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纪实中国2
46863300000027

第27章 报告文学(27)

他们这支队伍,具有年轻、文化程度高、受过良好的政治教育等优势,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度,他们曾偏重于经济管理手段,放松了思想教育,队伍中出现了不安心工作、要求往原籍调动、打架斗殴等现象。这引起了厂领导们的深思:为什么现在比以前施工条件好了,生活待遇比以前高了,工人反而不安心工作了呢?主要原因是政治思想教育没跟上去。于是,他们在全厂职工中及时进行“爱国主义”、“爱队如家”教育和“为大秦线献青春”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为四化献身的革命热情和主人翁精神,现在广大干部工人思想稳定,情绪饱满,干劲足,上进心强。

十一队班长徐态忠,前段时间家中失火,五间房子烧光了。因他负责立模,工作离不开,从来没张口向领导请假。职工李海军,父亲长期患病,责任田无人耕种,前些日子曾联系好了调动。来桥梁厂工作后,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把调动的事置之脑后了,他坚持月月出满勤,有时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

从技术上讲,他们深知自己的队伍还不成熟。但是大家年轻好学,因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作为铁路建设的专业施工队伍,不但要学会铁路施工的全套本领,而且还要学习其他多方面的施工技术,这样在国家没有指令性任务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竞争能力,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今后,还要继续抓好技术培训,办好职工学校,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建立奖励考核制度,以激发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

必须走现代科学管理道路。在桥梁生产过程中,他们对现代管理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如制订网络计划,按照网络图施工;推选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多种手段控制产品质量;抓好基础工作,加强计量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等。

在桥梁生产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同时找出了自身存在的许多漏洞。于是他们虚心学习丰台厂、焦庄厂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争创优质产品;虚心学习北京局、上海局、广州局、哈尔滨局等单位实行大包干的经验,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虚心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把自身的施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985年至1988年间,沙城桥梁厂共为大秦铁路现场生产桥梁719孔,用于永定河特大桥等多座桥梁工程建设中,他们参建的大秦铁路二期工程,1996年10月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沙城桥梁厂的成功经验,为桥梁厂自身的建设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沙城桥梁厂领导班子和职工们永不满足的是科技文化知识、创新发展。在国家铁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沙城桥梁厂领导班子萌发了“扩大再生产,多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伟大思想,于是在1992年年底,也就是国家重点工程贯通大江南北的京(北京)九(九龙)铁路全长2536公里建设初期,积极响应上级组织的号召,厂领导班子集体开会研究决定从现有的沙城桥梁厂抽出100多名精兵强将,搬迁到江西省吉安市河东区境内新建吉安桥梁厂,给革命老区添新景。

1993年年初,公司、沙城桥梁厂组织技术行政骨干人员奔赴吉安,组建吉安梁厂以承担京九线吉赣定段1173孔32m、24m标准跨度普通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的生产、发运任务,由全线的施工进度确定,梁厂的规模要保证年生产梁500孔,装运700孔,存梁340孔,工程量浩大,工期异常紧张。

3-6月的吉安,高温多雨,给建厂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能争取时间,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在厂长的统一指挥下,他们将梁厂的建厂工程分成几个组成部分,分别指定技术人员负责,全场地全面开工。在这样的正确指导下,仅仅用了98个有效工作日,便建成了满足设计生产装发存梁能力的吉安桥梁厂,同年9月28日,试生产成功。

整个梁厂建厂的过程便是一次科技练兵和更新的过程,他们对在原沙城梁厂暴露出的关于施工工艺、工装设备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必要的合理化改进。针对南方多雨的气候,为了保证施工,争取时间,梁厂自行研制开发了轻型折叠式活动雨棚,攻克了雨天不能生产桥梁的难题,该技术被铁道部在全系统推广应用,在整个京九一期施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梁厂对生产区的台座平面布置进行了彻底的改进,变原来的非对称式为对称式,使施工更为便利,减少了混凝土、钢筋的调移距离,节约了造价;梁厂还将原来的底模槽形胶条变更为T型胶条,避免了原来经常被拔出、被压坏,造成梁底漏浆的缺陷。总之在整个梁厂建厂时,完善和更新的项目大大小小总计有30项之多,使梁厂专业生产梁的工艺更先进,施工管理日臻完善。

