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伴你行-恐怖环境的呼唤
46359500000014

第14章 隐匿杀机的环境(3)

近几十年来,我国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的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每年达24亿吨,那儿已经成为我国第2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我国的第1大河——长江面临着变成第2条黄河的危险。

而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1964年还有着2000多平方千米的梭梭林。由于盲目开采,毁林造田,原先茂密的梭梭早已荡然无存,水草丰盛的牧场则成了风沙肆虐的荒漠。

越来越多的肥沃土地由于缺少了植物的保护,经风雨侵蚀变成了沙地。

据统计,地球上的土地已有30%的面积已经沙化或正在沙化。近10多年来,全世界每年有6~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寸草不生的荒漠。

更可悲的是,水土的流失导致了耕地贫瘠化和荒漠化,而土地的荒漠化又倒过来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化,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船舶在海上遇险就发出“SOS”的紧急求援信号。目前,我国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也到了非得发出求援信号的地步。资源短缺是伴随着地球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而发生的。我国的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却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用水资源来说,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是极不均匀的。淮河以北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但水资源却仅占全国的19%。华北、胶东、辽宁中部和南部以及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全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40多个。普遍的浪费现象和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据统计,全国已有几百万人的生活用水处于紧张状态,因缺水而减少的工农业年产值已达1200亿元人民币。目前,这种缺水现象还在加剧。

自然资源的短缺还表现在耕地面积的短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40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了1.3亿亩(1亩合667平方米)。仅1995年,我国耕地就净减600万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每人1.2亩,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面积的危险界限仅差0.4亩。由于受灾严重,全国每年因受灾遭损毁的耕地大约有200万亩。

水质的恶化

许多年前,美国曾经有一个名叫玛丽的厨师出了名。她的“大红大紫”并非因烹饪技术有超人之处,而是因为,玛丽在传染病的流行上扮演了一个令人憎恶的反面角色。

玛丽是一个伤寒杆菌的带菌者,而伤寒则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带有伤寒病流行的传染源。当伤寒杆菌从病人或带菌者的大小便中排出后,通过水以及其他被污染的食品由口进入人体。若是水源被污染了,便可引起暴发性的伤寒大流行。

据记载,由玛丽直接引起的伤寒流行有7次。正因为她是厨师,伤寒杆菌便通过食物到了顾客的口中。这样,由玛丽引起的水源污染造成了一次又一次伤寒大流行,被传染的病人包括致死者共达1350人。

几十年前,一首《伏尔加船夫曲》流传到中国。它那动人的旋律、优美的歌词深深拨了听众的心弦。从此以后,伏尔加河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脑海中。

可是,最近有消息传来,说是被俄罗斯人称作是“母亲河”的伏尔加河,水质污浊不堪,有些河段的水面甚至布满了油花,河中的鱼虾纷纷死去,“母亲河”已经濒临“死亡”。

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号称欧洲第一大河的伏尔加河发源于莫斯科西北面的瓦尔代丘陵,它弯弯曲曲的朝南延伸,流经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全长3690千米。

它像一棵枝丫繁茂的大树,滋养着俄罗斯欧洲地区大约1/3的土地,全俄罗斯的1/4人口。

号称“母亲河”的伏尔加河,近来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它接纳了俄罗斯将近一半的工业污水。这些污水中不仅有生活废弃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而且还有放射性物有机毒物和油类物质。如此一来,伏尔加河流域的人们“守着大河无水喝”面临缺水的危机了。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有“老人河”之称的密西西比河、欧洲著名的莱茵河、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以及世界上许许多多河流。

无独有偶,50年前,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发生了因水源受到甲基汞的污染而造成的水俣病;日本的富山市也因水源受到镉的污染而引起了痛痛病,有数百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通过间接途径被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所毒害。

今天,水源污染的状况已经十分严重。据称,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000亿立方米的淡水,约占全球径流量的14%以上,而且,目前还正呈日益恶化的趋势。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世界污水排入量将增加到16000~21000亿立方米,水资源将受到更为严重的污染。

毫不夸张的说,水源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生活污水中常常含有很多致命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这些含有病原体的污水一旦污染了饮用水源并进入人体,就会迅速引起各种疾病,如痢疾、腹泻、伤寒、肝炎、霍乱等传染病流行,进而导致大批人死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资料披露,不安全饮水引起的腹泻和其他疾病,每年造成数百万儿童死亡。

饮用水被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毒的有有机物污染,后果将更可怕。水中含有各种重金属离子和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酚类、氰化物、汞、铬、砷、铅、镉等。这些物质可引起人们畸形、患癌症、器官病变。

水俣病、痛痛病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

目前,我国饮用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仅占10%,基本符合标准的约占2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则高达70%。用地下水为饮用水的城市,9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污染逐年加重。例如,在苏南地区对16个饮用水的取水点进行检测,测得154种有机污染物,其中几十种化合物超标。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排放量,特别是化学耗氧量逐年增加,流经主要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河流则成为典型的排污沟。人们对我国532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已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湖泊受污染达到高营养化水平的已占全部湖泊的63.6%,我国人口密集地区的湖泊、水库几乎全部受到污染。

土地锐减

当今世界不少人都在谈论人口“爆炸问题”,担心人满为患。那么,我们的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一个国家的土地能养活多少人?

