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人员第一本书
47327500000002

第2章 自我修炼:成就一流指挥大师(2)

3、要EQ不要阿Q

随着现代社会内外环境急剧变化,单一的理性、逻辑及直线式的思考模式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必须将理性与感性结合才能在现代社会成功致胜。

就管理而言,新的竞争形态已使管理人员的EQ(情感指数)成为职场与市场致胜的重要因素,通过他们EQ的正确应用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同事及客户的情绪,从而提升组织内成员及客户的满意度。

EQ就像新管理人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现代人教育水准提高,很多新管理人做事能力很强,但却可能在情绪上的“不喜欢”、“不愿意”做事,而影响成就,这种“高智商、低成就”的现象正反映出EQ的重要性。

一个缺乏待人处世技巧、挫折容忍度低及无法与他人合作的新管理人,可以说就是EQ差的人;但研究显示,即使是一个平日EQ较好的管理人,也很容易在面临高度压力时EQ降低。因此通过心理学领域中的放松训练,对情绪管理能力训练不无裨益。

日本一家著名企业在每日上下班之前对研发部门员工施行放松训练,一年下来成效显著,不但公司对员工的医疗费用支出降低了20%,员工车祸肇事也由25件降为4件,员工家人对员工的满意度增加,更重要的是这些研发部门员工提出新点子的比例增加了两倍。

情绪管理的训练并非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或在他人面前隐藏自身的喜怒哀乐,而是着重于能够发现自己的情绪,进而掌握、控制情绪。对组织内的主管而言,对员工的情绪表现,不能一味地做价值判断,以“某某就是爱生气”、“某某工作态度不佳”等方式来给员工贴标签,正确的做法应是用好奇、理解的方式来了解其情绪的根源。

其实人有情绪是很正常的,动辄发作的人固然容易得罪人,但是过度压抑不但对身体有害,也容易使人对你产生距离感,最佳的做法应是增加情绪的弹性,并通过多种方法来表达。EQ高的管理人对变化的掌握能力强、对挫折的忍受程度高,正确的情绪管理更可以达到待人处事良性循环的效果,进而对自己及他人产生信心;反之则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陷入怨天尤人、对一切事物丧失信心。作为新管理人来说,EQ的高低决定他们管理的好坏,也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前程,所以一定要把EQ放在管理的首位,而不要处处表现得不屑一顾的阿Q态度。那么拥有较高EQ的新管理人怎样才能获得管理的成功的呢?(1)行动才是真理作为一个新管理人员,仅凭嘴说是得不到人的信服,而必须拿出行动给公司里的人看,有些管理人员总是要等到自己情绪良好了再说,但一些聪明的管理人员却不会这么做,他们总是先干起来再说。(2)坚持就是胜利目标是一点点、一步步达到的,因为学习是缓慢进展的,而进步需要时间,有时需要花成年累月的时间,成功的管理人员是明白这一点。高EQ的管理人员懂得学习需要时间,知道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攀上公司理想的职位,当堕入了一种自己希望摒除的旧习惯的时候,他们就会尽快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并坚持不断的努力。(3)全身心地努力高EQ的管理者是创造者,是企业的推动者,他们懂得正是管理工作才把人生的罗盘拨向成功的一面。他们想要把事情办成,必须坚持努力不懈,高EQ的管理者专心致力于那些有可能完成的事情,对自己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全力以赴。(4)抓住每一次机会高EQ的管理者从来不拖延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他们今天就干,一遇到问题,马上处理,他们不浪费时间去发愁。(5)积极心态的力量高EQ的管理人经常对公司里的人微笑,也得到别人微笑的回报。对经历过的活动总是给以积极的评论,并总是热情洋溢地谈到自己与人共处的时光。恼火或不愉快时,就动手扭转处境,懂得活得快乐是自己的责任所在。

4、增强自己的说服能力

作为一个新管理人员,如果在语言上难以使人信服,他在管理上肯定会带来很大的麻烦,你要想一统指挥你的部属,你就要增强你的说服力。

在企业管理中,人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景:当你在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的时候,会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就是不能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观点正确还远远不够,还要掌握微妙的说话艺术。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以下六种。

(1)利用“居家优势”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10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计划为最好。

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讨论,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讨论。泰勒惊奇的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即使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双方都没有居家优势。

(2)修饰仪表

如果你想上级在你的申请书上签字,你是不怕麻烦,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接受别人的言谈比接受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事实并不如此。

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3)使自己等同于对方

你试图鼓动一伙年青人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很不情愿,你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呢?

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

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尽量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都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

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酿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4)反映对方的感受

如果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最好呢?

