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46774400000027

第27章 爱民族,爱国家——顺大势方能成俊杰(4)

半个世纪的风云,半个世纪的深情,荣毅仁的命运和党、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可以说就没有今天的荣毅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荣毅仁顺应历史潮流前进,一直按毛主席40多年前在颐年堂讲的话去做,党和人民也就没有忘记他,始终信任他。

荣毅仁是党和国家忠心的赤子,人们将会永远地怀念他。他和他的家族为中国作的贡献,将会永远载入中国史册。历史会见证这个赤子的一腔爱国深情,荣毅仁及其家族为中国人民做的贡献,会一代代地传下去的。

6.低调人生,高尚追求

中泰投资环保工程,既为美化环境、幸福千万人做出贡献,赢得公众的交口称赞和支持,又可从中获利,一举两得。

每个人的爱国爱民不是表现在口号上,而是付诸于行动,爱祖国,爱人民,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由情产生的。在和国家一起成长的历程中,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由此形成了难割难舍的情感纽带。在我们的信念观点和思想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到处都有祖国和同胞的影子这才是伟大的爱。

荣智健作为荣氏家族的后人,他和他的父亲一样,对祖国充满感情,创业以后,他时时不忘拿出资金报效国家和人民。但他都显得很低调,在媒体面前很少露面。正是他低调的人生造就了他丰富的涵养,他高尚的追求。

荣智健积极参与香港的基本设施建设,项目有桥梁、隧道、电力、航空、电讯等方面,其中隧道项目是他兴趣颇高的项目之一。

荣智健从商业的眼光来看,地产物业是一座金矿,政府的高价政策以及供求紧张关系,支撑起高涨的楼市,只要远见卓识,操作得法,完全可以赚得个盘满钵满。

香港是一个很发达的沿海城市,市区高楼鳞次栉比,郊野铺青叠翠,维多利亚湾穿越港九,海水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生机。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激增、郊区城市化、经济活动频繁、环保意识薄弱,世界上很多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但香港这座青山绿水环抱的城市,市区内很少见到四处堆积的垃圾,几乎没有恶臭扑鼻的情景发生。并不是香港没有环境污染,而是由于香港市民、政府以及环保部门非常注意环境保护,是他们不懈努力的结果。

香港很早就注重环境保护,1959年,香港第一个关于外境保护的条例《保护空气清洁条例》开始实施。以后,各种有关环保的条例先后出。1986年,香港环境保护署成立,掌管所有防治和管制环境污染的工作。

环保事业花费巨大,据环保专家估计,香港每处理一吨都市垃圾,政府需要支付800多港元,其中还不包括楼宇清洁工的工资、政府建造垃圾收集站的土地开支和建设费用等。1999年,全港各垃圾堆填区共处置了660多万吨垃圾,虽然回收垃圾废物可补偿一部分费用,但实际支出还是惊人的,近年来,特区政府每年要花费约26亿港元用于处理城市垃圾。尽管如此,香港政府仍不遗余力,加大工作力度,决心将香港建成清洁、卫生的家园城市。

香港现在共有7个废物转运站和3个策略性堆填区。废物转运站的任务是将四处运来的垃圾废物用强有力的机械高度压缩,装进密封货柜箱中,转运到堆填区。堆填区的任务是掩埋运来的垃圾。

正是由于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管理体系,香港的环保事业蒸蒸日上,成效显著。

1993年1月,荣智健的中信泰富投资收购衡和化学废料处理有限公司(化学废料处理厂)20%的股份,该厂位于青衣岛,从1990年动工兴建,1993年完工,是目前香港惟一的化学废料处理厂,全港需要化学处理的垃圾废物都集中在此处。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处理设施,设备先进,能够处理任何种类的化学废料。工厂操作内容包括:将有机废料送到焚化炉,高温火化;净化被污染的废水;从废料副产品中回收金属和其它已被蚀刻的物质;稳定化油泥等。该厂管理科学,生产效率极高,处理能力巨大。1998年处理废料74269吨,其中22440吨经处理出售;1999年,它处理了超过62000吨的废料。为香港的环保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香港现在使用的堆填区共有3个,始建于90年代初、中期,分布在新界西、新界东北和新界东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屯门稔湾的新界西堆填区,占地106公顷可以承受6100万公顷的垃圾废物,位于将军澳地区的新界东南堆填区和打鼓岭附近的新界东北堆填区,吞吐固体废物的总量分别为3900万吨和3500万吨。

