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看我画的是什么?”大伟指着桌子上的画神神秘秘地问。
妈妈的视线移到画面上:一根很粗的管子插进煤层中,黑水喷涌而出,一条长长的乌金河顺坡而下。
“哎呀,你的画,我咋看不明白?””妈妈摇着头问。
“亏你是采煤工程师呢,连这个都不懂。”大伟指着画面说:“这是‘乌金泉’-一个没有井架,没有巷道,没有采煤工人的‘矿井’。地层深处煤炭经过液化后,像喷泉一样,就把煤给采出来了。
妈妈一把搂过儿子,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珍珠从脸颊滚落下来。
“妈妈,你乍的啦?”
“这画很有创意,准能入选!” 妈妈激动地说。
大伟哪里知道,此时时刻,他妈妈想起因公牺牲的爸爸。若真的像这张画那样,矿工不到几百尺深的井下采煤,省时省力又安全,那该有多好啊!
“妈妈,你想啥呢?”大伟扯着妈妈的衣襟问。
“我想把你的画拿给设计室叔叔看,他们肯定会喜欢的!”妈妈高兴地说。
“不吗?我要参加学校举办的‘科普画展’呢!”大伟撅着小嘴说。
大伟是凌山二小四年级学生。这所小学的学生,大都是矿工子弟。大伟所在班就有5名孤儿,他们爸爸都死在前些年的一次瓦斯爆炸的事故中。
果真,大伟的画被选中了。
那天上午,凌山二小的“科普画展”却招来众多的学生和家长观看。其中最显眼的是仲大伟的画。
“赵工,大伟的画倒像是‘液化矿井’的草图,这孩子肯定是矿工的后代。”高挑个儿戴眼镜的叔叔问。
“嗯。可能吧!这个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矿工子弟。
“高博士,你是专家,咱们煤矿能实现煤的地下液化吗?”大伟的妈妈赵工问。
“依我看,并不遥远,会实现的。”高博士意味深长地说。
“赵工,你能帮我找这幅画的小作者谈谈吗?”
“哟,犯得上吗?咱们还是回矿吧!”大伟妈妈赵工表情淡淡地说。
高博士是瓦斯专家,特意到东北煤矿最大的“瓦斯窝”-凌山矿搞科学试验的,也许这幅画对他的触动很大,还是他把煤的地下液化列为攻关项目,他今天特有兴致,非得见见这幅画的小作者。
“赵工,听说你的儿子不是在二小念书吗?问问他,准能找到这个小学生了。”高博士十分认真地说。
无奈,赵工把她的儿子大伟找来。
“大伟同学,能不能说说你创作这幅画的动机?”高博士笑容可掬地问。
大伟的脸红似一朵花,瞅着高博士愣愣的,没吱声。
“大伟,这位叔叔是北京煤矿科研所的研究员,刚从美国念完博士回来,有什么话可以向他请教吗?”
“叔叔,若是没有矿井就能采出煤该有多好呀!”大伟眨着那双闪亮的大眼睛说。
高博士抚摸大伟的头,心灵仿佛受到极大的震动,动情地说:“好孩子,你的画能借给我吗,我会把它作为我的研究课题的。”
“中。”
“不过,你得告诉我,咋就想创作这幅画呢?”
大伟没吱声,脸沉沉的,哽咽地说:“我爸爸在那次瓦斯爆炸中,为抢救井下受难的矿工牺牲了。”说到这儿,大伟一头扑进妈妈赵工的怀里呜呜地哭了。
高博士握着赵工的手说:“谢谢你,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儿子。”
金灿灿的阳光把大伟映得鲜鲜亮亮的。
(原载2003年2月27日《中华合作时报.安全时讯》第7期总第13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