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以一个历史反叛者的视角,从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中,读到的却是道德仁义礼的匮乏,他主张回归到人类最初的本质,回归到婴儿般的纯、璞玉般的真。那么老子的政治思想也是如此,他提倡无为而治,反对一切人为的治理,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那么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究竟是什么?他理想中的国度是什么样子的?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说黄帝在治理天下的时候,曾经想找一个高人来请教一下,如何才能把天下治理得更好。这个高人,庄子给他虚构了一个名字叫大隗,也就是大道的意思,他住在具茨之山。黄帝带着他手下的六位圣贤,乘着马车到大隗所住的地方,去寻找他,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了,没有找到这个人物。在路上倒碰到了一个牧马的童子,他们就问这个牧马的童子,说你知道大隗这个人吗?这个童子说知道。他们又问大隗住在什么地方知道吗?这个童子说,我也知道。
黄帝一听觉得很奇怪,说这么一个小牧童他竟然这些都知道,那他是不是也知道如何治理天下?于是就向这个小孩请教,他说那你能不能跟我谈一谈怎么治理天下?这个小牧童倒是很谦虚,先是不愿意说,推辞,但是黄帝又继续追问。然后这个童子就很简单地说了一下,他说治天下和我放马也没有什么区别吧。黄帝就觉得很奇怪了,治天下那么大的事情,和你放一匹马怎么会没有区别呢?它们两点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这个童子跟黄帝说,我放马的时候,怎么样能让马好呢?怎么样能把马养得膘肥体壮呢?马喜欢吃什么,我就让它吃什么,马不喜欢吃什么,我就不让他吃什么,不就这么简单嘛!黄帝一听,对啊,治理天下,如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也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吗?老百姓喜欢的政策,我就制定,我就推广,老百姓不喜欢的政策,我们就把它废除,还真是有相同之处。黄帝赶紧向这个牧童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把这个牧童称为天师,也不要再去找大隗了,有这个牧童讲的话,治天下的要道也就在里面了。那么这个要道是什么道呢?就是自然之道。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庄子·徐无鬼》)
庄子的这则寓言故事体现的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反对一切人为治理国家的方式,提倡自然之道。那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什么具体内容呢?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我们上一章里面讲到,老子反政治的第二个观点是最彻底的。也就是说,他不仅反对现行的政策,他是反对一切人为的治理。他认为一切人为的治理都是不好的,最好的政治就是自自然然。所以,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和这个牧童所说的“治大国若牧马”,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既然治理天下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然之道,自自然然、顺应自然,那么所谓的政治,或者说治理国家的关键,也就不在于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做什么,而是只要我们把现在正在干的事情停下来,什么也不做就是了。老子下面有这么一段话: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道德经·第三章》)
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老子的思想更多的是否定性的思想。我们看这一段就是一个典型,一口气说出了八个“不”字,四个“无”字。你感觉就是老子摇着头,口里是一连串的不,什么都不要,治理天下不是要做什么,治理天下就是什么都不做。所以这一段话里面八个“不”字,四个“无”字,实际上是从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老子都给予了全盘的否定。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比如说开头的第一句话。为什么“不尚贤”呢?“贤”就是贤良之人,“贤”就是一个人智力、能力、言行的总和,是对一个人综合的评价,你这个人智力如何,能力如何,品行如何,综合评价是贤或者不贤。按照传统的观点,“贤”当然是好。如果给你一个综合评价,结果是“贤”,那年终总结,你就很顺利通过了。可是老子是从事物的正面,看到了事物的背面,他看到了“贤”不好的一面。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了“贤”既然是一个人能力的总合,那么“贤”也就会成为一个人“有为”的工具。