1993年,中信泰富投得新界东南堆填区项目(翠谷工程有限公司)30%的股权,整个合同包括兴建(1993—1994年),操作和持续建设工作(1994—2007年)以及复修护理(2007—2037年)。新界东南堆填区面积100公顷,能吸纳任何种类的都市、建设及化学废料。拥有包括组合垫层系统、渗滤污水收集系统、堆填沼气复收及电脑辅助环境监察系统等在内的独特设施。1998年共处理280万吨废料,即每日7842吨;1999年处理量超过300万吨。

投资环保工程,既为美化环境、幸福千万人做出贡献,赢得公众的交口称赞和支持,又可从中获利,一举两得。荣智健乐此不疲,兴趣盎然,继续加大投资。

1995年12月,中信泰富把目光转向了南华废物转运有限公司(西九龙废物转运站)。该站地处西九龙堆填区,临近昂船洲。其功能是将收集的废物压缩后,放置于货柜里,通过海路运往新界西堆填区。它的设计处理量是每日2500吨,计划1996年兴建,1997年中开始运营,中信泰富持有该项目30%的股份,取得了15年(1997—2012年)的经营权。

1996年,中信泰富占50%的财团获得为期十七年的合约,兴建(1996—1998年)和经营(1998—2013年)位于北大屿山小蚝湾的废物转运站。该站主要为香港国际机场、愉景湾及具它临近地区提供废物转运服务,设计日处理量为1200吨。北大屿山废物转运站于98年底开始运作。

1998年,中信泰富又与衡泰惠民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1998—2003年)的服务合同,主要负责收集、分类、处理、压缩及运送新国际机场的废料到北大屿山废物转运站。集团拥有该公司30%的股份。

看到集团的环保业务越做越大,尽管其对集团赢利贡献不大,1998年获利4200万元,占总盈利1%,荣智健感到由衷的欣慰。他说:“恰当的人才是一家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香港是否能继续保持繁荣,关键是能不能选择好合适的人才去管理香港。”“环境对我们至关重要,没有好的环境,生活都难受,那能精神饱满地干事业。而且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把环境搞糟了,不但我们遭殃,后代也跟着受苦。”

荣智健这种观念,许多港人逐渐意识到了。1999年10月16日,香港特首董建华发表的施政报告以《培育优秀人才建设美好家园》为题,提出在未来10年动用300亿元进行各项环保工作、提早在20年内完成需优先重建的计划,以及透过输入各行各业的内地专业人才等,要把香港建设成为亚洲的纽约和伦敦。

荣智健在选择中信泰富的业务方向时,多次在公司中期、年度业绩报告中强调,基本建设是集团的发展中心。当然,它也是公司盈利的主要贡献者,如1996年基建的溢利占总盈利的60%多;1999年上半年占八成。中信泰富的基本建设项目有桥梁、隧道、电力、航空、电讯等方面,荣智健积极参与香港是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隧道项目是他兴趣颇高的项目之一。

香港地狭人稠,地势崎岖,车辆众多,是世界上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为了解决交通拥挤问题,香港政府除了在地面上修建道路外,还往地下发展,兴修海底隧道。

最早兴建的海底隧道是“香港隧道”,它是在维多利亚港中部水下开凿的公路隧道,连接港岛铜锣湾与九龙红磡,于1972年建成通车,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条海底隧道。全长1.8公里,双管4车道,1996年通过车辆4526万辆次,日平均通过12.4万辆次,是香港最繁忙的隧道之一。

