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47529000000014

第14章 聪明人说话有分寸,笨人开口犯禁忌(1)

1.说话要注意场合

场合不同,氛围不同,人们的心情也不同,对一些问题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不大一样。同样一句话,在某一种场合说,会被认为合理有见解,在另一种场合则会引起他人的厌恶和反感。因此,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场合,要说符合场景气氛的话,否则,不看场合说不合情景的话就必然要碰壁。

聪明人的做法

张武从大学刚毕业后,去一家心仪的大型企业毛遂自荐,试图向总经理推销“他自己”。由于这位总经理见多识广,比较固执,根本没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放在眼里,没搭上几句话,总经理便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不行。”

张武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起孔明激孙权的故事来了。于是他决定转移话题,若无其事地轻轻问道:“总经理的意思是,贵公司人才济济,外人纵有天大的本事,似乎也无须使用。再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做什么也还是未知数,与其冒险使用,不如拒之于千里之外,是吗?”

说到这里,张武突然故意中断,只是微笑着直视总经理。双方都保持沉默,几分钟后,总经理终于开口了:“你能将你的经历、想法和计划告诉我吗?”

聪明的张武又将了总经理一军:“噢,抱歉,抱歉,刚才我冒昧了,请多包涵,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值得一谈吗?”说完,张武又保持沉默。

总经理反而催促他说:“请不要客气。”

于是,张武便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学历,然后还谈了自己对该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的一些看法。总经理听完他的话后,态度立刻就由严肃转为慈祥。临走时经理对他说:“小伙子,我决定录用你,明天来上班,请保持过去的热情与毅力干吧!”

专家点评

如果张武在“此路不通”的时候,不看总经理的脾气,继续争论的话,一定不可能产生这种结果。正因为他在当时的情况下转换话题方向,有分寸地说服了经理,才力挽狂澜,转败为胜。

笨人的做法

广东有一家名声颇大的公司对外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招聘,求职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某天,季小姐前去应聘,凭着超群的专业知识和伶俐的口才,她一下子就被面试官相中,立即通知她去办理相关入职手续。欣喜之余的季小姐,说了一句本不该在刚被录用时说的话:“我能不能过完假期再来上班?”面试官突然脸一沉,随即对季小姐说:“您稍等。”说完进了经理办公室。过了一会儿,助理出来通知季小姐:“很抱歉,公司决定对您不予录用。”季小姐愣住了,待她反应过来想去找面试官问个明白时,对方却躲进办公室,不再出来,季小姐更是一头雾水了。

季小姐走出公司后,接到面试官的电话,对方态度明确地批评她说:“你今天不该多说话,我们公司永远不会录用不分场合乱说话的员工。”

专家点评

可见,无论是说话还是提问,都应当注重场合。尽管这家公司的做法显得刻板,有矫枉过正之嫌,然而季小姐也应该自我反省了,在不恰当的场合,突然冒出一句不该说的话,就等于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让季小姐受到的惩罚便是:丢了工作,失了饭碗。

行动指南

不管是说话还是问话,我们都要注意注意场合,把握好分寸。不看场合,口无遮拦的人是很拙劣的。一味地随心所欲,只会一败涂地。聪明的人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

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立论》,非常生动地揭示了说话应注意场合的特点: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子,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讨点好兆头。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这篇故事性散文里,孩子满月是喜事,主人这时愿意听赞美之词,尽管是信口之言;而说孩子将来必死确是有据之言,却使主人反感。因为在轻松的场合言语也要轻松,在热烈的场合言语也要热烈,在清冷的场合言语也要清冷,在喜庆的场合言语也要喜庆,在悲哀的场合语言也要悲哀。所以说话要看场合,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些平时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说话,如果选择在不适宜的场合随口便问,结果就很可能会给自己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

说话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的,必须加以选择,注意对象和场合。例如,恋人间可以说很多“内部语言”,然而这种“内部语言”就不是随便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说的;夫妻间可以有亲密的举动,而这些举动就不是在任何场合都能表现的。说话也一样,同一句话,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可以说,但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就不一定可以说。不可以说而说了,就可能影响实际效果,甚至出乱子。

说话要注意场合,这是衡量一个人聪明与愚笨的试金石。就像一个正常的人发现自己在众人面前裤子拉链开了,就会背过身去把拉链拉上一样,说话注意场合把握分寸的意识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一个人说话不注意场合,只图自己一时之快,或者骂骂咧咧,或者絮絮叨叨的话,其结果就会像当着众人的面拉裤子拉链一样简单:出丑!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新歌手在一次演唱大奖赛中夺得冠军。主持人问这位激动的歌手此时此刻有什么感受时,他说:“今天我得了第一名非常高兴,我赌得了奖金,而且也赌到了名声。”“赌”字一出口,全场一片哗然,嘘声不断。

