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二虎也提着嗓门说:“这是兄弟们在路上做的一笔买卖,听说是增琪将军大人的家眷,刚押回来。这可是很大的油水啊!”
张作霖假装愤怒地骂道:“混账东西!我跟你们说过多少遍,咱们在这里是保境安民,不能随便拦行人,我们走上绿林这条黑道也是万不得已的。今后如有为国效力的机会,我们还得求增大人照应!你们今天却做出这样愚蠢之极的事来,将来我怎向增琪大人交待?今晚好好款待他们,明天一早送他们回奉天。”
屋里增琪的姨太太听得一清二楚,当即传话要见张作霖。张作霖立即先派人给增琪姨太太送来最好的鸦片,然后入内下跪参拜太太。
姨太太很感激地对张作霖说:“听罢你刚才的那一番话,我料定你将来必有作为,今天只要你保证我能平安到达奉天,我保证让你这一部分力量为奉天地方效劳。”
张作霖听后大喜,更是长跪不起。
次日清晨,张作霖侍候增琪姨太太吃好早点,然后亲自带领弟兄们护送姨太太回到奉天。
姨太太回到奉天后,即把途中遇险和张作霖愿为朝廷效力的事向增琪将军讲了一遍。增琪将军听后也十分高兴,立即奏请朝廷,把张作霖的土匪收编为巡防营,张作霖从此正式告别了“胡匪”的生活。
可见,自我推销也是需要技巧的。
某公司招聘人才,应聘者云集而来,其中多为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能人。经过前三轮淘汰,还剩12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5人。最后一轮为总裁亲自面试,这将会出现十分残酷的场面。可奇怪的是,面试现场却出现了13个应聘者。
总裁问:“哪位不是应聘的?”
坐在最后一排靠窗户的一个李强站了起来:“先生,在第一轮是我就被淘汰了,但我还是想参加一下最后的面试。”
所有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一个站在门口闲看的老头。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能有什么意义呢?”
李强说道:“我掌握了很多财富,我本人即是财富。”
大家又一次大笑起来,觉得此人不是太过狂妄,就是脑子坏了。
李强不理会大家的笑声,接着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0年工作经验,曾经在15家公司任过职……”
总裁打断他:“你的学历、职称在这里都不是很高,工作10年倒是还不错,但先后跳槽15家公司,我不欣赏。”
李强说:“先生,并不是我跳槽,而是那15家公司先后都倒闭了。”在场的人又一次笑了。一个应聘者说:“你可真是够倒霉的!”李强也笑了:“不,我却认为这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才31岁。”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李强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5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那些公司,虽然不成功,但我从那些公司的错误与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李强离开自己的座位,向门口走去,并继续说着:“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而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与其用10年学习成功的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去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成功的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李强眼看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说:“这10年经历的15家公司,培养和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洞察力,举个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另外12个应聘者哗然,一同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老头笑了:“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想知道,我的表演失败在哪里。”
在这里,李强的面试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整个过程却都是该男子推销自我的表演,他获得了成功。
大人物往往对那些标新立异的事物充满兴趣,如果想在他们面前推销出自己,恰当的标新立异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创新和对事特的理解往往是他们非常看重的。
要想使他们接纳自己,重用自己,必须使出全部招数,竭尽全力去游说他们,当然还必须有自己的创意,而且特点鲜明,让用你之人因佩服你而接纳你。
10.套上感情色彩
意大利知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以其对采访对象挑战性的提问和尖锐、泼辣的言辞而著称于新闻界,她在采访中经常变换方法,形成融洽的气氛,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采访邓小平时就采用了带有感情色彩的采访,给邓小平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访问邓小平,她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她从邓小平传记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邓小平自己却忘记了。
邓:“我的生日了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传记中知道的。”
邓:“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祝贺啊!我已经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老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
邓:“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的,是吗?”
