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这是跟吮奶有关的刺激物(如奶头)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这种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下的各个中枢参与完成的,是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
条件反射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狗吃食物时,有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在每次饲喂这条狗时,都预先或同时伴有某种声音刺激(如铃声、呼叫声)或灯光刺激。经过反复多次这样的训练之后,狗听到铃声、呼叫声或看见灯光,就会有唾液分泌,这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必须有大脑皮质的参与。声音或灯光对一般的狗是不会引起唾液分泌的,只有经过上述训练的狗才会对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声音或灯光作出反应。因此,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之一,它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条件反射非常丰富。人的大脑皮质在复杂环境的频频刺激下得到空前的发展,不仅能对光、声、机械触碰、气味、食味和敌害等所有具体信号(第一信号)刺激作出反应,建立条件反射,而且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等抽象的信号(第二信号)发生反应。
换句话说,人的高级神经活动除了第一信号系统外,更主要地集中体现在第二信号系统上。显然,这是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巨大飞跃。
语言文字是具体事物和现实的抽象。起初让小孩叫“妈妈”,“妈妈”的词语刺激大脑皮质形成一个兴奋点,接着经常与妈妈的容貌、形体、声音等复合刺激的各兴奋点发生联系,形成了语言的条件反射。以后听到“妈妈”后,小孩脑海中浮现的是自己妈妈的形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学习、活动范围的扩大“妈妈”词语越来越广泛地同千千万万个妈妈的形貌特征联系起来。“妈妈”这个词概括了一切妈妈的共同的特征,于是“妈妈”这个词语被孩子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