老子讲“无为”,“无为”当然可以什么都不做,不做的话,就可以不要能力。一旦要做事,就一定要有能力,所以人越是贤,他的动作也就越多,那潜在危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老子看来,这个世界上很多的坏事,很多破坏性的事情,都是一些有能力的人做出来的,很多的祸是他们闯的。被历史与现实的无穷变幻与无数鬼脸弄得心惊肉跳神经兮兮的老子渴望宁静,那种远古的无争无夺的,无知无识的,无是无非的宁静,所以老子说“不尚贤”。大家都不贤,大家都没有什么能力,那天下就太平了。
第二句话,“不贵难得之货”。
“货”是什么呢?“货”是人人都想得到的物质享受。“货”的坏处是它刺激了人的欲望。有货你也想要,我也想要,那我们就争。为什么想要?因为货刺激了我们去享用这个货的欲望。
大家注意“货”和“贤”这两个字的字形非常相近,两者的意思也有相关联之处。根据清代的大语言学家段玉裁的解释,什么叫“货”呢?“货”是辗转易手之财,今天在我家,明天转到你的地方了,这就叫易手之财。那么“贤”是什么意思呢?“贤”是由于“多财”而引申出来的人的多能。那我们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关联性了。
“货”是所争的目的;“贤”则是争夺的手段。
货越贵,人就越要去争;人越贤,争夺的手段就会越激烈,阴谋就会越周密,用心就越机巧,用心就会越险恶。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应该是让你的内心空虚,让你的志向卑弱。老百姓都心智空虚,志向卑弱,没有什么欲求,安于现状,随遇而安,当然,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得要让他吃饱,所以要“实其腹”,填饱他的肚子,让他有一个好的身体。
我们看让老百姓吃饱了,有好身体,但是让他心灵空虚、志向卑弱、无知无识,我们不得不指出,这实际上就是愚民政策。我们必须要客观地指出来,老子愚民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和榨取。他认为这样的愚,这样的空虚,这样的卑弱,是纯朴的表现,是赤子之心的状态,甚至是道德的人和道德社会的最高境界。吃饱了,喝足了,身体强健,无知无识,无欲无求,同时,老子也认为这是最为幸福的境界。
庄子也曾就这个境界解释过,他说如果老百姓能抛却知识与人世间的经验,只是遵循自然规律。那么就没有自然的灾害,没有外物的拖累,没有旁人的非议,没有鬼神的责难。活着就像在水面飘浮,死了就像疲劳后休息。不用思考,也不做谋划。睡着不做梦,醒来无忧患,心神纯净精粹,魂灵从不疲惫。虚空而且恬淡,这样才合乎自然的真性。
去知与故,遁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刻意》)
我们看关于圣人之治,后面老子还有一句话: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老百姓都已经变成愚民了,肠胃很充实,不饿不冷,衣食无忧,又没有更多的志向,就是没有追求,头脑空虚,筋骨强健,心智卑弱,那么个别的智者还能够干什么呢?他还哪里去敢为呢?他和谁去有为呢?智者就变得很孤立,智者哪怕想有所作为,想改变一下这个世道,没有响应的人了。这是老子主观上的愿望,但是话又反过来说,我们刚才讲,老子这个愚民政策,实际上,他是真心地认为这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只是为了维护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道德的境界。这是老子自己的主观愿望,但是客观上,老子这样的话,在中国历史上,也确实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样愚民的政策,也实在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今天讲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要让国民提高文化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让国家强大,让人民幸福。而老子却认为,只有在无知无识中,人才有真正的心灵平静,才能幸福。也许像老子所讲的那样,在无知无识的状态当中,可以维持心灵的平静。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个人假如对世界缺乏认知,对自己缺乏把握。客观的世界没有得到改造,主观的世界没有得到提升,自身的人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说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说这是一个理想的人生;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是一种真正经得起推敲的幸福。
恰恰相反,这样的做法在客观上,也确实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实行愚民的统治。实际上,老子本人也有过类似的表述,比如,他讲到了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代的那些善于引导人民的帝王,不是用一种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方法,恰恰相反,是通过愚弄人民的方法。也许老子讲的话是有道理的,古代的统治阶级,老子讲的古代,是指三皇五帝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帝王们,确实是通过愚民的政策,而不是通过明民的政策来治理天下的。但是问题是老子在这是做正面的提倡。
他说老百姓为什么难以治理呢?是因为老百姓太有智慧了,老百姓的知识太多了。如果老百姓没有知识,那就好治理了。应该说,老子确实说出了一种客观的情况,但是作为一个思想家,你不能做这样的提倡。
