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活动中,提问往往是交谈的起点,是把话题引向深人的方式之一。因此,会不会问,该怎么问,问什么,都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回答是针对提问而言的,但回答是一种比提问难度更大的说话方式,如何回答好对方的提问,反映一个人的应变能力。
一、提问的七点要求
在社交活动中,提问往往是交谈的起点,是把话题引向深人的动力。因此,会不会问,该怎么问,问什么,都直接影响着交际的效果。高明的问话不但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能使对方产生愉快亲切之感。据传,在某国的教堂内,有一天,一位教士在做礼拜时,忽然熬不住烟瘾,便问他的上司:“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结果遭到了上司的呵责。其后,又有位教士也发了烟瘾,却换了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上司竟莞尔一笑,答应了他的请求。可见,问话问得巧可以占很大的优势。
提问的社交职能有四点:一是善于提问往往能更顺利地与社交对象接近、相识,加深了解,扩大交际面;二是提问能解除疑点,获得信息;三是提问能启发对方思维,控制交谈的方向;四是巧妙的提问还可以打破交谈的僵局,使交谈活动得以顺畅地进行。提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某情况不清楚,通过发问来了解,谓之不知而问;另一种是为启发对方思考某一问题,将对方思路引向自己所知道的方向,谓之明知故问。
进行有效提问有哪些要求呢?
1.提问要看对象
提问应因人而异,即从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性格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出发,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如对几岁的小孩用文言文发问,无异于“对牛弹琴”,反之,对高龄老人,就不宜问“你几岁了?”从性格来说,对活泼大度者,发问时即使开句玩笑也未尝不可,对秉性拘谨而抑郁者,则宜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于性情耿直者,提问可以直言不讳,对于敏感多疑者,则应掌握提问的分寸。不同的民族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提问寒暄方式。在我国,朋友、同事、邻居见了面习惯的提问是:“吃过饭了吗?”“去哪儿?”对方听了会觉得亲切友好,但是同样的问题,对英、美等外国人来说,就会引起他们的误解和不快。
2.提问要看清场合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都喜欢问一句:“吃饭了吗?”如果这句话用在吃饭前后,倒无什么妨碍,倘若从厕所出来碰上,问这样的话就难免让人感到别扭了。一般来说,当对方很忙或正在处理一些急事时,不宜提琐碎无聊的问题;当对方伤心或失意时,不宜提太复杂、太生硬或者是可能引起对方不愉快的问题。注意场合,还要考虑对方的回答,比如一位中学生很想去游泳,但他父母不让去,如果当着他父母的面,你问他:“去游泳吗?”这位中学生可能因为怕他父母会给你—个虚假的回答“不去”,如果换个场合提问,其结果可能会说“去游泳”。
3.提问要注意心理
由于被问人和提问人的人际关系、被问人和提的问题之间的某种联系,被问人总是会对提问的人和问题本身采取一定的态度,从而产生种种心理活动。如抗拒心理,不管怎么问,就是不回答;回避心理,即回答时装聋卖傻,闪烁其词,不正面回答。针对这些情况,提问人应采用相应的办法,明确揣测对方的心理可不用是非问而采取选择问,提问的话题也应具体,被问人常猜测提问人动机及其希望得到的回答,然后给予相应的回答。提问必须注意这一点,如买菜时间:“这白菜新不新鲜?”就不如问“这白菜新鲜,还是萝卜新鲜?”前者运用是非问,卖菜人一下就猜出你的动机,必然做出肯定的回答,这种提问等于白问;后者运用选择问,迫使他两者选其一,就有可能达到提问的目的。
4.提问要明确具体
提问必须抓住要害,问得明确、具体,方能启发对方的思路,获得满意的答案。周总理在逝世前曾在病榻上接见了缅甸前总理克立,克立向周总理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人们都戴毛主席的像章,而您只戴‘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即使是1971年文化大革命最热烈的时候您也如此。而现在人们都不戴毛主席的像章了,您又为什么把‘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换成了毛主席的像章?”问题提得如此明确具体而又尖锐,说明提问者具有一流的敏锐观察力,虽话语亲切绵软,却绵里藏针,简直使人无法回避。如果换一种问法:“请问贵党、贵国人民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和评价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问就显得大而广泛,且这种敏感盼话题直接提出来,必然会引起答问者的警觉。因此,要想把问题提得明确而具体,就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设问,化抽象为具体,方能奏效。
5.提问要肯定
一个年轻记者采访一位颇有成就的女科学家:
问:请问,您毕业于哪所大学?
