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读书术
46893600000015

第15章 基本读书技巧(6)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极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等等。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世界文学史》

《哈姆莱特》

人文主义的悲壮颂歌

一部人类心灵涌出的伟大史诗

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

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研究的最大课题。

哈姆莱特是一个刻画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以“忧郁的王子”而闻名于世。由于《哈姆莱特》具有悲剧的深刻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对人类生活的高度概括性,以及悲剧艺术和语言艺术的丰富性和完美性,400年来,它一直震撼着各国读者的心灵。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研究它,甚至为它耗尽毕生的精力;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作家崇拜它,将它视为艺术创作的典范和依据,光是有关评论研究《哈姆莱特》的文章和专著的目录索引目前就有20000条之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哈姆莱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它的剧本仅在1979—1985年间,就出版了92版次。

这一著作不能只读一次;应该一读再读。它和畅销小说不同,它是无穷尽的宝藏。《哈姆莱特》会随你的年纪的增长、经验的深刻丰富,而变成另外一个《哈姆莱特》。

——《一生的读书计划》

《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伸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迭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哈姆莱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

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的人。

——法国著名作家 雨果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的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钻石。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

《简·爱》

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精神资源

提升了女性的尊严,给予了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以巨大精神力量

昂然矗立的女权图腾社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全书以其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奋斗史的感人刻画而取胜,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是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同凡响的,对英国文坛也是一大震动。

100多年来,《简·爱》的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减,它至今仍然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书。

早在中学时代,我就喜欢读《简·爱》这部小说,因为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她不同于西欧一般作品中娇媚、骄矜的贵族小姐,而是一个倔强的、个性鲜明的、感情炽烈的平民女子。她敢于反对当时英国男女不平等的潮流,反对以财产的多寡和门第的高下作为婚姻的基础和决定人们的社会地位。作品在广阔的背景下,反映了19世纪英国下层小资产阶级妇女所遭受到的社会压迫,描绘了她们争取平等、自由、独立的理想和品格。小说突出地描写了主人公简·爱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所进行的两个方面的斗争。

这部作品在50年代,对我们这些青年特别是女青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震动作用。我以为,它在今天仍然有着很好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对于一般女性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如何保持应有的尊严和发扬自立、自强精神,会有直接的启迪作用。

——著名学者王充闾

《简·爱》着重于心灵史的开掘,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心灵通向全世界。《简·爱》我读过不少遍,这部小说很有魅力。

——著名作家 路遥

《简·爱》问世100多年来,始终是英国小说中拥有广大读者的一部作品,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各个国家一代代的青年,常常都是从拜读它开始踏入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欣赏园地。

——《世界文学史》

《雷雨》

一部纠缠着复杂的血缘关系和聚集着许多的巧合,但却透露着必然的悲剧

远看《红楼梦》,近看《雷雨》

“当年海上惊《雷雨》”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开山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这部剧作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面旗帜,并被定为中学与大学的必修课,这就足可证明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3岁的曹禺就读于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不仅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几十年来,《雷雨》被一代又一代人阅读,被一批又一批演员排演,时光的淘洗不曾减褪它的华彩,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译成各种文字,进入世界文学之林。

《雷雨》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作者于全剧的构造、剧情的进行、对白的运用,的确是费了莫大的苦心,而都很自然紧凑,没有现出十分苦心的痕迹。作者于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学等,似乎也有相当的造诣。以我们学医学的人看来,即使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在这些地方,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他的这篇作品受到同时代人的相当地欢迎,是可以令人首肯的。

——郭沫若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多幕长剧,写成于1933年,最初在1934年的《文学季刊》上发表。剧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集中描写了周、鲁两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复杂纠葛和由此形成的大悲剧,深刻地暴露了老中国上流社会的历史罪恶。《雷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话剧在创作上的迈向成熟。

——北大教授唐沅

《雷雨》大胆地吸取了外国优秀剧作的丰富经验,成功地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性强、暴发力大的剧作。结构严密紧凑,完整集中。人物少,时间短,场景集中。剧情发展人情人理,既合乎生活逻辑,又合乎人物性格逻辑,最后高潮出现,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

——文艺理论家冉忆桥

《茶花女》

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

开创了法国“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

一场俗世的爱情成全了一个漂亮女人最终的美丽在中国,《茶花女》可以说是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以前,著名翻译家林纾用文言体翻译出版了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之后,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爱情故事在中国的读者群中迅速流传,深入人心。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据称,《茶花女》当时一经出版即轰动全国。小仲马一举成名之后,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满,万人空巷。《茶花女》也许在社会道德方面未必替小仲马争得好的评价,但却实实在在令这位作者在死后依旧名垂千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璧”的奇观。