老子思想有很多地方,确实是很矛盾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站在人民的一边,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看,他又很明显地站在统治阶级的一边。用智在治国,那是国家的灾祸啊,不用智治国,才是国家的福祉。也就是说,用愚民的政策来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祉,这样提倡是很可怕的。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一帮愚民,也就像老子所讲的一样,即使有个别的智者,他也是无所作为的,他也不敢有所作为。
鲁迅先生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他说在一个铁笼子里面,所有的人都在昏睡以待死。这个时候,如果有那么一两个清醒的人醒了。鲁迅先生非常惶惑地问了一个问题,那么这一两个人是也跟这大众一样,接着去昏睡待死好,还是把大众叫醒起来好呢?当然鲁迅先生最终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他叫喊,他希望唤醒国民,所以他的第一部小说集的名字叫《呐喊》。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铁笼子里边,一两个明白过来的人,必须用自己的“呐喊”来唤醒民众,这样国家才有希望,人民才有希望。
英国的一个思想家穆勒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论自由》,在这本《论自由》里边,他也有过类似的表述。他说,在专制的社会里,出现过并且还会出现伟大的思想家,但是,由于普遍存在的大众都是愚昧的、无知的,所以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火花,只能在小范围里悄悄地传播,并且自生自灭,而永远不能以它的光亮来照亮社会的一般生活。所以,愚昧的大众不光是专制暴政的受害者,也会变成专制暴政的同伙,和专制暴政一起来迫害先知先觉者,这就是所谓的的集体暴力。老子讲“使夫智者不敢为”,为什么不敢为?面对这样的集体暴力,智者也是不敢为的。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我们讲到了“无为而治”实际上是否定形式的“治”。他讲到了: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我一旦无所作为了,老百姓自然就受到教化了,我如果没有什么行动,国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老百姓自然会走到正道上。按照老子这样的一种思路,得出的一个合理推论是什么呢?那就是既然无为了,还要统治干什么?所以我们上一次,老子实际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无为的结果,实际上是否定了统治的合理性。既然已经不需要统治者了,那也就没有了“治于人者”,也就没有被治的老百姓了。那也就不需要再有什么社会组织,比如国家,与此相关的道德观念也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一切都会被否定掉。实际上老子也确实就是这样想的。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思想与主张。他在反对人为统治的同时,也强调了对自然状态的追求。而他提出的“小国寡民”思想,则构建出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国。那么老子心目中的国度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这种思想给后世带来什么影响呢?
他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就是所谓的“小国寡民”理想。这“小国寡民”我们注意一下,虽然他用“国”这个词,但是实际上这个国小到了这个程度以后,已经不能再叫做“国”了。这一段是整个老子五千言里面,最有诗意的一段。老子五千言虽然是用韵文的形式写成的,如果我们按照古音来读的话,都是押韵的,但实际上,有诗意的地方不多,是很抽象的,但这一段很有诗意,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产生过很多重要的影响,我们把这一段来看一看: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国小民少。国小到什么程度?小到他后面所讲的“邻国相忘”、“鸡犬之声相闻”。你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抬起头向远处一望,那就是临国了,临国的鸡叫声,狗叫声你都能听得见,这还叫“国”吗?所以我刚才说了,虽然他在这个地方还有“国”这个概念,但是这个“国”只是一些原始的自然村落,最多是一个小集镇。所以,我们说老子实际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是反对国家的。
