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类神秘现象
46798200000029

第29章 历史悬疑(1)

1.悄悄消失的人群

我们的世界中神秘的事情很多,其中有些神秘的失踪让人难以解释。

1918年12月,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准备攻占达达尼尔海峡的重地加利波利群岛,派遣了诺福克第五纵队。正在行军时,晴朗的天空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缕很奇特的云彩并逐渐靠近英国人。开始人们没留意,这块云彩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变大、变厚,据目击者在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情况看,云块有200米多长、60多米厚。几分钟后,飘浮的云彩把英国人完全罩住了,接着那云彩向天空中升起,它同停滞在空中的其他团块状云彩会合成片,旋即向北边飘去时,目击者们才惊讶地发现,在光秃秃的山岳上,看不见半个人影,更不要说部队的踪影了。英国的诺福克第五纵队的全部人马不见了!对这支部队的突然失踪,英国政府向土耳其人提出了强烈抗议,但土耳其人也莫名其妙,他们根本就没有俘获或看见过这些士兵。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707年在欧洲的比利牛斯山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卡洛斯·德奥斯特里来属下的4000名士兵奉命前往西班牙时,突然被一块奇形怪状的云彩团团围住,转眼之间这4000人消失得无影无踪。第二天友军来到山上的宿营地,发现军营内营火依然燃烧,马匹、大炮原封未动。军方派许多人寻找了好几个月,仍然是踪影皆无。

这次神秘失踪案一直为后来人所关注。1946年,西班牙学者路易斯·安格拉达把士兵集体失踪作为他的研究课题,他到比利牛斯山中去寻找踪迹。有一次,他遇见了一个名叫卡夫里斯的长着灰色胡子的猎人。这个猎人向他讲了他的一次遭遇。那是在1932年的一天,卡夫里斯到山中砍柴,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一个陌生人,他问卡夫里斯到镇上怎么走。他们分手不久,卡夫里斯突然听见一阵毛骨悚然的喊声。他立刻紧握斧子,朝喊声传来的方向跑去,可是他什么也没发现,只是感到呼喊声似乎在他的头顶上。卡夫里斯吓得胆战心惊,便急忙离开了。第二天,他握着猎枪,壮着胆子,追踪着那个陌生人的脚印,追了一会儿,那些脚印却神秘地消失了。

卡夫里斯还遇见过这样一件怪事。当时西班牙共和军正在向法国境内撤退,他和部队驻扎在弗瓦和岛之间的一个农场的仓库里。一天晚上,有一个名叫拉蒙的人从那些正抽烟聊天的士兵面前走过,向谷仓方向走去。刚走过拐弯处,士兵们便听见他的叫喊声。开始人们以为他只不过是不小心摔了一跤,没太理会,但紧接着听到他的呼喊突然变得恐怖而绝望,人们忙向出事的地方跑去,可是拉蒙却不知去向。这时呼喊声又断断续续传来,但这喊叫声是从天空中传来的,让人听了有些毛发倒竖。声音渐渐向高空升去,越来越弱,最后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类似的事,20世纪50年代在越南战场上,法国士兵也遇见过。当法国进攻越南的孔钦希纳时,有600名士兵穿越西贡市西部20公里左右的宽阔平原时突然不见了,而且片甲未留,至今不明原因。

这样奇怪、神秘的失踪事件,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相继发生过。不过,人们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失踪的原因和这些人的去向。

2.突然失踪的美国巨富之子迈克·洛克菲勒

茂密的森林中不时传出野兽的吼叫声,深不见底的湖泊到处都散发着从湖底冒出的泡沫,它们好像从地下钻出的小妖怪似的尖叫,摇晃着水面的枯藤落叶。湖畔上,蛇缠着树枝摆来摆去,偶尔吐出红艳艳的舌头,像是在等待着猎物。包括美国巨富之子迈克·洛克菲勒在内的探险队,正缓缓地向阴森的密林前进。

这是1961年11月17日,在荷属新几内亚南部附近的阿卡多村,荷兰来登大学教授华盛克率领的探险队正沿着河畔走着。在这支小探险队中,有一名成员叫迈克·洛克菲勒。他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巨富洛克菲勒的小儿子。

华盛克教授和迈克雇了两名土著人做助手。他们四人分乘小船和一条木筏顺着小河往下游前进,目的地就是被文明世界认为依旧留有食人习俗的阿斯马答族居住地——阿锥部落。

晌午时分,探险队一行正要横过一个河口,突然迎面撞上一个大浪,木筏被冲翻,马达浸水,急流推着船涌向大海。坐在筏中的两个土著人,翻船时跳入海中,游到岸上去了。然而不幸的事件恰恰就发生在这一刹那。

仍在筏中的迈克和华盛克教授,试图启动马达,但是他们已经疲劳得无能为力,只好默默地坐在筏上。木筏被推进大海,随波逐流地晃荡着。船只离海岸已经有5公里远了,四周,鲨鱼在来回游着,天空一片蔚蓝。即使他们能幸运地游到海岸,在岸上的密林中等待猎物的野兽和食人族也不会饶过他们。

