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025

第25章 师道传承(4)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历程中,朱老立足于中国红壤丘陵区,着眼于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以创建交叉体系为目标,以土壤学的微观研究与地理学的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支撑,从两科交融中,发现学科发展新的空间,推动两学科交叉前沿性应用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并显示农业研究的地理学范式的特色。正如地理界泰斗陈述彭院士所言:“这些宝贵的经验,来之不易,既要有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又要有求真务实的实践能力。从中看到一位教育工作者,为探索、构建新的交叉体系所作的努力!他所走过的正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自主创新的道路。”

一、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开创科研新路。

1973~1974年国家派朱教授往非洲塞拉利昂共和国考察土壤,他利用英国学者提供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图件与调查资料,研究了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在红壤的应用,写出塞拉利昂季节性沼泽区土壤调查报告,成为中国实践土壤新分类法的先行者。并以此为基础,朱鹤健教授写出了《世界土壤地理》(55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该书被认为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有关世界土壤地理专著,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他以武夷山与戴云山土壤垂直分布带对比研究,总结出红壤区域土壤垂直带谱规律性,否定传统将黄壤带确定为黄棕壤的说法,认定本区红壤未有灰化作用,其土壤自然肥力并不低。这一研究成果被日本学者认为“对于认识日本的红壤、黄壤等类土壤的发生学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他观察到高海拔地区土壤可能出现三水铝石,提出通行以胶体的硅铝率、硅铁铝率作为划分红壤风化壳依据的局限性;还提出游离铁、岩性在鉴别红壤上的意义和多种土壤空间变异模型,揭示特定地理环境对土壤特性变异的关系。他应用土壤新分类法,把福建一种砖红壤性红壤划定为变性土,并探明其成因,科学总结出其管理特殊性。这些成果均被《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一理论、方法、实践》所引用。

上述红壤研究成果,先后在《GeoJournal》、《Pedosphere》、《土壤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并入选刊于中国土壤学会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研究近代进展》论文集中。(1986年)他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参加者),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持者)。1984年、1985年,朱教授应邀到香港大学地理与地质学系讲授中国热带亚热带土壤,并指导那里的学生进行土壤地理野外实习。在全球山地环境变迁学术研讨会(前苏联,1989年)交流其成果时,引起国际同行瞩目,先后受邀到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1992年)、美国南俄勒冈学院(1994年)讲学。1996年又指导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博士生完成山地红壤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福建省首届优秀专家。

朱教授还率领他的研究团队,融学科理论与实际应用于一体,联系福建省情,提出很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开发模式和战略,对福建土地资源、生态经济、数字农业研究做出了系统性的贡献;拟定了福建省数字农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运用生态承载力理论,开展了福建省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定量研究生态省建设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三种模式”、“四重战略”和“五色开发”等土地开发方案,对指导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省内和全国学术界重视,有的已被有关部门所采纳,产生较大影响和社会效益。1997年他被福建科协评为十名优秀学会理事长之一,1999年获福建省政府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2004年获得国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执鞭课堂,躬身先行,尽显大家风范。

朱教授1953年从教,讲授两门课程至今,执教59年。半个多世纪来,他师德高尚,深受师生爱戴,培养出的大批人才已成为教育、科研和经济战线的中坚力量,许多学生已是教授、副教授。他热心培养青年教师,甘为人梯,把自己积累的教学、科研经验与资料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指导青年教师讲课,开展科研,撰写论文,出版著作。

他曾在其专著《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的自序中满怀深情地说:“我教过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教育为己任,教书育人萦绕于怀,乐此不疲。我曾有过这样的心情表述:奋蹄催鞭急,育人盼腾骧,耕耘忙作乐,只为桃李芳。每见一批批学生毕业,就像农民喜见丰收一样,策励我再作耕耘,犹似生活的滋养剂,催我奋进。每当我遇到不愉快事情的时候,投入教学,一切烦恼皆烟消云散。如今步入老年,依然眷恋讲坛,醉心教学,有人不甚理解,诚是犹记擎桅杆,后生好远航。这都出于爱学生、爱教育之心怀。事实上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不断教育与充实自己,为人师表悬于心头,不断提醒自己注意行为举止规范。”

这就是一位造诣精深的大学者的博大情怀,一位优秀老教育工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他先后招收博士生26名,已授予博士学位22位,并担任过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所培养的博士已成为国内外科技、经济和教育战线的高级人才。在学生心目中,他就是位宽厚仁爱的长者。自1991年以来朱老因教学优秀频频受奖:教授期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之前被评为校、省级优秀教师7次,晋升工资奖励4次,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高师教师二等奖。这一系列殊荣说明他在教书育人岗位辛勤耕耘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而是贯穿在整个教学生涯中。他有着“园丁五十载,未敢寸阴荒”的工作精神。2010年3月由海峡都市报、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教育电视台主办的“感动福建”2009年度十大人物评选中,朱鹤健教授榜上有名。

回忆起自己的从教生涯,朱老曾经作诗一首:

