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46450100000017

第17章 与名人同行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

——安徒生

(一)

安徒生的剧本《黑白混血儿》上演时,女主角是由海伯格的夫人出演的。因此当安徒生从国外旅游回到哥本哈根后,海伯格见到了安徒生,笑容可掬地对安徒生说:

“我很快也准备到瑞典去旅行呢,如果能有幸能与您同行的话,我也能沾您点光。”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安徒生故意天真地说,“您最好还是陪您的夫人一起去吧,她誉满而归,您自然就沾到光了。”

海伯格气得脸色煞白,很不高兴地走开了。

安徒生知道,自己的回答尽管机智,但却得罪了海伯格。而得罪了他,自己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果然,在《黑白混血儿》走红之际,安徒生又写了一部剧本,名为《摩尔夫人》,结果遭到了海伯格毁灭性的批评,海伯格的夫人也拒绝再次出演。

这令安徒生的心情十分沉重,他需要马上躲开两件令他痛苦的事:一件是《摩尔夫人》不能上演的郁闷,另一件就是路易莎·柯林与律师林德的婚礼!

安徒生决定再次到国外旅行。

这时的安徒生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一旦在国内感到不愉快,就出国旅行。这也不是完全为了回避现实,而是安徒生感觉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那些无聊的事情上。而且,每一次的出国愉快旅行也都在深深吸引着他。

这一次,当安徒生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了。田野间长满了嫩绿的小草,温暖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的心里都是暖呼呼的。

到了巴黎后,安徒生在国民图书馆对面的一家旅店中住了下来。

当维克多·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海涅等一些大文豪听说安徒生来巴黎时,都对他表示十分欢迎。

著名作家雨果专门邀请安徒生到法兰西剧院观看了他正在挨骂的悲剧《卫戍官》。每天晚上,这出戏都会在一些较小的剧院演出,并遭受观众的批评。这也让安徒生懂得了,大作家的剧作有时也难免挨骂。从此以后,当国内再有人批评他的作品时,他就不那么在意了。

安徒生还亲自去拜见了大仲马。大仲马的生活习惯总是比较特殊,他每天总是与纸、笔、墨水等躺在一起,在这里写他的新剧本。

一天晚上,大仲马带着安徒生到“皇宫”剧院拜访了几个法国演员,同他们认识了一下,然后两人一起漫步到圣马丁剧院。

当时一大群演员正在换衣服、化妆,大仲马就领着安徒生从嘈杂的人群中穿过去,就像走过《一千零一夜》中的海洋一样,到后台愉快地参观。

当他们沿着大街回家时,遇到了一位青年男子。

“这是我的儿子,”大仲马向安徒生介绍说,“他是我在22岁时出世的,今年他已经是我那时的年龄了。不过,他还没有儿子。”

就是在这样有趣的介绍中,安徒生认识了小仲马。后来,小仲马也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几天后,安徒生又在朋友布卡姆伯爵夫人的家中认识了巴尔扎克。这位法国大文豪衣着整齐,举止文雅。这时,一位女士抓住了巴尔扎克和安徒生,拉他们一起坐在一张沙发上,然后她自己坐在他们中间。

“你们看,我坐在你们中间是多么渺小呀,这正显示了你们的伟大!”

安徒生回过头,视线穿过她的背后,与巴尔扎克微带讥讽的笑脸相遇。巴尔扎克半张着嘴,然后以一种奇妙的态度噘了噘嘴。这就是安徒生与巴尔扎克两人的第一次正式会晤。

在巴黎,安徒生再一次见到了老友海涅。这时,海涅已经结婚了,海涅和妻子对安徒生的态度都非常友好、自然。在他们家中,有一群孩子正在与他们夫妻二人一起玩。海涅幽默地说:

“这些都是从邻居家借来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我们自己的。”

海涅还从自己最近写的诗中挑选了一首抄出来赠给安徒生。

在巴黎,爱迪生到处都受到友好的款待,人们对他的作品也都十分推崇。那些在丹麦被骂得一文不值的作品,在这里却得到了深深的赞赏。人们不仅把安徒生看作一位诗人,更把他看作一位名人,还推崇他为本世纪的大文学家。

“这么崇高的礼遇,我能够担当起来吗?我的作品真的这么伟大吗?”

