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齐民要术
47337200000002

第2章 齐民要术序(1)

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①。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盖神农为耒耜②,以利天下;尧命四子③,敬授民时;舜命后稷④,食为政首;禹制土田⑤,万国作(zhà)义(yì);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⑥。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⑦?《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⑧。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故李悝(kuī)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⑨,国以富强;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⑩,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注释】①见《史记·平准书》。这是贾思勰引来解释书名齐民的。②神农:传说中创始农业的人。耒耜:原始的翻土农具。③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四位大臣: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传说是尧时掌管天象四时、制订历法的官吏。④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尧让位给他。后稷:相传是周的始祖,善于种植粮食,在尧舜时做农官。⑤禹:相传舜让位给他。他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父子传位的王朝——夏朝。相传他治好洪水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规划土地田亩和尽力于开挖沟洫通到大川(灌排渠系),作为经理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保证。⑥见《管子·揆度》,又见《轻重甲》,文字稍异。下条见《管子·牧民》,二知字上均多则字。⑦这是《论语·微子》篇中荷蔡丈人讥诮孔子的话。⑧见《左传·宣公十二年》,人作民。《要术》作人,唐人避李世民讳改。⑨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年的政治家,任魏文侯的相。他帮助魏文侯施行尽地力之教,就是地尽其利的政策。办法是鼓励开荒,奖励努力耕作,使粮食大量增产,农业很快得到发展。终于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⑩商君:即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著名政治改革家。秦国国君秦孝公任用他主持变法,厉行法治,极力奖励农耕和英勇作战,招诱邻国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并开拓领土,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国家,最后终于统一了六国。

【译文】《史记》说:齐民是没有储藏的。如淳解释说:齐,就是没有贵贱,所以所谓齐民,好像现在叫平民一样。

相传神农制作了〔翻土农具〕耒耜,有利于天下人民耕作;尧命令四位大臣,认真地将农事季节颁布给老百姓;舜指示后稷,要把粮食问题作为施政中的首要问题;禹规划了土地和田亩制度,全国各地才得以安定下来生产;商代和周代之所以昌盛,据《诗经》和《尚书》的记载,重要的就在于使人民生活安定,衣食丰足了,然后教化他们。

《管子》说:一个农民不耕种,百姓就会有挨饿的;一个妇女不织布,百姓就会有受冻的。粮仓满了,人们才会讲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会追求光荣,不干耻辱的事。有个老丈〔讥诮孔子〕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算什么夫子!《左传》上说:人生全靠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古话说:力能胜贫,谨能胜祸。这就是说,勤力劳动可以克服贫穷,谨慎做人可以避免灾祸。所以李悝帮助魏文侯制订了地尽其利的政策,魏国因此富强起来;秦孝公采用了商鞅积极奖励农耕和作战的策略,使秦国在同邻国的竞争中取得压倒的优势,从而称雄于诸侯。

《淮南子》曰①: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而忧百姓之穷。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盱(xū)之河②;汤由苦旱③,以身祷于桑林之祭。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黎黑,禹胼胝(zhī)。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故田者不强,困(qūn)仓不盈;将相不强,功烈不成。

【注释】①下面三条引文,均出自《淮南子·修务训》。因系节引,故不用省略号,分条加引号。其引他书有类似情形时,亦仿此例。②阳盱之河:即阳盱河,《淮南子》高诱注:在秦地。③汤:商朝的开国君王。传说汤时有连续七年的旱灾。

【译文】《淮南子》说:圣人并不因为自身地位的低贱感到可耻,而是为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行感到羞愧;他们不担心个人寿命的长短,而是忧虑百姓的贫穷。所以禹为了根治洪水,在阳盱(xū)河上不惜献身,为解除洪害祈祷;汤由于遇到了连年的旱灾,甘愿牺牲自己在桑林之旁,祈求上天降雨。神农的脸色憔悴,尧的身体消瘦,舜的皮肤晒黑,禹的手脚都长着老茧。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到,圣人为百姓真是操劳到极点了。所以从帝王以下,一直到老百姓,如果四肢不劳动,又不开动脑筋,要想办好事情,衣食又得到满足,这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因此,种田的人不努力耕作,谷仓里不会有充足的粮食;文官武将不竭力尽职,不可能建立丰功伟绩。

《仲长子》曰①: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簋(fǔ)簋(guǐ),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谯子》曰②: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菜盈倾筐③。且苟无羽毛④,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饮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注释】①《仲长子》:东汉末仲长统(180~220)的著作,今已失传。仲长,复姓。《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有《仲长子昌言》十二卷,所谓《仲长子》即其书《昌言》。《后汉书·仲长统传》说其书十余万言,并采录一小部分。唐代魏徵等《群书治要》中收有《仲长子昌言》,与崔定《政论》合成一卷,亦极简略。《要术》所引《仲长子》各条,均不为以上二书所采录。②《谯子》:已失传。可能是三国时蜀人谯周(201~270)的著作。③倾筐:即顷筐(倾的本字为顷)。《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顷筐为斜口之筐,前低后高,像现在的敞口筲箕之类。④无,各本均作有,仅殿本《农桑辑要》(以下简称《辑要》)引《要术》作无,可能是《四库全书》编者改的,但改得对。因为不织不衣,循下旬不耕不食例,应作不织布就没有衣穿解释,不作可以不织布不穿衣解释,故字宜作无。

【译文】《仲长子》说:天安排了时令,但我们不去耕种,粮食也不可能得到。春天到了,时雨也下了,从耕种开始,到最后的收获,懒惰的人只收到六斗四升,勤快的人却收到六石四斗。何况根本不劳动,还想有得吃吗?《谯子》说:人们早上同时出发,〔走得快的和走得慢的〕晚上投宿的地方不相同,〔同样道理,比方挑菜〕,也只有勤快的人才能挑到满筐的野菜。况且〔人不是禽兽〕,身上不长羽毛,不纺织就没有衣穿;人不能靠吃草喝水过日子,不耕种就没有饭吃。这样看来,怎么可以不自己努力生产呢!