人们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世界人口发展历程,将发现人口“翻番”的速度越来越快;1650年世界人口为5亿,增长到1850年的10亿,翻番耗时200年;由1850年的10亿到1930年的20亿,相隔80年;由1930年的20亿到1975年的40亿,仅仅相隔45年。数字有力地表明,人口翻番历时愈来愈短,纯增人口越来越多。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在这一日,世界人口突破了50亿大关。今天,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口,正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迅速增长。据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预测,在2000年以前,人口还会再增加10亿;又据美国国情普查局的预测,到2000年末,世界人口将增加到62亿,这就是说,在今后的13年里,人口将纯增10亿~12亿,相当于1850年世界总人口的2倍以上,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人口增长速率加快,原因有二: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增加,死亡率相对降低;二是出生率高,尤其是人口基数大,纯增数就必然多。人口的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食品、住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娱乐、交通、治安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已是许多国家领导人,特别是发展中世界国家领导人面临的严峻任务。

尽管空间科学家有许多梦幻般的设想,但时至今日,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土地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对象。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而只有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积,以及目前为人类提供绝大部分食品的1.4959亿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是难以改变的。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是,通过垦荒可能要增加些耕地,但发展交通、住房及其他一些基本建设又要占用相当的耕地,而且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业用地的比例也会相应增加。此外,不合理的使用土地,以及在相当长时期内人类尚难以完全控制的自然力,还将造成部分土地退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表的一个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被日益扩大的沙漠化所吞噬,还有约100万公顷土地因受沙漠化影响而使粮食生产蒙受损失。该报告还预言,今后沙漠化的问题还将会更严重,它将威胁着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35%的干旱土地。而且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中,83%居住在发展中国家。毫无疑问,在一定时期后,总的耕地面积会趋向减少。显然,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关心人口与土地问题,具有卓识远见之士提出了土地潜在人口承载力的问题,以便探讨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首先涉足这一领域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科学家们。他们已经完成了不包括东亚在内的“发展中世界土地的潜在人口支持能力”的研究。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因素,除土地本身的生产潜力外,还必须考虑不同生活水准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状况。如果是探讨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时,还必须考虑到粮食产品的流通。

估算土地人口承载力,必须以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为基础。目前一般的作法是在扣除非农业用地以后,根据土壤、气候、地貌等土地条件,评定对作物的适宜程度,然后对所选定的各种作物进行产量分析,以确定特定条件下生产力最高的作物品种。特定土地条件下的产量并不是无止境的,因此在分析作物产量时,必须有一个最高限额,目前通常以光合潜力来表示。光合潜力是假定各种环境因素均处于最适宜的条件下,即有适宜的温度条件,能适时适量的供应水分,土壤有良好的水、肥、气、热状况,持续而稳定的供水供肥能力,空气中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常,风速既有利于空气流通而又不会引起作物倒伏,没有冰雹、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等等。总之,凡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均能得到极大限度的满足,而一切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都不会发生。显然,在现实的自然环境中是不存在这种理想条件的,因而把光合潜力称之为理想潜力。这种理想潜力与现实的农业生产很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反。例如,有人算出我国的光合潜力分布特征是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低,而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产量正好相反,东部比西部高。这一事实证明理想条件不存在,而且恰恰表明生产潜力还受到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灾害因素,以及人为投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估算实际产量时,必须考虑到其他因素的“衰减”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进行发展中世界土地的潜在人口支持力研究时,就是以气候、土壤和坡度三个因素为基础,按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投入水平,其中包括作物搭配、施肥水平、病虫害及杂草防治、土壤保持、劳动强度、灌溉及资金密集程度等,求出不同投入水平下的生产力。然后根据卡路里—蛋白质转换系数,求出各种作物的卡路里—蛋白质生产潜力,接着选出每个制图单元中生产最多卡路里的作物,并把各单元的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就可得到一个较大范围,比如一个国家、一个洲的最大卡路里——蛋白质生产潜力。在确定了一个区域不同投入水准下的卡路里——蛋白质生产潜力后,再与一定的人均需要的卡路里—蛋白质量相比较,就可求出该区域的潜在人口支持能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结果,把包括西南亚、非洲、中美、南美的和东南亚在内的5个世界发展中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即使在低水平投入下,也能生产出2倍于1975年人口(1975年这个区域的人口为19.566亿)和1.6倍于2000年人口所需要的粮食。预测2000年这个区域的人口将达到35.897亿,即在低水平投入下,也能满足57.435亿人口的需要;若采取中等投入水平,可满足4.2倍于2000年预测人口,即150.767亿人口的需要;倘若对所有耕地施以高水平投入,则可满足9.3倍于2000年预测人口,即333.842亿人口之需。如果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那么潜在人口承载力将更高。但是,由于人口分布、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上的不平衡,以及自然条件的差别引起土地生产潜力上的差异,各个区域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有很明显的差异。在上述5个区域中,西南亚要满足本世纪预测人口的粮食需要,就必须对所有耕地施以中等以上的投入水平。在所研究的117个国家中,在低水平投入下,有64个国家的土地资源不能满足2000年预测人口所需要的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这种预测有3个前提条件:(1)所有可耕种的土地必须全部用来种植粮食作物;(2)要达到2000年规划所增加的灌溉面积,并把所增加的灌溉面积全部用来种植粮食作物;(3)潜在的剩余产品在区内的流通不受任何限制。有必要指出的是,上述假定条件有些在实际执行中是有困难的,如事实上不可能把所有耕地全部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因为人类生活中其他一些必要的消费品,目前很大部分或全部仍然出自土地,仅仅纤维作物及烟草等就必须占用相当数量的耕地。现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是以十几种分布最广的作物为评价对象,从中找出产量最高者。这样做的结果,必然造成产品的单调,而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就更多样化。事实上要考虑广泛的作物搭配,势必影响总的生产潜力;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估算生产潜力时,尚未考虑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造成的土地损失、耕地面积的减少。从这一角度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得出的潜在承载力可能偏高,不过仍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