他们束手无策地熬过了一天。年轻的迈克按捺不住,他请求教授同意他游到海岸去请救兵。他穿着短裤,固定好眼镜,在腰带上绑好几个油桶后,便“扑通”一声跃入了茫茫大海。终于,他完全消失在教授的视线中。

数小时后,华盛克教授的木筏被荷兰海军发现。飞行艇把教授救上岸。然而,迈克却一直杳无音讯。他是否游到了海岸的何处?不管怎么说,他失踪了。

迈克的祖父约翰·迪维逊·洛克菲勒,是一位贩卖农产品出身的普通生意人。后来,他创建了石油公司,成为闻名世界的“石油大王”,也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巨富。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个儿子尼尔逊·洛克菲勒,依靠父亲的财产和名声进入政界,后来成为白宫的副总统。这个失踪在新几内亚的迈克·洛克菲勒,就是尼尔逊的小儿子。

迈克于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在陆军服役半年后,他重新回到哈佛大学,从事人类学及考古学研究。1961年春天,迈克参加了一个探险队的探险,进入新几内亚中部高原的巴里艾姆地区考察。当年9月,迈克将在探险中拍摄的大量照片带回美国。两个月后,他又代表纽约的原始人美术馆,再次前往新几内亚探险,这次,迈克的目的地是阿斯马答族的阿锥部落。

当时,他的父亲尼尔逊·洛克菲勒担任纽约州州长。他要求动员美国和荷兰的军队搜索。后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军队也加入到搜索行列中,展开了一场全面、仔细的大规模搜索。设立在与迈克失去联系的海岸附近的搜索总部,由于大批的记者拥入而人满为患。原本宁静的原始部落,因为文明世界人类的闯入,顿时变得混乱不堪。

搜索一星斯后,荷兰海军在离海岸36公里的海面上发现了迈克绑在腰带上的空小桶。接着第二天,另一支搜索部队又发现在一个杳无人烟的密林中有烟雾升起。

“他还活着!”所有的搜索人员都为这消息而兴奋和激动。然而,当他们追寻这团烟雾而去时,结果却使人大失所望。

尽管有多国军队的大力协助,迈克·洛克勒仍然下落不明。

在迈克罹难10天后,荷兰当局决定停止搜索工作,他们的结论是:迈克可能在游向海岸时被鲨鱼吃掉,或者溺死了。由于迈克一直杳无踪迹,加上毒蛇,鳄鱼、蚊虫的肆虐,许多记者也无奈地离开了新几内亚。

虽然荷兰当局正式发布了放弃搜索的消息,然而居住在当地的白人却并不认为迈克已经死掉了。当地一位著名的热带医学家——与迈克有很深交往的阿里博士就说:“迈克是个优秀的游泳能手,而且他身上又带着好几个空油桶,因此不可能溺死。有人说他也许被鲨鱼吃掉了,可是我住在这里时间也不算短,从来不曾听过有人被鲨鱼或鳄鱼吃掉的消息。我相信迈克一定能游到海岸。但是,那一带海岸居住着许多阿斯马答族土著人,如果被他们发现,他也许会没命。”

照当时迈克游泳的方向来看,他的目的地海岸附近居住着叫欧拉卜的阿斯马答族人。欧拉卜村的村长阿里库也曾参加过搜索队,可是当时阿里库说,他曾经杀死过一位白人魔术师,并且砍下了他的头。然而,他说他并没有杀死迈克。

1960年,一支为了拍摄新几内亚土著民族纪录片的法国摄影队在当年夏天抵达过阿锥部落。摄影队在这里还发现一位荷兰籍神甫与当地食人族共同生活着。第二年,也就是在迈克失踪的那一年,这位神甫寄了一封信给摄影队队长。

“去年你们拍摄的那些食人族,最近杀死了一位美国青年,并将他分食。此事是由荷兰军队先射死了一个土著人引起的。”

祖父的信使摄影队的人毛骨悚然。迈克喜好研究,尤其当他见到梦寐以求的原始人时,是否因沉醉于研究忘了避开他们呢?也许迈克幸运地获救了,现在正待在森林中等待救援。或者,迈克在迷路后突然发现原始人村落,为了研究他们的生活而惨遭不幸。

虽然各种推测不断地流传着,然而大多数人依旧不相信迈克已经死掉。他们坚信迈克一定还活着。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他们曾经见过迈克,还说迈克在新几内亚的深山中和土著人一起生活。

1972年11月,澳大利亚贸易商路易·哈根曾乘私人小船到新几内亚海岸度假。当他在岸上钓鱼时,突然看见森林里走出一群土著人。路易站起身来,包括女人和小孩子在内的土著突然全都停下脚步,一起注视着路易。就在此时,路易赫然发现,在将近30人的土著人群中竟有一位白人!他真的是白人!金色的头发,戴着眼镜,身子比那些土著人足足高出一头。土著人都全裸,只有他用布条围着腰下。“他无言地注视着我,我清楚地记得他的脸。后来他们默默地离开海岸,我紧紧地追上去,但是好几个土著男人回过头来瞪着我,充满仇恨和威胁。因此,我不得不停住脚步。我之所以认为他是迈克,是后来我回到澳大利亚时,看见他的照片跟那张沉默的脸完全一样。”路易回忆说。

