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艺术小殿堂
46324300000011

第11章 语言艺术(1)

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散文,都是以语言为物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通常,人们都把它们称为语言艺术。

(一)诗歌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主要样式之一,它反映社会生活高度集中概括,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语言凝炼,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诗歌从表现内容上看,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我国诗歌源远流长,有“诗国”之称,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问世以来,出现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作品。

诗歌和小说、戏剧文学、散文相比,有自己本身的一些特点。对于诗歌的特点,有人归纳为“句子不长,分行排列”,有人归纳为“句子押韵,读起来有节奏感”。这些说法对不对呢?有对的地方,但不完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诗歌的特点呢?我们分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第一,反映社会生活更为集中概括。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求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描绘生活中具有典型特征的本质现象。但诗歌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要求集中、概括、突出地反映社会生活,不象其他文学作品那样用较多的笔墨,详尽地描绘社会生活,即使那些长篇叙事诗,在人物刻划、环境描写、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也不象其他文学作品那样去详细描绘,细腻铺陈。一首好的诗,总是在不长的篇幅里,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感情。诗歌愈富于概括性,反映生活的深度和显示的社会意义就愈大。有人说,诗虽然文字少,却容量大。它说明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是诗歌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九五六年,诗人贺敬之重返延安,曾写了一篇散文和一首诗,来表达他的审美感受。散文的题目是《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诗的题目是《回延安》。这两篇作品题材相似,主题相近,由于其文学样式不同,概括的程度也不同。就拿描绘回延安时的场面来说吧,散文《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是这样的:闪过去一座山,又一座山……终于,眼前的路,豁然开朗起来。一片毗连的房屋和层层相接的窑洞出现了。一条解冻的小河,歌唱着向前流去——这就是和延河汇流的杜甫川。在那金色的夕阳的辉映中,蓝天高耸着那十几级的古老的宝塔——这就是宝塔山。呵,母亲延安!分别十多年的你的儿子,又扑向你的怀抱中来了。一片喧闹的锣鼓唢呐声响起来,在五里铺到南关的河滩上,欢迎的人群涌过来了,陕北的大秧歌在表演,这雪白的羊肚子毛巾,紫红的腰带,这领唱的伞头,合唱的男女队员……这不是一九四四年的“红火”情景吗?

诗歌《回延安》是这样的: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儿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比较一下这两篇作品,可以看到:在散文《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中,作者对朝夕怀念的延安作了详尽的描绘:那一片毗连的房屋和层层相接的窑洞,那歌唱着向前流去的杜甫川,那高耸蓝天的宝塔山,那欢乐的人群和喧闹的锣鼓……,为我们描抹了一幅色彩瑰丽,喜悦欢腾的具体生活场景。而在诗歌《回延安》中,对这一切都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诗人抓住最能表现生活本质的最突出最典型的事物,如宝塔山、红旗、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等,以及由这些事物激发起来的强烈感情,经过压缩和凝聚,用画龙点睛的几笔,概括了丰富的社会内容,给人留下回昧的余地。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篇,被后人誉为“诗史”,这些诗篇虽然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时代和生活,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对后人仍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单就“三别”

诗来说,《新婚别》描写新郎在一个晚上刚结婚,第二天清晨就被拉去当兵的故事,《垂老别》描写的是一个老人的孩子全都阵亡,而他又被拉去当兵的故事,《无家别》描写的是一个远征回到家乡的士兵,再也找不到亲人的故事。这几首诗,通过最突出,最集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深刻地揭露了唐代兵役制度的黑暗和长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它们虽然字数有限,篇幅短小,但却能概括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出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

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我们无论是写诗、还是阅读诗歌、评论诗歌,都不要忘记这一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诗歌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政治学、哲学著作的抽象概括是不一样的,诗歌的高度概括性并不等于把生活概念化,抽象化。诗歌的概括性,不能离开生动感人的具体事物,那些干巴巴的空洞说教,空喊口号,恰恰是诗歌的大敌。

