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地点很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而环境影响往往是制约情感和情绪的重要因素。攀亲拉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不同环境里选择了相同的“亲”、“故”之景,自然也就缩短了你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攀亲拉故的技巧其实并不复杂,最主要的就是在与人见面时,运用各种方法拉近与对方的感情距离。感情拉近了,陌生感觉自然会渐渐消失,而亲切感则会随之而生。
大钢琴家肖邦说,他出国时携带的惟一贵重物品是家乡的泥土;炎黄海外游子不远万里,跋山涉水,也要归国探亲访友,有的在晚年还要落叶归根……人们对故乡怀有特殊的亲切感。拜访中的攀亲拉故,就是用这种美好的感情,去创造有利于达到目的的心理环境。
有一位湖北记者就善于攀亲拉故。他与陈景润的夫人由昆寒暄的第一句话是:“听说您是我们湖北人,平常还讲湖北话吗?”由昆听了喜悦地回答“我跟湖北人还是讲湖北话的!”于是,双方都沉浸在“老乡”相识的愉快之中,话语自然多起来,气氛也轻松得多,这正是采访者所需要的。倘若语言生硬,由昆女士保持缄默,采访者怎么可能了解科学家的家庭生活呢?
另外活用自己的籍贯,也是一种方法。北洋政府时期前后有7个总统及执政首脑,他们中有6个是行伍出身,惟有徐世昌是无一兵一卒的文人。徐世昌以翰林起家,攀附袁世凯,投其所好,因缘际会,扶摇直上,最终跻身总统宝座。
徐世昌,1856年10月生于河南开封,城内的双友巷是他的出生地和少年时代活动的地方,他将他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籍贯;据徐氏家谱考证,徐世昌的远祖明朝末年居住在浙江郑县,于是他又将此作为自己的第二个籍贯;乾隆年间,徐家又从北京大兴移居天津,徐世昌便认定大兴是他的第三个籍贯,天津是他的第四个籍贯。
别人可能觉得这么多籍贯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是个麻烦,而徐世昌却正是利用这多处籍贯而大做文章:他跟袁世凯论河南同乡;跟冯国璋、曹棍论直隶同乡;与钱能训、孙宝琦论浙江同乡……他涉足社会,处处得到这些故乡大人物的帮助。
这样看来,无论近亲、远亲,只要是有一个“亲”,就可在人际关系上再加固一层。只有底子打得牢靠,以后的关系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快、更好些。任何人面对“亲”人,无论是近、是远,在接待的态度上,总会与别人有些许的不同。也不论这点不同有多大,反正有助于你与对方搞好关系。总而言之,我们应尽可能地利用“亲”所牵连上的关系,不管它是多么细,距离多么远,都应该抓住机会。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利用亲戚关系时,一定要用真诚打动对方,才能使亲情得以发挥利用,切不可虚假用情,这会得到大人物及其圈子里的人的反感,切不可投机取巧。
8.乡情是一种难得的关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句,淋漓尽致的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怀念家乡的游子的心情。一说起老乡,很多人不免就会湿了眼眶,可见乡情对一个游走于他乡的人的杀伤力是何等的大。
中国人的乡土意识很重。住在某一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受那个地区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人情,从而孕育出绚丽多姿的特色文化,包括语言、服饰、生活方式,等等。各地区的文化往往成为那个地区人们生命力、凝聚力、亲和力的纽带。
而一个人,不论是出于什么因素,离开了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开始并不觉得怎么样,但时间久了,或在他乡遇到挫折,或对某些生活习俗的不习惯,或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就会令他倍加感受到故乡的亲切,故乡的美好。只有在这个时候,也许一个人才能深深地懂得,自己对家乡那份割不断、弃不掉的感情依托,那是支持着一个游子在外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乡情也是我们可以用来走近大人物的方法。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大人物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感情依托,可能平常并不轻易表露,但是共同的乡土文化会立刻把距离拉近,用自己的方言畅谈故乡的山水人物,回忆自己在故乡的美好的时刻,也是大人物真情流露的时刻。所以,利用老乡关系走近大人物,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李先生原本是辽宁人,解放战争时期,十几岁的他跟着父母逃荒到了青岛,之后就在青岛定居下来,一家人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李先生一家人也就再没有回过辽宁。
改革开放以后,李先生以敏捷的思维和大胆的投资,创办了一个公司,经过多年的奋斗与拼搏,终于有所成就,个人资产总额也名列全国前十名。