80年代中期,港府决定建立在维多利亚港东部水下开凿第二条海底隧道——东区海底隧道,1985年动工,1989年9月21日正式通车。它是香港第一条公路、铁路两用海底隧道。南起港岛区鰂鱼涌,北至九龙区观塘蓝田茶果岭,隧道全长2.2公里,是双向共四车道的行车隧道,是香港集体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每日平均交通流量为69000驾次。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负责经营东区海底隧道公路部分。该项目的形式是兴建、经营和转让,事有该隧道公路部分30年(1986—2016年)的专营权;专营权于2016年8月满期,届时,公路隧道将交给香港特区政府。而东区海底隧道有限公司享有铁路部分的经营权(1986—2008年),根据经营协议,香港地下铁路有限公司负责该铁路部分的日常运作,并需每半年缴付费用予东区海底隧道有限公司。该隧道铁路于1989年8月完成并开始运作,有关专营权于2008年2月届满也交给特区政府。

当时中信香港最初投资3.7亿港元,只占10%的股份,到1989年9月,中信香港向熊谷组增购股权,使持有的东区海底隧道权益提高到25%,以后中信香港不断增持股份。

1993年,中信香港与其它公司组成香港西区海底隧道有限公司,获得兴建及经营西区海底隧道的专营权。西区海底隧道是香港地三条及现时最新的过海隧道,连接香港岛与赤蜡角新机场,并且是贯通香港及中国边境的三号干线的其中一段。它于1997年4月通车,比原计划提早三个月。

1994年5月,中信泰富从中信香港购入28.48%的东区海底隧道公路段10%东区海底隧道铁路段的权益以及25%的西区海底隧道有限公司的股份。1997年,中信泰富增持东区海底隧道公路段至64%,成为控制性股东,连同西区海底隧道的股份,中信泰富成为香港经营海底隧道的最大投资者。西区海底隧道每天汽车流通量三万驾次。

1998年1月1日起,东区海底隧道提高收费50%,利润有所增长。新机场和三号干线落成后,西区海底隧道的交通流量仍不甚理想,每日只有四万多驾次,远低于原计划水平。主要原因是收费较临近隧道高。”

1999年8月,中信泰富联同长江基建,购入日本熊谷组集团持有东区海底隧道之全部股权,即东隧的九成权益,收购后两公司各占五成。

根据合约,中信泰富出资1.1亿港元购买熊谷组1400万股股份;买后,中信泰富的持股量则由原先之一成增至五成。长建出资379000000元以支付东区海底隧道的五成股权及股东贷款。

这样中信泰富的东区海底隧道铁路专营权由10%增加到50%,加上从9月1日起红磡过海隧道期满政府收回,私家车和电单车收费上升,西区海底隧道交通流量稳步增长,收入明显提高。由于香港海底隧道专营权即将届满,8月,由西区海底隧道个股东组成的专营公司获取了代表特区政府管理香港中区海底隧道的和约。

2000年1月,中信泰富增持东区海底隧道公路部分的权益5.36%,从而达到69.38%。事后中信泰富执行董事兼东隧主席罗安达先生表示:“东区海底隧道公路部分是一项高素质之投资,我们十分高兴参与其中。是次增持东隧权益,表示我们对香港前景很有信心,亦显示我们对香港基建发展长远的承诺。”

东区海底隧道的每日交通流量超过7万驾次,为公司提高了现金收入。西区海底隧道的流量虽稳步改善,但由于收费明显较中区海底隧道要高,加上接驳道路系统不足,因此流量仍远低于预期。现在西区海底隧道有限公司正与特区政府紧密合作,寻求解决方法以改善香港整体的交通运输情况以符合公众利益。

可以说,荣智健对公益环保的投资,是名利双收。香港传媒界对此十分感兴趣。但荣智健显得十分低调,尽量避免在各种媒体上露面。他觉得,说了不如做,做了还是不说为好。荣智健的低调处世,让香港人们对他更加钦佩不已,纷纷称他是做着高尚事业的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