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47645200000161

第161章 六州歌头

韩元吉

桃花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①,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②,往事难追。

“注释”

① 跋马:驰马。② 武陵溪:陶潜《桃花源记》记武陵渔人缘溪行,逢桃花林,发现世外桃源故事,用其事。

“语译”

东风有心,先上了小桃的枝头,让它绽露出花朵来。这花儿似红粉佳人般的细腻,娇艳得好比醉酒的脸颊,它倚着朱红色的门站立着。记得当年,桃花曾隐隐地映着她刚刚化好妆的面庞,临近水边的岸上,春天已将过半,云和日暖,转过斜桥,便是夹城西头。那里,莎草平铺柔软,我驰马来到种植着垂柳的渡口,套着玉勒的马儿不断地嘶鸣。我认出她来,只见她收敛笑容,微蹙双眉,羞赧地飞红了双颊,仿佛抹上了一层胭脂。我也曾窥见她在绣房之中,因不得与她亲近而恨恨不已。

重来我俩曾手拉手度过愉快时光的地方,已是香气如雾,落红随着脚步,我怨恨寻春已太迟了。我日见消瘦,又能仗谁来过问呢?眼泪也只是白流。从前堂前的燕子,又在烟雨中双双飞来。原是人老了,春天倒是永远美好的,我梦到了佳期。像前番到过玄都观的刘禹锡重游故地,这里也曾有过多少风流繁华的回忆啊!花也该为此而悲哀了罢!如今只见茫茫一片暮霭,我这个想重返桃源的人,怅然地望着武陵溪而迷了方向,往事一去,再也难以追寻了。

“赏析”

词题为《桃花》,实藉咏桃花写相思怀人。其特点是常以花拟人,又人不离花,将花与人结合在一起来写。

上片先叙春风着意于桃枝,令其花发。接着“红粉腻”九字,便以倚门少女相比拟。然后以“记年时”带出人来。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意。“临水岸”至“玉勒争嘶”八句,说当日游踪,是桃花生长处,也是与恋人相见处。“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写少女与情人初会情态,娇怯羞赧,但见双颊泛红,如抹上一层胭脂。此正暗示常言俗语所说的“两瓣桃花上脸来”。“凝笑”即“敛笑”,是王筠诗“敛笑动微颦”之意,故与“蛾眉”相连,是写女子轻嗔微颦之羞态,亦即所谓“脸薄”。曾见有人将这两句断为三句,作“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见《宋词三百首笺注》及浙江古籍出版社《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于词格不合,也误解了词意,不可从。末了说虽曾于绣户窥见其人,而终因不得相亲近为恨。

下片写相思之怨。换头即写重寻旧梦,而将两情相得、心愿已遂之事略过,只从“共携手”三字补明;而眼前唯见“香如雾,红随步”,落花遍地景象而已,故有“怨春迟”之语,然又不明说。至“消瘦损,凭谁问”等句,方知是事过境迁之后的回想。“只花知”,是无人知,也含命薄如桃花意。堂前双燕,用作反衬。往事如烟,佳期只可梦中寻求。对恋人而自称“前度刘郎”,正是将人与花合一,故重寻“风流地”,略去人伤情而但言“花也应悲”。末用《桃花源记》事,又双关人与花,抒惘然惆怅之情也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