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百科
47297400000120

第120章 独特的风俗(5)

印加帝国统治下的库斯科是用巨大石头装饰的城镇。殖民者保持着泥瓦建筑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采用了新的建筑结构。在印加泥瓦建筑的两个城墙间,许多狭窄的石板街道就像石头走廊。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的圆屋顶,紧挨着城市广场。在离城市中心稍远的地方,分布着大量有白色外墙的低矮民届。

库斯科天主大教堂

1536年,来自西班牙的征服者占领了这里,他们接管了库斯科城。在城市化发展时期,库斯科印加城市的布局也得到了保护。虽然1650年爆发的地震使城市遭到破坏,但1670年城市又被人们按照巴洛克风格重建,这使它成为集合古印加帝国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城市建筑艺术中心。

巨大的防御系统——萨克萨曼古堡

距库斯科古城1.5千米处,有举世闻名的萨克萨曼圆形古堡,古印加帝国的人们在这里举行“太阳祭”古堡是古代印加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是一个巨大的防御系统,建筑在一个小山坡上,可以俯瞰全城。据说,古堡的主堡是由印加王帕查库蒂主持修建的,大约在15世纪70年代就开始修建,持续了50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工程仍然没有完全结束。

这个建筑群非常巨大,从上至下共有3层围墙。每一层围墙高达18米,长达540米,全部是用巨石垒砌而成。古堡下层的台阶长达800米,全都是用石板铺成。古堡的最高处由3座塔楼围起来,形成一个整齐的三角形。主塔为圆柱体,塔的基层呈放射状。在塔楼内还有一个温泉,这里曾经是古印加王的行宫。其他两座正方形的塔楼是驻扎军队的场所。在古堡地下,还有与3座塔楼相互连接的石砌网状地道。萨克萨曼古堡如此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古印加帝国昌盛的文明和强大的国力。从建筑艺术上看,古堡的建造结构设计十分新颖,整体建筑坚固庞大,是美洲印第安人所建造的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

难解的谜团

面对这些无比巨大的石块组成的建筑,现代人不禁感到困惑:当初建造者们到底是采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巨石切割、挪移、倒置并精确地安放在指定位置的呢?

考古研究发现,即使在印加帝国鼎盛时代,印加人也没有发明铁制工具和带轮子的交通工具。他们在安第斯山区饲养的最大家畜是南美洲的羊驼,这种动物一次最多也只能驮运不到20千克的货物,那么当时印加人是靠什么来搬运这些巨大石块的呢?萨克萨曼古堡中最大的石块重达300吨,不要说当时的印加人,就是在今天,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恐怕也找不到巨型车辆能搬运重达300吨的石块。要想把重达二三百吨的巨石运到蜿蜒陡峭的半山腰,再垒砌成密不透风的石墙,确实是难以想象的。建造者们究竟用什么办法建成了这座巨石古堡,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

石头城大津巴布韦

“大津巴布韦”

大津巴布韦遗址是一大片石头建筑群,因此也叫“石头城”遗址。遗址位于津巴布韦东南部、维多利亚堡东南27千米处,于1867年被发现。一些专家推测,它建于8世纪至10世纪,是历史上一个已经湮没的帝国留存下来的遗迹,当年的国王曾将这里作为寝宫。由于处于贸易中心,石头城曾经辉煌一时。但在16世纪初,也许是因为饥荒或干旱的缘故,人们最终弃城而走,只留下孤零零的石头建筑群,默默地见证着这段历史。

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大津巴布韦古城仅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不过石头城当年那宏伟壮观的风姿仍然依稀可辨。遗址为一片相互联系的建筑群,布局非常协调,城里的全部建筑是用90多万块长方体花岗石砌成的。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些石块之间,建造者并没有使用胶泥之类的任何填充物,可石块之间的砌缝非常严密,虽然经历了七八个世纪的风雨侵蚀,但这些古老的石头建筑依然挺拔牢固。

“大围场”与圆锥石塔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群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围场”,是建在一片开阔地带上的一座椭圆形围城,这是石头城遗址的主体;另一部分是“卫城”,建在一座小石山上。

“大围场”的四周是宽大的围墙,围墙由花岗石砌成,墙高10米,底部宽度为5米,顶宽为2.5米,长达240米。在围墙内部,建造者还修建了一道内墙,内墙呈半圆形,长约90米。据考证,围墙里那些椭圆形的建筑物是当年部落酋长们的妻室和随从的居住用房。

