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楼兰出土的距今分别约四千年和两千年的两处墓葬的考证,考古专家向人们揭示了楼兰的历史:上溯到四千年前左右的一段时期,这里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原始欧洲民族,他们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走了。楼兰在其后的两千多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史书中没有半点墨迹。
100年前,人们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偶然发现了楼兰残破的城墙。
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批珍贵文物,还出土了一具已有三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古代女尸,这一发现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出土于楼兰遗址的这具女尸,是中国目前出土时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女尸。
1988年10月2日,中国和日本组织了一支联合探险队,到达沙漠之中的楼兰遗址,目的是解开这个在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上千年的神秘古国之谜。探险队从敦煌起程,进入沙漠,在沙漠中发现了佛塔和房舍的残迹。遭受风沙侵蚀的佛塔、房舍、墙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星空中展现了往昔的容貌。在此,探险队为探寻楼兰消失之谜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线索。
据考古学家们估计,楼兰古国本来总共有12个村,几万人口,在部落首领领导下,平安快乐地生活着。可是就在一千多年前发生了一次瘟疫,许多楼兰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幸免于难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迁移,到了米兰。从此以后楼兰国便消失了。
然而这仅是考古学家的推测,真正的楼兰消失之因,仍是一个谜。
5.吴哥城湮灭之谜
充满神秘色彩的吴哥城是如何灰飞烟灭的,人们在黯然神伤之余,更对那湮灭之谜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远在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墨奥特来到法国领地印度支那半岛,寻找珍奇蝴蝶的标本。在深入高棉内地时,他雇请4名当地土著充当随从,开始进入一大片阴暗深沉的丛林区。他们一行沿着中南半岛的湄公河逆流而上,约走了480公里,一路上的奇景异兽使墨奥特开足了眼界,太多少见的植物、昆虫在这未开化的丛林地带展现生命的光彩,然而随行的土著人似乎很烦躁,甚至有些恐惧,在走了一大段路后,他们竟然停了下来,不愿再向前走。
“主人!我们只能跟随您到这里,再向前……”
“再向前怎样?你们看我专程由外国来到此地,到现在连只蝴蝶都没捉到,如果就这样空手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所有的辛苦不都白费了吗?再说……”
“可是主人……”仆人们争先恐后地说道,“前面那座密林里藏着许多幽灵,不但会令人迷路,还会用可怕的毒气把人杀死呢!”
“幽灵?”墨奥特心中不免一阵好笑,这些迷信的土人居然深信在这个时代里有幽灵存在!但他只能鼓励胆怯的随从:“这个时代怎么会有幽灵?就算真有,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不能把幽灵吓跑吗?要是能够把幽灵抓住,不但比捉蝴蝶来得有趣、刺激,你们更可成为其他人心目中的英雄,还怕什么?”
土著并未被说服,反而一个劲儿地恳求墨奥特也别冒险:“主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是因为丛林里有魔鬼的咒语,所以几百年没有人住的一座大城堡至今仍然孤立着……”
“你说什么?有一座大城堡?”
“是的,主人,那座城堡有这么大……”
墨奥特看着表情严肃的土人比画着,眼睛望着远处的茂密丛林,心中浮起一股好奇:丛林中居然隐藏着一座大城堡,如果公之于世,岂不举世震惊!想着想着,他连捉蝴蝶的欲望都消失了。
“这样吧,我加倍给你们钱,你们再陪我往前走一走,探个究竟好吗?”
勉为其难的随从,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可是灰暗的树荫遮云蔽日,幽暗的丛林四处有绊人的树根,匍匐在地上的毒蛇随时都有攻击人的可能,不知名的昆虫肆意叮咬着五个人的皮肤,使人心惊胆战,四名随从先前在金钱的引诱下,还鼓着勇气往前走,可后来一个个都手脚瘫软无力,“主人!请不要再往前走了,我们回去吧!我们再也不敢向前走了,这会触怒恶魔幽灵。即使你给我们再多的钱,我们也不干……”
墨奥特无奈,只得要求随从再走最后一天,如果没有发现古城,就打道回府。
在这蛮荒的丛林搜寻了5天,什么也没发现,墨奥特正打算率随从折回,就在此时,忽然5座石塔呈现在他们眼前,尤以中央那座最高、最宏伟,塔尖映在夕阳里,闪闪发光。
墨奥特惊叫着奔向前去,想要一览这座埋藏在丛林中的古城。这就是著名的吴哥城,古名禄兀。
吴哥城东西长1040米,南北长820米,堪称一座雄伟庄严的城市,几百座设计大胆的宝塔森然林立,周围还有宽200米的灌溉沟渠,好像一条护城河,守卫着吴哥城。建筑物上刻有许多仙女、大象等浮雕,尤以172个人的“首级像”显得雄伟。在这座古城中有寺庙、宫殿、图书馆、浴场、纪念塔及回廊,表示当年在此兴建首都的民族必定是个文化颇为发达,并有高超建筑技术的民族。吴哥城是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墨奥特虽然想揭开古城的秘密,但却因患热病过世,以后由法国方面继续探索。原来在公元12世纪,吉蔑人在丛林中兴建吴哥城,并于13世纪达到鼎盛。
然而1431年,暹罗人(泰国人的古称)以7个月的时间攻陷吴哥城,搜刮大批战利品而去。第二年他们再度光临吴哥城,却发现这里变成了一座空旷的“无人城”,不但没有半个人影,连牲畜也不见踪影,这些人究竟都到哪里去了?