晁错曰①: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②。刘陶曰③: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④。陈思王曰⑤: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hè),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尺玉至贵,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恶者,物时有所急也。诚哉言乎!

【注释】①晁错(前200~前154):西汉初期著名政治家。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他持重农抑末政策,重视粮食生产,强调发展农业为国家根本之计。其政论《论贵粟疏》为后世所称誉。②以上三段晁错的话节引自《汉书·食货志上》,文句无甚差别。③刘陶:东汉后期人。汉灵帝时多次上书,要求改革内政,反对宦官专权。后为宦官所害。《后汉书》有传。④刘陶语见《后汉书·刘陶传》,文同。⑤陈思王:即曹植(192~232),三国时著名诗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思是谥号,世称陈思王。《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曹植集》三十卷。今传本《曹子建集》十卷,是后人辑集之本,则散佚者已多。今集不载此条。《艺文类聚》(以下简称《类聚》)卷五寒引到此条,文句稍异,并有脱文。

【译文】晁错说:贤明的帝王当政,百姓能够不受冻不挨饿,并不是帝王种出粮食来给大家吃,织出布来给大家穿,只不过是替百姓开辟了创造财富的门路罢了。受冻的人对于衣服,不会挑剔质地的轻软;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会讲究味道的鲜美。冻着饿着的人,顾不得廉耻。一天只吃一顿饭,人就会饥饿;整年不添一件衣服,人就会受冻。肚子饿了没得吃,身体冻着没得穿,就连亲娘也保不住自己的儿子会怎样,国君又怎能保得住民心归顺呢?珍珠、宝玉、金子、银子,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小米、大米、麻布、绸子……那是一天没有就会饥寒交迫的。所以贤明的君王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刘陶说:百姓可以一百年没有财宝,可不能有一天挨饿,所以粮食是最最急需的。陈思王说:受冻的人不贪图一尺长的宝玉,而只想得到一件粗布衣服;挨饿的人不想得到千斤黄金,而只想吃到一顿饭就很美了。千斤黄金和一尺宝玉是极其珍贵的,反而不如轻微的一顿饭和一件粗布衣服,这是因为在那样的时候这两种东西是最迫切需要的。这些话真是讲得很有道理啊!

神农、仓颉①,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赵过始为牛耕②,实胜耒耜之利;蔡伦立意造纸③,岂方缣、牍之烦?且耿寿昌之常平仓④,桑弘羊之均输法⑤,益国利民,不朽之术也。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尝更。是以樊迟请学稼⑥,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⑦。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于凡庸者乎?

【注释】①仓颉:相传是黄帝时的史宫,汉字的创造者。②赵过:汉武帝时任搜粟都尉(中央高级农官),曾总结前人经验创制三脚耧和代田法,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但牛耕不是从赵过开始的,至迟在春秋时已经知道牛耕。③蔡伦(?~121):东汉和帝、安帝时宦官。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方法,使造纸技术前进一大步。④耿寿昌:西汉宣帝时中央农官。他建议在西北边郡建置常平仓,谷贱时以高价收进,谷贵时以低价卖出,以调节和平抑粮价,为后世义仓、社仓、惠民仓等的滥觞。⑤桑弘羊(前152~前80):汉武帝时中央高级农官。他创立的均输法:一种利用物价的差异进行异地运输来调节和平抑物价的措施,借以防止商人投机倒把,而增加政府收入。⑥樊迟(前515~?):孔子学生,一名须。他不专心读书,要学种庄稼种菜,孔子感叹道:小人哉!樊须也。⑦樊迟的故事和孔子的话,见《论语·子路》。孔子原意是说老农之事为细事,非治国治人之学问,非我所宜从事者,贾氏引之,则谓不如老农之能治农事,反其意而用之也。

【译文】神农、仓颉,都是圣人,然而对于某些事情来说,他们仍然有办不到的。所以说,赵过开始用牛耕地,它的功效就超过神农的耒耜;蔡伦积极想办法造出纸来,比起古代用细绢和木片写字就省事多了。再说,耿寿昌的常平仓,桑弘羊的均输法,都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不朽方法。俗话说:即使有禹和汤那样的智慧,终不如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高明。所以樊迟请教孔子怎样种庄稼时,孔子〔因为没有实践经验〕,便老实答道:我不如老农。那么,凭着圣贤那样的智慧,尚且还有不知道的地方,更何况一般人呢?

猗顿①,鲁穷士,闻陶朱公富②,问术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柠。乃畜牛羊,子息万计。九真、庐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王景③,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岁岁开广,百姓充给。敦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④,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又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茨充为桂阳令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臬(xǐ)头贮衣。民惰窳(yǔ)羊主切,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复令种纻麻。数年之间,大赖其利,衣履温暖。今江南知桑蚕织履⑥,皆充之教也。五原土宜麻臬,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崔寔为作纺绩织红之具以教⑦,民得以免寒苦。安在不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