这种公开的、不看场合的说话方式,会让人有粗俗浅陋的感觉,因此这位“新秀”的形象在观众心中就会大打折扣,并使观众了解到他此次的参赛动机与人格品质。可见,在社交场合,谈吐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应把握分寸。

说话要把握场合涵盖着太多的玄机。甚至还有数不胜数的暗道机关,不像背过身拉裤子拉链那样单一。很多时候,场合似乎与“敏感”二字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情结,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应该时时告诫自己要把握说话的尺度。如果发现没有把握,予以回避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一定要说话,也可以轻描淡写,王顾左右而言他。

2.说话要把握分寸

除了要注意在不同场合的说话分寸,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在他人成功的时候多多祝贺,固然好,但在他人失败的时候,极尽嘲讽之能事,就会让自己像个小人。

聪明人的做法

有一位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父母亲担心他在学校会欺负人,对他要求非常严格,教他怎样与人为善,学会忍耐。结果同学们都以为他光长个不长力,经常欺负他。男孩对父亲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道这样做妈妈会生气。”父亲没有理会他。

两年后,男孩又对父亲说了自己受委屈的话。这时,父亲感觉时机成熟了,因为儿子已经有了足够的克制力,就平静地对他说:“你不必揍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为了维护自尊,你不能再忍受他们的欺负了。”

男孩记住了父亲的话,当那几个经常欺负他的孩子照例设法戏弄他时,男孩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那里忍受,而是先用语言警告他们,结果越警告他们越放肆,男孩才“被迫出手”,把其中两个紧紧摁在篮球场上,但没有打他俩,只等他俩告饶为止。

后来,男孩主动承认了错误,那些欺负过他的孩子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握手言和。

这个男孩美国NBA著名篮球运动员,被称为“空中飞人”的迈克尔·乔丹。

专家点评

试想,如果乔丹的父亲一开始就允许他对欺负他的同学“自卫还击”的话,尚没有具备足够克制能力的他岂不对那些人早就大打出手了。

乔丹的父亲之所以会选择那样的时机教导乔丹“通过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知道怎样把握好分寸了。

笨人的做法

约翰?麦肯罗是美国著名的网球运动员,他曾经因为说话没有分寸在澳大利亚惹是生非,结果险些挨揍。

有一次,麦肯罗评论了一对澳大利亚本土选手托德·拉克姆和世界头号男单选手休伊特之间的比赛。休伊特只用了74分钟就轻松地将排名第235位的托德淘汰。麦肯罗就对托德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说比赛根本不配在中央球场进行,还说自己很“怜悯”托德等等。

麦肯罗的话一出口立刻得罪了托德的兄长——澳大利亚国家队教练布兰特·拉克姆。他对麦肯罗挖苦人的气焰如此嚣张非常愤怒,立刻找到这个美国人要和他在体育场外“把问题好好解决一下。我问这个大嘴是不是想打架。我在停车场等他,可是他说他不想去。”布兰特气愤地说:“他无法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只能说有人花钱雇他评论,他就可以毫无分寸地信口开河。”

专家点评

麦肯罗的教训告诉人们:不论是大腕还是一般百姓,在尊严面前人人平等。因此说话要讲究分寸。这里所说的分寸,就是在尊重事实基础上的分寸。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而不是耍着变色龙之嘴来讽刺、挖苦他人,或者抬高自己的地位,或者在看他人生闷气时自己在一边偷着乐。否则,你的话说得越多,你吃的亏也会越多。

行动指南

说话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人不可以肆无忌惮地胡言乱语。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嘴为祸福门。”一个人的荣辱,在很多时候就取决于他的说话水平。好话可以利己利人,坏话则害己害人。什么是好话坏话,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把握分寸。

“说话要注意分寸”,这道理也许大家都懂,但“分寸”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就连教导过我们的父母亲、学校老师也未必能概括性地解释清楚。

分寸应该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语言艺术。说话时把握好分寸,处理好人情世故,能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谐圆融,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导致各种不良的后果。