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可能有一场可怕的传染病侵袭吴哥城,大部分居民都相继死亡,侥幸生存者将死者焚毁以避免疫病流行,然后怀着哀伤的心情,远走他乡;又有人认为国内发生过一场大规模内乱,国民互相残杀,所有的人都被杀戮,然而却没有一具尸体被发现!还有一说是暹罗大军攻占吴哥城之后,将所有的居民强行带到某地去做奴隶,然而,难道老弱病残的人也要充当奴隶?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6.“巴别塔”之谜
据《圣经》记载,大洪水过去之后,巴比伦人想要建造一座高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上帝知道后,就变乱人们的口音,使人们的语言彼此不再相通。这座塔就被称为“巴别塔”。《圣经》认为,“巴别”这个词就是希伯来文中“变乱”的意思。
公元前460年前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游历了巴比伦城。目睹巴别塔的废墟,他惊叹不已,怀着敬佩之情写道:“它有一座实心的主塔,一弗隆(约220米)见方,一共有8层,外缘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
但是,此后不久巴比伦王国即被波斯所灭,波斯国王薛西斯镇压了当地人民的反抗之后,对这处古迹弃置不顾,甚至任由当地居民从中拆去砖块,拿去建造房子。随后波斯人又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领的希腊大军击败。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以征服者的身份来到了巴比伦城。他曾有重建这座巨塔的打算,但随军的希腊地理学家斯特雷波报告说,仅仅初步清理废墟的地面,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量,亚历山大大帝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此后一千多年里,中东地区战乱频繁,使许多古代文明遗迹惨遭破坏。以致当近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之后,人们想要再来重新审视巴别塔时,这座古代伟大的建筑只剩下一堆碎砖断墙,惨不忍睹。只有那巨大的方形地基,虽已长满了野草,但仍能看出原来的轮廓,使人多少能想象一点儿它当年横空出世时的雄姿。
现代人们已经知道,“巴别”一词,其实来自古巴比伦文,原意为“神之门”。那么,巴比伦人建造这座巨塔显然也不仅是为扬名。于是对塔的作用,也有了种种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巴别塔是古巴比伦人的天文观测台。有人则根据斯特雷波的记载,认为该塔是古巴比伦城之神马杜克的象征式坟墓。更多的人认为,它不是神的坟墓,而是供诸神下凡的落脚之处。还有人认为它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其中可能隐藏着陵寝和密室,这派人的代表是法国考古学家弗雷斯·内尔。
19世纪中叶,法国政府派弗雷斯·内尔率队前往巴比伦考察,他在写给法国外交部长的一封信中说:“……进入塔内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地雷把它炸成两半,只有这样才能到达塔的中心。日后我如能与统治尼姆拉德泉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建立友好关系,并说服他们允许我试用这种方法,请问部长大人是否允许我这样做?”当时的法国政府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弗雷斯·内尔不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到达巴比伦一带不久就患了病,未来得及实行上述计划就与世长辞了。
进入20世纪,保护古迹已成为各国人们的共识,伊拉克政府不可能再允许以炸毁的方式来研究作为其国宝的巴别塔。直到如今,人们仍然未能进入巴别塔内部。因此,巴别塔内是否藏有陵寝与密室,建造巴别塔的用途是什么,这些疑问也依然未能有一个准确的回答。
7.沉入海底的“姆大陆”
深深的太平洋海底埋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因此也最容易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其中最异想天开的,莫过于对古大陆的推测。
1863年,法国学者德·布尔布尔在马德里国家历史学会图书馆里,发现了西班牙征服中美洲时代的神父狄埃戈·德·兰达撰写的《尤卡坦事物考证》(又称《尤卡坦纪事》)手稿,他根据手稿中记录的玛雅象形文字草图,阅读了现收藏在西班牙的玛雅文献《特洛阿诺抄本》,发觉其中有两处记录了一个名叫“姆”的大陆因火山灾害而消失。他认为姆大陆位于大西洋中,“姆大陆”一名由此而来。
最早提出太平洋中曾有过古大陆的是英国人种学家麦克米兰·布朗。20世纪初叶,他在《太平洋之谜》一书中首次提出远古时期太平洋曾经有过一个高度发达的大陆。此后,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屡见不鲜,以英国学者詹姆斯·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最有影响力。他通过大胆的假设、广泛的调查、独到的推理勾勒出远古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概貌。1931年,他的名著《消逝的大陆》在纽约出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后,他陆续推出了《姆大陆的子孙》《姆大陆神圣的刻画符号》《姆大陆的宇宙力》等一系列专著,奠定了太平洋古大陆学说的基石。
