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上述“饮酒观”,有些至今仍然是可取的。《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本。《大学》由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作;《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他是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学生;《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所著,而孟子则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是他被贬于滁州任太守时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滁州地僻事简,而作者为政以宽,又正值年岁丰稔,因此能放情于山水之间。文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幽深秀丽、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既畅达地表现了他与游客在亭中饮酒赏景的欢乐情景,也委婉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对构陷者的不满和爱国忧民的思绪;并反映了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状态,可谓情景交融、蕴意深广。
在写作手法上,语言骈散兼行、音调和谐振作、文气舒缓;写景由远及近、由面到点;通篇采用判断句和自问句的句式,连用了21个“也”字,是文赋的新形式,开了连用“也”字之端;全文写到与饮酒有关的饮、杯、酿、酒、酣、醉字有16处,名副其实,为酒文化的一朵奇葩,真具有“耐读”的价值,故将全文录释如下。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中者,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智仙:和尚之名。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得之心而寓之酒: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若夫:象那。霏:雾。云归:古人以为云是自山中的,故又回去了。暝:昏暗。伛提携:弯腰曲背的老人牵扯着小孩。簌:菜蔬。射者中:古代饮宴时有一种“投壶”的娱乐,以矢投壶中,投中者胜,酌酒给负者饮。弈者胜:下棋的赢了。翳:遮盖。鸣声上下:飞鸟忽然在高处叫,忽然在低处叫;或理解为鸟叫声忽高忽低。庐陵:今江西吉安市。
3.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这是司马光训诫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散文,要他崇高节俭,不要追求奢靡。文中以实例作对比,并采用现身说法,使晚辈读来觉得亲切,容易接受,今天看来,仍可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兹将其中开头的几句及述及饮酒的两段揖录如下,供参阅。
“吾本家寒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来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近岁:近年。类:大都。天圣中:天圣年间,“天圣”为宋仁宗年号。先公:司马光称已故的父亲。三行五行:给客人斟酒的次数。酤:通“沽”,买酒。止:只不过是。脯:干肉。醢:肉酱。羹:汤。相非:相互讥评或认为不对。会数而礼勤: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数”作“屡”解。数月营聚:先用几个月时间为请客做准备。苟:如果。鄙吝:没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盖鲜:几乎没有了。居位者:居高位有权势的人。虽:即使。忍助之乎:忍心助长这种坏风气吗?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天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
治居第:修住宅。听事:听取、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仅容旋马:仅能让一匹马转过身。隘:狭窄。太祝、奉礼:太祝和奉礼郎,是太常寺的两种官,主管祭祀,通常让功臣的子孙担任。得于酒市:在酒馆里找到他。上:皇上。清望官:清高有名望的官。觞:酒杯,这里指喝酒。上以无隐,益重之:宋真宗因为宰相不隐瞒实情而越发尊重他。
4.酗酒和嗜酒的文章——《酒祸》
《酒祸》将酗酒和嗜酒者造成的后果,以一言以蔽之,完全归咎于酒;并对当事者酒后的不良形象作了描述。笔者认为,应对酒的作用有个较全面、正确的评价;文中的一些现象,也应从饮酒者本身找其原因。因为若能做到科学饮酒,则“何祸之有”?所以该文的题目至少应改为“酗酒之祸”较为妥当,“酗、之”二字不宜省略。现将全文揖录如下,供参阅。
酒祸
诫曰:“酒是伤人之物,平地能生荆棘。惺惺好汉错迷,醉倒东西南北。看看手软脚酸,蓦地头红面赤。弱者谈笑多言,强者逞凶半力。官人断事乖方,史典文书堆积。狱座不觉办逃,皂隶横遭马踢。僧道更是猖狂,寺观登时狼藉。三清认作三官,观音唤用弥勒。医卜失志张慌,会饮交争坐席。当归认作人参,丙丁唤作甲乙。乐人唤笛当箫,染匠以红为碧。推车哪管高低,把舵不知横直。打男骂女伤妻,鸡犬不得安宁。扬声叫讨茶汤,将来却又不吃。妻奴通夜不眠,搅得人家苦极。病魔无计支持,悔恨捶胸何益。”
皂隶:古代贱役。三清:道教所尊的三位最高尊神。三官:道教所信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种。弥勒:佛教大乘苦萨。
从上文可见,所谓“酒祸”的提法是古已有之,对酒的功用的评价,以及对如何饮酒问题的讨论,估计还将继续很长时间。
二、小说与酒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小说,均多次写到酒。《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很多作品,也都与酒有关。例如在《老残游记》中,作者借酒虚构故事;《金瓶梅》中的“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在《镜花缘》中,描写了武则天如何醉酒呈淫威;《儒林外史》中的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官场现形记》中的“摆花酒大闹喜春堂,撞木钟初访文殊院”在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巴金等的小说中,也离不了酒。而且,通常是在小说中写到酒的相关情节,都较为生动、可读性较强。
1.《水浒传》中有关酒的描写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作者为元朝人施耐庵,也有人说是明初人罗贯中。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在流传过程中,它的版本有一百二十回、一百一十五回、七十回的,其中七十回本有清初人金圣叹的批语,较为流行。
该书中写到吴用智取生辰纲;武松景阳冈醉酒打死猛虎、醉打孔亮、醉打蒋门神;宋江浔阳楼酒醉题反诗;林冲风雪山神庙酒后杀仇人;鲁智深醉杀镇关西、醉闹五台山;连宋江、李逵等人之死,也均因饮鸩酒所致。
其中七十回本中的第十六和十七回所载的“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很值得人们永远记取,因为这就是利用了有些人平时贪饮而思想上麻痹的心理。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北宋末年,蔡太师蔡京做寿,京内外官吏都向他孝敬礼物;他的女婿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也收买了十万贯钱的金珠宝贝,派提辖杨志押送给老丈人。当时吴用、晃盖等七人预先得此消息,便扮作贩枣人,另找闲汉白胜扮作卖酒的,共同布置圈套,让押送礼物的15人就范。现摘录其中几小段如下。
没半碗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什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本来)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一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什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什么蒙汉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会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什么不紧?看你不道得(不能算是)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什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下酒)。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里痒起来,都待要吃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那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打扰了,对不起)!一直望黄泥岗下推去了。杨志口里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我且问你(作者问读者):这七个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吴用、晁盖、公孙胜、刘唐、三阮(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兄弟三人)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另一桶的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过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又假意兜半瓢想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计策)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2.《西游记》中有关酒的描写
《西游记》由明代吴承恩所作。其中“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情节较为生动,现节录如下。
那里铺得齐齐整整,却还未有仙来。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啐,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这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合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了多时,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来,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睡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