访问气氛就这样十分融洽而轻松地形成了。
无独有偶,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向朱镕基总理提出要求是也是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即给要求套上感情色彩,让总理不能拒绝,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的有关领导告诉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明天总理来视察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得到朱总理的题词。敬一丹听了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多少有些为难:我怎么向总理提出这个请求呢?第二天,朱总理在中宣部部长丁关根的陪同下,来到中央电视台。他走进《焦点访谈》节目组演播室,在场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朱总理跟大家相互问好之后,坐到主持人常坐的位置上,大家簇拥在他的周围,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与总理交谈。一位编导说:“在有魅力的人身上,总有一个场,以前我听别人这样说过。我看您身上就有这样一个场。”朱总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和谐,敬一丹感觉这是一个好时机—一个很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时机,于是走到朱总理面前说:“总理,今天演播室里聚集在您身边的这二十几个人只是《焦点访谈》节目组的十分之一。”
总理听了这话,说:“你们这么多人啊!”敬一丹接着说:“是的,他们大多数都在外地为采访而奔波,非常辛苦。他们也非常想到这里来,想跟您有一个直接的交流。但他们以工作为重,今天没能到这里来。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敬一丹说得非常诚恳,而且非常婉转,然后把纸和笔恭恭敬敬地递到朱总理面前。总理看一下敬一丹,笑了,接过纸和笔,欣然命笔,写下“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16个字。总理写完,全场响起一片掌声,热烈的气氛进入了高潮。
敬一丹的绕圈子的确运用恰当,可圈可点。请求题词,先把在外“四处奔波”、“非常辛苦”的记者抬出来,在感情、道义上绕好了一个让人不宜也不忍拒绝的“套子”,另外语气曲折委婉,表述又贴切诚恳,终于如愿以偿。
要想求得大人物对某件事情的同意,并顺利进行下去,都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你自己愿意求助他人;第二,他人愿意接受你的请求。大家都知道,后者的难度比前者的难度要大得多。人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也是容易受他人感染的。我们要想使我们所求之事顺利完成,我们就需要准确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打动对方并进一步征服对方的心,使对方从心里信你、喜欢你,心甘情愿为你效力。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对方的心理,在我们所求之事上涂上一层切合对方心意的感情色彩,那么用不着我们苦苦哀求,只要稍微一提,对方自然会乐意帮我们这么一个忙。
当然,我们在给我们所求之事涂上感情色彩的时候,这层感情必须是真的,不能说谎,不能欺骗对方,在复杂的社会和人生活动中,目的和手段要有一定的区别。
11.巧妙诱导获得赏识
美国《纽约日报》总编辑雷特身边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雷特的目光瞄准了年轻的约翰·海。而当时约翰·海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辞去外交官职务,正准备回到家乡伊利诺伊州从事律师职业。雷特知道如果他直接邀请约翰·海担任助理肯定会被拒绝,于是他决定采取诱导的方式。
雷特首先不提任职的事,只是友好地请约翰·海到联盟俱乐部吃饭。饭后,他提议约翰·海到报社去玩玩。到报社后雷特从许多电讯中间,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当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雷特时约翰·海说:“请坐下来,帮我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个消息的社论吧。”约瀚·海当然无法拒绝,于是就提起笔来写了这段社论。
社论写得十分精彩,于是雷特表示非常感谢,并恳切地请约翰·海再帮忙顶缺一星期、一个月,渐渐地就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而约翰·海也由于干得得心应手,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计划,而留在纽约做了新闻记者。
可见,要引起别人对你的计划的热心参与,可以先诱导他们尝试一下,让他们先做一点容易的事情。这些容易成功的事情,往往会带给他们一种兴奋的成就感,从而促使他们愿意更进一步地加入深一层的工作。雷特的办事策略高超过人,他本来是求人帮忙,但是,他没有直接地去强求约翰·海放弃自己的职业梦想,而是从写一小段社论开始,不断地劝诱约翰·海进一步创作,结果使约翰·海自觉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真正成为他的得力助手。雷特求人办事的高超之处就在于不露声色地诱导,将求人隐于无迹。
所以我们平时求人办事时,也应学着从揣摩对方心理人手,在摸清对方心理后,顺着对方的心思,围绕自己的目的,委婉地提出请求。也就是说,先通过对手无意中显示的态度及姿势,了解他的心理,捕捉他比语言表露更真实、更微妙的思想,然后再量体裁衣,选好时机和话题,逐步将对方引到自己想求想办的事情上来。
许多应征求职的青年,见了经理就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学历,经历,或有些什么才能等等。然而,十个应征者中会有九个同样说这些话,经理对哪一位也不会给予特别的注意。
李凤看到了一段广告,得知一家公司需要有特殊才能和经验的人,于是就去应试。
她在去应试之前,先搜集了这位经理的有关资料。见了经理她就说:“我很愿意在这里工作,我觉得能为你做事,是最大的光荣,因为你是一位发展大事业成功的人物,我知道你18年前创办公司的时候,只有一张桌子,一位职员和一部电话机。你经过坚毅筹划,努力奋斗,才能有今日这样大的事业,你这种精神令我钦佩,值得后生效仿。”
所有成功的人,差不多都乐于回忆当年奋斗的经过,尤其愿意向年轻人讲述某个成功的活动。这位经理亦不会例外。所有到经理处应试的人,大都是毛遂自荐自己的能力,但李凤一下就抓住经理的心理。因此经理先生就很高兴地讲述他最初创业时,仅有15000元的资本,这种小本经营,处处受到别人讥笑。但他毫不气馁,艰苦奋斗,星期日亦照常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到16小时之久,经过了长期奋斗才有今日成就。经理不断地谈论自己的成功小史,李凤始终在旁边洗耳恭听,且以点头来表示钦佩。最后经理对李凤很简单地问了一些经历,于是对旁边的副经理说:“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了。”李凤后来留在经理的身边,成了他得力的助手。
不论是求人办事也好,想得到大人物的赏识也好,聪明人的做法是诱导对方自己说出来或者表现出来,如果你强硬地去要求对方,对方反而会对你的行为产生疑惑,只有让他不知不觉地自己产生想法,他才会从心里愿意帮助你或者赏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