平庸的劝说者大都是开门见山的提出要求,结果往往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

如果主人正为某事大伤脑筋,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以后谈话时,对方也会对你加以重视。

当然,优秀劝说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这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所具有的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

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将双方的观点都显示出来,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能说服别人。

(5)提出有力的证据

你准备去参加某次决策性的会议,为一项不为大家所重视的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款项,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如果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但要记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也一定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

有人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让两组被试者听到关于没有处方是否可以卖抗阻胺片的争论,然后告诉一组被试者说可以卖的证据来自《新英格兰生理和医学月刊》(这是虚构的),另一组则被告知证据来自一家流行画报。

结果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有更多的人赞成,没有处方也可以卖抗阻胺片。

由此可见,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6)运用具体情节和事例

你刊登广告,推销某种药品,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

作为一个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一点:个别具体化的事例和经验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具有说服力。

因此,你想将你的药品多卖一点,最好使用后面一种方法。

在企业管理中,你要说服别人,你就应旁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一味空洞说教。总之,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上天所赋予的,只要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当然首先要观点正确),我们就可以增强自己言谈的说服力,这也是新管理人员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5、勇于担负责任,推卸不是好办法

在一家公司,一个部门难免会犯错误,一旦困难来临,作为新管理人一定要勇于承担,若新管理人员一上台就对责任推卸,对领导的印象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难当大任,对属下的感觉是这人没有气魄,这样的管理人就难以赢得上司、部属的信任,势必发展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有一家农机公司,从日本进口了四部冲床机。进口时每部机器都是先拆开,运抵工厂后再装配起来。

前三部装配得很顺利,可是在装配最后那部机器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一名技术员的手指被切断了;在试车时,又有一名工人两指被切断。

因为连续发生了两次意外,大家都说机器有鬼,再也没有人敢碰它。

有一位日本籍科长不信邪,亲自去试,不料两指又被轧断。

从此,工厂没有人敢再去碰那部机器。

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工厂赶工,冲床不够用,为了及时完成任务,有位领班想到了那部“鬼机器”,为了祈求平安,领班先拜祭一番。

他以为,经过拜祭后,机器内的鬼必定被请走了。

操作机器的责任,由领班的弟弟负责。

不料机器刚一开动,领班弟弟的手掌也被轧断了。

这是什么原因?

真的有鬼作崇?

当时有一位新管理人员,他偏不信这一个邪。他把整部冲床拆下来,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离合器误差了10度,使得上模下轧的速度比正常速度快了好几秒,人手根本来不及抽出,所以才屡次发生意外。

机器有鬼的迷信立即被戳破。新管理人员赢得了上司、同事及部属尊敬。遇事要勇于担负责任,发现问题立刻改进,不可把过错归咎于他人。这些对于一个新管理人员非常重要,一方面你可以赢得上司的器重,一方面还可以给属下树立榜样,拉近跟他们之间的距离。以下几点是新管理人员承担的方法:(1)把部属的责任自己揽下当属下犯下了一个错误之后,作为新管理人员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且要帮他尽快把错误改正,部属会为这么一件事对你深表感激,以后你办事情他肯定会大力支持。(2)把领导的责任揽下必要的时候,新管理人还要替领导承担责任,说不好听点就是替领导“背黑锅”。当然领导会对你的作为大加赞赏,不用说,他肯定会重用你。(3)自己的责任决不推脱自己犯了错还不承认,会让人瞧不起,错误既然发生,怕也没有用,有用的是如何使错误达到极低点。

6、留意自己的错

在一个企业里,最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就是一个新管理人明明干得挺好,但是突然间他的发展完全停顿了。

这是由于他们完全忽视了最重要的“顾客”——自己。

当他们勤奋工作,努力完成公司任务时,从来没有上下左右地看看,忽视了公司内部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形成的主要影响。

仅仅因为新管理人工作出色并不能够保证他在公司迅速升迁和他在公司的地位,不管是否公正,作为新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要想在今天强手如林的世界崭露头角,新管理人应该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新管理人应该对上司和同事的态度、思想保持敏感。

下面是影响新管理人晋升和阻碍其事业发展的十大因素:

(1)不了解公司为什么雇你

各级管理人员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原因就是:维持老板的形象。你要是不相信,可以问问你的上司。如果你是老板,那么去问问股东们。

(2)不能立刻贯彻老板的意图

也许犹豫用在控制不合时宜的激动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当事情与你的老板有关时,犹豫不决对你的事业绝对不利。对老板的命令置若罔闻,老板会总是记住,进而影响你的名声。

(3)忽视彼得原则

彼得原则说明:在等级制度中,每个人都可能被提升到他所不再能胜任的水平。大概人人都知道这一规律,但很少有人会认为这条规律对自己也适用。水平低下的经理则会更快地达到这个极限。所以,并不是每次晋升都符合你的利益。一次不符合你专长的晋升只会加速你生活中的彼得原则。

(4)对企业文化的忽视

“企业文化”一词让大家耳朵都听出茧来了,然而事实上这是许多公司内的现实生活。

如果大家工作上习惯于合作,你自然也不会去抢镜头、出风头。如果大家都一天工作12小时,你也不能例外,如果你非要和大家不一样,那么就应该处处超过别人。

(5)希望得到每个人的好感

最好的主管肯定受人尊敬,也可能受人爱戴,你如果想继续做出坚定而又正确的决策,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你的决策,而不是你的同情心和个人感情。不要为了得到大家的好感而使决策产生偏差。

(6)实施有效的自我保护

一个机构的决策层如果有了变化,其目的一定是想进一步改善这个机构,而不是什么个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