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她吃了一点点东西,就是早上给老太太做的麦片,她吃了一点,然后就上了楼。她忽然不想再待在楼下,过了一会儿她又下了一次楼,把老太太的那间屋门给关了起来。她希望这时候有电话打过来,最好是从那边打过来,她想好了,只要那边这时候把电话打过来,她就会把老太太的死讯马上告诉他们,他们也许会很快就从新西兰那边赶回来。但她也想好了,要是那边不打电话过来,她也不会把电话打过去,虽然她知道那边的电话号码,但她不知道自己打过电话之后将会发生什么事?但她可以肯定自己不会再继续住在这里,自己到时候要搬到什么地方去住?或去什么地方再重新找事做?她过去,扒在窗口朝外看了看,对面楼顶白花花的。
她回头又看了看自己这间屋的门,她走过去,轻轻把门关上。
4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到第四天的时候她不得不找了些胶带纸把老太太那间屋的门缝封了起来,那种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但味道是封不住的,她只好重新打开门把老太太屋子的那扇窗户打开。老太太还那样躺着,当然她只能那样躺着,如果没人动她的话,她只能一动不动脸上蒙着那块白纱那样躺着。她绕过床,踮着脚把窗子打开,又马上踮着脚从这间屋子出去,然后又把老太太的门缝用胶带纸封了一下,这样一来味道小了一些,再说她也像是习惯了。在这四天里,她又接到那个女的打来的电话,现在是,她只要一听到是那个女的就会把电话放下。这四天,她一次门都没出过,也不见有人来敲门,整整九年了,上门的人除了收电费水费和煤气费的她几乎就没见过别人。整整四天,她一直待在楼上,有时候会下来找点吃的,厨房里有方便面,还有点心,点心都放硬了,她看了看冰箱,里边有元宵,那种袋装的,还有温州人腌得那种雪白雪白的小萝卜,这种小萝卜原来是粉红色的,一旦腌成白的,味道就酸酸的很好吃。老太太很喜欢吃这萝卜,用一点点瘦肉切成丁儿,再把这种萝卜也切成丁儿放在一起炒,是一道吃米饭的好菜。她总是把要拿的东西从冰箱里一取出来就马上急慌慌离开厨房,上楼的时候心里又总是“砰砰”乱跳,好像做了什么坏事。其实她现在没什么食欲,一点点都没有。有时候她会下楼去厨房烧一壶水,水壶坐在煤气灶上她往往会把这档子事忘掉,当水壶猛地叫起来的时候她又会被吓一大跳。
电话是第五天打过来的,从遥远的新西兰,打电话的是老太太的儿子。
接电话的时候,她的心“砰砰”乱跳,她用手按着那地方,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睡着了。”她说。
“那就让她睡吧。”老太太的儿子在电话里说咱们那边下雪没?
她朝外望了一下,对面屋顶上的雪已经不见了。
“身体怎么样?”
她听见自己在说:“很好。”
电话里又说了话:“牙镶得合适不合适?”
她的脑子忽然亮了一下,忽然想起那个女人无数次打过来的电话。
“怎么样?”