答:对不起,我没上过大学。我搞科学研究全靠自学,我认为自学也能成才。
问:(稍有尴尬,为缓和语气,特转换话题)您的孩子在哪上学?
答:(十分不悦)我早已决定把毕生精力贡献给自己的事业,因此,我一直独身至今,请原谅这个问题我不愿多谈!如果你没有其他问题的话,就谈到这儿吧,我还要工作。
记者的询问带有主观的臆想,所提的问题是含着假定意味的问题。“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包含着对方是大学毕业这一判断。“孩子在哪上学”,又包含着对方已经结婚、已经生过孩子这一判断。这种问题无意之中触犯了女科学家的隐私,必然造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结局,闹得不欢而散,而一无所获。
6.提问要留有余地
提问一定要留有余地,以免伤害别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拉尔夫·尼科斯基博士对此作了四点概括:
(1)忌提明知对方不能或不愿作答的问题。
(2)用对方较适应的“交际传媒”提问’,切不可故作高深,卖弄学识。
(3)不要随意搅扰对方的思路。
(4)尽量避免你的发问或问题引起对方“对抗性选择”,即要么避而不答,要么拂袖而去。
7.提问时态度要谦逊
提问即是希望对方回答,一定要注意态度,最忌的是质问。如一个人说:“昨天是今年以来最酷热的一天了。”另一个人质问说:“你怎么会知道?”对方可能说错了,但何必先给他一个难堪的质闷呢?质问往往出于突然,被问的人会被弄得不知所措,脾气不好的还会恼羞成怒。另外,要避免某些问题的提问。如西方人很忌人问收人,西方女士很忌人问年纪。有些纯粹私人的隐衷,也要注意避讳。如你知道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未结婚,就千万不能问她原因何在,除非你有特殊的工作需要或者她是你很熟悉的亲友。
二、提问的九种方式
高明的提问不但使你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被问的一方也感到很舒畅。反之,不明智的提问只能使对方感到失望和可笑。怎样才能问得好?这就要掌握问的形式和方法。
1.直接型提问
提问,需要考虑环境及时机。提问者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时间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当我们需要对方毫不含糊地做出明确答复时,直接型提问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一般说来常见于法庭上法官对犯人的审讯;上级对下级工作的询问等回合。如果交谈者双方关系比较密切而所提问题又不会引起不愉快的后果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1979年9月,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娜·法拉奇前往伊朗采访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了尊重宗教的习俗,她违心地穿上了伊斯兰教妇女的装束——跌足木屐,身披长纱,把全身遮得严严实实。在对话讨论妇女权利时,她抓住时机,把服装问题提了出来。她明确地提问道:“请告诉我,你为什么强迫她们掩盖自己,把自己捆在那些不舒服而怪诞的服装里面,让人工作和行动感到不便?”