第二,诗歌具有浓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

古语说:“诗言志”。所谓“言志”,就是指的思想感情的抒发。当代人说:“诗以情动人,无情即非诗”。高尔基曾说过,真正的诗一往往是心的诗,往往是心的歌。鲁迅先生也说过,诗歌本身是抒发自己的热情的。这些话,都是强调感情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某种意义上说,感情是诗歌的生命,缺乏真挚浓烈的感情,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诗歌,更不会激动读者。

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对后代——七言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它把抒情与写景交融在一起,体现了诗歌重于抒发感情的特点: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忱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描写一位女子在凉秋月夜,遥望一河相隔的牵牛织女,怀念远出不归的丈夫的情景,感情十分委婉、真挚、强烈,的确是一首艺术成就很高的抒情诗篇。

在《天安门诗抄》中,有一首描写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诗,其中有这样几节:

看不到节日的喧闹繁华,

听不见平时的人声嘈杂,

二十里长街静如水,

上百万人不说话,

静悄悄,不说话,

不屈的头颅低垂下,

只听见北风呼啸人呜咽,

行行泪水腮边挂。

不管天色晚,

任它北风刮,

最后一眼看您过啊,

再冷再饿也不回家。

这是令人心碎的“送灵图”,洋溢着人民群众深切的怀念之情,对周总理的真挚的爱、无比的景仰。读着这些诗句,不能不被作者强烈而饱满的感情所感染,催人泪下,哀思如潮,想念人民的好总理!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只有诗歌最富于感情色彩,更重于抒发感情。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了浓烈的感情,就一定会成为一首好诗呢?当然不是。诗歌需要感情,但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感情,抒发的是哪一个阶级的感情。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的欢乐和痛苦,是根植于社会历史的深处,他的诗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只有这种健康、向上的感情,才能成为一首好诗。

诗歌的浓烈感情,是和诗人的丰富想象联结在一起的。

一方面,诗人在创作时,总是洋溢着极为饱满的情绪,感情异常激动。这种奔放的感情,能够进一步激起诗人的想象。

另一方面,诗人又借助于想象,强化他的感情,深入地抒发他的感情。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强烈的主观感情和诗人的丰富想象,永远是双生的姊妹。想象,是诗的翅膀。

诗人借助于艺术想象,可以纵横驰骋,忽而天上,忽而人间,忽而天南,忽而海北,使诗的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更加淋漓尽致,意境更加深远,更加有利于表达诗作者的审美观点、审美理想。柯岩同志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就有着丰富的想象: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步步紧跟毛主席!”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抒情主人公怀着景仰的心情,寻找敬爱的周总理,走遍了祖国各地。他想象出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应着主人公的叫声,作出“他刚离去,他刚离去”的回答,他想象到周总理深入林区、农村、部队的种种情景:在“沉甸甸的谷穗上”“闪着他辛勤的汗滴”,“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他亲手给“海防战士身上”披上大衣……。借助于这些丰富的想象,充分地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思念和总理与人民心连心,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品质。这首诗,所以能激动读者的心灵,获得读者的喜爱,诗中丰富的想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诗歌,比其他文学样式对语言的要求更为讲究。诗歌既然是集中,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诗人的强烈感情,因而它要求语言更为精粹,凝练,富于表观力。正是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才常常称诗歌是精美的语言艺术。诗的语言,就它的本质和要求来说,应该是既不能代替也不能再精练的语言,每一个字词都为表现其思想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这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它仅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地主阶级的花天酒地的豪华生活和贫苦农民的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客观上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自嘲》中的名句。短短一联,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人民大众的无限热爱,表现了鲁迅先生毫不奴颜媚骨的最可宝贵的性格。这十四个字,已经达到不能再精练的炉火纯青的地步!

