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紧跟着加勒的发现之后,英国的天文学家拉塞尔又在海王星的附近,找到了这颗新发现的行星的最大的卫星——海卫一。截止到1998年底,天文学发现在八大行星中,除了靠近太阳的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外,其他7颗行星共有卫星69颗。海王星有8颗卫星,其中的“海卫一”,直径为4800多千米,是太阳系中已知的第二大的卫星(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三”,它的平均直径约5100千米,比最小的行星——直径约4880千米的水星还大一些)。
海卫一
然而,这颗卫星却与其他所有的卫星都不相同。按照太阳系起源的假说,太阳系是由一块原始星云形成的。星云在不停地旋转过程中,星云的物质发生凝聚,最大质量的物质凝聚成为中心天体太阳,其他的一团团的物质,则分别凝聚成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和它们各自的卫星。因此,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有相同的公转方向,而且这个方向和太阳的自转方向一致。每颗行星的自转方向也大体和公转的方向一致;行星的卫星的公转方向,则与它们主星的自转方向一致。海卫一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公转方向和海王星的自转方向正好相反。在太阳系的69个卫星中,只有这样一个“个别分子”。
天文学家绞尽脑汁,力图解开这个谜团。在尝试了多种假说之后,多数天文学家倾向于下面的假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颗彗星之类的天体,与海王星正好“擦肩而过”。它的质量大小,它飞行的轨道、速度和方向,都是那么“凑巧”,使它既进入了海王星的引力场范围内而不能逃脱,同时又没有撞到海王星。就这样,海王星抓了个“俘虏”,并让它当了自己的“近身侍卫”。当然,开始阶段它不那么驯顺,沿着长椭圆的轨道,忽近忽远地环绕海王星运行。时间久了,轨道越来越接近了圆形。不过,因为最初它飞来时的方向就与海王星的自转方向相反,只好永远逆向飞行了。这也可以说叫做“禀性难移”罢。
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250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这意味着,太阳系将只有八个行星。
在各方对行星定义表决草案多次修改之后,一份包含四个草案的文本终于发放到与会代表手中,并就此进行表决。最终,一号草案优势明显地获得通过。这一决议通过并生效后,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成为太阳系八行星,而冥王星与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齐娜星)一起,被归入矮行星,无缘行星行列。
草案一地具体内容是:确定八大“行星”行星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该天体要绕着太阳公转;有足够大的质量,要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该天体在公转区域中起着支配性的作用,不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按照该方案,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太阳系八行星。矮行星须具备四个条件:该天体要绕着太阳公转;有足够大的质量,要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该天体在公转区域中不具备支配性的作用,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该天体不是卫星。据此,冥王星、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齐娜星)将被归入矮行星行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建立一个程序对接近矮行星和其他分类边界的天体进行评估。除此其他所有的围绕太阳公转的天体均称为“太阳系小天体”,比如彗星和小行星。
据了解,一直以来行星被简单地描述为太空中绕恒星运动的天体,而没有一个被普遍承认的行星定义。近年来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层空间发现许多绕日运行的大型天体之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认为对行星一词进行科学定义势在必行。
罗马神话中,冥王星(希腊人称之为Hades哈迪斯)是冥界的首领。它得到这个名字(而不采纳其他的建议)可能是由于他离太阳太远以至于一直沉默在无尽的黑暗之中,也可能是因为冥王星(pluto)开头的两字母是PercivalLowell是缩写。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W.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发现了冥王星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他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
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很幸运,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冥卫一。也是靠着好运气,它才能被发现。这是在1978年,它在向着太阳系内运行时,刚好运行到轨道的边缘时被发现的。所以可能通过冥卫一观察许多冥王星的运行,反之亦然。通过精密计算,什么物体什么部分在什么时候被覆盖以及观察光亮曲线,天文学家能够绘出两个半球光亮区域与黑暗区域的大致地图。
冥王星的半径还不很清楚,JPL(JetPropulsionLaboratory,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数值1137千米被认为有±8的误差,几乎近1%。
尽管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总质量知道得很清楚(这可以通过对冥卫一运行轨道的周期及半径精确测量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而确定),但是冥王星和冥卫一分别的质量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要分别求出质量,必须测得更为精确的有关冥王星与冥卫一系统运行时的质心才能确定测量出,但是它们太小而且离我们实在太远,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两颗星质量比可能在0.084到0.157之间。更多的观察正在进行,但是要得到真正精密的数据,只有送一艘太空飞行器去那里。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
冥王星的轨道十分的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
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王星的1.5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碰撞(这里有十分细致的解释)。
就像天王星那样,冥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几乎成直角。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得不很清楚,但大概在35K~45K(-238℃~-228℃)之间。
冥王星和冥卫一
冥王星的成分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厘米3)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
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巴。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结成固体。靠近近日点时一部分的大气可能散佚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和海卫一的不寻常的运行轨道以及相似的体积,使人们感到在它们俩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关系。有人曾认为冥王星过去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但是现在认为并不是这样。一个更为普遍的学说认为海卫一原本与冥王星一样,自由地运行在环绕太阳的独立轨道上,后来被海王星吸引过去了。海卫一,冥王星和冥卫一可能是一大类相似物体中还存在的成员,其他一些都被排斥进了Oort云(Kuiper带中的物质)。冥卫一可能是像地球与月球一样,是冥王星与另外一个天体碰撞的产物。
现在的八大行星
冥王星可以被非专业望远镜观察到,但是这是不容易的。MikeHarvey的行星天像图可以显示最近冥王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其他行星),但是还得靠更为细致的天像图以及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才能真正地找到冥王星。由行星程序如“灿烂星河”可以绘制准确的天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