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十讲
47472500000034

第34章 大唐文明的辐射(1)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宽容、最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尚武的时代;还是一个融合型、国际化的黄金时代,更是一个神奇莫测、无所不能的时代。唐人不仅仅具有胡人的粗犷,更具有文化的细腻。

多元的唐朝文化

文化不是人为造出来的。文化是一种积淀,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沉淀下来的。沉淀下来的东西是真实的、厚重的,是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也必定是靠得住的。

文化与外交

古往今来,文化与文化传播与外交政策之间,有着密切但常被人忽视的重要联系。一国强大的文化吸引力,能大大有助于该国在世界舞台上纵横驰骋。唐朝不仅继承与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且积极汲取异族文化、外域文化。在此基础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不仅使得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扩大,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有助于促成文化隆盛的形成,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密切联系。

汉朝时中国与罗马帝国治下的地中海地区并驾齐驱,但从7世纪唐朝开始的1000年中,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富裕和先进的国家。

南北朝和初唐富有一种文化宽容的精神,在这段时期里,中外文化的交流达到了20世纪前的最高峰。随着统一的空前强大的唐朝的建立,盛唐的政治和文化成为邻国竞相效仿的对象。亚洲一些国家几乎全盘搬用了唐朝模式,如朝鲜半岛各国。668年建国的锡兰就像是一个小唐朝,713年至926年崛起的渤海国亦模仿唐制,日本在七八世纪间对唐朝的学习就更显而易见。古京都仿效古代中国首都形式,建于公元794年,从建立起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是日本的帝国首都。作为日本文化中心,它具有一千年的历史。它跨越了日本木式建筑、精致的宗教建筑和日本花园艺术的发展时期,同时还影响了世界园艺艺术的发展。与这一地区的其他历史建筑一起,17座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并被确认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宝藏、作为日本典型的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许多已经被确认为国家历史建筑和特别保护的花园,被列入了文化保护法范畴。另外,优美的周围环境也得到特殊的保护。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最近,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强调文化复兴在中国当前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中国可以通过文化复兴再现盛唐雄风。其实李光耀大可放心: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善于汲取历史经验的国家了。二十四史不是白写的,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和2000多年政治史也不是仅供顶礼膜拜的。

美国能在20世纪取代19世纪大英帝国的世界老大地位,并不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机缘”这么简单。19世纪美国崛起时其传教士在世界各地传播美国文化与信仰,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推行及其国际形象的树立影响巨大,他们帮助催生了美国外交一个强大的理想主义流派——即所谓的“威尔逊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好莱坞和麦当劳等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又为美国助了一臂之力。

这种文化传播与对外政策密切结合的特色并非美国独有。在西方,远的如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途中一路传播希腊文化,近者如大英帝国公然标榜“文明教化的使命”。但恐怕很少有国家拥有像中国那样悠久的文化交往史。当然,在古代中国,属于现代西方思维范畴的“国家”和“外交”的概念都不存在。但正是取而代之的文化交往思维,帮助缔造了中国在东亚2000年的辉煌。在文化成就、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这三股传统中国的核心力量中,中国士大夫恐怕最以文化为荣。正如历史上的唐朝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同化功能,能将外来文化如佛教文化改造为己用,确保自己长久的生命力。

清香的文化享受

我们总想找一些名贵的事物来表现唐朝的强盛。富贵的牡丹,虽然能体现歌舞升平,但过于柔软;金戈铁马,虽能逞强一时,但过于霸道;只有悠久的茶文化,如同一坛千年的陈酒,不时散发出像来自远古时代的酒香,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第二个鼎盛时期,在军事、文化和经济上的发达,如同一颗灿烂的明珠辉耀着整个世界文明史,在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等量齐观。而对当时世界乃至后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深邃的文化内含和精神风貌,呈现出中华文化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兴旺景象,这一点在茶文化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唐茶文化的发展,激发了文化创作的激情,文人、士大夫尽兴饮茶,将饮茶作为一种愉悦精神、修身养性的手段,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化体验过程。因而,自唐以来,从流传下来茶文、茶诗、茶画、茶歌等看来,无论是从数量到质量,还是从形式和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唐以前的任何时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卢仝、杜牧、皮日休、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无不留下世人称颂的茶诗。

其实茶文化的风靡是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分不开。自唐贞观以来,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背景和发展趋势,有力地推动了各行各业包括茶业的发展。发达的交通和开明的经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茶的种植与贩卖。随着茶树的栽培与加工技术的成熟,饮茶之风日盛,出现了“比屋皆饮,举国之饮”的盛况。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墨客,均以饮茶为高雅之举。而文人雅士们在茶楼茶会中品茶唱诗,互相交流茶得,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也随之产生。

不仅如此,饮茶还借信佛而盛行,渗透到了宗教文化之中,从而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内涵。其实佛与茶的关系源远流长。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以来,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东汉末期,便有僧人在寺园中种植茶树,而最早的饮茶习惯也是由僧侣间发起的。晋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用亲自烹制的茶以招待好友陶渊明,话茶吟诗,通宵达旦,被后人传为佳话。到了唐代,僧人们以茶敬佛,以茶献佛;通过信佛,饮茶之风开始从佛寺向民间传播。由此可见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了。

然而,说到盛唐茶事,不可不提一个人,那便是后人称之为“茶圣”的陆羽。说来也奇,仿佛天生就与茶有缘,小陆羽从小就是孤儿,三岁时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收养,陆羽的少年时代便是在寺院中度过的。唐德宗建中元年,也就是公元780年,陆羽考察了各地饮茶习俗并总结了历代制茶经验后,撰写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全面阐述了煎茶法的制作过程,从而也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

