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有飞燕舞轻盈,西子吴越相争艳。昭君出塞琵琶伴,貂蝉轻笑吕布亡。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却为英雄亡。强极一时的唐朝,曾有哪些女子沾染了笔墨,牵得后世读者梦里梦外欲睡难眠?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
帝王男子背后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太宗治理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更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无法分开。
贤德名后
讲到大唐王朝,与“盛世”同时浮现在世人脑海中的,恐怕莫过于牡丹。
牡丹又被称为花中之王,由此推之,贞观一朝,能称得上牡丹之名的女人,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文德皇后长孙氏。
就牡丹的花王之称而言,王者之气,一定是比较出来的,而且能够与之比较的一定不会是寻常风骨,然而在这样的众香国度里,无刺无香、原本扎根在峭壁苦岩间的牡丹却以一种最淡定的姿态胜出,最终成为国色天香的典范。
与牡丹的经历相同,长孙氏能够最后登上人间巅峰并流芳百世,也是历经磨难苦砺之后的结果。贞观之世的开创者李世民,绝非寻常帝王男子,他所拥有的是盛世群芳,都皆非凡品。但是长孙氏却以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毫无疑义地成为群芳中的王者。这一切,不但使她成为世人景仰的绝顶人物,更使得贞观后妃早已远去的身影格外引人遐思。
家庭和睦是一个男人事业雄壮的坚强后盾,长孙皇后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长孙皇后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又贵为皇后,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一个女人太过贤淑温顺,可能会退化了她的机智,但是长孙皇后是一位既贤淑达理又聪敏机智的女人,并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后”。
一次,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徵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柔声问明了原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什么事这样郑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臣妾听说只有明主才会有直臣,魏徵是个典型的直臣,由此可见陛下是个明君,故臣妾要来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徵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
婚姻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一个成功的人士,妻子的支持很重要。自古常言,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李世民庆幸的拥有长孙的辅佐,他的江山,没有这个女人,是逊色的,不可预测的。
恩爱帝后
自古以来,没有皇帝不爱美人的,看那辉煌巍峨的中国后宫,有多少绿鬓朱颜的绝色佳丽,献媚邀宠,围着那皇帝一人打转,一旦受宠,甚至成为封建时期女子最高地位的皇后,那么不但锦衣玉食,而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母仪天下,无限风光。但说起来,命运最凄惨的,也恰恰是这些千娇百媚的美人儿,朱颜辞镜花辞树,是世上最残酷的事情之一,要说谁能获得皇帝至始至终的爱,只怕也就是大海里捞针了。作为皇帝的元配,母仪天下的皇后就更少了,但是偏偏大海里就有那么几位帝后,能相敬如宾,恩爱始终,给后宫带来一片和熙安宁,也给中国的宫廷史留下了一段段令人艳羡不已的佳话,虽然是凤毛麟角,也算的是皇家的异数。
他们是相互欣赏和互相理解体谅的典范。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
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太宗悉心接纳,并牢牢地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
长孙皇后对自己丈夫的体谅并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特别是在古代那个裙带关系盛行的时代,更是着实令人敬佩。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为布衣之交,又在唐朝建立前后和玄武门之变中立有大功,因此,太宗把他视为知己,打算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皇后听说后,就对太宗说:“妾既被立为皇后,尊贵已极,我实在不想让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我请您千万不要把兄长任为宰相”。在长孙皇后的再三阻挡下,唐太宗只给长孙无忌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衔。
虽然他们一个贵为皇帝,一个贵为皇后,但也是平常男女,他们也是情深意重的痴男怨女,爱情的绝唱一点也不比琼瑶笔下的人物逊色。
在李世民身患重病,累年不愈,几度危殆时。长孙氏虽然贵为皇后,仍然昼夜不离地侍奉着自己的丈夫。在细致入微地照顾丈夫的同时,她飘飘的衣带上时刻都系着毒药,当毒药被丈夫发现之后,她平静地解释:“若有不讳,义不独生。”而在长孙皇后弥留之际,她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但是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唐朝已经远去,太宗和皇后都安歇于古老民族的沉寂处,可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爱,却如千年的终生,久久不息……
“去唐朝化”的成败得失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们平生所做的事情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搞产权过户,另一个是资产评估。显然,在这些方式之中,风险抵押无疑是一种最为惊险的投资方式。凡是使用这种投资方式的政治家,无疑都是大智大勇之人,武则天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权力纽带——婚姻
其实,政治家并不是从小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呱呱坠地时就立志怎么样,而是伴随着人生际遇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的目标,最后演绎出自己的政治生涯。武则天也是如此。
武则天人生中最好的十年,在深宫之中消磨掉了,她因为相貌秀美,被唐太宗选进了宫廷。一般来说,这是那些普通官员的子女鲤鱼跳龙门的好机会,一旦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全家也就跟着鸡犬升天了。但是,进入后宫也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旦不能得宠,不但要老死在宫中,更要忍受其他嫔妃的白眼与嘲弄。所以,一般的女子听说自己被选入宫,往往会十分害怕,因为前途未卜,很难说日后会如何发展。
