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47645200000086

第86章 水龙吟

晁补之

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①。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②。

“注释”

① 芳醪:美酒。② “纵樽前”三句:《乐府雅词》卷上作“最多情犹有,樽前青眼,相逢依旧”。又“狂歌似旧,情难依旧”,押韵复字,非其格,前一个“旧”字,疑当作“昔”。

“语译”

我问春天,你何苦这样匆匆忙忙呀?带着风,伴着雨,如同快马奔驰一般。幽雅的花朵,纤细的花萼,开在小园里低矮的栏杆旁,泥土还没有培封好呢。风雨一来,就把繁茂的红花全都吹跑打落了;它所占得的春光,还不如杨柳长久呢。料想春天是永远不会老的,可人们在愁春天老去,而这种愁绪,也只是人世间才有啊!

十个人中倒有八九个都怀着春天短暂的憾恨;有芳香美酒可饮的机会,怎么忍心轻易辜负呢?人们哪里知道桃花本是为结子才落的,并不因为春天老瘦了的缘故。世上功名利禄的事、人生到老来的感受,都好比这春天归去的时候。纵然我们能对酒痛饮,放声高歌,如同往昔,但可惜心情已很难再和过去一样了。

“赏析”

晁无咎词在北宋的地位不低。刘熙载称其“堂庑颇大”,有“坦易之怀,磊落之气”(《艺概》);冯煦以为“无子瞻之高华,而沉咽过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陈振孙说秦观、黄庭坚地位虽高,“若晁无咎佳者,固未多逊也”(《直斋书录解题》),如此等等。毛晋还看出无咎词的一个特点说:“虽游戏小词,不作绮艳语。”(《琴趣外篇跋》)从这首次韵友人的惜春词看,确实如此。惜春伤春之作,以绮艳语写相思怀春的不少,此词则但有功名世事之叹,即便说到春归花落,也语多新意。

说春去匆匆,通常不外乎说花落絮飞,没有人形容过其匆匆的模样,因为春非能见能闻之物,只是个时间概念。词人却能抓住这一季节“带风伴雨”的特点,而说它“如驰骤”,这就新鲜而形象了,且于理无碍;刮风下雨时,确有快马奔腾之声势。然后接上“幽葩”三短句,又突出纤细、柔弱、精巧、爱惜等特点,与写疾风骤雨的长句形成明显的反差;这样,春归时娇花遭到风雨如马蹄奔驰般的无情蹂躏、摧残,就不难想像了。说春去,花与柳并用通常为同一象征,而这里却让它们代表对立的概念:“繁红”娇贵,“垂柳”低贱(所谓“蒲柳之姿”);贵不如贱,藉此表达世间事总是荣华瞬息,好景不长的意思。愁春老与愁人老本也是一致的,词人偏又分出不同来,说“春常不老”,只有人才有悲欢、穷达,才会忧患、衰老;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然如此,“人愁春老”,岂非“春恨秋悲皆自惹”?

过片先承前说人多春恨。愁恨既多,何不及春行乐,有“芳醪经口”,岂忍轻易辜负?此实杜甫“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嫌伤多酒入唇”(《曲江》)诗意。接着说桃花落,以承前“吹尽繁红”,但将“春常不老”意,换一角度加以发挥,说桃花落去也为了要结出桃子来,“不因春瘦”,说得颇有理趣,而“瘦”字押得尤妙。如此兜转到人事上来,自然地令人想到惜春何如自惜。“世上”三句,立意练句都十分精警。世上功名富贵,也不过如花之易落、春之易逝;几经波折坎坷,老来之日最能领略其中滋味。以纵能痛饮狂歌,而年少之情难再的意思作结自好,既照应“忍轻辜、芳醪经口”,又进一层说当珍惜青春年华。然一本作“最多情犹有,樽前青眼,相逢依旧”。意有不同而亦能自圆。此则以友情之可贵,当珍惜为归结,与次韵格局也合,唯“相逢”一词稍嫌突兀。不识孰为真本,或竟是词人前后不同的改稿亦未可知。