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书法全集1
47012300000005

第5章 书法与篆刻(2)

明清之交,逸人奇士中的傅山、石涛、朱耷等,寄情点画之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清代初年,名家众多;清中叶,在帖学笼罩下能另辟天地的,要算郑燮和金农二人,他们同在“扬州八怪”之中。郑燮书法用隶体融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他融真、草、隶、篆为一体,以真隶为主干。用作画方法写字,一字一笔,大胆独创兼众妙之长。金农写隶书古朴,横画粗长,竖画细短,体势斜;行楷书用笔方,笔道粗,结体紧,体势侧,自创一格,号“漆书”。著名书法家有邓石如、伊秉绶、陈鸿寿、包世臣等,人才济济,难以尽数,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书法艺术珍品和宝贵的书法创作经验。

篆刻

1.印章的产生和发展

在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曾发现三枚颇似印章的东西,虽然不能确定它们的实际用途,但它们所显示的书法与镌刻的良好技巧却是一目了然的。《周礼》中提到“货贿用玺节”,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了玺印的取信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说,印章至迟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①周秦的古鉩印

古鉩是发现最晚而历史最古老的印章。经考证,它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古鉩之中占绝大多数的是私鉩,即非官用的,仅作为私人交往而使用的信物。古鉩的书体采用的是战国时期流行于各国的大篆,或称“籀书”,与当时的钟鼎彝器上的铭文相近。制印的材料,多为铜、银、玉、石。制印的方法,或铸或凿。当时尚无“印”和“章”等后世所使用的名称,无论官、私、尊、卑,一概称“鉩”。当时的印章较后代为小,多不出方寸。官印雄健挺拔,布局自然合理,绝无做作之态;小鉩印文清丽,整齐舒适。朱、白文皆有,朱文宽边细文,白文则多有边框,中间加横画竖界作田、日、田等格式。印形变化繁杂,或方或圆,或作联珠形式——一印多体,各呈方、圆、三角等形状。

到了秦代,秦始皇对混乱的六国文字进行了统一,制定了秦篆,也称“小篆”。秦印所采用的文字就是小篆。同时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才可称为玺,臣民的则一律称“印”,“印”字出现于印章之中,也首见于秦朝。战国古鉩多出自铸造,而秦代以凿印居多,且多为白文。格式多作方形,以田字格将印文平均分布在印面内,在章法上则显示出虚实、疏密之间的合理安排。还有一种称为“半通印”的低级官吏的印章,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成长方形,多采用日形边框,将印文一分为二,或平均布局,或以字画多少来分配占地的多少,自然有致。

②汉魏六朝的印章

汉代是中国印章艺术空前发达的时期。汉印书体以秦篆为基础,但对篆法作了明显的改变,结体方中寓圆,庄重秀美,布局平正稳重,朴厚明朗。汉印以铜质铸造为多,也有银等印质。印文亦以白文为主,朱文则到魏晋以后才开始多见,且多不采用前代印章所常见的边框。汉印种类比前代更为丰富,出现了多面印、套印、子母印、穿带印、带钩印、回文印、朱白相间印等不同的格式,表字印、臣妾印、书简印、吉语印、图案姓名印、尚形印、总印、巨印等新的种类。

魏晋时期的印章,论精致虽逊于汉印,但却别具风格,印文多瘦挺,章法自然随意,错落有致。有些印章则采用一种称作“悬针篆”的字体,竖笔都引长下垂,末端尖细,形若悬针,故名“悬针篆”,在六面印中最常见。

2.印章进入艺术殿堂

①丰富多彩的唐代印章

同以前相比,唐代印章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印章开始加大;二是书体的变化,虽仍沿用篆体,但多作迂曲折叠之状,这种情况到宋、金、元、明时愈演愈烈,被称为“九叠文”,

官印使用这种书体的最多;三是印文的书体开始扩大,间或有隶书、楷书入印的;四是印章的种类有了增加,出现了斋馆印、词句印或别号印;五是印章出现了艺术化倾向,词句印、斋馆收藏印已减弱或不再具备取信的功能,而突出了艺术鉴赏价值。也正是从这时起,印章开始逐步走入纯艺术的领域。

从唐代开始,印章从作为权力的象征和取信的凭证而逐渐进入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生活之中,开始用于书画的收藏和作为赏玩的艺术品。此外,它还直接促使篆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极大地繁荣起来。

②花押印

宋代还出现了一种新式印章,叫“花押印”。此类印章或是刻花押姓名,或是上刻楷书姓氏、下刻花押,其目的在于使人难以摹仿。花押印到了元代益发盛行,且蒙古人多不通汉篆,故有人完全采用蒙文代替花押入印,也算是别具一格。

至于印章的名称,唐代天子印玺也称“宝”,宋、元至清,也沿其制而玺、宝两名并用,在唐代和宋代的官、私印章中,也有称“记”或“朱记”的。在明代的长方形铜印上,—常见“官防”字样,清代印中也可见此名称。此外,在南宋及金所发行的纸币上,都采用一种称为“合同”的印章。