甫脱学生服,欣穿教习装。

堂中授论理,课外觅验方。

奋蹄催鞭急,育人盼腾骧。

夜灯勉著述,学子有华章。

园丁五十载,未敢寸阴荒。

耕耘忙作乐,只为桃李芳。

追思生平事,荣辱悉忘光。

犹记擎桅杆,后生好远航。

这首《园丁心怀》也许就是朱老最好的精神写照。正如文前提到的,其饱含“回报社会之心却日益迫切”之激励。朱老先生的严谨学风、和蔼亲切之言行必将诲导更多努力求学的地理学子们,其毕生精力投入的地理事业亦将焕发更灿烂、更远博的光辉。

(陈松林地理科学学院1987级硕士研究生,教授)图强之路——新校区建设回眸◎郑一书

福建师范大学历经百年建设,发展至今,不管是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规模还是办学条件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其中,新校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如果没有建设新校区,就没有今天这样强大的师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满足广大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和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作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实行了高校扩招。当年要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后勤保障问题。为此,1999年至2002年,国务院连续4年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后勤保障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食堂和学校用地问题,全国如此,我校当然也不例外。

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到1999年,我校在校的学生数达到15503人,已是“十年动乱”前的3倍。在我校原来近700亩的土地上,学生数翻了两番,得益于当时我校较早地与周边乡镇共同开发建设万里等学生公寓,这项工作还得到国务院的肯定,李岚清副总理在福建考察期间,还专程到学生公寓考察。但到20世纪末,学校确实已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如果不及时增加学校的土地面积,根本无法适应扩招的要求。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9年暑假之后,学校班子就在谋划长安山校区办学中仍急需解决的学生宿舍和教师住房问题,先后与有关企业在学校周边合作建设“博思”、“先农”等学生公寓,开发“万升小区”教师住房。除此之外,1999年10月份后,学校领导就开始到学校附近的乡镇看地,谋划建设新的校区。

当时,由于省政府还未开始进行大学城的建设规划,所以在榕的几所高校为了解决扩招问题,都先后四处看地,各自筹划新校区建设。从2000年1月5日,校领导与仓山区有关部门商议征地开始,我校先后考察了仓山城门镇、建新镇和闽侯县上街镇等几个地块,校长、书记还带了一些领导到长乐考察。我们当时最为满意的是仓山城门镇林浦村的林浦洲,并将其作为学校拟征地的首选上报省教育厅。2000年6月5日,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组专门到林浦村考察,也认为这是一块高校办学的好地方。

2000年上半年,由于闽侯县提出可以用比较便宜的土地价格,吸引大学到该地扩办学校。因此,2000年8月7日,在习近平省长主持召开的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闽侯上街镇征地建设福州大学城。随后不久,省政府成立福州大学城建设领导小组,由黄小晶副省长任组长,下设大学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决定4所本科院校首先进入大学城,我校是其中之一。

2000年11月22日,我校成立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由曾民勇校长任组长,张金栋和我任副组长,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参加,杨章诚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同日上午,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认为新校区的规划建设要根据学校《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计划》,统筹考虑新老校区的功能分工,体现师大21世纪的发展水平,要以“30年还先进,50年不过时”的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好新校区。紧接着就开始了新校区的选址和圈地工作。经过校领导和当地政府领导的多次实地查看,大学城办公室的最终审定,我校新校区确定在大学城的南端,上街镇马保村和蔗洲村之间方圆约3000亩的一片农地。12月底,完成了征地的画红线工作。

征地范围初步确定之后,2001年主要进行校园的规划工作。2001年2月28日,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会议根据省大学城建设领导小组和校党委常委会议的决定精神,就我校新校区的规划工作进行讨论。根据这次会议精神,我校开始了新校区学科建设规划的修订,到当年8月,党代会召开时形成了第六稿。

8月23日校党委召开的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审议了《福建师范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规划》,会上提出学校三大发展战略,确定了新老校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及其功能定位。根据校党代会精神和新校区学科建设规划,学校新区建设办公室起草完成了《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经过学校多次讨论和修改,12月17日和18日,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和大学城专家评审会分别讨论通过了我校《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该任务书编制历时5个月,先后修改9稿。2001年12月25日总体规划设计发标。同年11月29日,省发改委以“闽计社会(2001)131号”文件正式批准我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立项,并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2002年1月15日,曾民勇校长在校六届一次教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新校区工作要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一是确保下半年第一期工程按时开工,二是确保明年3000名学生入驻新校区。

3月3日,大学城办公室召开“福州地区大学城B、E标段总体规划评标会”,组织了省内外专家对我校校区(E标段)的4个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议。校领导和新区办、基建处的领导出席了评标会。会议根据专家无记名投票,确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4号方案获一等奖,并作为中标候选人推荐给我校。从3月4日到13日,学校通过邀请参加新校区规划设计的福建省建筑设计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进行新校区规划方案介绍会。对新校区的4个设计方案在教工活动中心进行了7天的展示。召开了有校领导、各学院、部处主要领导、校内专家咨询小组成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工会教代会委员和师生代表参加的7场座谈会,并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师生意见。综合各方面意见,大多数赞同4号方案(占71.67%),山水学村的设计理念被大家所认同。3月14日校长办公会议确定4号方案为中标方案,并以“闽师(2002)办10号”文件正式上报大学城办。3月27日,省建设厅与大学城办公室联合召开的校园总平面规划方案审查会讨论并通过了我校选定的4号方案,并对该方案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