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环境艺术纵横谈
46938000000020

第20章 宗教篇(5)

这样的绘画章法早已为人们所接受,没有人在看这样的绘画时,认为透视上有什么问题。它表现出意与情的真实,在艺术和美学领域,符合逻辑思维的“理”,符合感情发展变化的意合,体现出更深一层的“真”。当人们在画面前任其思想情绪被艺术作品牵动,在美的空间自由翱翔的时候,谁能不为中国画的那种“梦与现实相结合的象征的美”(日本学者角本关息语)而赞叹不已呢!

从布达拉宫壁画中可以看到这一特点

布达拉宫作为历世达赖的宫室和灵塔殿,其中绘画艺术也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达赖五世十分重视宫殿的壁画绘制。《五世达赖传》记载:“布达拉宫壁画集中全西藏六十六个较好的画工,经十余年完成了。”可见当时的壁画绘制同建筑工程一样,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地进行。这样做虽劳民伤财,然而,各画派的名师高手得以发挥艺术才能,为后世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画迹。

布达拉宫的壁画理应有清初的作品,但是,西藏壁画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如达赖坐床典礼,往往要粉刷宫室,重绘壁画,所以,现存的壁画是否是原来的作品已不便确认,不过它的内容还是早期壁画的内容,仍不失其历史价值。

达布拉宫司西平措二楼画廊的698幅壁画中,有许多描绘西藏人民生活的画面,如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赛马、骑射和角力摔跤等活动,都描绘得十分生动。有许多宗教事务、重大建筑工程的题材,极具研究价值。

《修建布达拉宫图》使我们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差役、奴隶在创造建筑史上这一奇迹的真实情景。修建的工地,人山人海,或背或杠,或上或下,人流如水。据记载,每天仅在布达拉宫建筑工地劳动的人就有七千以上。画中也表现了深山野林伐木采石的劳动情景。当时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情况下,要把粗大的木梁、巨型石料,从遥远的林艺、山南等地区运到拉萨,全靠人力和畜力,推推扛扛,翻山越岭,涉水渡河,其艰难险阻不难想象。

布达拉宫有许多历史题材的壁画,司西平措(西大殿)描绘有巨幅达赖五世在北京觐见顺治皇帝的画面。还有描绘达赖十三世拜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情景。这些历史画面描绘得都很生动逼真,可作为历史事件的形象记录。

此外,更多的是宗教题材的壁画,其中许多作品富有民俗特色。如《布达拉宫亮宝节》就是情节复杂、场面宏伟、刻画精细的宗教画。

大昭寺地处拉萨市中心,它的壁画经历代修缮,吐蕃时期的作品已余无几。大部分也属晚清作品风格,甚至更晚时期还进行了大批的复修重绘。不过,这里的壁画形式丰富,可谓宗教壁画的“大观园”。布达拉宫及大昭寺天井院回廊有巨幅历史题材壁画《固始汗与第巴桑结嘉措》描绘得十分精细,造像入微。画师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固始汗的形象,不仅被描绘得神情自逸,并且画出了蒙古人种的基本特点,而第巴的丰润仪表也描绘得真实生动。

三楼有一幅《仙境图》,很有特色,这面壁画中央描绘了一尊庄严的四臂观音像。壁画上部描绘着载歌载舞的群仙。其中十二位天女架着祥云,每人的神情动态都不相同。蓝色天空飘荡着手持花环、哈达的飞天。壁画下方是一群供养天女,有的击鼓、拨弦,有的挥袖起舞,异常生动活泼。

主殿外回廊,有完整的“本生图”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是研究佛学和民俗学的宝贵资料。

三楼有一面金底线描、一面银底线描和一面黑底线描壁画。金底壁画,完全用金粉铺底、金上面以墨线绘出尺寸相同的百尊观音,然后在人物的衣纹等处着以淡彩。银底壁画作法相同。黑底壁画是密宗殿特有的形式,在黑底上有粉、黄、绿、蓝、金等不同彩色线勾画出密宗佛像,在口、眼等部位着以粉红色,其他部位皆为白描,绘人一种神秘、恐怖之感。

别具特色的毗卢寺壁画

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儒家、道家文化,同二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于印度的佛教文化,在中原长期传承中,自然而然地互相吸收、融汇,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儒、道、佛文化的交融现象。河北省石家庄市毗卢寺壁画艺术,便是最明显的例证。

毗卢寺位于石家庄市郊区的上京村,该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由于历经沧桑,现仅存释迦殿和毗卢殿。释迦殿在前,宽为三间,进深两间,建筑形式为悬山顶,前方有卷棚。毗卢殿为后殿,建在约一米高的月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两间。该殿正脊两端有龙头凤尾形的鸱吻。此殿建筑形式,俗称五花八角殿,为元代至正二年(1842年)重建。