李先生虽已成家立业,但时时刻刻都不忘父母的遗愿,为家乡做些事情。那时他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家乡的记忆已经深深烙在他的脑海里,现在年龄也大了,他很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想法,但由于事物繁多,一直无法回去。
也是在这时,李先生的家乡为了发展,希望能把当地的特产打出品牌,需要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当地政府千筹万措,也不过筹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于是就派对外联络办的张主任去找李先生,希望能得到他的资助。
张主任善于交际,且办法也是灵活多变。他仔细看了李先生的资料后,非常肯定李先生也有回家乡投资的意向。因此,张主任打下包票后,带了点家乡的土特产,便独自一人前往青岛。
当李先生听到家乡有人来拜访他时,欣喜之余也有些忧心,欣喜是因为他正久不闻家乡的讯息,突然有家乡的人来;忧心的是该不会这个是招摇撞骗的吧!但出于礼节,他还是同张主任见了面。
张主任一见李先生的神情,就知道他还不太相信自己。于是他操着家乡话挑起了关于家乡的话题,只讲家乡解放前及30几年来的面貌变化。他那生动的语言,特别是那浓浓的爱乡之情溢于言表,令李先生深受感动,也将他带回了童年及少年时期:那时的家乡,那里的爷爷奶奶,还有邻里亲戚……显然,李先生记忆深处中的那块思乡领地已被张主任揭开了盖头,蕴藏在李先生心中的那份几十年的感情全部流露了出来,欲罢不能。
就这样,一聊就是半天,这期间,张主任对借钱一事,只字不提,只是与李先生回忆了家乡的变迁。最后,李先生不但主动提出要为家乡捐款一事,还提出了与家乡合资办厂的要求。
张主任确实非常聪明,他充分抓住了李先生的心理特点,抓住了李先生心中那份埋藏了几十年的思乡之情,与李先生聊了一个彼此都非常感兴趣的、轻松的话题,引起了共鸣,不但使此行的目的圆满完成了,还了却了李先生那份心愿,也处理好了对家乡以后非常有用的老乡关系。
这种借同乡关系的巧妙地走近大人物的内心,最关键的就是抓住“情”这一字。那就是思乡之情,往往这份情是炽热的而又是“深沉”的,是愁苦的但又略带甜味,是平时不会轻易触动的。
乡情是一种难得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对于离开故乡的人,这种关系更容易成为加强交流,互相帮助的资源。妥善利用乡情,不仅一条办事的好途径,也是结交人最好的方式。
大人物一般都已经拥有了权势和财力,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愿意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事情,而且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如果这位大人物再上了一定的年纪,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更是有增无减,一点点的积累使行他们对家系的一切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也许你就是那个打开他们心理闸门的人。所以如果你有这层关系,不妨走走这条线路,或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9.感情投资,老人孩子必不可少
大人物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并不能很容易地走近他们,或者被拒绝,或者干脆连人都见不到。这时,做一些感情投资,也是很必要的。一般他们的年纪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这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那就是可以多走走老人、孩子的路线,迂回地接近目标,间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让老人、孩子替你说话。
某厂家想请一个教授改进他们的产品,但是教授并没有答应,于是,厂长每天都去教授那里请求,希望能感动教授。一次,在教授的实验室里,为了一个理论问题,教授与一名助手争执不下,为此大动肝火,又是拍桌子又是摔东西,厂长过去劝阻也被大骂了一通。正在他们闹得不可开交时,教授的小女儿走进了实验室,小女儿看见爸爸那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不由吓得哭了起来。原来,教授的妻子带女儿来找他拿东西。
教授见状再也顾不上同他人吵架,赶快跑过去,赔着笑脸哄她开心。看到这一情景,厂长眼前一亮:教授虽然看谁都不顺眼,但对小女儿却是百依百顺,视为掌上明珠,不难看出这小女儿是他的主要精神寄托。
厂长于是改变了策略,他打听到教授非常希望女儿能上一所好的小学,可是女儿的户口随他妻子在外地,在本地上学就需要托关系。但是他的性格又不允许他去求人,所以女儿很快就要回到老家去上小学了。
这天晚上,厂长又来到了教授家,教授一看又是他,很不耐烦地说:“你的事我帮不了,你再找找别人好了。”厂长笑笑说:“我今天来,不是来谈这事的,听说您的小女儿快回老家了,我是来看看的。”听厂长这样一说,教授也不好再说什么。
