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气象百变魔图
47128100000008

第8章 天气的形成(7)

而我国有些地区,譬如陇南、陕南、鄂西、湘西、四川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因为地形崎岖起伏,既延缓了南方暖气流南撤,又减弱了北方冷空气入侵。所以在秋季,冷暖气团在此交锋滞留的机会反而较多,在冷暖气团交锋的界面上,暖空气因为较轻,它就会在冷空气斜面上滑升。在滑升过程中,空气的体积必然要逐渐膨胀,气温逐渐冷却,容易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而凝云致雨。所以我国西部地区经常是秋雨绵绵,天气远不如长江中下游那样好。

好望角的强劲西风

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海员,都知道好望角的暴风特别多,不论在哪一个季节、哪一个月份,船舶绕好望角航行时,总会遇到强劲的西风和狂浪。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绕好望角的航线,接近南纬40度,正好处在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空气是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的。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空气,在地球自转时所产生的偏向力作用下,南半球吹西北风。由于这一带的气流偏向较大,所产生的西北风偏西成分较大,因此人们称为“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的风,它的特点是风力大,常常可达到暴风级的风力,风向比较稳定,使海面上经常会产生强有力的狂浪。据统计,这个地带一年中,大约有110天有狂浪,浪高达6米以上,其余的日子里,一般浪高也在2米以上。在南纬40~50度的地带,海洋几乎覆盖着整个地表面,洋面的风的阻力极小,因此这里所出现的强劲西风及伴生的狂浪就特别凶猛。西方国家把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称为“咆哮西风带”;而把绕道好望角的航线视为畏途。

我国广大海员,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积累了战狂风、斗恶浪的经验。1969年的一天,我国一艘远洋巨轮,航行在印度洋上,正当绕好望角航线时,遇上了特大的强劲西风和恶浪,海员们克服了狂风恶浪,使船舶安全越过险区,胜利到达目的地。

沿海地带海陆风

住在海边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白天,特别是下午最热的时候,常常有风从海洋上吹到大陆上来;到了夜里或清晨最冷的时候,风又从陆地上吹向海洋了。海边的风,老是这样改变着方向。

这是因为海洋和陆地受到太阳照射后,它们的反应不同:白天,陆地受到太阳照射后,温度升高得很快,到了晚上,温度下降得也很快;而海洋呢,由于海水的比热较大,海水的温度不容易升高,到了夜里,海水又把白天储藏起来的热量慢慢地放出来,此外,海水还会上下流动和水平流动,易于交换热量,所以海水的温度下降得也很少。因此,在白天,海洋上总是比大陆上凉些;到了夜里,海洋上就比大陆上暖些。

白天,由于海洋上比大陆冷,海洋上气压较高,大陆上气压较低,所以空气就从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夜里,由于大陆比海洋冷,所以大陆上气压较高,海洋上气压较低,空气就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可是,沿海地带并不是每天都有海陆风出现。冬季,我国沿海地带,从海洋吹向大陆的海风,有时候就感觉不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我国沿海地带,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特别强大,它胜过了海风,因此冬季海风往往表现不出来;在夏季,沿海地区的海陆风,有时被天气系统(能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及其分布的独立系统。如,冷锋、暖锋、低压槽、台风等等)所破坏,也就感觉不到了。

刺骨寒人的西北风

居住在我国东南部的人,每逢春、秋季节,遇到刮西北风时,就感觉到特别寒冷。这是为什么呢?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由于纬度愈高,太阳高度角愈小,所以地面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就愈少。因此,愈是北方,空气也愈冷一些。而空气的这种愈北愈冷的现象,在春季和秋季最为明显,在夏季和冬季差异就不大。

