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吻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巨人”。1994年7月下旬,苏梅克-列维9(SL-9)彗星的20多块碎片,相继撞入木星的“液态氢”的大海,掀起了人类天文观测史上旷古空前的狂涛巨浪。新闻界和天文学界称之为“世纪之吻”。这次撞击的能量,每块碎片平均约相当于地球上现有的核武器总能量的2000倍。也就是说,“世纪之吻”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爆炸能量的4万倍!
世纪之吻——彗星撞击木星
世纪之吻,一下子使木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明星”。然而,理论天文学家们更加关心的却是这样的撞击,今后什么时候还会发生,木星本身到底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读者或许会说,这个问题提得过于含糊,木星有多大的承受能力,我们何必过分操心。木星离地球那么遥远(木星和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4.2倍)。即使木星被撞碎了,对我们地球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且慢,朋友。科学家担心,自有担心的道理。他们是在关注:木星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太阳。如果木星可能成为第二个太阳,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地球上的人们将何以对应?科学家担心的主要根据有两条:
其一,木星是太阳系中的“老二”,除了太阳,质量就属它大。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体积则是地球的1300多倍(因为木星的外层是致密的气体,所以对木星体积的测量有些误差,有的资料认为木星的体积超过地球体积的1400倍)。
其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两艘宇宙探测飞船,先后从木星附近拍摄了约1.5万张有关的照片。分析这些珍贵的照片,科学家惊奇地发现,一方面木星表层物质组成,对于有机生命的孕育相当有利;而另一方面,木星的总体的物质组成又与太阳太相像了!
简洁地说,木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前途。一种,它是未来生命的摇篮;另一种,木星可能成为第二个太阳。从下面的木星内部结构示意图中,我们就可以大体了解,科学家为什么认为木星有如此天差地别的两种前途。
首先,木星的外层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冰晶)、氨、氢和氦等。这就是说,木星具备了在宇宙空间自然产生有机分子的物质基础。因此,科学家设想,当太阳的氢燃料耗尽时,引力的收缩使太阳发生氦元素聚变为碳的反应时,即太阳变成一颗红巨星的时候,现在表面温度为-150℃的木星,温度可能上升到适合有机生命诞生的程度。这样,在日益增强的太阳辐射的照射下,先是产生足够数量的有机分子。有一部分有机分子,再缓慢地“活化”为有生命的蛋白质。其后,不管机会多小,也不管带有多少偶然性,生命的火花一经点燃,它就必将势不可挡地开创自身的前进之路,并蔚为壮观。
果真如此,人类的子孙后代,就不必担心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地球会被“烤焦”了。他们或许可以带着人类在地球上建树的文明的最精华的部分,到比地球大1300多倍的木星上去,建设更加璀璨的文明。
可是,第二种前途,听起来却有些使人不寒而栗。请看,在图中木星除了表层和核心的一小部分之外,组成物质全是氢!而且天文学家发现,在冰冷的云下,木星的液态表面的温度约为-80℃。这个温度,似乎仍然高出它从太阳那里获得能量所允许维持的温度。这一发现的合理推论就是,木星的内部在向外释放能量。一旦这种能量释放过程的累积效应引发了氢的核聚变反应,或者有类似苏梅克-列维9彗星的天体与木星发生了更为猛烈的撞击引发了核聚变反应,其后果就是木星变成了太阳系中的第二个“太阳”。到那时,地球将是“腹背受敌”,被“两个太阳”双面“煎烤”。人类亿万年所建树的文明,也许将在这高温中完成其向宇宙的一种“回归”。
诚然,两种可能性即使成为现实,至少也是多少亿年之后的事情了,对现代的地球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毕竟是对人类求索自然界奥秘精神的一种挑战。
天文学家正在以敬畏的心情,“注视着”木星那美丽又瞬息万变的大红斑——现已查明,大红斑的大小差不多有3个地球那么大,它是木星液氢海洋中逆时针旋转的巨大旋涡——希望能从大红斑那里打开一个缺口,早日弄清楚木星的奥秘。
木星上的大红斑,由旅行者1号拍摄。右是一个白色风暴点。该风暴在1939和1940年就开始形成,此后始终残留在此地。
最美丽的土星
