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47645200000202

第202章 唐多令

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①。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②,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③,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

① 南楼:即安远楼,参见姜夔《翠楼吟》小序。② 黄鹤矶:在武昌西,上有黄鹤楼。③ 欲买桂花同载酒:意即“欲买桂花酒同载”。

“语译”

芦叶长满了汀洲,寒冷的沙滩上有清浅的江水在流。二十年了,我重新经过这南楼。船在柳荫下尚未系稳,过不了几天,却又到中秋时节了。

这黄鹤矶的断崖上,不知老朋友是否也曾到过。我面对旧有的江山,心中却全是新添的愁恨啊!我想买来桂花酒与你们一同携酒出游,只可惜已没有少年时代那种游兴了。

“赏析”

武昌黄鹤山上的安远楼建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的冬天。刘过第一次来此楼后,经二十年,又与同游者重到,此词即再游安远楼时所作,距楼之建成已二十余年。假设刘过初游在楼成的次年,当时他才三十三岁,则“重过南楼”赋此词时,已经五十三岁了。所以词中有青春已逝的感叹,武昌是南宋曾与金国交战过的前线,是当时的边塞要地,楼名安远,便与此有关。刘过是稼轩之客,曾以书抵时宰,陈恢复方略,不报,遂放浪湖海间,也是一位有过抱负的爱国词人。年轻时来游此楼,必满怀抗金复土之豪情,但无情的现实使他一再失望,壮志渐随岁月消磨,二十年过去了,“胡未灭,鬓先秋”,重来见江山依旧,家国之恨也必然会涌上心头。词中正交织着这些感情。

词的头两句,写江上景物,为矶头眺望所见,让人想到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的下半首:“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然后接一句“二十年重过南楼”点明主题,时间相隔之久,已为伤逝的结意伏笔。“柳下”三句,有人生如过客匆匆之感,船未系稳而不觉中秋又近,紧扣前句中一“过”字。中秋是团圆佳节,而往昔“故人”安在?唯山河破碎依然如故,凡此种种感触,都暗逗下片。

黄鹤山安远楼之西北,为黄鹤矶,黄鹤楼在焉;临江之山崖曰矶,“断”字状悬崖之壁立江中。点出宴集登临之地。下忽接“故人曾到否”五字,便有文章。此“故人”必当年曾与自己共论恢复之事的同道,比如稼轩那样的友人。何所据而云然呢?就在下一句“旧江山、浑是新愁”。“旧江山”,固然是“重过”的故地,但“江山”一词在传统意象中却往往与述家国之事、发大感慨相联系,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词)“如此江山坐付人”(陆游《剑门城北》诗)等等,其内涵不同于通常意义的“故地”。作者重游之日,正当韩侂胄对金采取轻率攻擊、兵败被杀或过此不久,南宋政局更江河日下之时,“浑是新愁”,似非泛泛而言,只是词中未作进一步发挥,说得比较含蓄罢了。结言欲与同游者载酒散愁而愁终不能散,因为时异当初、人非少年了。“欲买桂花同载酒”句,前后互文,即“桂花”与“酒”皆指桂花酒,为应前之“近中秋”;句法略同《琵琶行》之“主人下马客在船”,不应分割前后而解作“买花载酒”。末六字与前首结语字面相似,其内涵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