关于消逝的姆大陆,乔治瓦特这样描述:在远古时期,太平洋中曾经存在过一个古大陆,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鼎盛时期人口约6400万,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有黄、白、黑等人种,他们无贵贱之分,和睦相处。古大陆的国君叫拉·姆,既是古大陆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神圣的宗教主。姆大陆居民信奉单一的宗教。
古大陆的居民拥有高度的文化,在建筑和航海方面尤其出类拔萃,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拥有殖民地。古大陆上共有七大城市,其中希拉尼普拉是首都。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港口中船舶云集,商旅不绝。
古大陆没有险峻的高山,只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土壤肥沃,连年丰收,终年植物繁茂,四季花果飘香。莲花是古大陆的国花,在水滨尽情地绽放;树荫下彩蝶乱舞,蜂雀呢喃,蝉鸣悠扬;原始森林中野象成群漫游,双耳不时扇动,拍打着骚扰它们的飞虫;到处是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可是,有一天古大陆发生了可怕的轰鸣,刹那间,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火山喷发,岩浆流溢,古大陆的居民与辽阔的国土在一夜之间沉入汪洋大海之中,仅有几处高地露出洋面,侥幸生存下来的居民被隔离在一座座小岛上,古大陆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
乔治瓦特将远古时期太平洋中姆大陆的情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玛雅遗址的最早发掘者、法国学者奥格斯特·普伦金(1826~1908年)在其所写的《姆大陆女王和埃及斯芬克司》一书中,依据《特洛阿诺抄本》和玛雅遗址奇钦伊扎中的壁画等材料,作出了颇有浪漫意味的设想。他认为,古代近亲结婚较为普遍,当时姆大陆由女王姆当政,她的亲兄弟科(美洲狮)与阿克(龟)为了获得女王的爱,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阿克杀害了科,霸占了女王姆,并从她手中攫取了对姆大陆的统治权。女王姆感到耻辱,于是逃奔埃及,为了悼念死去的兄弟科,她兴建了斯芬克司像,自己改名伊西丝(埃及女神),创建了灿烂的埃及文明。
普伦金也认为姆大陆消失在大西洋中,与德·布尔布尔的观点不谋而合,但与乔治瓦特的观点大相径庭。但他们都一致认为,中美洲的玛雅人是姆大陆的移民。
乔治瓦特的研究成果还表明,姆大陆的居民和古代印第安人一样,崇拜太阳神,不仅懂得使用火,而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一种原始的刻画符号。他们用长方形表示国土,盛开的莲花表示姆大陆……这种刻画符号实际上就是纪念姆大陆消逝的碑铭,只不过无人能够释读而已。此外姆大陆的居民还会烧陶、编织、绘画、雕刻、造船,航海业和渔业也很发达。
至于姆大陆消逝后遗留下来的城市遗迹,乔治瓦特认为在太平洋诸岛上比比皆是。当时属于姆大陆一部分的复活节岛幸免于这场灾难,没有沉入海底,现在岛上的众多巨人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板很可能就是姆大陆的遗迹。波纳佩岛附近的南马特尔小岛上的建筑遗址以王陵所在的“神庙岛”为中心,共有90余座人工岛,每座岛上均有高约10米的玄武岩石城墙,岛上还设有防波堤、牢狱等,据说是姆大陆的遗迹。塔西堤岛上类似中美洲金字塔的建筑物,也是姆大陆的遗物……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互不相关的遗址和遗物果真是消逝的姆大陆居民创造的吗?从最新研究成果来看,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居住历史至多不超过三千年。如何解释一万二千年前消逝的姆大陆与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时间差异呢?
乔治瓦特依据的文献材料之一《拉萨记录》是在中国西藏拉萨某寺院中发现的,它是记载四千年前占星术的文献,其中提到姆大陆的沉没发生在该书编写前八千年。《拉萨记录》是距今四千年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姆大陆的沉没是在距今一万二千年前,恰与亚特兰蒂斯大陆(大西洲)沉没的时间相当。乔治瓦特认为这两个古大陆是由于相同的原因沉入汪洋大海之中的。
乔治瓦特还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描绘了姆大陆居民的移民路线。他认为,人类文明发源于姆大陆,继而传播到美洲大陆,然后又从美洲大陆传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最后才从那里传播到埃及、欧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根据现代地质学常识,大洋的地壳由较重的玄武岩构成,大陆的地壳由较轻的花岗岩构成,海底地壳与陆地地壳存在着本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