在“大围场”的东边,还有一座著名的圆锥形实心塔,塔高达15米,底部直径约6米,顶部直径约2米,实心实体。自发现大津巴布韦古城以来,很多考古学家曾前来考察,希望能找到进入这座圆锥塔的入口,不过,时至今日,这个入口仍然没有找到。

石头即财富

在过去的大津巴布韦城,人们根据所居住的房子来确定一个人的富有和贫穷。穷人和一般百姓都住在用泥土建成的房子里,而国王和有钱人家的房子都是用大块石头垒造而成的。在那个时候谁拥有的石头越多谁就越富有。在这座山的对面可以看到一片茂密的灌木林,当时那里曾有一道围墙,国王就是用这道围墙来隔断自己的房子和百姓的房子。

石头城中最高的山丘曾是国王的卫城。在陡峭的石壁之上,至今还可以看到当地土著届民留下的标记。对于卫城,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用来做防御用的,有人则说卫城仅仅是国王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卫城

距大围场约1000米处的陡峭的小石山顶峰,屹立着一座坚固的石堡,这就是“卫城”。站在防卫森严的“卫城”上,可以俯瞰整个石头城遗址。

从遗址的整个布局来看,“卫城”是一个重要的防御系统,可以充分有效地屏护“大围场”。“卫城”的城墙用各种石块砌成,城墙随着起伏的地势修建。一道道厚度不同的围墙,依据山势,蜿蜒而下。有一段城墙建在一个天然的岩石嘴上,聪明的建造者将花岗石块垒砌起来,与天然岩石合成一体。城墙下面的通道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确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围城里的中国文物

大津巴布韦遗址内曾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物,从发掘出来的文物看,这里原是一座相当繁华的城市。后来,可能由于生产衰落和自然灾害,城里的居民被迫迁移,古城因此被废弃。在遗址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古代的梯田、水渠和水井,还有很大的铁矿坑和炼铁工具,以及钱币和金银首饰等文物。

在围城内一个货栈仓库的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阿拉伯的玻璃器皿和中国的青瓷和陶器。这些瓷器大多已经损坏,从碎片上看,这些瓷器是14世纪至15世纪的中国瓷器,其中两块碎片明显是青瓷大花瓶的底部,在底部的中央还有用青釉绘制的“大明成化年制”6个字。这说明中国和津巴布韦两国当时已经有直接或间接地有贸易往来。

马丘比丘遗址

“云雾中的城市”

数百年前,印加帝国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居民人口短时期内锐减了90%。在这样一个没有文字,仅靠口传历史的民族中,人口的消亡便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好在精于石器建筑艺术的印加人留下了永恒的马丘比丘古城。

马丘比丘古城坐落在两座山峰中间陡峭的山脊上。从远处看,马丘比丘古城似乎随时都可能从狭窄的山脊上滑下深渊。古代印加人为什么要在绝顶上建造城市,着实令人费解。

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几百年来都没有被西班牙殖民者发现,因此也免遭劫掠。当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海勒姆·宾汉姆偶然发现马丘比丘古城的时候,它已经被几百年来生长的灌木和苔藓藤蔓所遮盖,只能隐约看到些断壁残垣。今天,杂草藤蔓虽然已经被清除了,但是想要瞻仰古城,仍然需耐心等待笼罩古城的山中云雾散尽。这也就是马丘比丘古城被叫作“云雾中的城市”的原因。

“祭典之城”——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古城位于秘鲁南部湍急的乌鲁班巴河岸、海拔2458米高的悬崖之上,是印加帝国全盛时期最辉煌的城市建筑。它是为了举行祭典活动而在山巅建造的“祭典之城”,它的城市功能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印加民居城市。在马丘比丘古城的神庙建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用于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石刻,他们认为,这里是印加时代宗教祭典中心及天文观测中心。

马丘比丘古城建于15世纪,占地约13平方千米,主要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古城的建筑包括太阳神庙、祭坛、军事堡垒、贵族庭院、平民住房、市场、作坊等近200座建筑和连接山坡与城市的约3000级台阶。在山脊的斜坡和后山,还有百余层梯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蔬菜。在遗址境内,还分布着许多“卫星城”,花园、通道、宫殿等建筑的遗址随处可见。