厂长对小女孩说:“你是不是要回老家去上学了?”小女孩低下头,满脸不高兴地说:“嗯。”“那你想不想留在爸爸身边,在这里上学啊?”小女孩抬起头,眼睛发亮:“想,我想待在爸爸身边。”“那叔叔给你想办法,好不好?”厂长问道。“真的吗?我真的可以留在这里吗?”看着小女孩渴求的眼光,厂长对教授说:“我跟这里一所小学的校长认识,我想他会帮这个忙的。”“爸爸,叔叔可以让我留在这里上学,他真好。”小女孩童言无忌地对爸爸说道。教授也希望孩子留在身边,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很快,小女孩的入学手续就办完了,看着蹦蹦跳跳的女儿,教授主动对厂长说起了给他的产品改进的话题,并邀请他常去家里玩。
首先,老人、小孩非常容易接近,为我们提供了接近的可能性。老人因体力虚乏,常常在家休养,或因年岁高而退职在家,社会关系少,接触的人少,有话没地儿说,因此,常常显得孤寂。如果有人主动接近老人,哪怕是暂时缓解老人的孤寂,老人自然非常乐意。而且心理学表明,老年人较中青年人柔和、慈善得多,也容易接近。而小孩喜新好奇爱动,一句唐诗、一段故事、一个怪脸、一声哄捧就能很快赢得小孩的亲近。
其次,老人、小孩喜欢与人亲近。一般地说,老年人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一有机会,他们总乐于向人倾诉,希望能影响或感动别人。但是,老人长年留住家中,那种倾诉故事、传授经验的机会实在很少,因此,老人的生理、心理便表现出极大限度的和善、平易。尤其对于年轻人,他们总乐于主动招呼、热情交谈。至于小孩,你若真诚地以童心相待,带给小孩新奇欢乐,小孩会立刻把你当做“快活大王”或“英雄人物”而崇拜、亲近。
再次,通过老人、小孩,可以融洽全家。老人是长者,而中国人有敬老、尊老、孝老的传统。假如老人心悦神怡,全家就会随之活跃和愉快。中国人又十分看重传宗接代,视小孩为家庭的未来。祖辈如此,父辈更甚,况且现代家庭小孩多是独生子女,家里人更是哄捧宠爱。如果能和小孩玩到一块儿,小孩愉悦,与其家庭关系融洽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不过,走老人、孩子路线不可盲目,应注意以下三点:
(1)多了解和积累老人与小孩的知识
了解老人、小孩,除了感性的调查、观察之外,平时也应适当地做些理性积累。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积累有关老年健身知识、休闲知识,小孩游戏知识、智力故事等,以便到时“妙手偶得,借题发挥”。
(2)要主动套近乎,拉家常
谈话是交际中信息交流最直接的手段。进入一个家庭,见到老人、小孩,要想产生“一见如故”的融洽气氛,登门人应该主动引出话题打开话匣,而不应该等待家庭一方(老人、小孩)搜寻话题勉强问答。因为双方在刚刚接触的短时间内,登门人有心理准备更容易找出合适的话题,况且对于老人,你主动开口也表示了尊敬;对于小孩,你主动开口,能消除陌生感。
(3)不可小瞧,谨慎对待
对老人务必态度谦恭、行为礼让。这一方面能表现出你的虚心、诚实,另一方面也显出你对长者的尊重、敬仰。那种三言两语就夸夸其谈,将老人晾在一边的言行是切不可取的,结果只能遭到老人的冷遇甚至赶撵。小孩天性乖巧,欢乐容易哭闹也容易,稍有不当就可导致“风雨满楼”。因此,和小孩交往,必须因情因境,投其所好,把握分寸。要用童稚去换取欢悦,千万不能居高临下、装腔作势。
办法总比问题多,做做感情投资是不可忽视的获取好感、打通关系的绝妙办法。
10.吹吹“枕边风”
想获得大人物的认同,不妨走一走女人的路线,通过对方身边的女人给他大吹“枕边风”。有权有势的男人,他身边的女人也就有权有势。我们未必能攀上有权有势的男人,因此总可以“曲线求人”,找那些女人,让她们在自己的男人面前吹“枕边风”,而且多半效果明显。
提起半个多世纪前上海滩上大名鼎鼎的杜月笙,人们可能都知道他是绝对的黑道枭雄,其实他的厚黑功夫堪称一绝。杜月笙最初在上海滩崭露头角,全是靠拍女人马屁的厚功。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如果没有“伯乐”也只得自认倒霉。杜月笙头脑机灵、办事老练,却苦于没有施展拳脚的地方。后来他投靠黄金荣,在黄府做了一名打杂的仆役,混在佣人之中,生活倒也安稳。但一心想要飞黄腾达的杜月笙,不甘为人下。因此,他处处谨小慎微,把分配给自己的活做得又快又好,但由于地位太低,还是拍不上黄金荣的马屁。杜月笙便常与黄金荣的贴身奴仆接触,经常讨好他们,黄公馆上上下下对他都有好感。
机会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一次,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得病,经久不好,求神占卦后,提出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护,据说可以取其阳气,以镇妖邪,杜月笙有幸被选。
这个时候,黄金荣正宠爱林桂生。杜月笙善于察言观色和勤于动脑,马上想到这林桂生的“枕边风”绝对威力强大,拍不上黄金荣的马屁,拍林桂生的马屁可能更有效。
于是,杜月笙尽心尽力侍候林桂生。别人照顾,无非是随叫随到或陪坐一旁,杜月笙则全神贯注,不但照顾周到,而且能使林桂生摆脱烦恼,心情愉快。林桂生刚想说需要什么,杜月笙便会心领神会地把东西送到她手里。林桂生想到的,杜月笙都想到了,甚至有些林桂生没有想到的,杜月笙也想到了,林桂生被他服侍得心花怒放,引他为贴心知己,并且把背着黄金荣在外面用“私房钱”放债这等事务也交给杜月笙经管。
当然,杜月笙拍马屁的工夫没有白费,在林桂生“枕边风”的吹动下,黄金荣终于将当时法租界的三大赌场之一—公兴俱乐部交给杜月笙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