她忍不住“啊”了一声。
电话里老太太的儿子说老太太是该再镶口牙了。
“谢谢你带她出去镶牙。”老太太的儿子又说。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又说,“身体挺好。”
“那台电视,楼上那台电视。”电话里老太太的儿子说你可能和老太太看不到一块儿去,你看楼上那台电视吧,各看各的。
老太太的儿子最后又说打电话就是想问问镶牙的事,牙镶的合适就好。又说,这边看牙医要花很多的钱。这时候她听见电话里有什么叫了一声,声音很尖。是狗。她知道他们在那边养了一条狗。她还看过那张狗的照片,黑的。
她对电话那边老太太的儿子说:“身体挺好,放心吧。”
这么说话的时候她的另一只手用力按着自己胸口那地方,好像马上就要透不过气来了。
“它一点儿也不脏。”
她不知道电话里这句话是对她说还是对站在那边电话旁的人说,是在说狗还是说人。电话里又有人说了句什么,声音很含糊。
5
这天她下楼去了一次,她径直去了那家小镶牙馆,她想起来了,她把老太太那口亮晶晶的假牙取了回来。她对镶牙馆的那个女牙医说老太太这几天下不了楼,她会把假牙先拿回去让她试试,有什么不合适再拿回来。女牙医说她们可以出诊,“有时候给躺在床上不能动的老人镶牙我们都出诊。”从镶牙馆出来,她路过那家卖面包的小铺子,她喜欢吃那种最便宜的面包,那种面包总是十个连成一片地卖,有那么点酸味儿。她买面包的时候,卖面包的年轻人正把一个面包掰开让另一个顾客闻,并且很生气地说里边的果酱都是鲜货!谁可能用过期的果酱做面包!她看不清玻璃后面卖面包的那张愤怒的脸,玻璃的反光很厉害,她只能在玻璃上看到自己,她就那么看了一会儿自己。她算了一下,要是老太太和她一起吃这十个面包,她们可能要连续吃五天,但现在只有她自己。
从外边回来,她踮着脚去了老太太那间屋,但她没有进去,老太太的屋门还被胶带纸封着,所以她现在闻不到任何味儿。她把那副假牙用一块儿黄绸子包了包,那块儿黄绸子是从礼品盒子里取下来的,这会儿终于派上了用场。她把那副假牙仔细包好,然后把它轻轻放在了老太太那间屋的门口,远远看过去,是那么黄黄的一小块儿。很长时间,它就一直被放在那间屋的门口。从楼上下来去厨房的时候,她总会朝那边看一眼,然后急急走开。她现在是吃在上边住也在上边,平时很少下来,下边这一层除了厨房,地板上都已经蒙上了很厚的一层灰尘。
再有一次,已经快到秋天了,那边又打来了电话。
“身体挺好,老太太和老同事们聚会去了。”
她的手抖个不停,胸口那地方又好像要透不过气来了,她正想再说句什么,那边已经挂了电话。
作者简介:
王祥夫,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大同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小品文学会会长。《小品文选刊》主编。
着有长篇小说《米谷》《生活年代》《百姓歌谣》《屠夫》《榴莲榴莲》等七部,中短篇小说集《顾长根的最后生活》《愤怒的苹果》《狂奔》《油饼洼记事》等五部,散文集《杂七杂八》《纸上的房间》《何时与先生一起看山》等六部。
曾获赵树理文学奖,《山西文学》优秀小说奖,短篇小说《上边》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一名,个人专辑获2006年度《滇池》奖,短篇小说《桥》获《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原创奖”,长篇小说《种子》英译本获美国丹佛尔奖,短篇小说集《狂奔》获2009年中国“三个一百奖”并参展法兰克福书展,中短篇小说《儿子》《怀孕》《回乡》《西风破》《驶向中北斗东路》等改编并拍摄为电影。
必修课
杨海蒂
1
看着白昼一点一点退下去,黑夜一点一点降下来,黄叶子内心空荡酸楚,失落苦涩。从早上醒来起,她就一直暗暗期盼着阿三的音讯。没有。手机短信一整天倒是不断,都是各家证券公司发来的生日祝贺,以及豪宅别墅、发票机票、窃听手机和“XX夜总会,尊贵男人的享受”之类五花八门的广告。她一次次失望,又总是不死心。