再从我国的地理环境来看:我国的西北部多沙漠,而且离海又远,所以那里空气比较干燥。因此,西北方的空气与南方的相比较,总是又干又冷的。

由于以上缘故,当春、秋季节,我国西北部的空气大规模向东南部移动时,因为东南部的暖湿空气被干冷空气所代替,所以我国东南部的人特别觉得西北风寒冷。而且当西北风吹来时,常常冷锋的云雨随之而来,天空一下子阴云密布,阳光被遮,相对湿度变大,阴寒异常。冷锋过后,干空气又使地面水分很快蒸发,蒸发又会造成降温,这就更加使人感觉寒冷。年复一年,这就使居住在我国东南部的人形成了西北风是寒冷的感觉。

干冷的西北风其实,并不是一切西北风都是特别冷的。风向是受局部地区的气压分布决定的,一些范围较小的西北风,不一定来自我国西北,只有从暮秋到初春这一段时间,我国大范围气压分布一般是西北高于东南,这才会盛行来自西北的气流,使东南沿海的人觉得西北风干冷。从暮春到初秋,我国大陆气压分布较复杂,西北风就很少见,即使有,也不一定就是西北地区吹来的;纵然是从西北吹来的,由于西北沙漠地区这时也并不很冷,所以吹西北风时,温度也不会降低很多。因此,我们不要把西北风寒冷看做是一成不变的,这只是在一定地区,一定季节才会这样罢了。

江淮流域黄梅天

每到六、七月间,梅子成熟的时候,在我国江淮流域,下雨的日子很多,湿度很大,东西也很容易发霉变质,而且常常是阴雨绵绵,连续的大晴天很难见到,这个时期就叫作黄梅天。

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每年六、七月间的时候,南方的暖湿空气已经很强大了,它常常向北伸展到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北的地区。但在这个时期,北方的冷空气仍旧有相当的力量,它还不愿意退出这个地区。于是冷暖两种空气就这样交汇在江淮流域一带,好象两路兵马各不相让,打起仗来了。

因为暖空气比冷空气轻,它沿着冷空气向北滑升上去,暖空气带来的大量水汽在滑升中凝结成云,并且形成了一个长条形的雨带,但这个雨带比较狭窄,一般只有两三百公里宽。

这两支打仗的兵马——南方的暖空气和北方的冷空气,在黄梅天这段时间里,暂时还不能分出谁胜谁负,它们往往一忽儿这个强些,一忽儿那个强些。如果当北方冷空气加强了一些,它就把雨带向南压,南边下雨了;如果暖空气力量大了些,它就推着雨带向北移,北边下雨了。总之,这两军的兵马互相交锋,势均力敌。因此,雨带一直在江淮流域南北摆动,使这一带天气潮湿多雨。

经过这一场混战,暖空气到底还是战胜了冷空气。于是南方暖空气愈来愈加强,而北方冷空气愈来愈退缩,这时江淮流域时晴、时雨的梅雨天也就结束了,进入炎热的盛夏。

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年份梅雨期很长,如1931年、1954年,就长达两个月之久;有的年份梅雨期又很短,象1934、1978年,都很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要看冷、暖空气两军力量的对比了。有的年份暖空气特别强大,它有一般强大冲劲,一下子把冷空气压向北方,这样,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交锋的时间就短了,梅雨就不显著。然而,这些年份一般热得比较厉害。1934年上海最高温度曾达40.2℃,1978年虽然低一些,也有38.1℃。

如果冷空气比较强大,情况就又反过来了。通常每年到小暑(7月7日或8日)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已经结束,是由暖空气团完全控制下的晴好天气了。但如这时还有冷空气向南冲下来,插入到暖空气中,就会强迫潮湿的暖空气向上抬升,引起对流,造成雷雨。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小暑前后听到雷声,下了雷雨,就可以知道北方的冷空气还比较强盛,雨带还可能在长江中下游耽搁一段时间。这种现象,人们称为“倒黄梅”。所以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的说法。

梅雨,特别是早梅雨,常影响农业生产。如在1971年,5月26日入梅,这时正值三夏高潮,由于梅雨,影响了麦收。因此,必须根据梅雨的预报,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