土星轨道距太阳142,940万千米,公转周期为10759.5天,相当于29.5个地球年,视星等为0.67等。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土星的光环最惹人注目,它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漂亮的大草帽。观测表明构成光环的物质是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等,它们排列成一系列的圆圈,绕着土星旋转。土星也是一颗液态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9.5倍,质量为地球的95倍,它的液态表面中含有氢和氦。
土星运动迟缓,人们便将它看做掌握时间和命运的象征。罗马神话中称之为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它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把土星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农业联系在一起,在天文学中表示的符号,像是一把主宰着农业的大镰刀。
土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现为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六颗。中国古代称土星为填星或镇星。
在1781年发现天王星之前,人们曾认为土星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在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土星被一条美丽的光环围绕。土星还有较多的卫星,到1978年为止,已发现并证实的有10个,以后又陆续有人提出新的发现。
土星在很多方面像木星,如它与木星同属于巨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它像木星一样被色彩斑斓的云带所缭绕,并被较多的卫星所拱卫。它由于快速自转而呈扁球形。赤道半径约为60,000公里。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0克/厘米3,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如果把它放在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相近。土星在冲日时的亮度可与天空中最亮的恒星相比。由于光环的平面与土星轨道面不重合,而且光环平面在绕日运动中方向保持不变,所以从地球上看,光环的视面积便不固定,从而使土星的视亮度也发生变化。当土星光环有最大视面积时,土星显得亮一些;当视线正好与光环平面重合时,光环便呈现为一条直线,土星就显得暗些。二者之间的亮度大约相差3倍。
土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14亿公里,它的轨道是椭圆的。它同太阳的距离在近日点时和在远日点时相差约1.5亿公里。土星绕太阳公转的平均速度约为每秒9.64公里,公转一周约29.5年。土星也有四季,只是每一季的时间要长达7年多,因为离太阳遥远,即使是夏季也极其寒冷。土星自转很快,但不同纬度自转的速度却不一样,这种差别比木星还大。赤道上自转周期是10小时14分,纬度60度处则变成10小时40分。这就是说在土星赤道上,一个昼夜只有10小时零14分。
土星大气以氢、氦为主,并含有甲烷和其他气体,大气中飘浮着由稠密的氨晶体组成的云。从望远镜中看去,这些云像木星的云一样形成相互平行的条纹,但不如木星云带那样鲜艳,只是比木星云带规则得多。土星云带以金黄色为主,其余是橘黄色、淡黄色等。土星的表面同木星一样,也是流体的。它赤道附近的气流与自转方向相同,速度可达每秒500米,比木星上的风力要大得多。
土星极地附近呈绿色,是整个表面最暗的区域。根据红外观测得知,云顶温度为-170℃,比木星低50℃。土星表面的温度约为-140℃。土星表面有时会出现白斑,最著名的白斑是1933年8月发现的,这块白斑出现在赤道区,呈蛋形,长度达到土星直径的1/5.以后这个白斑不断地扩大,几乎蔓延到整个赤道带。
由于这颗行星表面温度较低而逃逸速度又大(35.6公里/秒),使土星保留着几十亿年前它形成时所拥有的全部氢和氦。因此,科学家认为,研究土星目前的成分就等于研究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这对于了解太阳内部活动及其演化有很大帮助。一般认为土星的化学组成像木星,不过氢的含量较少。土星上的甲烷含量比木星多,而氨的含量则比木星少。
1973年4月美国发射的行星际探测器“先驱者”11号发现土星有一个由电离氢构成的广延电离层,其高层温度约为977℃。观测结果表明,土星极区有极光。
目前认为,土星形成时,起先是土物质和冰物质吸积,继之是气体积聚。因此,土星有一个直径20,000公里的岩石核心。这个核占土星质量的10%到20%,核外包围着5,000公里厚的冰壳,再外面是8,000公里厚的金属氢层,金属氢之外是一个广延的分子氢层。
1969年,一架飞机在地球大气高层对土星的热辐射作了红外观测,发现土星和木星一样,它辐射出的能量是它从太阳接收到的能量的两倍。这表明土星和木星一样有内在能源。后来“先驱者”11号的红外探测证实了这一点,测得土星发出的能量是从太阳吸收到的25倍。
