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篆缕消金鼎①,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②。渐玉枕、腾腾春醒③。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④、酒厌厌病⑤。云鬓乱,未忺整⑥。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⑦。月满西楼凭栏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⑧。嘶骑不来银烛暗⑨,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⑩。
“注释”
① 篆缕:指上腾的香烟,如篆字和线缕。金鼎:香炉。② 糁:音三,上声;散粒。③ 腾腾:懒散地。白居易《戏赠萧处士清禅师》诗:“又有放慵巴郡守,不营一事共腾腾。”④ 镇:整日;久。⑤ :音替,又读逆;困惫,困扰。⑥ 忺:音掀;高兴,有兴。⑦ 倩:请,央求。⑧ 瓶沉金井: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⑨ 嘶骑:鸣叫着的马。⑩ 鸾镜:妆镜。白居易《新乐府·太行路》:“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语译”
从香炉里冒出来的篆文似的缕缕香烟已渐渐消歇,喝醉了酒,昏昏沉沉,庭院中日影已转到正午,画堂里静寂无人。像春草萋萋时古人思念远游的王孙那样,我的那位郎君如今也不知在什么地方。只有柳絮点点,散乱地铺满了小路。我从枕上懒洋洋地逐渐醒了过来。帘外花已飘落,春色已浓透了。我终日无聊,总是因喝酒而困倦不适,萎靡不振。乌云般的鬓发乱蓬蓬地,也不高兴将它理好。
江南的旧事不要再回顾了,我到处打听他的消息,直至遥远的天边,只可惜无法央求孤飞的大雁为我捎信。明月团团,又把银辉洒满了西楼,我久久地靠着栏杆,可是他的归期却依旧不得而知。又只怕他此次一去就像汲水的银瓶沉入井底再也见不到了。他从前乘过的嘶叫着的马总也盼不到,蜡烛也暗淡无光,我白白地久立等待,直到月光投在梧桐树下的影子逐渐消失。今后有谁能在我对着镜子梳妆时再来陪伴我呢?
“赏析”
这首思妇词颇受说词者的称道。黄昇云:“李君词虽不多见,然风流蕴藉,尽此篇矣。”(《花庵词选》)沈际飞云:“李君止一词,风情耿耿。”(《草堂诗余正集》)陈廷焯云:“此词绮丽风华,情韵并盛,允推名作。”(《白雨斋词话》)如此等等。
头三句写闺中午醉时情景,境界寂静,人物之愁绪从“醉沉沉”三字中透出。“芳草”句点出怀人主题;因其用问句,又带出下一句景语来作答。这样,“杨花”之纷乱,更自然与离人愁思相关,并有暗喻行者漂泊难寻的作用在。此词艺术表现上的一个特点是不像通常词结构那样,前面一段写景,后面叙事抒情;而是将景、情、事交错组合。在上片后半,写酒醒(“春醒”即酒醒,酒多称“春”)无聊,懒于梳妆的中间,夹杂一句“帘外残红春已透”景语自好,比单独写景更带有情绪色彩,同时也更能起到以景物衬托情事的作用。
“江南旧事”是模糊概念,有意使人感觉朦胧,毋须深究其为何事,它只是往年欢乐的代词。故下接如今之情事:郎君消息难问,音书不到,归期未有。中间又有“断鸿”、“月满西楼”等景语插入。“又只恐、瓶沉金井”句,借白居易《新乐府》喻意,进一步写内心被遗弃的担忧。“嘶骑不来”,在述说眼前伫立久待中,又隐隐有往日的记忆在。从前,大概不止一次曾闻马嘶而知是郎君来到,现在却等不到了。蜡烛长时间燃烧而不剪芯,炬火就不明亮,怅然若失的思妇,其心情亦如银烛之暗淡。“枉教人、立尽梧桐影”八字,清俊凄恻,篇中佳句。结尾两短句,情韵协调,使昔日同临妆镜之恩爱回忆,从难耐眼前的孤寂的叹息中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