运动速度之快,都会给直接发现它们带来极大的困难。科学家设想,找到基本粒子的运动所留下的痕迹,要比找到基本粒子本身容易得多。循着这样的思路,科学家设计了诸如“气雾计数装置”和“液体计数装置”等一系列捕捉基本粒子行踪的科学仪器。任何有质量的粒子的运动,就会受到重力场的影响;任何带电的粒子的运动则会受到电场或者磁场的干扰。科学家设想的中微子,应该是没有质量,也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因此,假如它们真的存在,其运动的轨迹应该是一种独特的、永远不受任何干扰和影响的直线。
1955年,为了寻找基本粒子,美国科学家在一个实验性原子反应堆的距离地表1600米的地下,使用40万升的液体计数装置,进行追寻中微子踪迹的实验性研究。该项研究,揭开了中微子天文学的序幕。
1956年,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观察,科学家终于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粒子运动的轨迹。这种轨迹,不受任何重力场、电场和磁场的影响。据此,科学家深信,尽管谁也没有看到中微子,但是,中微子一定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对神奇的中微子的研究就从这时正式开始了。
我们说中微子神奇,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理论上说,中微子多得数不胜数。可是,从美国科学家证实它的存在至今,40多年过去了,人类所直接捕捉到的中微子的踪迹,不过几十例而已。至今还没有人真正直接地观测到中微子的存在。
第二,最初,科学家设想,中微子近乎没有质量。或者较准确地说,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近年的研究表明,中微子虽然不带任何电荷,却是有质量。它的质量约为电子的两万分之一;而每个电子的质量,仅为一个质子的约两千分之一!
第三,天文学家估计,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同时诞生的中微子约有1090个!它们纵横于天地之间,自由地“飞来飞去”。它们可以极为轻易地穿过整个地球,整个银河系……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中微子的存在的状况吧。就在你看这几行书的时候,千千万万颗中微子,正在从你的头部穿过,横七竖八地穿过了你的眼球……这种景象是不是太“可怕”了呢?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因为,在中微子的“立场上”来看我们的宇宙,实在是太过于“空空荡荡”了。你设想一下,在太阳系中飞翔着一个“高尔夫球”的景象吧!中微子在任何密度巨大的物质中,就好像这只高尔夫球在太阳系中差不多。
有些科学家比喻说,如果能够制造出一块厚度达到几十光年的铅板(通常的核电站中的防护层的铅板厚度只有几米),中微子穿过这块铅板时,也不会撞上任何一个原子!
中微子是不是太微小了?可是,千万别小看了这些中微子。把上面的第二条和第三条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计算,就会叫你大吃一惊。
1090个中微子是什么概念?尽管每个中微子的质量只有质子或中子质量的四千万分之一,可是它们的总质量,却大约相当于25×1082个质子的质量。这个质量,相当于4×1042亿吨,即相当于25×1023个太阳系的质量,或1012个银河系的质量。
粗略地说,中微子的总质量,很可能是我们全部可见宇宙质量的几十倍左右!
换句话说,有些天文学家估计,宇宙中我们地球人无法看见的“黑暗物质”,极可能占去了宇宙总质量的99%,而中微子则是黑暗物质的主要构成成分。
这种估计如果正确,那么整个宇宙发展的进程就会是另一种样子:迄今为止,我们看见的美妙和谐的宇宙,将由于这些黑暗物质的吸引作用,停止其无休止的膨胀的过程。随后,在宏观的范围内,引力重新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由“大爆炸”而诞生的宇宙,在经历了大膨胀的过程之后,缓慢地,同时又是无可避免地开始了“大收缩”的进程。
质量最为密集的空间区域,形成了所谓的“黑洞”——一种巨大的引力所控制的球状空间,在这个空间范围内,引力达到了如此的强度:进入该区域的一切物质,即使以光速运动,也无法逃离引力中心的强大作用力。于是,一切物质都将坠入这个神秘而不可测的中心,从地球人的所有观测工具的视野中消失掉。
在宇宙中,形成了无数的黑洞,黑洞之间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互相靠近。最后,整个现今所看见的半径约150亿光年的宇宙完全坠入到一个黑洞之中。强大的引力场扭曲了我们所知道的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我们曾经描述过的诞生了的宇宙于是彻底的“毁灭”,它重新又回归为“一个点”。
有些科学家设想,宇宙也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由一个点“大爆炸”而诞生,然后大膨胀,当膨胀终止了后,开始“大收缩”,最后回归为一个点。再从这个点上,重新开始另一个(次)宇宙生命的途程。
正因为中微子在实验天文学和理论天文学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世界的天文学家正在协力,从天上到海底,追寻中微子的诡秘的“行踪”。中国、美国等国的科学家经过共同的努力,使用航天飞机,将一个中微子探测器,带到了航天飞机的飞行轨道上……日本的科学家决定在地下的深处,建造“捕捉”中微子的实验室。欧洲的科学家则选择大西洋的海底来建造同类的实验室。它们都是利用同一个原理:厚厚的海水层和地壳,将屏蔽住除了中微子之外的其他宇宙射线。因此,在那里的特殊的水介质中,能够激发出光亮的运动轨迹的,就非中微子莫属了。
2005年9月,由中日美法四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利用日本东北大学位于岐阜県的地下装置“KamLAND”,首次捕捉到产生于地球内部的这种物质——中微子。这一发现结束了过去无法检测地球中微子的历史,将有可能开创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希望21世纪的天文学家,能够告诉我们更多有关中微子的秘密。希望读者中,将有人成为这些科学家中的成员。
宇宙中的“黑洞”
爱因斯坦,这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怪才,20世纪全世界的人们景仰的科学巨匠,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引导天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项目,可以说是使许多杰出的天文学家,耗费毕生的精力,在宇宙空间探索“宇宙之洞”——黑洞和虫洞。其成果之大和它的魅力之大,同样都使人叹为观止。
“黑洞”,已经被天文学家找到,并且在最近一二十年间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同。茫茫宇宙,黑暗的空间占据了它的绝大部分,怎么又提出一个黑洞的概念?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人类认识黑洞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