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她心脏狂跳起来。却是“闺蜜”章元,说在外地采访,差点把叶子美眉的大寿给忘了,恕罪恕罪!章元是沪上名记,性情豪放,阅人无数,损起人来口无遮拦:“又在思盼‘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小冤家还没影?”气得她想大骂,那边却狂笑着把电话挂了。
“小冤家”就是阿三。认识阿三时,黄叶子不到20岁,阿三年方17,是个纯真、帅气、阳光的英俊少年。黄叶子土生土长,阿三跟随异地升官的父亲从上海来,打算在这座省城上完高二高三回沪高考。
自打见到上大一的黄叶子,阿三的魂就丢了,一天看不着她就茶饭不思,别的男人看她一眼,就恨不得给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阿三疯狂的爱情让黄叶子又惊又怕,避之惟恐不及。她比他成熟,明白一点分寸,也就比他胆怯,她不敢想象与这个未成年男孩相爱的后果。可她最终无力挣脱出他巨大的情网,没能逃脱出他激情的魔盅。
两人爱得死去活来,恋情很快暴露,校长诚惶诚恐,亲自登门向省领导负荆请罪。阿三父亲震怒,母亲痛心疾首,父母威逼利诱手段用尽,还是挽不回儿子那颗痴定的心。这桩姐弟恋在当地轰动一时。为拆散他们,阿三被父母强行转学回上海。然而,黄叶子大学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奔了过去,正在上海念大二的阿三早已望眼欲穿。饱受相思之苦的金童玉女终于相聚相守。
黄叶子没料到自己的谋职会历尽波折。因为外地户口,她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因为年轻漂亮,她受到不少露骨诱惑甚至放肆骚扰,经常落荒而逃。这些,她都不敢告诉阿三,怕他生气,怕他担心,怕他再不让她出去。为了省钱,她坐公交挤地铁,偶尔打次“的士”便心疼得要命。邻居阿姨怜惜她:“介好卖相介好气质的小姑娘,哪能坐公交车子呢?”楼上的时髦女郎为她惋惜:“像侬介漂亮的小姑娘,花钞票勿‘来势’是种耻辱。”她都一笑了之。有爱情做底子,哪怕吃糠咽菜都不在话下。
聪明伶俐的她,很快融入了上海这个欢快又务实的国际化大城市,不久就能讲一口洋泾浜上海话,生活习惯饮食口味也被同化了。
阿三父母仍不接纳她,阿三爷爷倒蛮喜欢这个准孙媳妇。爷爷是旧上海滩有名的阔少,现在最爱炫耀以往的风流韵事,最得意的事情是:曾经他们一群富家子弟打赌,大家结伴从头到尾走完淮海路,一路上谁认识的美女最多,谁就是老大;爷爷胜出,那帮小子俯首称臣。每当爷爷向黄叶子津津乐道旧日风流史时,阿三的奶奶就老大不开心,总是吊起一张脸子来。奶奶原是爷爷的姨太太,后来才被扶了正。阿三在孙辈中排行老三,是奶奶惟一的亲孙子。
2
终于,黄叶子应聘到广告公司做文书。公司主力部队是娘子军,女人扎堆的单位,少了办公室政治,多了小市民文化。为了比身段,女将们争奇斗艳,有前卫者还专门穿突破性的低胸衣裙;为了比手段,她们经常不是这个踩那个,就是那个告这个。在桃芳李艳莺声燕语的无边春色中,老总成天乐颠颠像服了兴奋剂。
“乡下人”黄叶子是个异数。她对谁都友善,与谁都不深交,从不参与任何是非;她衣着不赶潮流,不追求名牌洋货,却很时尚有品位,加上从小跳舞蹈打造出的魔鬼身材和独特韵味,使她出类拔萃,也使她无端遭忌。
公司人人有广告任务,老总要求治下“解放思想,杀开血路”,并大幅提高提成比例。重赏之下必有勇妇,女将们屡建奇功。黄叶子既不“门槛精”,又不肯去当交际花草,广告业绩自然最差。她担心饭碗不保,也怕被人说“吃萝卜干饭”,自是埋头苦干卖命写文案。常务副总很欣赏她出众的文采,因而对她多有表扬多有庇护,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猜忌。
很快,关于黄叶子和常务副总关系暧昧的流言充斥于公司的角角落落。男女关系是伤害女人的最佳利器,黄叶子暗伤丛生心头滴血,但她不辩。对于这种无聊之极无耻之尤的谣言,她根本不屑于辩。大辩无言。
黄叶子被调整为业务员。章元恼她:“你跟她们争什么面子?你跟她们根本不是一回事!”她委屈:她不是要与别人争面子,而是自己太在乎面子。