但是武则天却不同,她得知自己已经被选入宫中的时候,并不悲伤。当时,她的母亲抱着她痛哭,十分不愿意让这个还没有完全成人的小女儿离开自己,但是武则天却丝毫没有难过的情绪,她还对母亲说:“我现在是要去见皇帝,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你不要难过,我一定会衣锦还乡,给你带来富贵的。”
这个时候,武则天只有十四岁,却有如此的胸襟,十分难得。而且,她还有这样远大的理想,觉得自己肯定能够出人头地,这份自信也令人佩服。
事实上,武则天并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她的自信,她的胸襟,并不是来自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而是在逆境中受到锻炼,形成了坚韧隐忍的性格。
武则天虽然出生在朝廷亲贵之家,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弦夫人,在武则天很小的时候,武士彟就已经去世,而前妻所生的儿子们对武则天母女几人百般刁难,武则天的母亲十分难过,经常以泪洗面。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而且度过了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十年,武则天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她急于改变自己的处境,为自己,为母亲,为姐姐寻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她对人对事形成了一种阴沉的态度,不轻易相信人,不愿意对人敞开心扉,因为怕自己受到伤害。
当获得入宫机会的时候,武则天觉得自己改变境遇的机会来临了。她满怀希望地上路,来到皇宫,等待着自己成为唐太宗的宠妃,成为全国最有发言权的女人。
然而,在唐太宗身边的十二年,对武则天来说,却是一个十分耻辱的回忆,因为唐太宗并不宠爱她,也没有给她很高的地位,只封她做才人,在后宫女性里面,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品级而已。似乎,唐太宗并不喜欢武则天这种类型的女子,虽然武则天被世人公认是一位美女。所以,她不但没能成为太宗的妃子,而且也没有和太宗生下一男半女。
为什么唐太宗会不喜欢武则天?历史上有很多的推测,有人认为唐太宗一眼就看出武则天阴险狡诈,所以疏远了她,这种说法完全是信口雌黄。事实上,武则天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女孩,她并没有很多的心机,只是懂得自我保护而已。当时的武则天,是很想做一个受宠的妃子的,可是,大概因为她受到生活的压力,所以总是不大快乐,才让唐太宗失去了兴趣。唐太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但是他的个人感情也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他需要一个能够和他谈心、让他快乐的人来陪伴,而不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极强、总有不开心的事情挂在脸上的小女孩。
但她毕竟是太宗曾经召幸过的女人,所以,后宫那些尔虞我诈的斗争也免不了牵连上她。在强敌林立的后宫之中,武则天,一个与家庭失去联系的女子,一个在太宗身前不受宠爱的女子,能有多少能量和那些对手们争风吃醋呢?
如果说武则天一生之中有什么事情改变了她的性格,让她成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那么这个事情就是深宫的女性斗争。如果没有嫔妃们之间的内斗,也许武则天身体里面那种斗狠的潜能就不会被激发出来,她也不会想要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的手心。
武则天追求权力的关键一步棋,就是正视自己在唐太宗那里的失败,转而培养与太子的感情。她知道,唐太宗尽管对自己不喜欢,但这位老皇帝不可能真的长生不老,总有去世的一天,如果自己获得了太子的宠爱,那么太子即位之后,自己飞黄腾达的梦想就会成真了。
在唐太宗晚年,因为身体不适,经常生病。太子李治十分孝顺,几乎每天都要亲自送汤药给太宗。有一次太子端药给太宗,恰好武则天在太宗身边服侍,太子李治见她长得美丽动人,不禁动心。武则天知道太子已经被自己吸引,十分高兴,假装害羞转过了脸。
后来,太子借着给太宗送药的机会,和武则天开始说话,一步一步,终于发展到床笫之欢。事后,武则天假装难过,哭着对太子说:“我虽然只是一个卑贱的女子,但是已经服侍您的父亲那么久了。我想要保持和太子的感情,所以甘愿冒着私通的危险和您发生了关系。假如您日后登基做了皇帝,不知道太子您要怎么对待我呢?”太子李治听武则天这么说,马上解下所佩的玉钩送给武则天,还说,“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皇帝,一定要册封你为皇后。”
可以说,因为武则天比太子李治年长几岁,又有成熟女子的魅力,所以让当时年轻而且纯情的太子倾心于武则天。相比较而言,武则天觉得太子比太宗更加容易打动,而且太子是将来的天子,拥有太子的感情,就相当于买了一份长期保险。
可是,事情没有想象的顺利。太宗驾崩,所有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宫中凡受宠幸的女子全到感业寺削发为尼。虽然武则天曾经和李治有过非同寻常的关系,但他们的关系一直是秘密的,所以她也不能避免出家的结局。两年的尼姑生活,使武则天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生活的富贵与艰险,她想着自己被唐太宗冷落的无奈,想着自己拥有太子的爱情却不能被太子拯救的失落,意识到,只有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不被命运左右,不被别人左右。
武则天为了获得权力。怎肯放弃刚刚即位的唐高宗李治这个台阶,她知道高宗对自己没有忘情,就写下了这首《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高宗看过十分难过,但是他当时已经在老臣们的监督下册立了皇后和妃子,于是只能自己叹息,不敢去见武则天。
太宗的忌日,李治到感业寺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并私下令武则天蓄发。最后武则天被李治带回宫中,再次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唐朝皇宫,并被册封为才人。
她能够回宫,还有着另一层复杂的背景,当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娘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武则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在王皇后身边。永徽三年,武则天生了长子李弘,给自己带来了晋升的希望,也给王皇后增加了一层忧虑。永徽五年,武则天被册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淑妃。
这一举动使王皇后大为震惊,当初武则天仅仅是个宫女,今天忽然变成了生有皇子的昭仪,这使王皇后深切地感受到来自武则天的威胁。开始武则天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
有一天,王皇后闲得无聊,到昭仪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会儿,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嫁祸于王皇后。
武则天这一手法十分毒辣,谁都不会想到,当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妃子,她会亲自杀死自己的孩子来嫁祸给皇后,更没有人会相信作为一个母亲,武则天会如此不顾亲情,用自己亲生骨肉的生命来换取皇后的地位。所以,这件事情一发生,舆论明显都在支持武则天。这种使用“壮士断臂”的方式为自己谋利的行为,在武则天日后的政治生涯中发生过好几次,而且每次都十分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