而要把握分寸,说话的时机尤其重要。事实上,时机的“分寸”是无所不在的。说话讲究的是要视时机、视事件、视人物(对象)和视场合而定。打个比方,如果一个男士在一个女生面前吸烟,惹得女生很反感。这个女生想劝阻他,那么她可以说:“喂,别在我面前吸烟好不好!”那男士也许会把烟灭掉,但一定很不情愿。这绝对不是最有分寸的说话方式。如果她先是故意咳了两声,然后再说:“你看你,我都被你熏咳了。”男士会自觉地把烟灭掉,而且对自己抽烟的行为心怀愧疚。后一种回答,无疑是一种理性的机宜:既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女子的说话素养,又达到了让男子自觉掐烟的目的。

可见,在与人相处中,要想愉快地与人交往,就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否则就很难打动他人。人际交往中重在与人为善,说话也是如此,要学会维护彼此的尊严和权利。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兼顾对方的情感,就必须把握好每一句话说出口的时机。

3.切忌口出狂言

伏尔泰曾经说过:“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看清自己的能力,不要吹嘘自己的能力如何如何,那样只会让懂行的人看不起。

聪明人的做法

得知某广告公司欲招聘一名文案策划人员后,正待业在家的张丽前往面试。

面试过程中,主考官问她:“您之前从事什么工作?”

张丽说:“在此之前我是一名新闻记者。”

主考官又问:“那你对广告业了解吗?有相关工作经验吗?”

张丽摇摇头说:“没有。对广告策划这一行业不是十分清楚。”

主考官说:“我们的招聘要求是必须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既然你没做过这行,我们不会选择你。非常抱歉,希望日后能有合作的机会。”

接到主考官的“逐客令”后站起身来,张丽礼貌地说了一声“再见”后离去。走到门口时,她突然转过身来,对主考官坚定地说:“我有信心将这份工作做好,尽管我没有工作经验,但我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虽然我从未涉足广告这一行业,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一定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见张丽如此真诚,主考官想了想后,便给她出了一道考题。经过一番思索后,张丽交出了一份令主考官满意的答卷,并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专家点评

人际交往中,真诚、礼貌必不可少。张丽的面试成功,就在于她在主考官面前表现出了真诚,让主考官感到她是发自内心地想得到这份工作,而且能够尽心尽力地干好这项工作。

笨人的做法

姚明刚加盟美国NBA的火箭队时,原NBA球星巴克利很瞧不起这个来自中国的运动员。2002赛季的NBA刚开打不久,巴克利在TNT电视台的“NBA内部秀”节目上滔滔不绝,并口出狂言地说,如果姚明能够在本年度的任何一场常规赛上得到19分,他就会去“亲吻”另一位NBA球星肯尼·史密斯的屁股。这句话后来也传到了姚明的耳中,但姚明听了后不以为然,大度地笑知说:“那好,我就拿18分算了。”

结果火箭队在客场挑战湖人队时,姚明攻下了20分,在为自己赢得尊重的同时,也把巴克利逼入“绝境”。而肯尼·史密斯在得知姚明得了20分后欣喜若狂,表示一定要让巴克利履行诺言。巴克利要非常难堪地去履行他的“狂言”,尽管巴克利“履约”时的对象只是替身——驴屁股,但这一幕对巴克利来说实属“恐怖”。在媒体的镜头聚焦下,在周围发出的一阵狂笑声中,巴克利一脸难堪地蹲下身去,无奈地、痛苦地朝“肯尼·史密斯”的屁股啃去……

专家点评

巴克利妄尊自大、日出狂言,吻驴屁股的惩罚也算是罪有应得。

行动指南

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总有很多自以为有点资历的人犯了这种狂妄无知的错。只要在人多的地方,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鹤立鸡群的优越感来。他们总是不失时宜地张着“大嘴”卖弄自己的所谓本事,不为自己缺乏内敛或丢人现眼而感到羞耻,反以为能博得一些和他同样缺乏内敛的人的浅薄喝彩而沾沾自喜。更要命的是,他们说话不分轻重,经常忽略了说话应该给自己留些余地的道理,只要嘴巴一张,便是狂言乱飞,甚至不惜以贬低他人的手段,来显示自己的伶牙利齿。而恰恰正是这种伶牙利齿给自己惹来祸患,在关键时刻最易掉链子,暴露出力不从心的低能,以至误事误人也误己。

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随从告诉他说。

这个人把县令的爱好记在心里,胸有成竹地去见县官。县官问他:“你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别的书我都不爱看,一心专攻《公羊传》。”他连忙讨好地回答说。

县官接着问他:“那么我问你,是谁杀了陈佗呢?”这个人其实根本就没读过《公羊传》,不知陈佗是书中人物。

他琢磨了半天,以为县官问的是本县发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回答:“我平生确实不曾杀过人,对于陈佗被杀之事更是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