3.印章流派

①“皖派”

自明代中叶以来,私印的篆刻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揭开了中华篆刻艺术史上最为绚丽多彩的一页。

相传,元末画家王冕首创用青田花乳石刻印,这种印质地柔腻,易于镌刻,并能理想地表现书法的艺术效果和镌刻技巧,这就化解了以往用金属、玉、石或牙、角等印质刻治艰难的问题。同时,随着碑版、钟器等文物的出土和日渐丰富以及玺印的搜集和传播,促成了文人中间“金石癖”的滋长和金石学的盛行,从而激发了文人阶层鉴赏和篆刻印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明代的文彭号称流派印章史的开山鼻祖,其弟子何震则创立了第一个印章流派——“皖派”。文、何二人,皆以涩刀仿汉印,主张师法秦、汉,力纠唐宋以来呆滞做作的积弊,开辟了印章艺术的正确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给后人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文彭的作品具苍劲古朴之气,何震的风格则自然生动、痛快淋漓。“皖派”代表人物还有苏宣、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董洵、王声等。他们都善于从秦、汉印章中汲取营养,并富有创新精神;风格或端庄凝重、朴茂淳厚,或工整秀丽、自然巧妙。

②“浙派”

继皖派之后而异军突起、另创门户的是清代浙江杭州人丁敬,他注重对秦、汉以后历代印章长处的兼收并蓄,而形成清刚朴茂、苍劲生拙的艺术风格,开创了新的艺术派别——“浙派”。其后继者有黄易、奚冈、蒋仁、陈豫钟、陈鸿寿、钱松、赵之琛及胡唐等,他们远追秦汉,近师丁敬,而能自成一体,俱臻佳境。若论所长,黄易遒劲、奚冈清隽、蒋仁古秀、陈豫钟工整有致、陈鸿寿雄健恣肆、钱松苍莽浑厚、赵之琛精致媚巧、胡唐则苍劲润泽。

邓石如是继丁敬之后的又一位篆刻大师。他将石鼓文、汉碑篆额及六朝碑版的体势笔意熔于一炉,在篆刻中力求提高印章的书法艺术效果,并创造出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后人将他和他的后继者称为“邓派”。邓派的另一位大家是吴熙载,他先法汉印,后师邓石如,一生刻印万余方,功力深湛,风格稳健凝炼、舒展自如,与邓石如各擅胜场,并称“邓吴”。

此外还有一个小流派,称为“闽派”,相传为清代莆田人宋珏所创,继之者有练元素、薛栓、蓝涟等。

③近现代印章大家

流派印章艺术发展到19世纪中叶,又涌现出赵之谦、吴昌硕和黄士陵等几位大家。赵之谦治印取材广泛,风格多样,这得益于他的金石学的深厚功底,其风格貌拙气盛,浑厚天真,颇有超出古人之处。黄士陵擅长汉瓦当文字与三代铜器铭文,师法邓石如、吴熙载和赵之谦,章法奇特,形散神凝,平中寓奇,拙率含巧,艺术个性很强。

近代篆刻大师齐白石,广学博取,更富有大胆创新的精神。他运刀如笔,一挥而就,不假装饰。笔势痛快淋漓,纵横排列,风格独特。

三、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也叫“文房四士”,为笔、墨、纸、砚的统称。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时器时代的彩陶器上,已有毛笔画的花纹。其后,殷代甲骨、春秋绢本上都有笔写的文字。战国毛笔更有实物出土,而且制笔方法不断出新,由用墨的实心笔发展到无心的散毫笔,含墨多了,更好用,可写更多的字。常用的笔有软硬两种,古代以“兔毫”、“狼毫”为正宗,自清嘉庆、道光年以来,羊毫软笔大行。笔的质量关键在笔毫,笔毫具备“尖、齐、圆、健”四个条件的才算好笔。墨的起源不晚于殷商时代。古人磨木炭当墨,其后用石墨,又渐加入胶质。到唐代,墨色皆极黝黑,制品也很出色。好墨的标准,一般为“烟细、胶轻、色黑”。纸的制造,传说始于东汉蔡伦。其实,早在西汉初年,已有幡纸代替竹简、缣帛在使用。只是到了东汉,造纸技术进一步改进,纸的质量更高。其后,精益求精,品种繁多,但分类不外乎熟纸、生纸、半熟纸三种,写字作画各有所宜,就一般而论,熟纸、半熟纸总比生纸好用。砚最初出现的年代也难确定,古代没有石砚,用蚌壳作砚。汉代有陶砚,也出现了石砚。其后,又不断发展。久负盛名的是歙砚和端砚。歙砚出自安徽,端砚出自广东,都有很多名目。其实,好砚不只出于这两地,还有许多地方出产。所以,选砚不必拘泥于名牌,以方形稍大、质料坚细、凹深藏墨、有盖防尘者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