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47645200000036

第36章 蝶恋花

柳永竚倚危楼风细细①,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②。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③,对酒当歌④,强乐还无味⑤。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⑥。

“注释”

① 竚:同“佇”,久立而有所待。危楼:高楼。② 黯黯:凄然地。③ 拟把:打算以。④ 对酒当歌:曹操《短歌行》成句,即饮酒听歌。“当”亦“对”意。⑤ 强乐:勉强作乐。⑥ 伊:她,他。消得:值得。

“语译”

我在高楼上站立了好久,风儿细细,放眼眺望极远处,由春天惹起的愁思仿佛从天边凄然地来到心头。春草的颜色、烟雾的光影,都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有谁知道我默默无语地倚栏杆时的心情呢?

我打算以不拘礼法的狂放态度来求得一醉,可是饮酒听歌,勉强作乐,终究没有味道。我因消瘦而感到衣带渐渐宽松了,但我始终不后悔,为了她,相思憔悴是值得的。

“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词。词中的我(或许就是作者自己)苦苦地思念着恋人,却不得相见。从开头写倚楼远望来看,也许恋人是在遥远的地方吧。但也不能绝对排除是别的原因造成了他们之间的障碍阻隔,因为愁绪在心的人,无端地凭栏眺望也是常有的事。反正词是说难以与对方相会,相思而不能如愿是可以肯定的。

上片写高楼凭栏,自然以写景为主,但目的还是为了抒情,只是这情除了笼统地提“春愁”以外,并不细说,留待到下片再写。景是客观的,写在诗词中,却会因情而异,这种差别是微妙的,只有细心体会才能领略。比如说首句“竚倚危楼风细细”,就不同于“高台多悲风”的境界。后者是为表现一种强烈的激动情绪的需要;而这里,却是为写一种怀人心绪在倚楼而望时不知不觉地凄然而生。景与情是完全协调一致的,即我们通常说的情景交融。“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为释词义,固不妨调换语序,说成“望极天际,黯黯生春愁”。但从要表现的人物心理状态上说,却并非等于倒装。作者要说的正是在眺望中忽有“春愁”似从遥远的天边生出,使凄然之情来到心头。“草色烟光残照里”,自是望中之景,但绵延到天际的芳草,传统意象中又常喻无尽的思念,在夕阳残照中,呈现出一片烟蒙蒙的样子,岂不正合愁思迷惘之情?所以结一句“无言谁会凭栏意”。不说出是何心意,正为开启下片,用下片来说自己的心意;说是无人领会,其实先已下过“春愁”二字,露了端倪,因为“春愁”的“春”,除了指春天外,更有“怀春”的含义在。

那么,下片该详细说说愁思的原因了吧?然而作者并不急于说明,他还是先说欲排遣愁思而不能,一直要等到最后,才将原因交待清楚。“拟把疏狂图一醉”,就是说心想要不顾礼数,借酒来排遣;但接着马上一转说,“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饮酒听歌,勉强作乐,只会“举杯消愁愁更愁”,又有什么趣味呢?至此,全篇只剩两句便要结束了,却还是没有说到究竟因何而愁。行文真是从容不迫啊!既然不能遣愁,自然要损害健康,使自己变得越来越消瘦憔悴了,这是不说也能推想而知的。于是结尾再来一个更大的出人意料的转折,把前面说的种种一股脑儿推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消瘦就消瘦好了,憔悴就憔悴好了!为了她忍受怎么样的痛苦折磨,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这样,不但最终点明了词的主题(所谓“卒章显志”),且把感情的波澜推向了高潮,使爱情得到了升华。“终不悔”,说得何等决绝!“衣带渐宽”的话,自然是从古诗十九首中“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宽”借得,但其殉情无悔的精神却来自《离骚》,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这一点上,屈赋与柳词除了追求政治理想与爱情理想的差别外,精神是完全可以相通的。有人把柳永这两句词用来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一种境界——对事业、学问忘我地执著追求(见王国维《人间词话》),也正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