安徒生静静地反省了一下自己,感到脸上火辣辣地燥热起来。天生胆怯羞涩的性格,让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二)

第二年,安徒生开始到德国旅行。这时,他在海外的活动达到了最高潮。

安徒生刚一到威玛尔,就有皇家马车专程到旅馆来迎接他。车上还坐着传记作家埃克尔曼和老宰相米勒尔两人。

原来,是王室的沙克逊大公与大公夫人邀请安徒生去进餐。

安徒生坐在马车上,愉快地欣赏着周围美丽的森林与耸立在山坡上的爱托斯堡。

正当安徒生看得出神时,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在树荫下招呼马车停下来。随后,米勒尔下车,向青年介绍了安徒生。青年热情地与安徒生握手。

安徒生不认识这位青年,感到很奇怪,就问米勒尔他是什么人。

“他是太子卡鲁尔·亚历山大。”米勒尔向安徒生介绍说。

安徒生听完,简直是惊喜异常。

车子到达离宫后,安徒生又与卡鲁尔,以及他的父亲亚历山大大公和大公夫人见了面。

卡鲁尔夫妇在招待安徒生吃完晚饭后,便陪同他到爱托斯堡村进行访问。村里人听过爱徒生来了,都聚集在一起,拉着小提琴,兴高采烈地载歌载舞欢迎他。

这时,卡鲁尔太子指着一棵大树,对安徒生说:

“我相信,几十年或几百年后,你的名字也一定会刻在这棵大树上面。”

原来,这棵大树上刻着歌德、雪莱和威兰德三位大文豪的名字。

安徒生听了卡鲁尔太子的话,非常感动。他想:

“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与歌德、雪莱和威兰德三位文豪一样,名垂千古呢?”

1844年,安徒生从德国回到哥本哈根,随即便收到了丹麦首相兰茨·布雷腾伯伯爵的来信,称正在菲英岛度假的丹麦国王与王后邀请安徒生一同来度假。

国王与王后的厚待,让安徒生倍感荣幸,他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安徒生马上动身赶往菲英岛。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与王后提前准备了宴会,并为安徒生预留了座位,还亲自为安徒生安排了住所。

在菲英岛度假的整个期间,安徒生都是与王室一家一同进餐的。如此的荣幸之至,让安徒生感觉自己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和磨难都是值得的。这也仿佛证明了他来哥本哈根前对母亲所说的话:

“尘世间的显贵与财富,都摆脱不了艰难与痛苦。”

9月6日,是安徒生来哥本哈根25周年的纪念日,国王与王后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并且关切地询问安徒生这25年来的生活情况。

安徒生简要地向国王谈了自己的情况。当国王得知安徒生的收入不高时,第二年就为他增加了年薪,以便安徒生可以更加体面而专心地生活和创作。

菲英岛的度假结束后,王后还赠送了安徒生一只贵重的戒指,作为他们在菲英岛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纪念。

从这以后,国王和王后就一直关注着安徒生的生活与创作情况,这给予了安徒生极大的鼓舞与鞭策。

第二年的4月2日,国王和王后又特别邀请安徒生与他们一起吃饭,为安徒生庆祝生日,以表达对安徒生的关心与支持。

在给安徒生的生日纪念册上,国王写了这样的祝词:

靠充分发挥的才能获得的光荣地位要比恩宠与礼物更有意义。

请记住这些话!

你的亲爱的克里斯蒂安·R

王后也为安徒生写下了体面而珍贵的祝词。

国王与王后的重视与厚待,让安徒生感觉到无比的幸福与光荣。此刻的安徒生,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847年5月,安徒生又从哥本哈根出发,经过德国、荷兰、法国,到达英国。

在到达英国的第二天上午,安徒生就去拜访了丹麦驻英国大使雷文特洛伯爵。安徒生希望能够通过大使的关系,多认识一些英国文艺界的朋友。

雷文特洛大使告诉安徒生,他和他的作品早已为英国所熟识。就在当天晚上,帕默斯顿勋爵就要举行一场精彩的舞会,并准备邀请安徒生前往参加。

晚上,雷文特洛大使带着安徒生参加了舞会。舞会上聚集了英国身份最高的贵族,他们对安徒生的到来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查尔斯·狄更斯,在与安徒生相识后,不久便亲自到安徒生的住所去拜访他,还将他所有插图精美的作品都送给安徒生,以表示对安徒生敬仰。

这次旅行回国后,安徒生写了一本新童话,并在圣诞节前出版了。安徒生将这部新童话送给了英国的朋友,并在书中题词:

“向我的英国朋友们致以圣诞节日的祝贺!”