1995年8月,京九线该段共有9片道岔梁需要及时供应,梁的数量少,工期紧,吉安梁厂全体干部职工集思广益,最后注意到道岔梁和梁厂现有梁的外形设计方面的近似,对原来的模板进行了局部整改,从而顺利地生产出了合格的道岔梁,如按32m、24m道岔梁各购一套模板计,节约资金近200万元,且满足了工期的要求,深受赣指的高度赞誉。

整个京九一期施工,自1993年9月试生产第一片梁至1996年3月最后一片梁装发出厂,他们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完成了1173孔梁的预制装发工作,最高月产梁57.6孔,最高月发运梁80孔,产品质量一次通过京九线的验收,并随同全段被评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开创了中国铁路桥梁建筑史上一次性最多桥梁产品荣获国家鲁班奖的新纪录。

1998年6月,京九吉赣定段复线工程又开始施工,在当时任务尚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梁厂提前投入了施工的准备工作,整修模板,清理台座。至7月中旬,南昌局正式落实任务后,梁厂准备工作已完成,达到生产程度,保证了7月14日正式开工,赢得了时间。

复线施工,时间短,任务重,7月14日开工至11月竣工,4个月时间产梁180孔,在复线施工中,梁厂为了加快模板周转速度,精密组织,采用了合理的模板周转过程,在两个台座共用一套侧模的情况下,当第一台座的混凝土养生至第三天的准备拆模时,便在第二底模上将主体钢筋就位并将一片梁的构配件准备好。这样,第一台座侧模拆除后便可直接就位于第二台座,以后工序依次进行,从而在原3天的循环中便可挤出一天的时间,在复线施工中梁厂最高月产梁60孔,创造了同样设备工装产梁进度之冠,在全年的劳动竞赛中被评为优胜单位。梁厂这种敢打硬仗的作风缓解了复线紧张的施工工期避免了南昌局从全国各地调梁的大量额外费用,得到了南昌局的高度评价:认为梁厂在复线施工中发挥了一期的作风,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自1994年至1999年,随着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中,梁厂的施工技术水平也不断地得到提高,而且在施工管理方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坚持以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施工,考核干部,针对每个科室,每个程序的执行一定按程序文件和质量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

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作。每次工程开工前,梁厂都广泛开展技术操作、质量管理的教育并且进行考核和现场随机考核。在施工中重视技术人员的工作,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都要做严格的技术交底,并指定专职技术负责人,科学组织。要求施工人员做到施工三检,自我提高质量水平,各级负责人都要重视和支持技术人员工作,批评和教育那种盲干、蛮干的作风,坚持工序接班和每日交班制度,明确每天工作的成果和整个工程的最新动态。

发布次日的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每个职工心中知道整个工程的大盘,也知道本身工作的小盘,使整个队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觉地、不断地完善本身的工作。

重视技术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对技术人员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合理的调配。自1992年年底建厂以来到梁厂工作的大中专学生达20人之多,每次新生到来,厂里便组织厂史厂规及技术基本工作的教育,帮助他们对所从事工作及单位的正确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尽量安排他们到对口和他们喜欢的工作,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曾经在梁厂指导工作的公司高级工程师龚志明、伍国安等老一辈的技术干部,都亲自在指导工作当中热心地培养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的学员迅速地成长,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能胜任新的工作任务,发挥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在近几年来的工程施工中,各年分配的学生不断地壮大了梁厂的技术干部队伍。

在厂领导的关怀和正确的引导下,他们爱厂敬业,努力工作,积极上进,现在都成了梁厂全面建设发展的技术骨干,对梁厂完成一次次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加强科技工作的培训和总结工作。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要及时组织有关的人员进行自办或委外培训,要将每次从事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总结,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针对每项工作都及时形成有关的成果资料,为以后施工提供了极宝贵的借鉴材料,同时也真实地总结出了公司的科技发展水平。