老总朝令夕改,说一不二,经常是下属正在忠心耿耿执行他布置的任务,他自己却早已改弦易辙,让人无所适从。类似的不合常理的事情太多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与老总强硬对话。常务副总偷偷召会商讨对策,会上“盟友”们慷慨激昂,却谁也不肯出头。谁都明白,对话其实就是对抗,与老总对抗。最后,大家提议,常务副总拍板,由黄叶子担当此任。
在常务副总和老总之间,在是与非利与害之间,她面临选择。
黄叶子没有推托。并非不得已而为之,而是出于良知和责任感。自小,她就与身边其他女孩有些不同,她天性里多了些东西——深厚的英雄主义情结、敢于担当、无比看重集体荣誉、特别重情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这些东西带给她超庸拔俗的气质,也不断带给她劫难。上大学时,因裁判对体育比赛裁决不公,她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结果为班里争回了名次,却得罪了别班,还受到本班同学的嘲讽,使她一度灰心丧气,曾赌咒发誓以后决不再犯傻了,可每当事到临头,她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与老总的交锋,以黄叶子的胜利而告终。常务副总私下里宴请众盟友以庆功。
老总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没有掌权者不知道的,只有他不想知道的。恼怒之下,他等不到秋后就算帐。老总发威,常务副总噤声,暗地里他们达成了谅解,“同盟军”随之土崩瓦解,个个只求自保。只有黄叶子,没有护身符却傻里傻气冲到最前面不算,还死不悔改,始终不肯去向老总低头认错。理所当然,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被扫地出门那天,黄叶子孤零零站在大楼外,看着四周青森森冷冰冰的高楼大厦,仿佛在广袤无际的荒野上,看见乌云从四面八方黑压压而来,那种凄凉和无助,让她刻骨铭心。
章元骂她“黄鱼脑子”“脑筋搭牢”,这回,她急赤白脸地与之争吵,为自己辩护。她并不恨老总,换个角度想想,他也有情可原。人要会原谅别人,也要会原谅自己。
但阿三不原谅她。那些流言蜚语像尖锥,每一句都足以把阿三扎得遍体鳞伤。他是以少年情怀的赤诚、忠贞和热烈,以全部的心血和生命来爱她的,怎么受得了她竟然与别的男人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呢?他完全丧失了理智,拒绝去解析事情的真相。可怜的阿三,即使疯牛般吼叫,倔强的黄叶子依然不辨,她觉得一辩就俗。爱莫大于信任,阿三不信任她了,就是不爱她了,既然如此,辩解何益?爱情没了,自尊总还得要。在冷战和泪水中,他们童话般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是不是所有浪漫爱情的结局,最终都是一场毁灭?别人的爱情不朽,是不是因为上面的灰尘很厚?——想到这些,黄叶子一阵冷笑又一阵心酸,一阵心酸再一阵冷笑。
前来安抚的章元吓了一跳,赶紧摸她的额头,她拨开她的手,没好气地说:“放心,我没病,更没疯。”
“黄叶子,你是不是长得过于漂亮了一点?”章元盯着她,一字一顿。
“是不是又要感叹我红颜薄命?”她凄然一笑。
“唉,没有一堵很高的墙,哪里压得住你这枝红杏!”
“章小姐,我要告你诽谤!”
“说正经的,以后你必须找年龄大些的男人,你根本不适合年龄小的,你的思想本来就比同龄人深刻复杂得多。”章元表情认真起来。
“不会再有以后了,我已经刀枪不入百毒不侵了。”
“真的?”章元朝她嬉皮笑脸。
3
黄叶子在远离阿三处租下简陋的一居室,用心把小屋装饰一番。遵从“穷时不寻亲,落难不访友”的古训,她深居简出,自我封闭。小屋像茧子般包容和安顿着她的身心。
夜凉如水,丝丝缕缕的冷清在小屋里游荡着,直往黄叶子骨头缝里钻。不远处飘来邓丽君柔美的歌声: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座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似有万千情绪蚕丝般缠绕过来,令她心绪难宁。她关上窗户,拉上厚重的窗帘,小屋顿时寂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