大前年病中无聊,随手捡起此书躺在床上重读,竟然一口气读完,且潸然泪下。年轻时读林纾的译本《巴黎茶花女遗事》也曾感动过,但以我现在的年纪自以为不会这样投入了,想不到小仲马还能左右我的感情,所以我要把此书列为爱读的名单中。是什么感动了我呢?主要是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女子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但妓女和公子哥的这类爱情故事在中国和外国的文学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茶花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大部分篇幅让茶花女的情人阿尔芒复述她的遭遇,最后又以她本人的日记更深刻地展示她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感到格外亲切。

——著名学者 袁行霈

我读《茶花女》是向好朋友挪的十小时,从晚上八时我便拼命看,夜间一时看完,让我妹妹起来看,翌晨五时,妹妹回到床上睡觉。我一边翻看第二遍,一边走到轮渡过海去还书。还记得那晚停电,点两盏油灯。仿佛听见窗下有人哭泣,几次撩开窗帘,望着发白的小路,我已泪流满面。

——著名诗人舒婷

《茶花女》影响确是不小,作为一种流行,却是100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著名作家叶兆言

《神曲》

具有巨大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伟大诗篇,有史以来第一次表达了带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世界观。《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在被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诗人的代表作。诗人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神曲》是一部奇书,但丁因之而成为世界四大诗人之一,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它都是敬而远之的,原因在于大量象征和比喻的运用,以及典故的层出不穷。有人断言,没有人能读懂《神曲》。如上因素导致今天的年轻人不敢去看《神曲》,惟恐自己的浅薄会亵渎了这本著作。其实,《神曲》的解读虽非易事,却也不难。

创作《十日谈》的大师薄伽丘对《神曲》推崇备至,在作品前加上“神圣”二字。后世许多诗人、画家、音乐家从《神曲》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并在《神曲》艺术形象魅力的鼓舞下,创作出杰出的作品,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仿效《神曲》的形式,而歌德的《浮士德》则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丁的《神曲》直接促成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在欧洲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不愧为旷世奇作。

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神曲》为文艺复兴时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一向被誉为“中世纪的史诗”,并对后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文学史》

《神曲》的伟大价值在于以极其广阔的历史画面,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显示了争取人格独立的人文主义光芒。

——《意大利文学简史》

人的肉体与精神之间那种微妙关系,在《神曲》这部诗篇中探索得如此之深,可说是经典文学中的奇观。

——著名作家残雪

但丁是具有造型感的天才,在《神曲》中他运用想像的目光把事物看得那样清晰,从而用鲜明的轮廓把它勾画出来,即使是最隐晦、最离奇的事物,他描绘起来,都仿佛是对着眼前现实中的事物一样。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

《雪国》

以敏锐的感受及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

在虚幻、哀愁和颓废的基调上,以病态、诗意、孤独、衰老、死亡来反映空虚的心理、细腻的感情和忧郁的生活,追求一种颓废的至美,达到一种空灵

虚无的艺术至境

川端康成的《雪国》是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代表作之一,全书不足8万字,与许多中外名著相比,也许算不上鸿篇巨制,但这本书在日本却真正是家喻户晓。只要一提起《雪国》,连饭馆的厨师也能立即流利地背出小说的开头。

哀绝的美,在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与川端康成所信奉的禅宗思想中的“虚、空”有关,这其中也有后人所说的“东方美”的成分在,而川端文学的精髓正是表现在《雪国》这一代表作中。长篇小说《雪国》对于川端康成这位以短篇小说而成名的作家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而且也是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作品。《雪国》挖掘到了川端这个作家可以将自己优秀的资质作为不朽的作品留给后世的矿脉。

川端氏的《雪国》里,纤细连接着强韧,优雅与人性深渊的意识互挽着手。在其明晰之中,隐含着深不见底的悲哀,尽管属于现代,中世纪日本修道僧的孤独哲学却呼吸于其间。他对用语的选择,显示出现代日语极致的精妙,以及微妙的震颤和战栗的感受性。

——著名学者三岛由纪夫

由于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文学作为世界文学之一——事实上已增强了它的权威。

——著名学者 长谷川泉

川端文学是丰富多彩的,但并不复杂,总是清洁和透明的。

——著名学者奥野健男

从《雪国》开始,川端的创作无论从内容或从形式来说,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即以抒情笔墨刻画下层少女的性格和命运,并在抒情的画面中贯穿着对纯真爱情热烈的赞颂,对美与爱的理想表示朦胧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徒劳毫不掩饰的渲染。对人物心理刻画更加细腻和丰富,更加显出作家饱含热情的创作个性。

——著名学者叶渭渠

川端康成的作品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实质。

——摘自1968年诺贝尔委员会授奖辞

《边城》

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

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他的小说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构建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边城》是他的“湘西世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