如果路易所见的真是迈克,为什么迈克不求救呢?他是否受到了别人的监视呢?然而路易却说,那个白人青年和土著人快乐地聊着天!迈克是想脱离大富豪的优越生活才这样的吗?对他而言,抛弃文明,与原始土著人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追求呢?如果他是自愿地留在土著部落,照路易的看法,他必定受土著人的尊敬。如果迈克想要完全与文明世界隔绝,喜欢生活在原始社会的话,那么为了他个人的追求和幸福,别人实在不该去打扰他。

最近,美国报刊杂志仍然不断地报道着洛克菲勒三世的行踪,而洛克菲勒家族也一直以十分优厚的奖赏鼓励和刺激好奇的人们去寻找迈克的下落。然而,始终没有找到确定的答案。

3.恺撒是暴君还是明主

他是古罗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一些古代历史学家笔下,他是个残暴的君主,骄奢淫逸,而历史上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呢?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罗马元老院议事厅里,一个人被一群手拿短剑和匕首的阴谋分子团团围住,他身中23剑之后,倒在了庞培雕像的脚下。他就是朱里乌斯·恺撒,古罗马共和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而这群刺客中,就有他一向器重有加、深信不疑的部将布鲁图和加西阿斯。

恺撒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他是马略的内侄、秦那的女婿,这些关系使恺撒从年轻的时候就很同情民主派。苏拉当权后,曾令恺撒与秦那的女儿离婚,恺撒不从,因此受到迫害。为此,恺撒长期躲避在外,并在罗得斯岛学了修辞学和哲学。恺撒从小就有着非常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聪明能干,工于心计,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卓越。他在年仅24岁的时候,就因揭露一位总督的贪污案而震动整个罗马政界,从此他也赢得了平民和中小奴隶主的欢心。为了博取名声,恺撒在演说中经常赞扬民主派领袖的功绩,这样,他的声望逐渐提高,并逐渐成为民主派的领袖。他控告苏拉的同党,重新树立被苏拉拆除的马略像。恺撒的这些活动,得到了中小奴隶主阶层的支持。

公元前60年,恺撒同罗马当时的权势人物庞培和克拉苏达成秘密协议,与元老院贵族相抗衡,史称“前三头同盟”。恺撒在庞培和克拉苏二人的支持下,先后出任执政官和高卢总督。尤其是他在高卢总督任内,通过10年征战,征服了高卢全境,为罗马搜罗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也为自己积攒了丰厚的政治、军事资本。

后来,克拉苏在远征东方帕提亚人的战斗中兵败被杀。不久恺撒又和庞培公开翻脸,三头同盟变成了“两头对抗”。公元前49年,庞培授意元老院解除恺撒兵权,让他回罗马“听候处理”。恺撒不从,带领忠于自己的军团从高卢南下,挺进罗马,讨伐庞培。一路之上,恺撒内心矛盾重重,在军队渡过意大利边境的卢比孔河时,他甚至显出少有的犹豫不决。当时,恺撒牵着自己的战马,低头凝视着河水,对身边的朋友说:“如果不过河,我将遇到种种灾难;如果过河,全人类会有灾难。”随即,他一边喊着“骰子已经掷了,就这样吧”,一边发疯似的翻身上马,冲过渡口。恺撒当时内心极其复杂的活动人们不得而知,但他最终为了个人的荣辱得失,不惜挑起长达4年的罗马内战。后来他转战巴尔干,屡屡败在庞培手下,直到公元前48年的法萨卢之战,恺撒“毕其功于一役”,终致庞培于死地。

在转战埃及等地后,公元前45年9月,恺撒胜利凯旋。回到罗马后,他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誉。他集军、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并且还获得了“祖国之父”的荣誉称号。当时的罗马是一个城邦制共和国,人们很早就定下不成文的规矩:如果谁想当国王,罗马神人共戮之。恺撒当然不敢公开称王称帝,但他的权势已胜似一国之君。得势的恺撒一改往昔讨好人民的政策,使得过去许多拥护他的人脱离了他。他还遭到一部分元老贵族的反对。这些人身居要职,留恋城邦共和制度,不满恺撒的独裁统治。他们暗中串通起来,组成了一个阴谋集团,伺机刺杀恺撒。

保民官的权力在罗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有一次恺撒由外地返回罗马,他的一些信徒像迎接国王那样欢迎他,保民官逮捕了发动这次欢迎活动的人,恺撒十分恼怒,以保民官“别有用心”为借口,要求把他们开除元老院,并处以死刑。恺撒的这一举动是对共和制的公然挑战,因此更加剧了人们对他的不满。公元前44年3月,恺撒正在全力准备对小亚细亚地区的帕提亚人的一场战争,在此之前早有一则许多罗马人都信奉的预言:只有国王才能打败帕提亚人。于是社会上流言四起,认为恺撒是在找一个公开称王的机会。在他出发之前,元老院准备在3月15日召开一个会议,密谋分子们决定在会上动手刺杀恺撒,其中的骨干就有恺撒的部将布鲁图和加西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