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一日一谋
46799800000023

第23章 权篇(3)

有一个人与敌手争斗了三十年,始终未分胜负,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敌人从马上摔下来,他带着长矛跳到敌人身上,只要一秒钟,他的长矛就可以刺穿对手的心脏,那么一切就结束了。就在这一瞬间,敌人做了一件事:向这个人的脸上吐唾沫。于是,这个人的长矛停住了。他起身对敌人说:“明天我们再较量。”敌人糊涂了,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等这一天不是已经等了三十年了吗?”他回答说:“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斗,我发过誓不带怒气作战。三十年来,我一直坚守这个诺言,但当你向我吐唾沫的时候,这就成了私人性质的恩怨,而不再是战斗的目标。所以我不能杀你,明天我们再重新较量。”他的对手受到了感染,主动要求拜他为师。后来二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愚笨之人总是仓促行事,因为他们大都有勇无谋。他们看问题太单纯,不能够预见危险,也不担心其名誉扫地。但谨慎之人却小心翼翼。他们先深思熟虑,实地考察,然后行之。明智之人深知,尽管有时命运之神会网开一面,但鲁莽之举必败。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首先学会稳住阵脚,然后控制自己的表情,深思熟虑之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智解之四】

有力反驳 强势责难

响亮的声音,可表现你开朗的性格;巧寻借口,可以显示你的机警;巧妙地反驳对方,能增加你语言的力度,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

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为了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有时不得不在某些方面作一些必要的退步和忍让。但是,有些争强好胜的人却不领这份情,甚至不能理解别人的谦让,还以为自己真的了不起,由此而变本加厉,更瞧不起人,不尊重人了。对这样的人,是不能一味迁就的,要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来压一压他争强好胜的气焰,使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当你要驳倒对方时,除了充分的理由外,还要靠说话的技巧。你要细心静听对方的说话,找出他话中的要点与漏洞,如果对方不曾说完,无论如何不要插嘴,面部表情也不要露出什么地方不对,等他说完,有时还须问他一句,还有其他的意思吗?言多必失,让他畅所欲言,正是寻找反驳点的好机会。语言的反击,必须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抓住主要矛盾,丁是丁,卯是卯,不要四面树敌,使自己陷于孤立、被动的地位。

语言的力量不在于个别具有杀伤力的词汇,更不在于浊词污语,关键是要抓住对方逻辑上的错误,运用逻辑推理,以理反击。

东汉末年,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孔融,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就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十岁时,孔融跟父亲到洛阳,当时的洛阳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孔子)和您家的祖先伯阳(老子)有师资之尊,因此,我和您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轻蔑地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以后未必聪明。聪颖的孔融立即反驳他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被孔融的这句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蛮不讲理的人。面对他荒谬的逻辑,你根本无理可讲。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往往一怒之下,大骂其无赖,而对方则会铿锵有力地讲出串串歪理,令你无言以对。在这种情况下,应冷静地分析其理论的荒谬之处,将错就错地展开推理。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在对话中取得明显的效果和成功,首先在于对话者能抓住对方谈吐中的语言错漏或荒谬之处,接着能巧妙地运用推理的方式设喻、设例,去迎击对方,让对方哑口无言。

电影《南征北战》中有句话说得好,飞机大炮先上,解决问题最后还是要靠步兵。进攻是关键,反驳所以关键,就是因为它是进攻对方的炮弹和刺刀。只有反驳和进攻,才有可能置对方于死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反驳是最有效的辩护,防守也是最有效的进攻。“攻”要有理,要有对方难以反驳的理由。“理”是主宰,“攻”的语言强调“绵里藏针”,要以柔和的语调使对方臣服。

“绵里藏针”是暗示自己实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特点是含而不露。在反击中语调平和,言辞委婉得体,既予对方以尊重,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和体面,又巧妙地暗示自己不是好惹的。这种反击方式柔中带刚,以柔克刚。以自己良好的修养显示了内在的震慑力,使对方不敢再造次。

人们在受气时往往头脑发热失去冷静,反击方式也是硬邦邦的出言不逊,结果是僵局更僵。调皮式的幽默,往往化干戈为玉帛,使事态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这种反击方式,不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而是轻松谐趣的。当我们置身于一种尴尬境地,对方有意无意伤害了你,但当时的情形不允许你针锋相对时,不妨先以漫不经心、自我解嘲的口吻说几句顺着对方思路的话,最后话锋一转,得出一个令对方大大意外的结论。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解除了尴尬,这种方式一波三折,很有攻击力,让对方措手不及,又不失自己或对方的面子,对方只能干笑两声,别无他法。

戏剧大师萧伯纳的著名剧本《武器与人》初次演出,即大获成功。应观众的热烈要求,萧伯纳来到前台谢幕。此时,却从座席中冒出一声高喊:“糟透了!”顿时,整个剧场变得鸦雀无声,空气如同凝固了一般。面对这种无理的行为和紧张的局面,萧伯纳微笑着对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道:“我的朋友,我同意你的意见。但是,我们俩反对那么些观众有什么用呢?”顿时,观众中爆发了更为热烈的掌声。在这种情况下,对对方无理的行为予以必要的回击,既是维护自己体面和尊严的需要,也是讽刺对方、批评错误的正当行为。但是怒气冲冲地回击和辩论都是不可取的,最理想的方法是幽默地回敬。萧伯纳的话语,温文尔雅,表面上似乎是对对方表示理解,细细体味一下,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回击。