凝练的语言,并不一定深奥。人民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往往非常精练。宋代词人李之仪(1038年—1119年),有一首著名的民歌体的小词《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一首情歌。它音节流畅,完全是白描,不用典,跟白话相近。但又富有情味、易念,看似浅白,而又很含蓄,具有民歌特色。语言的凝练,并不等于话越少越好。在诗歌中,为了抒发激越的情感,常常要运用必要的反复,重叠等手法。在这首小词中,有四个“君”字,两个“我”字,三个“长江”,两个“水”字,还有“几时”和“何时”,“此水”和“此恨”,“君心”和“我心”,这些反复唱叹的词句,写出了在深切思念中感情的复杂。因此,这样的反复,并不是罗嗦,而仍然是凝练的。当然,反复、重叠要服从子感情的抒发,要运用恰当。

诗歌的语言,不仅要求高度的凝练,而且还要求有鲜明的节奏。所谓“节奏”,又称为“顿”,就是一连串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停顿,相当于音乐中的拍节。没有节奏,就没有诗。郭沫若同志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可见,节奏之于诗,是多么重要。

诗歌的节奏感是很强的。一般说来,四言诗两顿。我们用“——”表示“顿”。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

……

它是每一诗句两顿,每顿间隔两个字。五言诗三顿,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它是每一诗句三顿,每顿间隔两个字,或一个字。七言诗四顿,以杜牧的《山行》为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月—花。

它是每一诗句四顿,每顿间隔两个字,或一个字。现代诗歌也是有节奏的,它的音步也是有规律变化的。如郭沫若同志的《天上的市街》: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象闪耀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灯一现了,

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这首诗,虽然句子长短不齐,字数多少不等,但节奏也是极其鲜明的,基本上是三顿。自由诗的节奏,一般以三至五顿为宜,顿数过多,必然句长拗口,难记难读,不易流传,影响诗歌作用的发挥。

此外,诗歌还讲究韵律和谐。诗歌的韵律,主要表现在押韵上,即每句或隔句的最末一个字用韵相同或相似的字。选韵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音乐气氛,传达不同的情感。我们读诗时就会发现,抒发高亢激昂感情的诗,常常用响亮的阳韵(带鼻音的韵),例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中的一段:

五月——

麦浪。

八月——

海浪。

桃花——

南方。

雪花——

北方。

我走遍了

我广大祖国的

每一个地方——

呵,每一个地方的

我的每一个

故乡!

这里用的是ang韵,阳韵除ang以外,还有ong,eng,an,en等韵,这种韵洪厚响亮,宜于在激昂高歌的诗中使用。一般来讲,抒发优美、细腻的,或悲怆,凄楚情感的诗,多用不响亮的阴韵(不带鼻音的韵),如ao,ai、e,o、ou,或者ei,u,i,u等韵。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睛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里用的是i韵,赞美了西湖的秀丽风景,抒发了诗人优美的思想感情。南宋有一首民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同罗帐,

几家飘散在他州。

它用的是ou韵,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作者凄楚压抑的情感。

由于诗歌押韵,有了韵脚,就使得诗歌的每个诗行的语调、节奏和语气相关联,便形成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铿锵悦耳。

(二)小说

小说是以创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文学作品。在万紫千红的文学园地里,小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与诗歌、剧本、散文相比,很少受时间,空间和篇幅的限制,最适合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因而,它是一切文学艺术中最丰富的艺术。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它的基本特征。

人物是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作为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小说,自然更要以人物作为描写的中心。但小说写人,又不是一般地写人,而是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

小说以比较自由的叙述性语言作为表达工具,从各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从描写的对象来讲,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利的事,都可以写。既可以写入物的过去活动,也可以写入物的现实生活,既可以写人物的平静生活,也可以写入物的斗争生活。从描写的方法来讲,可以作概括描写,也可以作细节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也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来揭示人物性格。总之,从人物的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写。如果我们把小说和叙事诗作些比较,小说的这一特点就看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