土星的光环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观测到在土星的球状本体旁有奇怪的附属物。1659年,荷兰学者惠更斯证认出这是离开本体的光环。1675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土星光环中间有一条暗缝,后称卡西尼环缝。他还猜测,光环是由无数小颗粒构成。两个多世纪后的分光观测证实了他的猜测。但在这200年间,土星环通常被看做是一个或几个扁平的固体物质盘。直到1856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论证了土星环是无数个小卫星在土星赤道面上绕土星旋转的物质系统。
土星环位于土星的赤道面上。在空间探测以前,从地面观测得知土星环有五个,其中包括三个主环(A环、B环、C环)和两个暗环(D环、E环)。B环既宽又亮,它的内侧是C环,外侧是A环。A环和B环之间为宽约5,000公里的卡西尼缝,它是天文学家卡西尼在1675年发现的。B环的内半径91,500公里,外半径116,500公里,宽度是25,000公里,可以并排安放两个地球。A环的内半径121,500公里,外半径137,000公里,宽度15,500公里。C环很暗,它从B环的内边缘一直延伸到离土星表面只有12,000公里处,宽度约19,000公里。1969年在C环内侧发现了更暗的D环,它几乎触及土星表面。在A环外侧还有一个E环,由非常稀疏的物质碎片构成,延伸在五六个土星半径以外。1979年9月,“先驱者”11号探测到两个新环──F环和G环。F环很窄,宽度不到800公里,离土星中心的距离为2.33个土星半径,正好在A环的外侧。G环离土星很远,展布在离土星中心大约10~15个土星半径间的广阔地带。“先驱者”11号还测定了A环、B环、C环和卡西尼缝的位置、宽度,其结果同地面观测相差不大。“先驱者”11号的紫外辉光观测发现,在土星的可见环周围有巨大的氢云,环本身是氢云的源。
除了A环、B环、C环以外的其他环都很暗弱。土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倾角较大,从地球上看,土星呈现出南北方向的摆动,这就造成了土星环形状的周期变化。仔细观测发现,土星环内除卡西尼缝以外,还有若干条缝,它们是质点密度较小的区域,但大多不完整且具有暂时性。只有A环中的恩克缝是永久性的,不过,环缝也不完整。科学家认为这些环缝都是土星卫星的引力共振造成的,犹如木星的巨大引力摄动造成小行星带中的柯克伍德缝一样。“先驱者”11号在A环与F环之间发现一个新的环缝,称为“先驱者缝”,还测得恩克缝的宽度为876公里。由观测阐明土星环的本质,要归功于美国天文学家基勒,他在1895年从土星环的反射光的多普勒频移发现土星环不是固体盘,而是以独立轨道绕土星旋转的大群质点。土星环掩星并没有把被掩的星光完全挡住,这也说明土星环是由分离质点构成的。1972年从土星环反射的雷达回波得知,环的质点是直径介于4~30厘米之间的冰块。
探测器传回的土星照片让科学家非常吃惊,在近处所看到的土星环,竟然是碎石块和冰块一大片,使人眼花缭乱,它们的直径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只有少量的超过1米或者更大。土星周围的环平面内有数百条到数千条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部分环是对称地绕土星转的,也有不对称的,有完整的、比较完整的、残缺不全的。环的形状有锯齿形的,有辐射状的。令科学家迷惑不解的是,有的环好像是由几股细绳松散的搓成的粗绳一样,或者说像姑娘们的发辫那样相互扭结在一起。辐射状的环更是令科学家大开了眼界而又伤透了脑筋,组成环的物质就像车轮那样,步调整齐的绕着土星转,这样岂不要求那些离得越远的碎石块和冰块运动的速度越快吗?这显然违背了目前已经掌握的物质运动定律。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在起作用呢?目前仍在探索中。
土星的卫星
土星的美丽光环是由无数个小块物体组成的,它们在土星赤道面上绕土星旋转。土星还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卫星紧紧围绕着它旋转,就像一个小家族。到目前为止,总共发现了23颗。土星卫星的形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使天文学家们对它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最著名的“土卫六”上有大气,是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卫星中,唯一有大气存在的天体。
土星的卫星至少有18个,其中9个是1900年以前发现的。土卫一到土卫十按距离土星由近到远排列为:土卫十、土卫一、土卫二、土卫三、土卫四、土卫五、土卫六、土卫七、土卫八、土卫九。土卫十离土星的距离只有159,500公里,仅为土星赤道半径的2.66倍,已接近洛希极限。这些卫星在土星赤道平面附近以近圆轨道绕土星转动。
1980年,当旅行者号探测器飞过土星时,在原有的九颗卫星(土卫一、土卫二、土卫三、土卫四、土卫五、土卫六、土卫七、土卫八和土卫九)基础上,又发现了八颗新的卫星。但是很难说土星究竟有多少卫星。一些组成土星光环的较大的粒子实际上也许就是小卫星。土星在太阳系中拥有的卫星最多。跟木星卫星不一样,土星卫星不能简单地以成分和密度来归类划分。“旅行者号”所发现的卫星显示出复杂多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