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从他出生的时候开始,他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学习着,对于周围的一切,孩子都是充满着好奇地想要去了解。可以不夸张地说,学习应该是孩子的本能,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积极地渴望着学习的,可是当这些孩子一但进入了学校,这样的渴望就消失了,他们开始厌倦学校的生活,开始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一种枯燥但是必须要完成的活动。是什么让孩子不愿意在学习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家长和学校,把原本快乐地学习变成了机械地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学习了的乐趣,不是孩子不爱学习,而是学习的方式无法让他保持积极性。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但是在学校里,他们都必须做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老师说,这其实是一种压抑孩子天性的方式。当孩子回到家了,本应该恢复自己的天性轻松一点,父母却总是要求孩子继续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安静地完成功课。如果要让孩子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就不应该要求孩子们安静地在书桌前一动不动地学习。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调动还所有感官的过程,学习的环境不应该是家里那一张小小的书桌,德国署名音乐家贝多芬就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贝多芬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家附近的一片小树林,常常在这里留恋往返让父母到处寻找他。在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里,他倾听流水的声音、风吹的声音、鸟鸣叫的声音……这些声音对年幼的贝多芬而言,就是一曲精妙绝伦的交响乐,他总是呆呆地听着这些声音忘记了时间。有好几次,妈妈到树林里去寻找贝多芬,甚至还看见他在傻傻地和树“对话”,他把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当做是树特有的语言。
贝多芬那位当宫廷男高音歌唱家的爸爸对儿子的行为很不满,他总是生气儿子为什么不肯好好地在家练习钢琴,却不知道儿子对那些乐谱和没完没了的练习已经十分厌倦了。父亲一心想让自己超越神童莫扎特,这强制的要求几乎让贝多芬差一点放弃音乐。
好在妈妈理解自己,她总是理解儿子为什么痴迷于大自然的声音,甚至会和儿子一起听雨的声音,他知道清澈地小溪对儿子还说比乐谱更重要。这种童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痴迷影响了贝多芬成年后的创作,正如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从没有忘记过莱茵河,庄严的父亲般的大河。这条河仿佛一个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和力量都在其间流淌。”
如何让孩子体验到快乐
——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让孩子直接去感受一份经验比给孩子讲一千次空洞的理论都更有效果。海伦·格勒小的时候,她的老师无论如何也无法给她解释“水”这个词语,对于一个又盲又哑的孩子来说,“水”绝对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于是在某个天气晴好的下午,老师把她带到了郊外,在一条小溪里,她把海伦的双手浸入到清凉的溪水中,让海伦体会那种水流过手心的感觉。当海伦正新奇地享受着这种对她来说很奇妙的感觉时,老师抓起她的一只手,在手心拼写出了“water”这个词语,就在这一瞬间,海伦理解到了这个她过去一直弄不明白的词语的意义。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就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会按照他最喜欢地方式去学习,在适当的范围内,家长都不应该去干涉孩子所选择的方式,也许孩子就是在他所选择地方式中才会找到快乐。儿童时代的达-芬奇,喜欢大自然的景色,经常攀登悬崖,并且对画画很有兴趣。他时常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描绘着那些五彩缤纷花瓣和树叶。他喜欢捉几个小动物仔细地观看,然后进行描绘。父亲一直以为他只是在玩耍而已,直到有一天,达-芬奇发现家里有一块木板,就做了一个盾牌,并将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画了上去拿去给父亲看,父亲看到上面画的各种小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合理,形象逼真。他感到十分高兴,原来孩子不只是在玩耍,也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天赋,于是从这一刻起他决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