马克·吐温说过:“光是大声叫嚷,并不能证明什么事,一只母鸡只不过生了一个蛋,却总是咯咯叫个不停,好像自己生了个小行星似的。”良好的口才是战胜受气的一大法宝,但是良枪在手,用不好也会走火伤人害己的。在反驳、责难对方时,一定要注意言语的力度,用最有力的语言攻击对手,使对方无言以对。指责、诘难的言辞是为了驳难对方的论点,揭露对方言语上的错漏,达到否定对方的目的,这是反对的言论。反对的言论是为了诱导对方暴露深层的思想。即鬼谷子讲的:“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智解之五】

因性制人 因性对人

人常说:可敬之人必有可爱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敬之人的可爱之处与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自然也包括甚至主要是指其人的性格方面。可敬、可爱的性格无疑是为人处世的牢固根基。

有位美国记者曾在采访银行家摩根时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金与性格何者更重要?”摩根一语中的:“资金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性格。”

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道“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盖茨表示赞同,他说:“我认为沃沦关于习惯的话完全正确。”此时,两位殊途同归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诀窍,比摩根更为详细一点:即性格中还包含脾气和习惯。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铸的混凝土。伟大的灵魂毕竟是少数,但成就伟大事业的性格要素很简单——需要耐心、理性、冷静,只要拥有它,这世界能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将会很多。

性格对智者来说是一匹驯马,在愚者那里才是一匹野马。在交织着积极的、消极的多种心理因素冲突中,我们就要不断让积极的心理因素占统治地位,不断进行自我修养,更多展现性格的优点,经常克服性格缺陷,经常让良好的性格占主导地位。我们常说的与命运抗争,讲的就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我们常听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还是自我重塑,自我实现的过程。

叔本华说:“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都有各自的动机,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交往风格。

鬼谷子说:与智者谈话,就要以渊博为原则,要显示自身的博学;与拙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要显示自己的口辩才能;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显出自己语言的精要;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对不同性格的、不同背景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只蝎子想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于是,蝎子央求青蛙说:“青蛙先生,你能帮我过河吗?”青蛙回答说:“能是能,但是我不敢答应你,因为你很可能会蛰死我。”蝎子说:“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蛰了你,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你死了,我也会跟着沉没的呀!”青蛙一想:“是呀,蛰死我,它自己也会被淹死的,蝎子再狠毒也不会不顾及自己的生命的。”于是,青蛙答应了蝎子的请求。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们开始过河。就在它们游到小河中央的时候,蝎子突然动了几下尾巴,狠狠地蛰了青蛙一下。青蛙大声喊道:“你为什么要蛰我?蛰我对你有什么好处吗?难道你自己能游过小河吗?”和青蛙一起下沉的蝎子说:“我知道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我是蝎子,蛰人是我的天性。”好心的青蛙因为不相信“天性”,也不懂得如何避免蝎子的毒针,作出了无谓的牺牲。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本性使然。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不要试图去改变谁,也不要试图去消除他们,更不要为这些差异而悲哀,而要加以了解和利用。

齐桓公晚年最宠幸的两个人是竖刁和易牙。竖刁原来是一个普通的侍卫,他为了能够亲近齐桓公而自愿受宫刑;易牙是一位精于烹饪的专家,为了讨好齐桓公而将自己三岁的亲生儿子杀死,给齐桓公烧菜吃。对于这两个人,管仲活着的时候曾经给齐桓公分析过,管仲说:“人的本性是没有人会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残害,对别人岂不更忍心下毒手?也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子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下得了狠心,他对别人更会下得了狠心。人言‘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今天他以非常的手段来赢得你的信任,明天他也会以非常的手段出卖你。”齐桓公也觉得管仲分析得对,于是疏远了竖刁和易牙。但是管仲死后,齐桓公觉得很空虚,又重新重用了这两个人。结果当齐桓公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时候,他们策划了一场政变,杀掉了太子姜昭,另立了姜无方,使自己得到了实惠,而可怜的一代霸主齐桓公竟被活活饿死,尸体腐烂而无人收殓。齐桓公的悲剧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不要对“毒蛇”抱有幻想,毒蛇永远都是毒蛇,它会把握一切机会咬你一口,置你于死地的。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在想如何能够不失败,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想成功。”不成功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成功的人都有相似之处。成功的人为成功找方法,失败的人为失败找借口。 名人似乎总有与众不同之处,性格决定命运,时势造就英雄。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是看你是否会把它抓进自己的手心。一个人的爱好就是他发展的方向,一个人的兴趣就是他的资本。一个人的性情就是他的命运,能够了解他人性情,因性制人则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