自1994年至1999年的五年时间,正是我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大力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五年,也是梁厂自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参与市场竞争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参与市场经济的实践,梁厂对市场的认识逐渐明晰,人人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多年的现场制梁实践,梁厂更理解了它的深层次内涵。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且科技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项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能会改变整个施工工艺,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新建梁厂的技术更新项目及用原2059模板生产道岔梁等都可以说是新科技的具体应用,而这些应用都在梁厂实际的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厂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气,职工也不断地把他们新的想法反映给厂里,而厂里也随时注意科技的发展动态,及时地把这些新的技术应用到梁厂实际工作当中,有力地推动了梁厂的科技发展,使梁厂施工工艺越来越先进,参与市场竞争的力量越来越雄厚。

大量采用新科技在新时代下进一步保障和提高质量、安全、经济效益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竞争、经济效益的竞争,而深一层来说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原来粗放经营时代那种单靠加大投入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现代市场的要求,只能在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才能不断地降低施工造价、提高工程质量。

同样,新科技的应用也将提高施工的安全程度。随着新科技的应用,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大为提高,直接从事施工的人员将越来越少,这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便减小了;即使是一定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工人的工作条件也会得到大的改善,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而搞好安全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质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能促进企业的更大发展。

桥梁工程指挥部沙城桥梁厂、吉安桥梁厂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在改革发展的潮流中,任何一个单位,只有拥有科技文化优秀人才、管理先进、机械设备先进,勇立潮头,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俱进,继续发展。

“建设功能齐全的现场制梁厂,而且要会科学管理,要会安全优质地生产桥梁”。

这是桥梁工程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给自己定的标准。诚然,指挥部在施工全过程中,始终做到了用先进思想教育人,用企业精神感化人,用科技知识引导人,用规章制度管理人,用技能标准考评人,用安全生产约束人,用质量效益检验人,用先进典型激励人。在多年的现场制梁实践中,全指挥部从干部到一线生产技术工人,人人都练成了“桥梁专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都能够独当一面,形成强大合力,生产出多种类型的优质桥梁。

特别是,桥梁工程指挥部把昔日的地上制梁变成如今的空中制梁。从2006年至2008年4月,他们在承建石太铁路客运专线黑水坪大桥、小寨大桥建设任务(原位空中浇筑跨度32米、重量900吨级巨型箱梁24孔)时,他们初次采用原位空中移动模架全自动液压内模及外模配套技术浇筑跨度32米、重量900吨级简支双线箱梁,这是目前我国铁路桥梁施工的最先进技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山区铁路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打破了铁路桥梁施工中建设现场制梁场预制桥梁的常规方法,为国家节约6000万元以上。

他们空中制梁的成功经验,被《工人日报》、《科技日报》、《河北日报》、《人民铁道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石太客运专线黑水坪大桥全线贯通。11月15日,石太客运专线首座采用移动模板空中现浇900吨箱梁的黑水坪大桥全线贯通,这标志着石太客运专线两座长大隧洞梁南隧洞和石板山隧洞之间的天险变成了通途,为工程按期竣工扫除了一大障碍。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四公司在此次空中制梁施工中,创造了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整体内模板实现液压自动化等多项全国新纪录。

据了解,332米的黑水坪大桥全部采用移动模板空中制梁,需在桥墩上现浇900吨箱梁共10孔。由于黑水坪大桥地处深山,没有适合的场地做混凝土拌和站,需要到距离工地20多公里的地方拉混凝土浇灌,一辆罐车拉运一趟的时间大约需2.5小时,完成一孔900吨重的大箱梁需用320立方米混凝土,因此,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成为制约工期的关键工序。为此,四公司小寨项目部在黑水坪大桥于今年6月23日正式浇筑第一孔箱梁后,紧紧依靠科技,加大管理力度,加快了施工进度,由过去完成一孔箱梁需要16天,缩短为11天或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