在霍梅尼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辩护后,法拉奇又一针见血地指出,妇女穿这种衣服并非单纯是一个风俗问题,实质上是妇女与世隔绝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她又提问:“顺便问一下,披上长纱,你怎么游泳呢?”霍梅尼无可奈何,只得说:“这你管不着。我们的风俗你管不着。如果你不喜欢伊斯兰教的服装,你没有必要穿上它……”
法拉奇的提问—针见血,咄咄逼人。霍梅尼理屈词穷,对法拉奇接连的提问无法回答,败下阵来。
直接型提问直来直去,速战速决,节省时间。但一定要注意场合和时机,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2.限制型提问
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技巧,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提问者说出拒绝的或提问者不愿接受的回答。
据说,香港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要求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须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心理学家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要问“放一个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这样问话,显然可以多做鸡蛋的生意。
3.诱导型提问
直截了当地问,是要求直接求得答案,但也有一种情况,答者出于知识水平或因与个人利益有利害关系,而不能或不愿意直接回答。这时你可以采用诱导性的提问方式。这种发问不是为自己解答疑难的,而是无疑而问。为了紧紧吸引对方思考自己的问题,诱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故意向对方提问。它具有扣人心弦、诱敌人彀、以柔制刚、扼喉抚背的效果。
孟子在劝谏梁惠王时,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假定有一个人向大王报告:我的臂力能举起三千斤的重物,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目力能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但一车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你相信吗?”惠王说:“不,我不相信。”孟子马上接着说:“这样看来,那个力士连一根羽毛拿不起,只是不肯用力的缘故;那位明察秋毫的人连一车柴火都瞧不见,只是不肯用眼睛的缘故。如果老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只是不肯干,不是不能干。”孟子的这种问话就是诱问法。故意把一个已知结论的问题提出来,不但能引起对方兴趣,而且可以启发对方思考。这种提问有不可阻挡的力量。在司法审判中,诱导型提问就有弄清事实、威慑罪犯的作用。有些罪犯一开始就把“门”关死,装疯卖傻,滴水不漏。审判员往往先从表面上与案件无关的情节说起,隐蔽主攻方向。使罪犯产生错觉,放松戒备,从而获取与其罪行相近的有利害关系的线索,引蛇出洞,待时机成熟,及时转变问题,直取要害。
4.启示型提问
启示型提问,顾名思义,重在启示。想告诉对方一个道理,但又不能直说,而是通过提问引起对方思考,直至明白某个道理。运用启示型提向可以采用声东击西、欲正故误、先虚后实、借古喻今等提问方法。
墨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其在政治上主张和平、友好。当他听说楚惠王要攻打宋国就前去劝服楚惠王。墨子采用了启示型提问的方法。墨子问楚惠王:“听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华美的车子不坐,却要偷人家的破车子坐,自己有绫罗绸缎不穿,却穿着偷来的破衣烂衫;自己有鸡、鸭、鱼、肉不吃,却偷吃邻居的糟糠烂菜,你说这算什么人呢?”楚惠王觉得好笑,脱口道:“这个人必定有喜欢偷窃的毛病。”墨子继尔大讲楚国地大物博,宋国地狭物贫,并推出一个结论:“你要攻打宋国,岂不也和偷盗者有相同的毛病。”致使楚惠王理屈词穷,听从了墨子的劝阻,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墨子就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启示型提问的战术,使他的主张得到楚惠王的采纳,劝阻成功的。
5.选择型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问话仅是征求对方的意见,统一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若是这种情形向对方问话时,我们可以采用选择型。选择型提问容易形成一个友好的谈话氛围。被提问者可以根据本人的意愿,自由地选择答案。比如,炎热的夏天,你家来了客人。你想给他弄点东西解渴,但又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你可以这样问他:“你是要茶?还是咖啡?或是西瓜?”这样,客人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东西。增添了友好的气氛。
选择型提问在某些特定环境中,也有讽刺功能。海明威住在美国爱达荷州时,适逢这个州竞选州长。有一个参加竞选的议员知道海明威很有声望,想请海明威替自己写一篇颂扬的文章,帮他多拉几张选票。当他向海明威提出要求后,海明威一口答应翌日派人送去。第二天清早,那议员果然收到海明威送来的一封信。拆开来一看,里面装的是海明威太太过去写给海明威的一封情书。议员当时以为是海明威匆忙中弄错了,便把原件退回,顺便又写了一张便条请海明威帮忙。不一会,海明威又派人送来第二封信,议员打开一看,竟是一张遗嘱。于是他就亲自到海明威家询问究竟。海明威无可奈何地说:“我真的拿不出什么东西给你,只有这两样。您是要情书呢?还是要遗嘱呢?”海明威极富幽默地拒绝了那位议员的要求,同时也讽刺了议员为了升官,不择手段的丑恶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