毗卢寺以供奉毗卢遮那佛为主尊,西密称其为大日如来。按道理此寺应为密宗佛寺,但是地处华北要地的毗卢寺之壁画,却以其题材的异乎寻常的广泛、丰富而独树一帜。我们在青藏高原可以饱览藏传佛教的密宗绘画;在河西走廊石窟寺又能领略大乘显密艺术大观;在永乐宫及其他名胜道观也可以欣赏道教艺术精品,然而却不能像毗卢寺壁画艺术这样,使我们鉴赏到集儒、释、道教艺术于一体之绝妙。

毗卢寺壁画表现出来的儒、佛、道教绘画题材的融汇,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原宗教、信仰、社会发展史的一个例证。它在哲学、史学、美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观念、道德观念的研究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

佛教自汉明帝时传入中原,之后同道教、儒学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与融合。南北朝时期,从“儒术独尊”衍变为儒、释、道鼎立之势,并以儒学文化为桥梁,释、道教互相渗透,吸收。宋元时期,除藏传佛教外,汉地佛教的儒化进程加快了步伐,如临济宗的“以染为净”的主张,提倡俗而真。云门系禅僧契嵩(1007-1072)为主糅合儒、佛思想,认为佛之五戒与儒之五常是相通的,都可以用来教化人心,并认为“孝为戒先”、“夫孝也者,大威之所先也”。另一位自称中庸子的孤小智圆(976-1022)宣布自己的思想“宗儒为本”,“释、道、儒宗,其旨本融”。毗卢寺的现存壁画,大体为元明时期遗迹,此时正是中原宗教融汇的一个高潮,该寺壁画对此有充分反映,是为典型的集大成之珍品。

毗卢寺后殿北壁以佛教题材为主,绘画内容显密具存。诸尊明王像为密宗本尊,其中大威德、马首明王、不动明王、金刚首(或为金刚手)尤属代表之作。韦驮、广目增长天王、天龙八部是常见显宗题材。东壁、西壁分别表现二十八宿像:西壁绘北方七宿、东方七宿;东壁绘南方七宿及西方七宿以及天妃圣母、玄天上帝诸像。从壁画西方七宿的名号书写之误笔来看,当时画工们对道教神灵的尊奉已降低了严肃性,这一点可以反映三教融汇的趋势和民风。南壁绘画以儒学思想为主,如所表现忠臣良将、孝子贤孙、古贤烈女、儒流贤士等。毗卢寺壁画题材反映出的复杂的宗教道德的性质与世俗道德的关系,给人们提出了多方面的学术研究课题。

毗卢寺壁画的民俗学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壁画中以巨大幅面表现了古代民俗风尚,从皇族贵亲、宫苑仕女,到九流百家、工匠货郎,为我们展示出封建社会的高官厚禄、市街叫卖、仇冤报恨种种人间世俗画面。该寺的绘画又一次证明,古代宗教壁画是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的资料宝库。宗教壁画使我们可以取得研究古代人民的劳动、生活、信仰、社交、服饰、用具种种有价值的素材。美国人类学教授约翰·扬在旧金山曾见到刊登该壁画的书,他对此处壁画反映出的民俗题材,有浓厚兴趣。

宗教艺术是宗教思想形象化的体现,又是古人创作的,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作品。毗卢寺的壁画虽然表现的是相应的某种宗教的意念或仪轨,然而它又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形态。毗卢寺壁画艺术的社会意义、审美价值,已不能囿于它象征的某种宗教本身。从宗教思想到宗教艺术,是一个由抽象概念到具体形象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间艺术家可以发挥自由想象。尽管画师们的创作思想所驰骋的天地,受到时代、地区、社会风情、艺术流派种种制约,但是他们的审美理想仍要具体体现出来,这是毗卢寺壁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重要原因。

毗卢寺壁画中的人物,标出名号者即多达500多个,众多的人物千姿百态,或喜或怒,或忧或恨,无不拨人心弦。那女性娴雅之姿,武士振臂之态,天空诸神弈弈神彩,金刚雷霆万钧,使观者如观平湖秋月,似临狂涛巨澜。如此生动的形象还要借助于生动的线描和色彩。该寺壁画线描丰富多变,以表现不同身世的人物、情绪。如“身促盗路”一组人物,线条风动,与人物动势相辅相成,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人物的强劲有力的动势。“北岳山岳等众”一组人物,流畅的线描,笔笔见工,严谨而飘逸,表现出山岳主宰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