(三)

安徒生在成为名人之后,以诗交友、以文交友、以名交友便成为一条不成文的定律。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他还清晰地记得与瑞典著名女歌唱家珍妮·林德的初交情况。

那是发生在1840年的事。

有一次,在哥本哈根的住所中,安徒生从一位瑞典客人的名单中第一次见到了珍妮·林德的名字。这一年,安徒生在访问瑞典期间也受到了瑞典人的盛情接待。当时,他也去拜访了这位享有“瑞典夜莺”美誉的年轻歌唱家。珍妮·林德对安徒生很有礼貌,但表情却相当冷淡。所以,她当时给安徒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安徒生也很快就把她忘记了。

三年后,即1843年,珍妮·林德来到了哥本哈根,希望能够在皇家剧院演出。这次,珍妮的一位朋友找到了安徒生,说珍妮曾读过他的作品,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这位朋友希望安徒生能与她一起去见见珍妮,劝说珍妮在皇家剧院演几个角色,让哥本哈根人能够听听她那美妙的歌声。

其实,珍妮当时很想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演出,但又没有一点把握。用她自己的话说,她除了瑞典的舞台外,还没有任何国外演出的经验。

这次,读过安徒生作品的珍妮·林德在接待安徒生时与上次就完全不一样了。刚一见面,她就热情地向安徒生伸出手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与他谈论他的作品,还谈到她的小说家朋友布雷默女士。然而,当安徒生将话题转到请她到皇家剧院演出的问题上来时,珍妮却比较犹豫。

安徒生见状,便鼓励她说:

“我没有听过你的表演,不便妄加评论,不过,在哥本哈根,只要有中等水平的嗓音和演技就可以获得成功,何况你!你一定能够获得意外的成功!”

在安徒生的劝说和鼓舞下,珍妮同意了。结果,她在哥本哈根的演出异常成功。她那富于青春活力的嗓音扣人心弦,洋溢着深厚的情意与才华,有一种别具一格、令人神往的东西,甚至令整个哥本哈根都为之倾倒。丹麦的学者们还破例地为她奉献了小夜曲,给她以最高的荣誉。

对于哥本哈根观众的热情,珍妮感动得哭了。她不断地答谢道:

“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当我再次来到哥本哈根时,我会为大家奉献更多的节目。”

在舞台上,珍妮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然而在台下,她却是一位十分普通、敏感,甚至有点孩子气的年轻姑娘。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与平易近人的平民风格,使珍妮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般吸引了安徒生,甚至令安徒生为之疯狂。

安徒生在欣赏珍妮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的同时,更欣赏她在成功之后仍然保持自己的个性:一个聪明的孩子般的性情以及对贫穷弱小发自内心的同情。

有一次,珍妮听说有个团体通过募捐的方法来筹集资金,用来帮助那些因受父母虐待而沦为乞丐的不幸的孩子们,她就举行了一次募捐演出,然后将票价收入全部捐出来。当有人告诉她,这笔钱可能会令孩子们受益很多年时,她顿时高兴得热泪盈眶。

珍妮的善举让安徒生十分感动。出身穷苦家庭的安徒生简直太理解这一善举的意义了,他也因此而对珍妮更加敬重。珍妮那圣洁的心灵让安徒生第一次对艺术与生活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在他过于灰暗的心灵中射入了更多灿烂而温暖的阳光。安徒生觉得,自己又一次坠入了情网。

这一年的秋天,珍妮再次在哥本哈根作了表演,同样大获成功。她在舞台上向观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天性纯真的女孩子,那高尚的天性渗透在她的每个动作之中;而在家中,珍妮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聪明、天真、率直,充满了孩子气。

在回瑞典前,珍妮特意举行了饯行宴会,以感谢所有人对她的支持与关爱。她特别走到安徒生面前,举起一杯香槟酒,微笑着对安徒生说:

“我非常感激您对我的关照,我希望能够在哥本哈根有一位兄弟,您愿意做我的兄弟吗?”

这显然与是安徒生的期望相差甚远的,但他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没能当面向珍妮表达感情的安徒生,在珍妮离开后,选择了用书信的方式向珍妮倾诉自己的情感。但是,珍妮却没有给他任何回答。

两年后,安徒生在伦敦又拜访了在那里演出的珍妮。虽然安徒生仍然在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理想,但事实上,他依然是一厢情愿。

1845年冬天,安徒生的作品再次遭到哥本哈根一些人的嘲笑与攻击。为了摆脱烦恼,他来到了柏林。珍妮恰好也在那里,安徒生非常希望此时能够得到珍妮的安慰与鼓励。尽管珍妮还是热情地接待了安徒生,但安徒生却明显感觉到两人之间那种亲密与默契已经没有了。

仅仅交谈了半个小时,珍妮就礼貌地起身告别了。安徒生知道,自己的这一次恋情又失败了。

尽管如此,珍妮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以及给予安徒生内心的抚慰,依然令安徒生一生都难以忘怀。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对于我成为诗人,没有任何书、任何人比珍妮·林德的影响更好、更崇高的了……在我的经历中,我幸运地发现,由于我对艺术和生活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便有更多的充沛的阳光射进了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