茶性宁静清雅、质朴致和、淡泊去欲,僧人从饮茶实践中发现,饮茶既可提神醒脑,清除疲乏,修身养性,又能补充水份,获得丰富的营养,因而茶深得僧人喜爱,饮茶逐渐成为寺院生活的重要内容。佛教寺院兴起的种茶、制茶、研茶、尤其是饮茶风尚,在唐朝佛教极大的社会影响下,由僧及俗,促成了唐“风俗贵茶”的局面。而这种“贵茶”之风,还让专来大唐留学的日本名僧传播到日本,从此日本有了茶树、茶园,产生了日本的茶道。概而言之,佛中有茶、茶中了佛、佛离不了茶、茶因佛而兴,所以有“茶佛一味”或“茶禅一味”之说。

唐代茶文化的流行不仅表现了唐朝深髓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而且还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雅与深邃,清静与宁神。饮茶的过程就是精神调节和自我修养的过程。从法门寺出土的一组巧夺天工的金银茶具来看,唐人对茶的喜爱不仅仅表现在饮用和解渴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至爱和理想的倾注。这种倾注也激发了文化创作的激情,文人与士大夫更是将饮茶唱诗视为雅逸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

茶文化给中华民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形式、新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饮茶交谈、赋诗,为广大人民所普遍接受,根植于民间社会生活的沃土,积淀、固定为一种民族文化形态。这是茶文化盛行、流行、繁荣至今的社会基础。继唐之后,从宋人的《品茶绿》,至元曲的《玉壶春》,再到明人郎璞的《七修类稿》到《茶疏》及老舍的《茶馆》,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唐三彩

中国古代文化渊源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国度。在进入文明以后的五千年中,陶瓷文化无不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相联。它一直伴随着炎黄子孙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功能极为广泛,渗透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而且有文化价值。它对了解中华民族个性、心理趋向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陶瓷在中国古代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都存在着一种遗憾,那就是各类型的陶瓷文化艺术风格持续了一个阶段后,随着每个朝代结束,特色也就随之终结了。但它作为一种物质消费的方式,却能一次次的反复出现、存活和延续在中国人的血脉中。

特别是唐三彩陶,是中国陶塑全盛时期的标志,造型准确精细,充分表现了塑造者的创造力与丰富的想象力,技巧娴熟,人物和动物等体态肥健,结构比例协调,骨肉神态和色泽质感都写实精致,有着大唐极盛时期的特殊韵味。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武则天至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唐三彩的极盛时期,洛阳作为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毋庸置疑地成为唐三彩的发源地。唐三彩继承了我国历代工艺品的优秀传统,创立了唐代彩色塑陶艺术的独特风格。唐三彩在造型上浑厚丰满,工整细腻,刀法质朴,线条流畅,显示了盛唐时期的精神风貌。唐三彩在锻炼上采用两次烧成,特别在釉彩的使用上,采用我国独有的低温流串工艺,各种釉彩自然融熔流动,互相渗化,产生了五光十色、绚丽多姿、人工彩绘难以到达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发达的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而兴盛的商业又刺激着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在唐朝时期得到空前发展。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河南府是贡白瓷的重要产区,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窑址都出产白瓷,同时烧制三彩器和彩釉器。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塑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矿物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五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制。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黄色为主,间以白色或绿色釉,采用蘸釉法,施釉较草率,釉层偏厚,流釉或烛泪状,釉层没有完全烧开,色泽暗淡。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明显进步,在品种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人俑。这时的三彩釉色润莹,敷彩自然,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釉,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花鸟走兽无所不包。然而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每况愈下,这时的三彩多为小件,趋于单彩釉,而且釉面单薄,脱落剥蚀现象严重。这一有趣的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现象。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器,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

唐三彩的艺术源远流长,精美绝伦的作品说明了中国陶工所耗费的心血。历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唐三彩是极其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她融合了中外文化的精髓,具有生活性艺术美,民俗性艺术美,融合性艺术美。

唐服与建筑

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穿在身上的服饰,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不仅仅是一座纯粹的建筑,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社会文化的物质标志,体现了历史在空间的延续。

唐服意蕴

服饰是一种穿在身上的文化,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本土服饰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认同本民族自身悠久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在提高国民视觉素养中唤醒当代国民的“文化自觉”的意识。

其实衣服有它的时间观念,即“潮流”,潮流是有它本身的潜在功能和意识,其中包括社会意识、文化意识和时代意识;衣服的演变也是围绕着环境关系和实际需要而向前迈进。服装潮流是标志着社会与文化的演进。每一变化象徵着不同时代的思想。因此潮流文化可作正面解释,它有其时代需要和根源,它是意味着改革和创新,同时亦代表了特定时期的价值观。

尤其是华服的变化更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华服最璀璨的年代是在大唐。只有唐代的衣服、佩饰、化妆、随件和整体服饰形象,才是中华民族服饰最为灿烂的篇章。尤其是通过群体服饰形象所显现出来的那种雍容,那种自信,那种豁达,那种宽容,是后人难以企及的。唐人那博大的胸怀,那包容万物、高屋建瓴的气魄,闪耀着中华民族及中华服饰的耀眼光芒。

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由于长期稳定,生产力极大发展,国力强盛。其服饰无论衣料还是衣式上的发展,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

唐代由于佛、道、儒三教融合,儒家思想被外族文化冲淡,在当时社会思想崇尚开放的自由氛围中,唐朝的服饰终于呈现出品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局面,甚至妇女穿着男装都成了当时一种时尚。唐代服饰普遍华丽、生气勃勃、雍容大度,充满大唐盛世之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