但是讲到这个地方,我们稍微引申一下,反对国家他就是反对谁呢?你这样一想会吓我们一跳,反国家不就是反对周王朝吗?老子反对周王朝,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老子是周王朝档案馆的馆长,老子是周王朝的史官,老子也可算是朝廷的一个命官,他竟然反对这个国家,反对周王朝,所以说老子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人,老子是一个特别有叛逆精神的人。他把国家变成那么小了,我们可以想一想,那么把周王就变成什么了?周王此时此刻可是一个天子啊,这个身份多么值得骄傲啊!天子天子,天之子啊!他是天在人间的代表,天子之下还有诸侯,那么辽阔广袤的领土之上,他是天下的共主,多神气,多气派,多威风!可是老子要把这样的天下,都划分为自然的原始村落和集镇,那周天子也就只能去当一个小村长,当一个原始部落小酋长。这就是老子的想法。
那么“小国寡民”,规模小了以后,他说“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老子的反智思想,反技术、反文明、反进步。什么叫“什佰之器”?“什佰”表示多,就是各种各样的工具和用具。人类发展到老子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技术的进步,有很多的器械。但是老子说不要用,技术的世界,往往影响人的心灵世界,太重智慧,可能损害德性,这是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家几乎一致的观点。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让老百姓都看重生死,不迁徙到远方,生在这个村落,就在这儿一直到老死,交流移民都没有了。这样的结果是即使有舟、有船、有车,但是老百姓都不到远处去了,有车也没有人乘坐了,有船也没有人乘坐了,即使有铠甲有兵器,也没有地方摆开阵式打仗了。
除此之外,还要让人民回到结绳而治的时代去,文字也不要了。我们可以问一下老子,文字都废除了,你这个五千言怎么办呢?有什么事情,身上打一个结,老子是彻底的反文明啊!而到了这个时候,老百姓会怎么样呢?“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老百姓对所吃的东西感到很甘甜,对自己所穿的衣服会觉得很漂亮,对这样一种风俗会觉得很快乐,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也很安心。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的鸡叫声、狗叫声,我们这边都能听得见,但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不来往的。“不相往来”与“无为”,互为因果。既然“无为”,“往来”哪有必要?既然“不相往来”了,怎么去“有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老子反对人与人之间文化上、社会组织上的联系和交往,他要斩断这种人与人之间文化的纽带,让人回到自然的血缘纽带中去,回到家族中去,回到血缘中去,说白了就是回到原始的部落中去。
可见老子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评价很低,抱着一种很悲观的态度。对于人类的伟大文明成果——国家,他的评价更低,他倾向于把这样的国家解散,重新回到原始部落的状态中去。在他的笔下所描写的“小国寡民”的生活,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在晋代,陶渊明就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桃花源诗并记》。这个桃花源,确确实实有着老子“小国寡民”的基本特征。陶渊明是这样描写的,在晋朝有一个打鱼的人,有一天顺着一条小溪走,忘掉了路途远和近,忽然碰到一片桃花林,这个桃花林很漂亮,然后他就继续往前走,想着我要把这片桃花林一直走到头,走到头了以后,发现了一座小山,山的旁边仿佛有光,他一看是一个山洞,他从山洞里面钻进去,一开始山洞很狭窄,“初其狭,才通人”,才能通过一个人,他继续往前走,豁然开朗,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什么呢?就是一片桃花源,里面屋舍俨然,田野里面,南北向的、东西向的田埂也都整整齐齐,男男女女来来往往,男耕女织,老人与小孩怡然自乐。这里描述的是一个群山环抱之中与世隔绝的小村落,这就是典型的小国寡民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幸福的,这种生活是安逸的,这种生活是有诗意的。这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给后世所产生的这么一个影响。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
我们可以说,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关于幸福生活的一个非常美好的想象。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面,在我们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黑暗时代里面,它成为备受压迫和剥削的人们幻想中的理想王国。这也可以说是老子对于我们这一个苦难重重的民族的精神上的安慰。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指出,实际上老子对于如何治理天下,他谈的并不是很多,老子真正感兴趣的,他谈的最津津有味的,是个体在这么一个处处充满险诈、处处充满陷阱的世界上,如何自处;以及和别人打交道,同时又能避免别人的陷阱。喜欢他的人说老子这方面的思想,体现了一个思想家的大智慧,而不喜欢他的人,认为老子是非常阴险非常奸诈的。那么老子的人生哲学,到底是大智慧,还是阴险奸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