悬崖上的古建筑

马丘比丘整座城市大致分为以花岗岩巨石圈出的上城区和下城区。上城区包括有一级级梯田的农业区、贵族住宅与神庙齐聚的区域,下城区则是民居与仓库并存的区域。位于城市东南的农业区,占马丘比丘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一条沟壑将它与城市区隔开。在农业区,大约有一百块梯田以及排水渠、墙壁等农耕设施。整座城市格局的区域划分非常明确,纵横交错的台阶将神庙、王宫、堡垒、民宅、街道、广场等建筑连接起来,有的石阶甚至多达160层。这些建筑全部是用紧密结合的大块花岗石砌成,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黏合材料,全是由石匠们依靠简单的工具建造而成。几个世纪以来,马丘比丘经历过多次地震和山洪,但雄伟的古城仍然完整地屹立在山巅,这也证明了古代印加人建筑技术的高超。

整座马丘比丘古城只有一个供进出的城门,古城居高临下,形势险峻。城内的街道虽然狭窄,但排列井然有序。在发掘过程中,还出土了可以表明一天时间的石制日晷,这表明印加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

令人不解的是,建造马丘比丘古城时需要用到的石料,远在600米下的山谷里。即使是在今天,在动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的情况下,要把这些沉重的石块运到悬崖绝壁,也非易事。那么,古代的印加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测量太阳升起点的“捆日石”

印加人自称是太阳的子孙,对太阳极其崇拜。有人认为,他们把自己的城市修建在高高的山巅上,是为了更接近太阳。在印加人建造的城市中,都会有一个神圣的日晷仪,用它来标明太阳的运行情况,并且象征性地“捆”住太阳,防止它坠落。马丘比丘古城有许多神庙,其中的太阳神庙就是祭祀太阳的场所。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在每年的夏至和冬至日,太阳光恰好可以从神庙东面3扇排成一条直线的窗口射入,并且准确地投影在庙中用来测量太阳升起点的“捆日石”上。这块长方形大石盘高约2米,直接用山顶的岩石刻成,石盘上还刻有刻度。在石盘的中心,有一个突出的石桩。随着太阳的运行,石桩会在石盘上投下阴影,指明一天当中的时间。除了标明时间外,印加人还通过它来确定季节。每当夏至或冬至日,印加人便在此举行太阳节的庆典活动。

克里姆林宫

沙皇的住宅

俄语“克里姆林”的意思是“城堡”,在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克里姆林”中,以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最具有代表性。

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156年,历史上曾是历代沙皇的住宅,也是14至17世纪俄罗斯的宗教中心,与13世纪以来俄罗斯所有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事件都密不可分。

13世纪,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200多年后,莫斯科大公摆脱了蒙古统治者,在莫斯科定都,克里姆林宫随即成为皇家宫殿。此后,伊凡三世陆续聘请了许多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重新扩建了克里姆林宫及其东侧城墙外的广场——红场。19世纪初,莫斯科在拿破仑大军的进攻下成为一片废墟,好在城市并未沦陷,统治者于战后迅速恢复了克里姆林宫的旧有规模,还在红场增建了不少色彩装饰考究的教堂。今天的克里姆林宫由一道长2235米、厚约3.5至6.5米、高约5至19米的砖红色围墙包围,内部面积达到27.5万平方米。这座宫殿除了4座城门、20座塔楼外,里面还有许多壮观的建筑,包括教堂、皇宫及办公大楼等,规模十分庞大。

俄罗斯政府所在地

克里姆林宫以前是俄国沙皇的宫殿,现在是俄罗斯政府的所在地,在1156年始建于莫斯科河畔的绿色山冈上。克里姆林宫是由许多高大豪华的教堂、宫殿、塔楼等组成的建筑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群,色彩缤纷而又十分和谐。宫内有20座塔,其中最漂亮的一座叫“斯巴基塔”,尖塔顶上装有玛瑙石的五角星,光芒四射,是莫斯科的象征。

克里姆林宫里的教堂建筑都很有特色,最美丽的教堂要数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之称的“圣瓦西里教堂”。它由9座参差不齐的高塔组成,中间最高的方形塔高17米。虽然这9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却十分和谐,为整个克里姆林宫增色不少。其他著名教堂还有圣母升天教堂、报喜教堂、天使教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